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我不是紫薇,我是紫薇

“你知道紫薇嗎?”

“知道,還珠格格那個嘛?”

“……”

嗯……怎麼說呢,身邊的人對於紫薇是再熟悉不過了,一提到紫薇,幾乎無人不知。可惜的是,此紫薇非彼紫薇啊……今天,我想為我即將要說的這種被人為角色掩蓋了的植物正名。它,就是植物界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桃金娘目千屈菜科紫薇屬的植物——紫薇。

「紫薇」我不是紫薇,我是紫薇

「紫薇 Lagerstroemia indica」

為什麼說要為這種植物正名呢?誒……其實也不需要我做這事,因為紫薇在古代就已經很出名(不是還珠格格那個時代),只是後來看電視的人比看植物的人多了,它的光芒也就隨之被掩蓋了。

「紫薇」我不是紫薇,我是紫薇

「紫薇 Lagerstroemia indica」

跟上一篇的朱頂紅一樣,在開始講紫薇以前,先來聽個正(hen)兒(bu)八(kao)經(pu)的傳說。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種窮兇惡極長得又難看的怪獸——年。它喜歡到處殺人,殺完了就吃掉被殺者的頭顱,而且還賊聰明,它怕有的人裝死,於是假裝殺累了,離開以後又折返回來繼續殺倖存的人。人們有苦都沒嘴說了,決定開啟無敵模式,也就是那句千年不變的話:有妖怪就肯定會有神仙的啦。於是,天上的紫微星君下凡了,把年鎖到了深山裡面,為了監管年,紫微星君還化作了紫薇花,留在深山出口和人間,給人們帶來平安和美麗……

其實吧,關於紫薇的傳說有很多,我只是隨便挑了一個跟本文有那麼一點關係的來講,具體什麼聯繫,往下看就知道了。

紫薇這種植物呢,原產中國南部和西南部。早在1600多年前,東晉一位叫王嘉的方士就寫了一本《拾遺記》,裡面就提到了紫薇栽培的內容,這本書是最早記載紫薇的古籍。後來到了唐代,就已經把紫薇作為一種觀賞花木和行道樹種來應用了。

「紫薇」我不是紫薇,我是紫薇

「紫薇 Lagerstroemia indica」

講到這裡,插播一則地理知識:

古代的“北極星”又叫“紫微星”,學過地理的都知道,地軸的北端是指向北極星的,而地球又是繞著地軸自轉的,所以,生活在北半球上的我們,如果有事沒事都往北看(具體抬頭看的角度視你所在的緯度而定,如果你生活在北緯23°26′,那麼你就抬23°26′的頭),久而久之可能就會發現其實各種星星都會有它們的運動軌跡,這就叫做視運動(地面觀測者直觀地觀測到的天體的運動),而唯獨一顆星星相對來說位置變化很小,那就是北極星。比如下面這張圖。

「紫薇」我不是紫薇,我是紫薇

「天體視運動 Apparent motion of celestial bodies」

正是因為全天的星辰都繞著北極星旋轉,所以在中國古代,北極星,也就是紫微星便被認為是眾星之主,喻指帝王之星,代表至高無上的權威。

所以在唐玄宗李隆基開元元年,還特意用紫微省代替了專門為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機要、發佈皇帝詔書以及中央政令的最高機構——中書省,紫微令也隨之代替中書令。又因為紫薇與紫微諧音,字形又相近,只是“微”上多了個草字頭,加之紫薇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取其耐久且爛漫可愛也”,於是當中書省改名紫微省後,紫薇便被廣泛種植於皇宮府邸中。不僅如此,歷代中書省還流傳有一句諺語:門前種株紫薇花,家中富貴又榮華。吶吶吶,有想法的朋友們可以劃重點了。

在唐詩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有關紫薇的記載,比如白居易《白氏長慶集》中的《紫薇花》:“絲給閣下文章靜,鐘鼓樓中刻漏長。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薇郎。”

翻譯過來就是:我在絲綸閣(撰擬朝廷詔令的地方)值班,無聊到死,也沒有什麼文章可寫,周圍又是靜得要死,只聽到鐘鼓樓上刻漏的滴水聲,啊!時間過得太慢啦!在這黃昏的寂寞中,我一個人孤單單地坐著,誰來陪我,和我作伴呢?惟獨這紫薇花和我這個紫微郎靜靜地相對了……

從這首詩中,我們就可以確切地知道,當時皇宮內的確是種有紫薇的。

到了宋代以後,由於紫薇栽培的普及和盛行,關於紫薇的詩詞就更多了。

比如宋詩的“開山祖師”梅堯臣:“紅薇花樹小扶疏,春種秋華賞愛餘”。這個“紅薇”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即當時的紫薇已經出現了紅色花系的新品種……

又比如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楊萬里:“誰道花無百日紅,紫薇長放半年花”。也告訴我們紫薇歷來具有花期長的特點。

「紫薇」我不是紫薇,我是紫薇

「紫薇 Lagerstroemia indica」

但在唐、宋時期,紫薇的品種還很少,以後經過幾百年的栽培和選擇,新品種才逐漸增多。到20世紀90年代,就有了40多個品種(品種不等於種,一種植物不管有多少品種,它們還是屬於這種植物),品種的來源主要由野生品種引入栽培後不斷演化而來。目前,常見的紫薇品種只有紫薇、銀薇、紅薇、翠薇等少數幾個,種類少花色也單調,沒有黃色、藍色等品種。而且,雖然紫薇有“百日紅”的美譽,但到了國慶節的時候,紫薇花的最佳觀賞期都已經過了。

好了,現在正式進入正題了。

「紫薇 Lagerstroemia indica」是千屈菜科紫薇屬一種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有“春看葉、夏品花、秋賞果、冬觀幹”的說法。而且外號挺多的,像什麼滿堂紅、蚊子花、西洋水楊梅等等,主要是根據它的花朵形態來取的。它的花期有3個多月長,不僅如此,紫薇的壽命也很長,就算300年以上的紫薇古樹,你不去燒了它,它還是可以長得很好的。

另外,我覺得最有趣的是,我們人老了會長皺紋,而紫薇樹幹的表皮,由於在生長過程中不斷地長出,剝落,長出,剝落,長出,剝落……就顯得光溜溜的,最終就變得越老越光滑了。

「紫薇」我不是紫薇,我是紫薇

「紫薇 Lagerstroemia indica」

由於經過較長時間的栽培和繁殖,紫薇從當初的品種稀少、花色單調,慢慢得以進化,其中總的趨勢是:花色由淺紫到紅、白、雜色的進化;花瓣從輕微皺縮到嚴重皺縮進化;花型由小向大進化;種型從“純種”到“雜合"的種間雜交進化。

而從花部形態特徵來看,紫薇有兩種類型的雄蕊,分別是6枚與花柱長度和彎曲度類似的長雄蕊和多數(35-40個)簇擁於花中央的短雄蕊,屬於典型的“異型雄蕊”。那6個長雄蕊的花粉的育性相對於短雄蕊來說,育性比較強,而中間短雄蕊上的花粉一般是用來吸引昆蟲飛過來傳粉的。

「紫薇」我不是紫薇,我是紫薇

「紫薇 Lagerstroemia indica」

在人工栽培和自然條件下,紫薇都具有多種不同花色的植株,其中比較穩定易辨的有紅色、紫色和白色花植株。

「紫薇」我不是紫薇,我是紫薇

「紫薇 Lagerstroemia indica」

「紫薇」我不是紫薇,我是紫薇

「紫薇 Lagerstroemia indica」

「紫薇」我不是紫薇,我是紫薇

「紫薇 Lagerstroemia indica」

下面是紫薇三種花色植株的區別。

「紫薇」我不是紫薇,我是紫薇

除此以外,3種花色植株的單花開花進程也很相似,以前曾經做過一項實驗,就是觀察紫薇花單花的開放過程,得出了一個結論,即:紫薇單花的花期為4-5天。其中,晴天花期比較短,只有4天;而陰天花期比較長,有5天。

這個過程是這樣的:在晴天,紫薇的花萼在凌晨四點半左右開裂,花在早上七點左右完全開放。它們的花葯開始和完全開裂(大量散粉)的時間相同,但紅色花植株的花葯形態和顏色維持時間略長於紫色和白色花。它們的長雄蕊均比短雄蕊早1個小時開裂。花開放後大概過了3個小時,長雄蕊花葯外圍就出現褐圈了,比短雄蕊花葯變色早1個小時左右。花開了半打鐘以後,2種花藥都開始慢慢變幹皺縮。再過了兩天後,子房膨大,柱頭蜷縮。最後,根據天氣的不同,花瓣在其後2-3天逐漸枯萎脫落。

也一樣,那些懶得看文字或者看了文字想象不出畫面的人,直接看圖吧。

「紫薇」我不是紫薇,我是紫薇

據我所知,我國現有的紫薇栽培品種應該50多個,紫薇的拉丁學名Lagerstroemia indica是瑞典生物學家卡爾·馮·林奈為了紀念他的朋友Magnusvon Lagerstroem而定的,因為他錯以為紫薇起源於印度,所以命名為Lagerstroemia indica,但事實上,前面我也說了,紫薇屬起源於中國的南部和西部。另外,由於紫薇的褶皺狀花瓣像縐紙(crepepaper),英語就叫它為“皺紋紗桃金娘”(Crapemyrtle或Crepemyrtle隨便一個)。又因為西方人是在印度發現的這種樹,所以它在法語中被稱為“印度丁香”(lilasdesIndes)。

但是,我國具體有多少種紫薇還是非常模糊不清的,名稱也比較混亂。最權威的《中國植物誌》上只記載了18種紫薇屬的植物,然而從各省市所統計出來的數字來看並不十分準確,比如對小果紫薇這一物種的記載,《西藏植物誌》上是有記載其產於西藏墨脫、雲南貢山以及印度東北部的,然而《中國植物誌》上卻沒有記載,在統計數量時就會被漏掉。同時,小果紫薇和南紫薇之間在名稱上相沖突,南紫薇在臺灣有時也叫小果紫薇,其實二者不是一種,其區別除了性狀不一外,南紫薇的分佈還要比小果紫薇廣得多。此外,紫薇的品種數量也不確定,大部分品種沒有具體的名稱,其主要識別特徵也不確定。

「紫薇」我不是紫薇,我是紫薇

「紫薇 Lagerstroemia indica」

根據最新的研究資料,我國目前的原生紫薇屬植物一共19種,引入栽培4種,共23種。其中原生種中的小果紫薇、小葉紫薇、安徽紫薇以及引入栽培種中的稜萼紫薇、屋久島紫薇是中國植物誌上還沒有記載的。其中分佈廣泛也就是最常見的原生種有紫薇、南紫薇、福建紫薇,引入栽培種有大花紫薇等。

紫薇:

「紫薇」我不是紫薇,我是紫薇

「紫薇 Lagerstroemia indica」

「紫薇」我不是紫薇,我是紫薇

「紫薇 Lagerstroemia indica」

「紫薇」我不是紫薇,我是紫薇

「紫薇 Lagerstroemia indica」

南紫薇:

「紫薇」我不是紫薇,我是紫薇

「南紫薇 Lagerstroemia subcostata」

「紫薇」我不是紫薇,我是紫薇

「南紫薇 Lagerstroemia subcostata」

「紫薇」我不是紫薇,我是紫薇

「南紫薇 Lagerstroemia subcostata」

下面這張圖是紫薇與南紫薇的果實比較,左邊是紫薇的果實,果實較大,萼裂片6,三角形,先端較尖,呈銳角狀;右邊是南紫薇的果實,果實較小,萼裂片5,三角形,先端較鈍,呈鈍角或近直角狀。

「紫薇」我不是紫薇,我是紫薇

「紫薇 Lagerstroemia indica」&「南紫薇 Lagerstroemia subcostata」

福建紫薇:

「紫薇」我不是紫薇,我是紫薇

「福建紫薇 Lagerstroemia limii」

「紫薇」我不是紫薇,我是紫薇

「福建紫薇 Lagerstroemia limii」

「紫薇」我不是紫薇,我是紫薇

「福建紫薇 Lagerstroemia limii」

大花紫薇:

「紫薇」我不是紫薇,我是紫薇

「大花紫薇 Lagerstroemia speciosa」

「紫薇」我不是紫薇,我是紫薇

「大花紫薇 Lagerstroemia speciosa」

「紫薇」我不是紫薇,我是紫薇

「大花紫薇 Lagerstroemia speciosa」

對於我所說的這四種相對較為常見的紫薇屬物種,如果你都沒見過的話,也不能怪我,因為我說的常見可能是你的不常見。下面是它們在我國的大致分佈圖。

「紫薇」我不是紫薇,我是紫薇

紫薇:我國廣東、廣西、湖南、福建、江西、浙江、江蘇、湖北、河南、河北、山東、安徽、陝西、四川、雲南、貴州及吉林均有生長或栽培。

「紫薇」我不是紫薇,我是紫薇

南紫薇:產臺灣、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蘇、安徽、四川及青海等省區。

「紫薇」我不是紫薇,我是紫薇

福建紫薇:產福建(廈門)、浙江(杭州)和湖北(利川)。

「紫薇」我不是紫薇,我是紫薇

大花紫薇:廣東、廣西及福建有栽培。

圖片就大致看了,可能大家還沒能分辨它們,我們又來看一張圖。

「紫薇」我不是紫薇,我是紫薇

另外,我想再囉嗦一下這張表格所沒有的大花紫薇,它呢,也叫大葉紫薇,是一種高大的喬木,同時也是一種觀賞性的植物。這種植物多在每年的5月到7月之間開花,花形很大,多為淡紫色或紫紅色,花瓣卷皺狀,盛開時幽柔華麗,極為出色。同時,葉子也很大(不然怎麼也叫大葉紫薇呢),喜歡生長在溫暖的環境中,原產斯里蘭卡、印度、馬來西亞、越南及菲律賓等,後來引種到我國,其中兩廣地區最為常見。

「紫薇」我不是紫薇,我是紫薇

「大花紫薇 Lagerstroemia speciosa」

我非常喜歡大花紫薇。

講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