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都要求全日制本科,你怎麼看待這一門檻?

婉若驚鴻


這一現象反映出國家對教育越來越重視,而且這一門檻很有必要。


為何要設置全日制這一門檻?

當然不是國家閒的沒事幹靈光一閃就拍板決定的,而是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是一個很重要的分水嶺,整體來看完全不是一個級別。我們來分析一下全日制或者非全日制的求學經歷:
  • 全日制:7歲上小學,13歲上初中,16歲上高中,19歲高考順利考上大學,23歲畢業,23年裡面16年都在上學,接受國家16年的培養,而且是從一張白紙開始的培養,包括道德、常識以及專業知識等等。這樣的人從學校出來,相信不管是整體素質還是學識,不會太差!
  • 非全日制(全日制大專+非全日制本科):這種情況還好,整體來說也沒多大問題。
  • 非全日制(非全日制大專+非全日制本科):一般情況下想弄個高中(含中專)畢業證基本都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只要有了高中畢業證,想上個非全日制大專最低需要什麼呢?需要3、4千塊錢就夠了。需要做什麼呢?需要報個名,播放播放課程就可以了。考試不會怎麼辦呀?找人代考呀?然後順利拿大專證,還想拿本科證可以嗎?可以呀,一樣3、4千報個名,電腦播放一下課程,找個人代考試、代寫論文,然後畢業了呀!他們可能不光專業能力不足,在思維認知方面也有所欠缺。
通過以上對比,我們可以看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區別還是很大的。全日制畢業對知識點的理解,可能不光知道怎麼解題、怎麼教學,還知道為什麼這麼解、為什麼這麼教。

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是國家的未來,也是每一個家庭的未來,不管是國家還是我們家長,都希望儘量給孩子好的,老師也一樣,我們希望我們孩子的老師品德好、專業強。

雖然有這樣的一項要求,但是並不是對非全日制畢業生的歧視,只是我們要把力氣用到刀刃上。

當前國家也在一直鼓勵成人教育、呼籲非全日制和全日制一視同仁,但是我國的非全日制教育還沒有跟上。社會對非全日制的認可度取決於畢業生的能力,如果學校可以把好關、教好學生,那麼認可度自然會上去。


職場小逗點


現在畢業生太多 崗位太少 學校當然是擇優錄取 你要是博士生還可以免考 現在的專科生相當於幾年前的高中畢業 過幾年本科也不允許了 現在不是師範類的本科一樣不允許報考教師 還有我看到說編制考試一視同仁之類的 那個考試和你未來做老師真心關係不大 現在師範類大學四年學的都是如何當老師的技巧和背幾本書真的不能比 會教和教的好不一樣的 專業的事就得交給專業的人做 想要別人一視同仁那就把別人讀本科研究生的能力也一樣趕上 把別人多讀幾年書用的時間金錢一起追上就可以一視同仁了 不好意思說多了 因為我好多研究生畢業的同學和那些高中考不上上個三加二本地大專的孩子一起應聘我心裡也是不平衡 他們畢業才十九二十 我同學們研究生畢業都二十五了 寒窗苦讀二十載和混個畢業證真心不能一樣


我是米小諾


中小學老師學歷高就一定本領大嗎?我兒子英語老師是國際金融博士研究生,他給孩子佈置英語作業說,這簡單的題,五分鐘背會。結果,他宿舍孩子早上五點起床背,中午勉強過關,我兒子說,他背三小時還沒背過。當然,對老師這個天才來說,不吹牛,確實只需要五分鐘。


巴士底獄3


把學校不是按照小學初中和高中劃分,按照小學和初中二年級以前為一個檔次,初中三年級和高中這樣三個檔次分類,就知道啥樣的老師該教啥樣的的範圍了。

不論函授也好還是本科也罷,我們國家從恢復高考的那一天起,很多學霸就不樂意報考師範類,所以說我們很多家長就要求我們的老師條件高一點,比如一本的或研究生的。隨著這幾年對教育的好轉只能說略有一點改觀。

我不懷疑有些是幾本也好經過幾年鍛鍊能出成績的。

但我可以這樣告訴大家就說一個縣的高中還是比較厲害的,在我們80年代末河北師範大學畢業的絕對是這個專業的主力,或年級組組長,一個師專畢業再經過函授也好也能打到這個水平。

我這樣給大家說,他(她)們是一年練出來的嗎?2年,3年,……假如10年以後達到這個水平了,請問他(她)教過這9年的學生呢?我為啥說十年,因為他(她)十年以後才是副高職稱。我第一年就趕上他(她)教我,那我就是他(她)的實習對象,也就是說他(她)的知識和經驗逐年增多,羽毛逐漸豐滿。

我們大家對現在的學歷和老師的能力更加懷疑,因為學歷從擴招以後它的含金量降低了。我們大家如果有機會去老師那裡參觀一下,他(她)們在搞教研在研究啥?很多就是教的好的老師怎麼教,教的次的照貓畫虎,照葫蘆畫瓢嗎?!至少縣城很多學校的老師是這樣做的。

我們設想讓北大本科畢業清華研究生畢業東北奧賽第一名的李永樂老師教,那是啥樣的結果?學生進步快,方法得當,少走彎路,我們能在學習中體會快樂,不至於天天題海戰術吧。但這樣的老師太少了,很多在頂級高中。還有司馬紅麗老師,講的也不錯。

同樣我們很多老師也是如此,天天喊累,他(她)們確實是累,因為他(她)本身基礎就差,教的方法不一定得當,考不出成績了校長不高興自己沒有面子,學生給起外號,家長也不高興。

我們很多孩子小學學習不錯,初中也可以,有很多到高中就不行了呢?除了知識的難度和知識量增加外有問題,請問我們的學習方法有沒有問題,很多老師就是這樣教的。我們高中應該提倡多快好省準吧!所以說如何讓好的學習方法貫穿一個學生的始終這是最重要的,如果遇到這樣的好老師學生和家長都是幸運的!

所以說你教了初中二年級以前的,你不一定教了初中三年級,特別是數學,最後那兩道大題旋轉和猜想之類的你不蒙圈了水平還真不低。

高中老師的水平更不應該是開玩笑的,瞎混的。而是老師中的佼佼者才能勝任,才能適應現在的高考!好的老師是善於總結的,能把握高考脈搏與方向的,教學經驗豐富的,賣力氣的,與其工資相匹配的,特別是高中老師,她們的自己教學事情都忙不過來,她們絕對不會去參加補習班掙外塊的!

為啥衡中人家老師強,優秀教師的聚集地!生源好,他(她)交出的學生一定強!

初三以上的年級要求一本的這是必須的,有人說怕走關係了,很多有關係的也是在小學或初中副科混。好的高中沒有多少混的!再混讓你去管理宿舍不讓你教學!


快樂的多多


現在畢業生太多 崗位太少 學校當然是擇優錄取 你要是博士生還可以免考 現在的專科生相當於幾年前的高中畢業 過幾年本科也不允許了 現在不是師範類的本科一樣不允許報考教師 還有我看到說編制考試一視同仁之類的 那個考試和你未來做老師真心關係不大 現在師範類大學四年學的都是如何當老師的技巧和背幾本書真的不能比 會教和教的好不一樣的 專業的事就得交給專業的人做 想要別人一視同仁那就把別人讀本科研究生的能力也一樣趕上 把別人多讀幾年書用的時間金錢一起追上就可以一視同仁了 不好意思說多了 因為我好多研究生畢業的同學和那些高中考不上上個三加二本地大專的孩子一起應聘我心裡也是不平衡 他們畢業才十九二十 我同學們研究生畢業都二十五了 寒窗苦讀二十載和混個畢業證真心不能一樣


青海中公教師


  • 首先我們一起來看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區別,《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二章的高等教育基本制度的第十五條中規定"高等教育採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形式"。

  • 全日制本科:是指全國統考或者省統考的招生模式獲得學歷,例如:某某省高考,是指學生在國家規定的修業年限內,全日在校學習的教育形式完成學業。

  • 非全日制:是指國家採取廣播,電視,函授及其他遠程教育的方式實施高等教育,也是就我們所說的“五大學歷”,即成人,自考,電大,函授和夜大,這五大學歷也被稱為是“成人類教育學歷”,學生在規定的修業年限內,自由的安排時間學習,不受學校規定的時間限制,甚至不受空間的限制(可以在家,或者邊上班邊上學),利用業餘的時間完成學業。
  • 通過對比,咱們不難看出,首先,從入學或者准入的難度來說,不在一個量級,高考可謂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即使現在高考院校擴招和本科院校增多的情況下,二本以上院校的錄取的學生,基本還是的學習成績至少在前30-40%,所以不是誰都可以有機會進入全日制本科教育體系受教育的,其次從受教育的形式來看,全日制的學生在大學裡接受了更為系統的教育,教師和教學的資源也是享受了最好的,而非全日制的多數還是為了彌補某種缺憾,或者為了自己以後職場的需要,可能不太注重學習的過程,能拿到證書更為關鍵,而電大,夜大的教育資源和教師資源還是和普通高等院校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 綜上所得,我覺得作為一名教書育人的老師,無論是啟蒙階段的幼小學老師,還是初高中老師,要求接受過更為系統教育的全日制本科是最基本的要求。而且在現實中咱們經常也會看到,現在很多省會城市小學老師都開始要求是全日制碩士學歷或者本科階段是公費師範生的了。以下2圖為蘭州市某小學和深圳某中學的招聘要求,很好的佐證了小編的觀點。


  • 上圖是蘭州市某小學2019年招聘要求:2019屆部屬師範院校(北京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和西南大學)公費師範生及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或者是“211工程院校”畢業的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

  • 下圖是深圳市某初中的招聘公告,更是簡單粗暴,要求是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20屆優秀碩士及以上學歷畢業生且持有高級中學教師資格證。

本觀點純屬個人意見,如有不妥,請多多指教。----請關注,工科蘭學長,我們一起暢聊大學,討論專業,馳騁職場。


工科蘭學長


要是連小學教師也要求大學本科就太奢侈了,也是浪費資源,高射炮打蚊子,大才小用。真是沒有必要,只要勝任,何必本科?


藍天54948


非師範生應該禁止考資格證、禁止當老師,自己垃圾學校、垃圾專業、渣子學生畢業找不到工作,然後上個輔導班,考資格證、送禮、託關係當老師?會做題就能當老師?會講課嗎?會教育學生嗎?都能當老師?還要專業的師範大學、師範生幹什麼?誰的餿主意?誤國誤民!建議提高教師門檻,老師只有在一本及以上師範生中嚴格選拔、任用德才兼備的師範生,才能行!


名不徐傳7156


首先,這個門檻是非常必要的,要不然,在目前的體制下,多少關係戶會湧入教師這個職業?

現在,設置了門檻至少有兩個好處:

第一,即便是關係戶,那麼全日制本科學歷一般能力都不會太差,至少高考是基本公平的,能考上全日制本科的人,去高中以下當個老師還是可以勝任的;

第二,沒有這個門檻,多少關係戶,水平能力達不到的,弄個成教本科太容易了,這樣的人進入教師行業,能真正帶好學生嗎?那不是對對學生不負責嗎?

當然,光是設置這一門檻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對教師的績效考核制度要變,不能總是校長說了算,要多聽教育對象--學生的評價,以及學生家長的評價。也不能只是注重考試結果,還要多注重綜合素質的提升,雖然目前教育體制一直在改革,但是就目前而言,還是不夠的。

而且,教師待遇也要改革,不能像過去一樣,職稱編制終生制,一旦教師有了編制,有了職稱,就不再有動力,這樣也不能重複激發教師的積極性。

但願未來,教師能像公務員一樣,真正進入的都是社會精英。

只有優秀的教育者才能教育出好學生,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譚談流程


其實,早在幾年前,教育部就多次提出既要逐步提高教師的待遇,也要逐步提高教師的准入門檻。這是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實現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因此,教師招聘時學歷要求為全日制本科以上,這是教育發展的時代要求。

雖然,一名合格的或優秀的老師,並不是學歷所能決定的。比如:很多優秀老師的學歷也許還是中師;而有些本科生、研究生學歷的老師,或許還是一位不稱職的老師。做老師既需要一個不斷學習的成長過程,也需要一定的天賦。“有貨倒不出悶葫蘆”,即使高學歷有知識,也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師。

但是,在那些應聘者尚未踏上講臺之前,學歷恐怕是招聘者判斷是否是“好教師”的最重要的依據了。

第一,本科生的綜合素質大多要比專科生、中師生要高。

以2019年上海專科錄取分數線為例,共750分總分,投檔分數線不足300分,而有些學校分數線僅為100多分。


說得不好聽些:學渣都可以上大專!

如果我們所招聘的教師都是這種“大專生”,能教得了學生嗎?(當然也不是絕對!)

因此,高考成績高者,至少比成績低者的文化素質要相對好些。

第二,之所以要求為“全日制”本科,是因為現在“升本”或“讀本”的方式和途經很多很雜。

比如:一位初中未畢業的“輟學”生,只要他願意去上一所技校,要不了3年,一樣可能拿著“本科”學歷走出校門。

“三味”曾經教過的一位女學生,初中畢業成績不足100分,後來去讀幼師。畢業後,一邊在一傢俬立幼兒園當老師,一邊自考大專,再自考本科。拿到本科文憑後,也參加了幾次教師招考。雖然至今還沒考上,但假若真考上了,或憑關係招聘上了,我估計最多教教小學一、二年級的數學,免強還行,教語文或英語之類,很可能難以令人放心。

第三,雖然文憑不代表能力,但是,當今時代的高學歷者(如本科)確實已經很多。畢竟絕大多數人才就聚集在這個“圈子”裡。

我是頭條號“三味聊教育",力求用時代的眼光、理智的頭腦、友善的言語,與您一起聊教育那些事。感謝您的閱讀、點贊和關注,並期待與您共同探討本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