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郯城縣廣福寺與太平天國之淵源:《紅崖遺詩》的故事


歲月無聲,文化沉澱,歷史總會留下蛛絲馬跡讓後人追尋。

山東省郯城縣廣福寺與太平天國之淵源:《紅崖遺詩》的故事

郯城縣新村銀杏產業開發區的銀杏雄樹“老神樹”


自古以來“古樹伴古寺”。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新村銀杏產業開發區的銀杏雄樹“老神樹”屹立沂河紅石崖數千載,也默默見證了一個從古郯國時期的“課農山莊”、到唐朝時的“官竹寺”、到清朝時新村人口中的“北大寺”、再到今天的“廣福寺”的風雨歷程。

山東省郯城縣廣福寺與太平天國之淵源:《紅崖遺詩》的故事


李凡思,字洗塵,山東省郯城縣重坊鎮東莊村人,出身書香門第,家學淵源,古文功底及書法造詣深厚,《郯城縣民間文學卷集》收錄其書法數篇。

下面就是根據老先生的口述整理的《紅崖遺詩》故事。

山東省郯城縣廣福寺與太平天國之淵源:《紅崖遺詩》的故事


清末,郯城縣花園鄉(現稱)廩生陳廣謙應新村大戶禚霜衾之聘,在新村做私塾先生多年。一天,禚霜衾出示一詩,讓廩生品評。廩生展稿詠讀:

逆水船行緩,紅崖夜停舟。

聞說此地好,登山月下游。

夜火村舂忙,漁歌傳哀愁。

蒼生干戈裡,水火何時休。

山路鐘聲引,禪院僧伴遊。

軍情急如火,勝地難久留。

征程險似鐵,指日克膠州。

北定燕山日,回馬再重遊。

陳廣謙閱畢問詩出誰手。禚答:“昨日到北大寺閒玩,老僧從藏經樓取詩,讓吾品評,並講了得詩經過。”

山東省郯城縣廣福寺與太平天國之淵源:《紅崖遺詩》的故事


咸豐四年秋,僧正年少。一天晚上,忽聽叩門聲。啟門見一長髮青衣人持竹杖立門前,身後一長髮戎裝侍從,腰挎長刀。青衣素服者欲入寺稍遊。觀遍全寺,長吁不語。僧問有何訓教。其曰:“月下禪林始知佛地幽,午夜鐘聲方恨夢覺遲。”僧聞來者出語不俗,頓生敬仰。遂奉茶求教。索紙墨,秉筆疾書,詩成而去。

陳廣謙聽後讚歎不已:“此人文武兼備,出口成聯,揮筆成詩,乃奇才也。其詩既有同情蒼生疾苦之心,又有踏平燕山、推翻滿夷之志,詞語天然樸實,無雕琢之痕。詩雖上乘,但詩後無款,藏價不高,遺憾呀。”

禚霜衾說:“老僧當時亦察此缺,曾追至紅石崖古梅渡口,求補。詩者拱手致歉:前方戰事正緊,不敢久留,待來日再補。言罷登舟而去。不久太平軍膠州大捷之訊傳來,老僧日日盼詩人迴游。但直至天京失陷、天王駕崩,仍不見詩者蹤影。老僧無奈,只好將詩稿存入藏經樓,不許外人觸動。珍藏英雄手跡意在證明紅崖風光秀美,讓世人惜之、愛之。今老僧年邁體弱,恐英雄手跡流失,故託我珍藏。”

數月後某日,禚、陳二人在學館中閒聊,北大寺(現名廣福寺)老僧來訪,喜形於色。問其故,講述如下:

山東省郯城縣廣福寺與太平天國之淵源:《紅崖遺詩》的故事


昨日,一跛腳翁來寺中,自言郯城馬頭人,受人之託,查訪當年寺僧。告之後,翁取出一黃綢卷,交付與僧。並言其年少時隨祖至膠州從商,被膠州府強擄從戎,陷後被俘入太平軍大營,太平軍憐其老幼,放之。乃辭拜出營。行至數里,一官飛馬追來:“聞二位是郯人,請將此物交與觀竹寺之僧,拜託拜託。”翁之祖接過一黃綢卷藏之,後死途中,翁亦被清軍傷,致跛,幾經輾轉終回故鄉。念太平軍之恩,翁不忍負人之託,今日代祖完成使命。

山東省郯城縣廣福寺與太平天國之淵源:《紅崖遺詩》的故事


老僧講完,掏出一黃綢卷。禚霜衾打開綢卷,綢內一紙,一行草書其上:“黃生賢書于山東郯城紅崖古剎,天國四年秋。”一圓一方兩枚朱印端正地印在紙上。遂拿出當年詩稿相照,字體相同,大小相宜,三人大喜。

山東省郯城縣廣福寺與太平天國之淵源:《紅崖遺詩》的故事


“黃生賢何許人也?”廩生陳廣謙亦搖首:“吾只知史書上有黃生才,其為太平軍北伐援軍之主帥,這位是否和他有些瓜葛?太平軍內兄弟同伍者甚多……”

禚霜衾曰:“不論二黃有無瓜葛,詩稿和落款經歷數十年終得聚合,亦是世間奇事,令人感動。”

禚霜衾的子孫均非儒雅之輩,不宜收藏黃氏墨寶,臨終時他將詩稿贈與陳廣謙。陳氏後來家道敗落,兒孫為生活所迫不可重託,陳病重時又將其轉贈好友李凡思之父。李氏父子酷愛文墨,珍藏數十載。1966年冬,紅衛兵將李氏藏書全部付之一炬,李凡思為此大病一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