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美麗的家鄉-西平村

東經112.71度,北緯38.72度,地處黃土高原的這個點在地圖上渺小得就像太平洋中一粒沙子般不引人注目。

然而,她卻是從這裡走出去的成千上萬兒女們魂牽夢繞,牽腸掛肚,引以自豪的根,如兄弟般讓人難捨,如父母般讓人思念,讓人眷戀。這就是我的家鄉——西平村。

我美麗的家鄉-西平村

西平村地處黃土高原上忻定腹地同川,同川因其境內的一條河--同河而得名。這裡三面環山,氣候溫暖,風光迤邐。一條蜿蜒小河穿境而過,滋養著兩市縣八十三村溝壑縱橫、平坡結合、梯窪俱沃、極富層次感的土地和自強不息、勤勞樸實的人民。


臥虎山,雄居同川區域中心。飲同河福壽泉水,握南北川梁大地,仰華北屋脊五臺聖境,接滹沱平原倉黍沃土,狀若虎踞,伏保平安。可謂同川地區的一顆明珠!

我美麗的家鄉-西平村

家鄉西平就是這顆明珠山下的一個小村。

西平村背依臥虎山,面向滹沱河,古時一汪清泉自西向東從村前流過。左據姑山,右扶西崗,鎮穩致遠、視野開闊,冬隔寒風凜冽,夏迎清風徐來,實屬寶地也。

村子依勢而建,錯落有致。坡頭瓦房鱗次,崖下窯洞天成,街心樓臺庭院,邊崞牆高巷深。既能盡情沐浴陽光的溫暖,又能飽享雨水的滋潤。

我美麗的家鄉-西平村

西平因地處普濟寺之西,且有大片平坦之地能供耕種而得名。據信在隋末唐初就有先人定居於此,有家譜明確記載的歷史就有650年。祖祖輩輩、子子孫孫,枝繁葉茂,生生不息。

自從先人們踏上這塊土地,千百年來,開荒修田,壘壩攔洪,打井栽樹,築牆造屋,前仆後繼,勤苦勞作,才有了今天美麗富饒的家鄉。

春天,萬物競綠,生機勃勃。層層梯田,道道溝坡,梨花綻放,果花飄香,似丹青彩墨,似雪花飛揚。待到仲春暖洋洋,你方唱罷我登場,漫山遍野,枝繁綠裝,棗花吐蜜,香飄萬里,滿眼金燦,沁人心脾,招彩蝶飛舞,引蜜蜂繁忙。

我美麗的家鄉-西平村

夏天,綠樹成蔭,莊稼瘋長。一陣涼風習習,又見閃電劃空而過,傾盆大雨洩滿村莊,屋簷下的大缸水盆滿的溢出,村口老池裡的水盪漾著能撐船掌舵。又是一年風調雨順,家人們忙著追肥、護苗,鋤鏤、間果。

我美麗的家鄉-西平村

秋天,豐收季節。地裡的莊稼紛紛成熟,高粱紅腮,玉米露黃,糜子低垂,穀穗昂揚,蔥白誘人,豆莢鼓脹,山藥、紅薯撐破了土壤。抬頭看,搖錢樹上掛滿了果,酥梨、紅果真襲人,紅棗就像火燒雲,壓得枝垂了地,樹彎了腰,抵樹的圪杈想崴腳。男女老少齊上陣,套上車,擔上筐,拿上乾糧不歇晌,梨入了窯,棗上了鋪,糧食成垛堆滿了倉。東家連夜往回拉,西家燈下打開了場,一派祥和繁忙的豐收景象。

我美麗的家鄉-西平村

冬天來了,瑞雪飄灑,炊煙裊裊。忙活一年的人們終於能好好歇一歇了,戲臺院,靠牆邊,圪欄上,暖烘烘的陽光。人們吃完飯慢悠悠地聚在一起,你有什麼好故事,他有什麼好新聞,閒情逸致,海闊天空。歡樂撒滿了街巷,笑聲傳遍了村莊,回味今年的收成,展望明年的光景。

我美麗的家鄉-西平村

南溝坡、戲臺院是西平人的靈魂,是西平人的精氣神。從蹣跚學步到耄耋老人,爬南溝坡,看戲臺院,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課程。沒覺得苦,不覺得累,都把它當做鍛鍊自己堅韌不拔毅力的良師輩,

我美麗的家鄉-西平村

印在了腦,刻在了心。不管離開家鄉多少年,想我的親人,也想我的南溝坡、戲臺院。

我美麗的家鄉-西平村

西平村村子不大,常住人口不足八百,以農耕為主。西平人在種好地、栽好樹的同時沒忘了教育下一代,讀書、識字、學文化,孝悌、謹信、愛國家,勤儉、持家、善始終,要為親人過上好日子而努力,也要為家鄉改變面貌、為社會發展進步而拼搏。

西平人自古重視教育,自明清以來參加科舉得中官封職位91人;革命戰爭年代,國共兩黨將軍級人物就有7位;新中國成立後,為國家輸送了大量人才,光縣團級以上黨政軍幹部就達100多人;教授、副教授、中學教師等將近30人;其他如小學教師、醫務工作者、企業帶頭人、中高級職稱技術人員數不勝數。可謂文韜武略,才子輩出,是全市有名的“將軍村”、“英雄村”、“文明村”。

我美麗的家鄉-西平村

不管走到哪裡,西平村永遠是家鄉人的根。根基深則枝葉茂,枝葉茂則福廕廣。近幾年,在各級領導及村族宗親們的帶領、關心和努力下,西平村的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

我美麗的家鄉-西平村

無論時間怎樣流逝,無論走得多遠,戲臺院那棵大槐樹依然挺拔,依然茂盛。望著家鄉遊子遠走的路,牽著家鄉遊子思鄉的心,盼著家鄉遊子的成就與輝煌!

民族復興的大旗高高舉起,建設新農村的號角已經吹響。相信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目標的指引下,不忘初心、奮發圖強、勇於攀登的西平人,一定能把家鄉建設得更加美好。

我美麗的家鄉-西平村

作者簡介:劉志利:原平市南白鄉西平村人,現定居北京,高級驗光師,閒暇時喜歡唱歌唱戲,有時也愛舞文弄墨,學著留點文字,僅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