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國力強的北宋怎麼敗給了女真?綜合國力有用嗎?

樓外斜月


談到打仗,綜合國力肯定有用,但不起決定作用。

你是大象,別人是釘,搞不好你會受傷。

北宋論經濟、論技術、論人口、論文化程度等等吧,數據上絕對碾壓小小的女真。

但打仗就是打仗,不是誇富會、也不是詩詞大賽,你不做好戰鬥準備,就得吃敗仗。

女真人把軍事鬥爭的準備做到了極致。

女真的裝備:招募各種工匠打造精良的兵器,特別是重甲,相當於二戰時的坦克車。

女真的訓練:馬術精湛、射技高超,能耐苦戰。

女真的思想工作:不怕苦、不怕死、不怕疼、敢對砍。光榮!

女真的戰術:機動靈活,能打能跑。

再看大宋這邊就歇菜了,朝廷重文輕武,武將吃不開。

武官跑斷腿,不如文官一張嘴。

軍事裝備不搞研發,標配是大刀長矛和弓箭;

訓練花錢少訓練,以省錢為中心。

兵無鬥志,混日子,戰時就比誰逃跑的快。

一干仗差距就出來了,北宋軍隊就是花架子,據說17名金兵能把2000名列隊的北宋兵打的滿地找牙。

當然,北宋軍隊也不全是廢物,像岳飛這種會帶兵的將領,戰法得當,士氣也高,和女真對砍起來,也是不落下風的。


微山秋水


整個宋朝,在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後就開啟了其悲哀的命運!重文輕武!在其東北,沒有拿下燕雲十六州,在其西北,河西走廊,安西都護府都沒有搞定!漢唐盛世,主要在戰略上搞定這些地方,把自己的國防建立在周邊別國的境內,相當於在別國境內打了個楔子,這樣,就算有戰爭,也是先在別國國內開啟!

北宋經濟實力比較富裕,社會發展較穩定。因統治者重文輕武,沒有很傑出的將領,再加上沒有燕雲十六州的屏障,所以在軍事方面不如女真。

想想這次疫情中的瑞士吧。

首先,北宋綜合國力真的很強嗎?綜合國力都包括什麼?軍事在裡面佔多大比例,經濟佔多大比例?

再者,經濟實力強就能代表軍事能力強?話語權高嗎?

瑞士的發展夠好的了吧?經濟水平,國家制度被多少人誇上天?但在這次疫情中麼?

口罩被德國截了,手套被德國截了,消毒水被意大利截了。

除了抱怨一下,瑞士能怎麼辦?要回來了嗎?

今天的瑞士身上多少有些北宋的影子。趙匡胤但凡活得舊一些,也許會有不同的北宋。

北宋經過100多年的發展,綜合國力達到了古代王朝難以企及的高度,但和其他古代王朝一樣面臨著大量的社會矛盾:統治思維僵化,官員腐化,土地兼併成風,農民起義等。導致整個王朝失去銳氣,看起強大富庶但就像一個即將吹爆的氣球。

再者,從統治伊始就採取強幹弱枝的軍事戰略,這樣很好的避免了出現五代十國那樣的亂像,但直接導致了軍隊戰鬥力的迅速衰敗,兵不知將,將不識兵。

還有,北宋丟失了馬場,沒有可供軍用的馬匹,作為古代戰爭中的至上裝備,北宋沒能擁有。這也直接導致了在與金的戰爭中只能處於守勢。

反觀金,擁有馬匹和戰鬥經驗極其豐富的士兵和統帥(剛剛滅遼),同時又能在與宋的戰爭中得到很好的補充(金銀,女人,糧草)。

實際的戰爭態勢是以金之馬刀割開了泥麵塑像。戰爭從開始到結束打成了閃電戰而沒能成為持久戰,這樣的後果是北宋沒能發揮自己綜合國力強大的優勢。

綜上,北宋經濟、科技、文化、外交、資源比較繁榮,但政治力、國防力較弱,綜合國力不能評價為強大。金國經濟、科技、文化、外交、資源遜於北宋,但是,政治力、國防力遠遠強大於北宋。綜合國力不能評價為弱小。

因此,北宋綜合國力不一定強於金國,綜合國力非常有用。



當代曹植


我是冠軍侯,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北宋是歷史上,一個非常特殊的國家。

它擁有璀璨的文化,富饒的土地,強大的經濟實力,是當時世界公認的文化和經濟中心。

它的文化軟實力,幾乎輻射了整個亞洲,是當之無愧的大國!

在北宋時期,東瀛的女子,甚至不遠千里來宋國渡種。

這些女子每服侍一位宋國的士大夫,就會把他的名字寫在衣服上,衣服上的名字越多,回到寇國時,她們的身份就會越尊貴。

而在她們懷孕之後,負責保護她們的武士,就會把她們送回寇國,嫁給寇國的貴族,以改良血脈。

當時寇國的貴族,以這種事情為榮。

所以在國內某些論壇上,說寇國人是華夏血脈,是有根據的。

只可惜,這個大國,金玉在外敗絮其中……

宋朝這個國家在政治上,其實有很多的弊端。

第一,冗官。

北宋初期,宋朝的官員就很多,到了中期,大小官員的數量就已經達到了數十萬之巨。

可宋朝的國土,卻一直沒有增長,甚至在西夏、遼、吐蕃等國家的侵略下,丟失了部分土地。

而隨著時間推移,官員越來越多,可土地和人民的經濟產能卻越發下降。

而且北宋的士大夫俸祿很高,所以在北宋中後期,即便向農民徵收的稅再多,也供給不了這麼多的士大夫!

無數的官員依附在宋朝這個臃腫的巨人身上吸血,就算宋朝的國力再強,也經不起這樣一個巨大集團吸血,故而北宋從開國初期,就註定著會逐漸衰敗。

第二,冗兵

宋朝初期,能戰的軍隊就少。

除了太祖趙匡胤那一代,出了幾個名將之外,宋朝的軍隊戰鬥力,大部分都是戰五渣……

這一部分是由於宋朝的國策,重文輕武,另一部分,就是宋朝獨特的軍隊制度——廂軍。

何為廂軍?

就是由難民編成的軍隊,這類廂軍大都是種地的農民,多是因為災荒、兵亂,無家可歸。

而當時北宋政府,無力養民,所以只能想出一個治標不治本的辦法,就是強行把這些亂民,編成軍籍,充軍!

北宋中期,這類廂軍佔了北宋軍隊很大一部分,成了北宋軍隊的特色。

由各地亂民組成的軍隊,可想而知,他們的戰鬥力能有多少?

軍隊不強,這也是宋朝衰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武臣地位過於低下。

因為趙匡胤的出身,和五代十國那個荒唐的年代。

讓宋朝這個外表強大,內部孱弱的國家,從根本上限制了武將。

這是因為,五代十國的歷史中,武將們扮演的角色太過黑暗,太過醜陋。

他們背叛、殺戮,言而無信,陰險狡詐,給士大夫和皇帝都留下了一個非常差的印象……

所以在北宋建立初期,北宋的皇帝和士大夫,都心照不宣的站在了同一戰線。

而太祖趙匡胤,更是以一句“與士大夫共天下”徹底收攏了所有士大夫的心,讓他們心甘情願的頂在前面,幫助皇帝壓制武將。

士大夫集團為了穩固他們來之不易的權利。看不起武將,北宋的名臣更是視武將們為眼中釘肉中刺。

因為他們知道,嘴巴再硬,也硬不過刀子,他們畏懼武將,所以鄙薄武將,自然也不會給他們翻身的機會,所以他們會用盡一切手段,打壓武將,逼死武將,甚至害死武將。

比如狄青(北宋,憂懼而死)、岳飛(南宋,風波亭,莫須有的罪名)

名將隨手可殺!

在這種情況下,北宋的軍隊怎麼可能強大?

軍隊不強大,就捍衛不了主權,那麼,就算北宋的國力再強,又能怎麼樣呢?

第四,土地兼併嚴重,國內四處烽火。

其實就算是北宋初期,它也並不像外表那樣風平浪靜,內部的農民起義,從建國初期到北宋末期,一直非常頻繁。

最有利的證明,就是施耐庵老先生那本《水滸傳》

一百零八個好漢!造反造的千古流傳,估計也只有宋朝這樣的國家了。

士大夫兼併土地,農民生活不下去,所以就造反!

造了反,或被平叛,或被招安,可最後的結果卻都是成為廂軍,讓宋朝這個孱弱的國家,更弱!

這樣的制度下,國家怎麼可能不衰亡?

第四,女真這個民族,是真的強!

有一句話,這樣說。

女真不過萬,過萬不可敵!

這些長年生活在蠻荒之地的野蠻人,他們在寒風、野獸的侵蝕下艱難生存。臥雪求生,茹毛飲血。

這樣的民族野蠻,強橫,血腥,暴戾。只要有一個英明的領導,他們就是一群狼,一群野狼!

面對這樣的敵人,孱弱如綿羊一般的北宋,怎麼可能不滅亡?

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不喜勿噴。


付星淇


所謂綜合國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科技,教育,人力資源等實力的綜合性指標。北宋其實在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科技,教育,人力資源,都是碾壓金國的。然而,北宋天生瘸腿。

一切的緣由,都在燕雲十六州。

作為北方天然屏障和關隘,也是中原王朝對抗北方少數民族的防線,北宋是一個都沒有,開封府前面是一片坦途,北宋一年賦稅的五成,要用在北方防線上。北面女真,西面西夏,冗官冗兵冗費,三座大山壓在北宋朝廷頭上,要不是海上絲綢之路帶來的財富,以及發達的商業體系,北宋的天然瘸腿,早就讓他被滅國不知道幾回。

所以綜合國力這個東西,也要因實事而異的。

彼時的北宋,就好像一個揹著金銀財寶的兒童,路邊穿著破爛的強壯乞丐,一根木棍,就可以讓他失去一切。

碼字不易,做任務,希望給個優質答案,謝謝!





半支菸換半支菸


綜合國力和戰爭期間能實際動員並有效應用的國力是兩回事,所以綜合國力必須和高效的政治體制相結合才有用。因為地理位置和經濟發展的原因,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一個統一的中原王朝,都不可能在綜合國力上被北方遊牧民族超過。中原王朝之所以在和遊牧民族的戰爭中常處於劣勢,主要是政治體制的原因,這一點在宋朝體現得尤為突出。

宋初太祖趁北周孤兒寡母控制不了朝政,奪取政權,心中有所不安;太宗陰謀害死太祖奪取皇位,心裡更是陰暗。這兩代皇帝決定了北宋重文輕武的國家政策,太祖尚算英明,雖忌憚武將至少還能做到用人不疑。不會因為個人原因危害國家防禦,所以北部邊將還能長期駐守邊境,自主權也很大。太宗時期開始,為平息心裡的不安,不惜犧牲國家軍事實力,一意打擊武將。為了控制前線武將,親自制定陣圖(排兵佈陣圖),要求前線將領不管戰場形勢如何,必須按陣圖打仗。宋朝皇帝除了太祖外沒有一個軍事才能出色的,太宗之後的皇帝更是連戰場都沒上過,偏偏喜歡製作陣圖控制前線將領的毛病遺傳了下來。按皇帝要求打,打輸了沒事;不按皇帝的要求打,打贏了也要受處分。這樣打仗怎麼能不輸?

武將之外,宋朝對文臣也是多加防範。地方除正常的長官外,又設通判和地方長官互相制約。中央設樞密使把宰相的軍事權徹底分割出來,設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財政權,再設參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權。實行職、官分離,即所任的官職沒有這一官職的職權,只是用來作為區分俸祿等級,實際的職權靠臨時差遣。舉個例子:某人是吏部尚書,但只享受吏部尚書的俸祿,不能管吏部的事。那吏部的事誰來做呢?皇帝把吏部的職權臨時差遣給其他官員,由其他官員負責。如此架床疊屋、混亂不堪的官僚制度怎麼可能會有行政效率!

此外,最為最高統治者的皇帝的態度也十分重要,可是北宋除了英宗、神宗還想勵精圖治外,其他的基本都是戰和不定、一意偷生。南宋除孝宗外,其他皇帝更是沒話說。

在這種情況下,國力再強也不可能打贏。


孔夫劍


宋朝時期經濟文化等領域發展非常迅速,據說當時的GDP達到了世界第一,就是每年把給遼國和西夏的歲幣扣掉之後,然後再與他們做生意又能賺回來,錢財只不過是從左手回到了右手。

但是這些只是對文明國度有用,對當時還有點未開化的女真人是沒太大作用的,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受過宋人恩惠,所以一直對宋國比較有好感,終其一生未曾攻打宋國,而繼位的金太宗完顏吳乞買則對宋朝沒什麼好感,他對前去金國送賀禮的宋朝大臣說:“我喜歡什麼東西不用你送,等到我們打過去東西自然都是我們的。”

後來女真人的東西兩路大軍紛紛南下,最後在靖康二年攻破開封城,俘虜了宋徽宗和欽宗及大量宗室大臣,被俘隨行北上的女子財富無數,史稱“靖康之恥”。

其實當時女真人全族也不過數萬人,就算加上投降的渤海人和契丹人也不過幾十萬人,與宋朝的人口基數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但是宋朝人心不齊,女真人兵臨城下了,宋朝的文官們還在互相爭鬥,然後還派人把武將要偷襲金人軍營的消息給透露了,簡直就是漢人之恥。

正如岳飛所說,除非“文官不愛財,武將不怕死”,宋朝才可能有救,要不然以宋朝的軍事糜爛程度,是個遊牧民族南下就能攻下開封城,當時的女真軍隊真的不是特別的強,至少後來的岳飛的背嵬軍能與他們打個平手,但是當時宋朝和遼國的軍隊都太爛了,遼國比宋朝還能稍微強那麼一點,宋朝則是誰也打不過。

所謂的綜合國力,就像學生的考試成績似的,平均分最高的學生未必是某項單科最好的學生,而恰好金國這名學生所擅長的就是廝殺,所以宋國學生捱揍也是意料之中了。


飛凡看歷史


北宋的經濟實力自然是遠遠強於女真的,只是經濟實力並不代表綜合國力,北宋敗於女真正顯示出了北宋政府軍事實力的不足,再加上北宋朝廷的腐敗,面對新興的女真政權,節節敗退,錯失良機,最後只能偏安東南一隅。

所謂的綜合國力是衡量一個國家基本國情和基本資源最重要的指標, 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科技、教育、人力資源等實力的綜合性指標。綜合國力涵蓋的指標非常寬泛,在分析具體國家之間的綜合國力比較時,要逐項分析其各項領域的指標,抽象說某國綜合國力強於另一國是沒有多少實際意義的。

對於北宋和女真,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北宋的經濟實力是遠強於女真的,草創的女真政權經濟非常拮据的,據史料記載,完顏阿骨打繼位的時候就是在大帳中間擺了張椅子,然後大家向他朝拜,場面和中原王朝皇帝登基相比極度寒酸。完顏阿骨打帶著群臣打獵,一起到河裡洗澡,君臣之間互相擦背,把投靠過來的漢人官僚驚掉了下巴。

因為經濟拮据,金朝第二位皇帝金太宗完顏晟,還曾經因為喝酒被大臣打過屁股。金朝地處荒涼的北方地帶,創建之初,資源有限,堪稱“一窮二白”。為防止奢靡之風,金太祖完顏阿骨打早就立下規定,除非是打仗,任何人不允許動用國庫。否則,一律打20大棍。

一天,完顏晟酒癮發作了,偷偷打開國庫,取了一點錢,買酒買肉,好好地享受了一番。沒想到,很快就被清點國庫的丞相發現了。丞相報告給權臣完顏宗翰,完顏宗翰是滅遼、滅北宋的主要將領。他聽說後,立馬帶著一幫大臣找到完顏晟。

於是,歷史上罕見的一幕發生了。完顏宗翰等一幫大臣連扶帶架,將完顏晟“請”下龍椅,摁在地上打了20大棍。當然,並不是狠狠地打,而是象徵性地拍拍屁股。

其實當時,金朝已經滅了遼國和北宋,得到了大量的戰利品,自然不會缺少皇帝的一頓酒錢,但是創業的艱辛,深深打在了君臣的記憶中,所以才會小題大做,因為一頓酒錢就打了皇帝的屁股。

與金朝相比,北宋的經濟要好得多,可以說是不在一個層面上,但是北宋經濟發展的極不均衡,經濟結構極不均衡,可以說是,“富者田連阡陌,窮者無立錐之地”。宋代出現了很多擁有鉅額財富的大商人。早在宋真宋時期,宰相王旦就說過,汴京(開封)城裡的商人中,家產超過十萬貫的比比皆是(成語“萬貫家財”的由來),超過百萬貫的也不少見。到了宋徽宗時期,富商就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由於官商不分或官商勾結,擁有鉅額財富的“大官人”也在同步增長。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老百姓,受到層層盤剝,自是窮的更窮,兩極分化極為嚴重。北宋未年,朝廷又發行大銅錢和劣質夾錫錢,並規定大銅錢當十文使用,夾錫錢當兩文使用,致使原先通用的鐵錢大幅貶值,甚至使得二十文鐵錢才能換得一文銅錢,這種人為製造的“通貨膨脹”,對於社會底層的老百姓,更是一種掠奪。

宋徽宗時期的上層腐敗也很突出。所謂“上層”,首先是宋徽宗。史稱其:

“機巧多技,大興土木,窮極淫樂,天變民怨”

對於政局乃至社會的穩定,經濟的發展狀況當然非常重要,由於經濟的崩潰導致政權崩潰,社會無序的例子也不在少數。但是以為只要把經濟搞上去了,一切社會矛盾就會都跟著緩和化解,恐怕也有極大的片面性。由於長期腐敗而形成的官商勾結,己經破壞了宋朝的社會經濟結構,北宋王朝的大廈己成將傾之勢,就是神仙也無力迴天了。因此,北宋為什麼會在金兵的攻擊之下,頃刻之間土崩瓦解,使之蒙受了歷史上有名的“靖康之恥”,也就不難理解了。這一點,是今世,也是後世之殷鑑。

金朝雖然兵員數量少,但都是精兵強將,與之相比,北宋雖然號稱禁軍就有近百萬,但是將領吃空餉的現象非常嚴重,軍隊缺額嚴重,缺少訓練,遇到強悍的金軍往往一觸而潰。

據錢穆《國史大綱》說,宋朝開國之初,禁軍只有二十萬左右,此後則愈增愈多,至北宋中葉,禁兵增至八十餘萬人。《續資治通鑑·宋仁宗慶曆八年》也有“向因夏人阻命,諸路增置禁軍約四十二萬餘人,通三朝舊兵且八九十萬人,其鄉軍義勇、州郡廂軍、諸軍小分剩員等不在此數。”的記載。

但是到了北宋末年,禁軍的腐敗已經十分嚴重,禁軍數量看似龐大,然而各級將領吃空餉情況十分嚴重,兵力數字存在巨大水分。北宋末年,面對金兵的進攻,京師三衙所統率的實際兵力,其實僅僅只有三萬人,其餘的全部是空額,這也是抵禦金兵時,朝廷需要大量募兵的原因所在。

不僅禁軍數量水分大,禁軍的戰鬥力也隨著兵員素質的下降而降低。這源自於軍隊的不斷擴充,除了繼續從廂軍和鄉兵中挑選之外,禁軍還從民間募集了大量士兵。朝廷甚至在災荒時期,募集大量流民充入禁軍,這雖然避免了因流民引起的動盪,但卻造成了軍隊素質的嚴重下降。正是由於兵源素質的參差不齊,再加上訓練鬆懈、管理混亂,北宋末年的軍隊規模雖然相較於北宋初期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戰鬥力卻不升反降。

與之相比,金軍雖然數量少,但是戰鬥力極其強悍,史載,金軍騎兵身披三層重甲,在馬上還能運轉如飛。當時號稱“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金國軍隊在鼎盛時期,擁有40多萬匹戰馬。在金國軍隊中,擁有兩支非常強悍的騎兵部隊,分別是鐵浮屠和柺子馬。鐵浮屠是類似於西夏鐵鷂子的重騎兵部隊,負責正面衝突。柺子馬屬於輕騎兵,負責從兩翼包抄迂迴。由於主要以步兵為主,宋朝與金國作戰的過程中屢戰屢敗。只能依靠江淮地區的水網,才能與金國軍隊周旋。

因此,小編認為,不能片面的說北宋的綜合國力要強於金國,北宋的優勢只是在於經濟總量以及人口數量。但是由於北宋整個經濟結構不合理,朝政腐敗,經濟和人口優勢並沒有轉化成和金國鬥爭中的優勢,最後反而被金朝滅亡,偏安東南一隅之地。


醉美木瀆


綜合國力強大,就象在叢林裡,一頭食草動物長肥了。各種食肉動物都在伺機捕而食之!翻開歷史來看,不只是北宋王朝的滅亡,任何一個朝代的滅亡都有幾個共同點,就是重文輕武、重商輕農,只講金錢、唯利是圖、大興土木、大講吃喝玩樂、奸臣當道、戲子整天聲歌燕舞、貪汙腐敗成風。這樣的朝代不亡就奇怪了!


用戶4370251126386


題主好!

我認為:綜合國力不僅有用,而且非常重要。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綜合國力:

綜合國力(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是衡量一個國家基本國情和基本資源最重要的指標。

綜合國力的強弱主要體現在以下七個方面:

  • 政治力:政治決策、動員和組織能力、反應能力;
  • 經濟力:國民生產總值、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經濟構成和經濟發展前景;
  • 科技力:科技研究、應用和發展水平,科技人員的狀況;
  • 國防力:軍隊的數量和質量、武器裝備、戰術技術;
  • 文教力:文化的發展水平、教育水平和受教育者的素質;
  • 外交力:在國際上的地位、作用、影響、外交上的能力;
  • 資源力:人口的數量和質量、地理位置、氣候、資源。

一、北宋的綜合國力

下面我們就對比一下北宋和金國的綜合國力:

北宋起源於五代之末後周,公元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

趙匡胤黃袍加身,周世宗柴宗訓被逼退位,宋朝建立。

1.政治:

宋朝的政治體制基本沿襲前朝。但是中央設宰執、樞密使、三司三權互相制衡。宰執為正副宰相,負責行政職能。樞密院掌軍事大權。設鹽鐵、戶部、度支三司,主管財政大權。這樣,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

又在御史臺之外增設諫院和置諫官等監察機構,負責彈劾等事宜。又向地方上直接委任通判,起到分解地方官員權力和監督作用。宋朝的皇帝可以說是大權總攬。

雖然解決了地方藩鎮,加強了中央集權,卻也種下了"積貧積弱"的禍根。

2.經濟:

公元1000年 (鹹平三年)GDP為265.5億美元 ,佔據世界比重的22.7% ,人均GDP世界第一。十萬戶以上的城市從唐朝的十多個增加到四十多個。東京汴梁人口不下百萬。“清明上河圖”就可窺見一斑。海外貿易非常繁榮,每年的市舶收入就達六十三萬貫。

3.科技:

宋朝的科技成在中國封建王朝歷史的達到頂峰,中國的四大發明,其中火藥、指南針、印刷術三個出現在宋朝。武器革新方面也突飛猛進的發展。

4.國防:

宋朝建立之初,為了避免中晚唐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的亂象,設立中央禁軍,將各地精兵收歸京城禁軍管轄,不設禁軍統帥,設殿前司與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三衙"共領。但是軍隊的調遣和移防等事則聽命於樞密院。還實行"更戍法",

使得"兵無常帥,帥無常師"。所以軍隊戰鬥力極弱

宋朝的兵力部署可謂"強幹弱枝"、"守內虛外"。禁軍有一半駐防在京師及其附近,主要是為了鎮壓人民。邊境上只屯駐較少量的禁軍,對外採取被動防守的方針。也是滅亡的主要原因。

宋太宗曾這樣說:"國家若無外憂,必有內患。外憂不過邊事,皆可預防;惟奸邪無狀,若為內患,深可懼也。帝王用心,常須謹此。 "

5.文教:

北宋是中國歷史上文化最昌盛、藝術最繁榮的朝代。名人輩出,登峰造極。

陳寅恪先生所言:"華夏民族的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6.外交:

北宋對外關係發展很大,在東亞地區同朝鮮日本關係交流密切,東南地區同越南印尼也加強了聯繫。同時還影響到了西亞、南亞、波斯灣和阿拉伯半島,甚至到達非洲的索馬里

7.資源:

人口從公元980年 (太平興國五年)的3710萬增至公元1124年 (宣和六年)的12600萬。地理位置優越,只是

燕雲十六州的丟失,失去了北方屏障,丟失了戰馬飼養區,鹽、鐵、茶、絲綢、瓷器等經濟資源極其繁榮。

二、金國的綜合國力

女真人的第一代祖先源起於黑水靺鞨。原為遼朝臣屬,首領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在統一女真諸部後,公元1115年在會寧府(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建都立國,國號大金。並於公元1125年滅遼朝。

1.政治:

金朝初期奉行兩套體制,但自熙宗改制以後,全盤採用女真制。政治體制的一元化,是金朝強大的一個重要原因。

2.經濟:

經濟主要源於漢區,陶瓷業與鍊鐵業發達,對外貿易的榷場還掌控著西夏的經濟命脈。

3.科技

金朝的科學技術也有一定的發展。醫學方面、農業技術、數學方面、天文歷算方面、建築方面都有一定的成就。

4.國防

金朝軍隊採用結合社會與軍事制度的猛安謀剋制度,也就是百夫千夫長的制度。所有成年男子都是戰士,平時從事生產,戰爭時參加戰鬥,兵器、糧食自給自足。約一千戶為猛安、約一百戶為謀克,謀克相當於百夫長,猛安相當於千夫長。萬戶府下轄諸猛安,猛安下轄謀克,謀克之下還有五十、十、伍等組織。兵員配置大多是一正一副,戰時副軍可以遞補正軍。兵為世襲制。

鐵騎兵與火器精銳相結合,在當時可謂天下無敵。

5.文教

初期具有剽悍勇猛的崇武精神,後來逐漸漢化。在中國文化藝術發展史中起著“上掩遼而下軼元”的作用。

6.外交

外交上比較強勢,對周圍國家彰顯壓倒式的霸主地位。

7.資源:

人口從初立國的幾萬人發展到到公元1207年(金章宗泰和七年)全國有5600萬人。地理位置偏北方,南侵極具優勢,遊牧資源豐富。

結束語

我們通過對比,北宋經濟、科技、文化、外交、資源比較繁榮,但政治力、國防力較弱,綜合國力不能評價為強大。金國經濟、科技、文化、外交、資源遜於北宋,但是,政治力、國防力遠遠強大於北宋。綜合國力不能評價為弱小。

因此,北宋綜合國力不一定強於金國,綜合國力非常有用

希望我的分析對您有所幫助!


沒事閒拉呱


北宋無將,南宋無相。北宋時期悶頭髮展經濟,國家富裕,百姓樂業,文化昌盛。女真也時不時來討饒,北宋一直都是拿錢,拿物去擺平,用市場去換和平,宋邊境與女真通貿通商,也算太平。可是到了後期,養肥的女真口胃大增,別人給的終不如自己有的痛快,遊牧民族,善於騎射,打敗北宋也不是啥稀奇事。重文清武,忽視國防是北宋失敗的主要原因。認為我說的對,就請請點個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