孩子上初一作業非常的多每天學到後半夜,現在讓他非常的厭學怎麼辦啊?

不要一直被模仿


我來說一下我孩子的經歷!我閨女剛進初一的時候,攤上了佈置作業特多的數學老師,班裡第一名完成作業的時間都是半夜十二點之後,有的時候到凌晨一點多,我閨女成績前十名,經常做到凌晨,可以想象第二天上課效率有多低!班裡學習差的直接抄作業或者不做倒也累不著,就是這種學習中等偏上的,做題速度一般且很認真對待作業的孩子累!在這種疲憊不堪一段時間後,孩子成績一直也不進步!如果超過十點半,我就讓孩子抄完或者我幫她做完(我孩子不敢做不完怕老師)!這樣,孩子一般在晚上11點之前就能入睡!半年後,孩子成績反而進步了!所以說,看看孩子作業的狀況,如果是因為孩子效率低造成作業完成時間過長,就幫助他提高效率,如果是因為作業太多的原因,則可以捨棄一些重複性的作業,保證休息時間,提高效率!


如水Ru


你這個問題,當初我的輔導老師也遇到過。給你分享一下這個霸氣高級教師如何從題海中解救女兒,把女兒送進中山大學少年班。

我的輔導老師在全縣最好的中學常年擔任高三年級實驗班班主任。由於他女兒入學比一般小孩提早一年,作業完成速度慢。一年級至三年級勉強能完成。但從小學四年級開始,作業逐漸多起來。小女孩經常要做到晚上十一二點,父親心疼女兒,於是就跟女兒一起完成。

身為教師,父親發現,女兒老師佈置的作業很多是無意義的機械重複。於是他跟女兒的老師打電話,詢問老師可不可以少佈置點這種作業。結果老師語重心長地回答:每天學習的內容需要用作業來鞏固,別人都在做,你女兒不做,會落後。

父親想:絕對不能因為大量的作業扼殺了女兒對於學習興趣。再三思量,他讓女兒連跳兩級升入他所在學校的初一年級上課。

結果女兒中考考了全縣前30名,我記得她高一的時候就把整個高中的物理學完了,高二的時候參加高考,考上了中山大學的少年班,成為了當時全市第一人,那時很多媒體都有報道。

初中科目多,每個學科佈置一點點,累加起來就會有很多作業。

作為家長先觀察作業完成慢的原因:

1.作業不多,速度慢。

給孩子弄個倒計時,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2.速度不慢,作業多。

教會孩子選擇和排序。把作業分為:多做點題會弄懂,已懂以及學了也不懂。已懂的少花時間;多做點題可以弄懂的作業,問網絡,問同學,問老師弄懂,這部分的題還可以自己找渠道多做點;學了也不懂的乾脆就不做嘛,又不是人人都是天才,哪兒能要求孩子每道題都會做呢,有些物理、數學題可是很難的。


Tantu生涯規劃


對於一個初中學生的家長,有關家教的常規知識,想比也已經掌握不少了,因此,我想從另外一個角度說一說我的看法:

首先,考察一下孩子的文化知識學習能力

要回顧一下孩子以前小學時的學習情況,如果以前學習還可以,現在上初中後出現狀況,應該是一下子不適應;如果以前的學習就是磕磕碰碰的,那就說明孩子一直以來的學習能力欠缺一些,覺得說,就是不太適合學習文化知識。只有弄清這個情況,我們才能有清晰的處理辦法。

第二,有針對性採取改進措施

如果是上初中後,課程多,一下子不適應,可以多關心、多和老師溝通,多鼓勵,從各個方面幫助ta儘快適應下來。有的孩子,就因為上學比別人早個一年半載的,關鍵時候跟不上也是可能發生的。堅持一下,過了適應期也許就好了。

如果是孩子的學習能力原因,那就要儘量給孩子減輕學習負擔。學還是要上的,但是負擔應該適當減少。怎麼減?我看可以首先從作業量上減。現在的老師,出發點都是好的,一心為學生好不用懷疑,就是各科老師佈置的作業太多,天天有作業,一發一大堆。老師的側重點、著眼點是中上游的學生,下游的學生就吃不下、消化不了了。對於這種情況,我的看法是:每門課的作業,隨機選擇其中的1/2甚至1/3來做,做一題就弄懂一題,消化一題,牢記一題,這樣,雖然做的少了一些,總比把自己搞的頭昏腦漲、前學後忘、對學習產生厭惡情緒好吧!不瞞你說,我上學時就經常這樣做,雖然我的成績在班級還是中上游的。

第三,對孩子的成長要有正確的認識

有些孩子的學習問題,有時其實與家長的期望有很大關係。家長們都是望子成龍的,這沒有錯誤。但是要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個正確的認識,要先考慮成人,然後考慮成才。實際上,對於文化學習不太好的人,還可以考慮選擇體育、美術、音樂等特色專業,來彌補文化成績不足的問題。你說是嗎?


村雲村語


先分析一下以下幾個問題:

1、孩子時間利用率高不高?

初一一定比小學作業多,但要看一下孩子有沒有抓緊時間寫作業。有沒有磨蹭,分心等問題。如果有及時改正。

2、合理安排各科時間分配:

每天回家後先做一個小計劃,按照文理文理交叉寫作業。如:英語1小時,數學1.5小時,語文1小時,文理科穿插學習效率高。

先難後易的原則,如果數學難,先做數學,精力最旺盛時攻堅,後邊做一些背誦科目。

3、如果實在完不成,家長幫忙分析,一些機械性的作業可以找老師要求不做。如:初一語文每天要求交一篇練字作業。可以找老師說明情況。週末補上。或者適當減量。

4、保證睡眠,形成良性循環。

如果睡眠不足,聽課質量打折扣,作業不會花費更多時間作業,影響晚上睡眠,惡性循環要不得。有時寧可作業沒都完成,也要定時睡眠。

5、做孩子心理輔導,克服畏難情緒。和孩子一起度過小升初的轉型期


瑣瑣碎碎絮絮叨叨


很多家長反應孩子課業負擔重,磨洋工,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

首先,學習要講究效率

效率不高,有可能是上課沒聽懂導致作業不會做,思考時間過長。解決方法:把不會的題單獨抄在一個本上第二天虛心地主動去問老師,一般老師是會耐心解答,不會批評的。

其次,注意力不夠集中

作業過程經常開小差,導致無法集中精力。要多訓練注意力,比如,參加棋類興趣班,乒乓球,羽毛球等運動。

第三,作息時間安排不夠合理

沒有制定功課時間或制定的時間過長,沒有注意勞逸結合。和父母多交流溝通,尋求幫助。

綜上所述,哪裡出問題解決哪裡的問題。找對問題節點。


啊縋兒



謝謝你的問題。我作為一名農村中學的教師來回答你的問題。

第一個作業多。


我認為有三個原因:一是孩子上初一作業確實增多,即中學階段肯定比小學階段的作業多。因為中學的學科明顯增多,作業就明顯增多是很正常的。主要有語文、數學、英語、政治、歷史、生物、地理,其它還有信息、綜合課等,後者一般沒有作業,但有時也寫調查報告之類。

二是,確實有的學科老師沒有精選作業,盲目地以數量取勝,沒有考慮學生的身體;

三是學科教師個別只考慮自己的學科作業,而卻忽視了其它學科教師佈置的作業。每個教師佈置的作業疊加在一起總量就多,作業就一大堆使學生半天完成不成。



第二作業完成到後半夜。

我認為可以從這些方面分析。作業多是事實,孩子的學習方法否正確?也就是學習習慣是否良好?學習效率是是否高效?還有每天老師所教的內容是否弄懂了?據我的經驗,有的孩子回家完成作業速度非常慢,而且總是拖到半天才開始做作業,有時要休息才開始做作業。這就是學習習慣極端不好的現象。我的侄女都是,做作業的速度非常慢,做作業時總是東摸摸,西弄弄,反正就是半天完不成。還有是不是一放學回家吃飯就完成作業,還是玩一陣子,或玩一會兒手機,或看一陣電視等。


正常情況下,初中的作業肯定比小學要多。如果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一般情況下作業完成不會到後半夜(除非特殊情況下臨時作業)。

若長期這樣熬夜下去,肯定對孩子不利。一則身體健康不利;二則學習不利。孩子本身身體處於發育時期,需要充分的休息,學生一般需要休息8小時才有利於他的身體成長;二是長期這樣下去,並不見得學習成績理想。現在最為關鍵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首當其衝是與孩子交流。

中學生活是否適應自己?學科適應嗎?每天老師講的課程內容聽懂沒有?中學與小學有多個不一樣:環境不一樣、學科不一樣、教師不一樣(多)、作業不一樣等。我估計是中學科增多,每天不像小學那樣,一節課兩節課重複地複習鞏固,中學是各個學科輪番”轟炸“,憑我的經驗很多學生才進入中學是很不適應中學的教學。但經過半期過後,基本大多數都能適應了。這個是你孩子最關鍵的問題。

二是與學校教師聯繫,是否是學科各學科教師佈置的作業多。

如果確實是教師的作業每天都是這樣,我建議我可以私下與教師溝通,如果孩子的某個學科作業確實多,我建議可以與孩子的班主任溝通。通過班主任去協調科任老師,適當減少該學科作業量。我曾經任班主任就遇到過,某個學科的作業非常多,學生基本上都是在做他佈置的作業,經過我多天的觀察,以及我瞭解學生後,我主動私下 的與該老師溝通。在我的交流下,他認識到了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一個學科好不等於學生其它學生都好,就減少了作業量。

三是家長不要過急。

在弄清前面兩個原因後,家長千萬不要過急。孩子的成長是慢慢來,孩子的終生需要我們家長長期陪伴。如果是孩子基礎一般,每天的學習內容沒有弄懂,讓孩子平時多花一些功夫,或者在學校不懂一定要問老師。告訴孩子學習需要堅持,不要弄不懂不放棄。孩子這個年齡階段就是讀書學習,弄不懂的同學班上肯定還有不少;逐漸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培養起來,逐漸適應中學的教學節奏,相信慢慢會趕上來的。

總之,家長要不斷鼓勵孩子,儘可能陪伴孩子度過這個特殊的時期,慢慢把他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培養起來,他的厭學情緒慢慢地會消失。



•歡迎在評論區中留下你的腳印。我是鄉村教育人王福明,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和點贊!


教育人王福明


分析一下,是隻有你家孩子,學到半夜,還是全班大部分人都是這樣。

如果是隻有你孩子,少數幾人,那就學一下其他孩子的學習方法,看他們怎麼學的。你自己的方法都不適應了,還堅持幹嘛?趕緊學其他學生的方法。

如果全班大部分人這樣,你一定要教會他減壓,自我調侃,吐槽等方法緩解自己的壓力,你要給他說,全班都在家陪你熬夜呢。就是讓他心理好受點,舒服點。

你說學到半夜,好累,心疼。

你給他一部手機試試,保證半夜都還不會睡。為啥?精神狀態好啊!

說了那麼多,希望有幫助。


四夕老師成長課


孩子家長:

您好!

看到您的問題,和您就此問題做一下深入溝通,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首先,我希望您先做一下調查,看看孩子的作業做的很晚是全班同學的普遍現象還是個別現象?

接下來我們來從不同的方面來探討一下解決問題的辦法!

第一,如果是班裡的普遍現象,很多孩子都做不完,我覺得應該和其它家長一起找班主任溝通一下這個問題!讓學校想辦法處理解決一下!

第二,如果只是您家孩子或幾個孩子所出現的個別現象,這個就要自己和孩子一起來解決了。

首先觀察孩子的作業習慣,看孩子的作業速度會不會偏慢,還是作業時注意力不集中?如果是這樣你就要花費一段時間,培養一下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做作業的速度!

其次如果是孩子對會的作業做的很快,不會的作業思考時間過長,不是說隨便弄個答案寫上的話,這你要重視了。因為孩子沒有胡亂去應付作業,說明孩子的學習態度是端正的!這個時候你要從兩個方面著手比較好,一是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二是和老師溝通,會的作業暫時不做,只處理不會的作業,在處理不會的作業時,最好是有能力高些的朋友或家長陪同孩子,逐步提高孩子的學習水平!

順祝

闔家安康!


風雅頌147916653


這種現象要具體分析。按道理來說,初一的學生作業不會多到每天學到後半夜。

這種問題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考慮:

第一:和孩子老師聯繫。問問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和平時的作業情況。可以和老師勾通一下,孩子到底是什麼原因每天作業要寫到後半夜。老師會告訴你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多和老師聯繫,會及時掌握孩子的動向。初一的課程不是太緊,有時候會有自習課讓孩子們讓自習。一般情況下,老師會給家長一個真實的答案的。

第二:觀察孩子寫作業時的狀態。是不是太晚才寫,結果只能寫到後半夜才能寫完;是不是不能集中精力寫作業,一會幹這,一會做那,時間白白浪費了;孩子如果一個人在屋寫作業,是不是幹別的了導致很晚才能寫完。家長要細心觀察孩子的狀態,不要只看到最後的結果。

我曾經有過一個初一的學生,家長也是和我反映說作業太多,老是寫到夜裡一兩點,我聽了後就很驚訝,不可能吧,初一作業不可能這麼多的,我就讓家長多觀察孩子晚上寫作業的狀態,過了幾天,和我打電話說,孩子在被窩裡寫作業,寫一會睡一會,就到了夜裡一兩點了。當然這種情況不會太多,但會類似。

第三:家長可以給孩子限時。孩子寫作業時,每一科給孩子規定一個大概的時間,讓孩子有一個時間概念,會提高孩子寫作業的速度。

初一的孩子每天寫作業寫到後半夜,誰也受不了,不厭學才怪呢?

只有找到原因,對症下藥,才會改變這種狀況。


杉杉心雨


養孩子是一個循行漸進的過程,當孩子學習煩的時候,停下腳步,休息休息一下,再進行,不可以不停止讓孩子一直學習,相反,這樣引導孩子從心裡、身體上都會大有好處,大人做事情也不是一昧著做下去,也是停一停,做一做。就像人吃飯一樣,天天、頓頓吃肉,長時間這樣吃飯,難道你不倒胃口嗎?天天、頓頓喝玉米粥,你就不喝了。養孩子和做事情一樣,愛孩子,一定要多給孩子一點開心和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