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執著奮鬥,終成國之重器

-有感於優秀專家人才代表團相聚北戴河之行

2018年8月3日至8日,受黨中央、國務院邀請,62位專家來到北戴河進行暑期休假,這是黨中央對國家優秀人才的最高禮遇,這也是祖國建設各個領域的精英,他們在各自崗位上勤奮耕耘,默默奉獻,夜以繼日的工作。疲憊勞累是他們的家常飯,加班工作已成為常態化,國家把這些優秀人才組織起來,讓他們參加休假活動,讓他們好好的放鬆自己,休整一下,這也是黨中央、國務院尊重人才、愛惜人才的重大舉措。自2001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先後邀請18批共計100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休假活動。此次受邀專家之列涵蓋載人航天、青藏鐵路、高分衛星、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食品安全、農業技術等,都是與國家核心技術、民生福祉相連。

讓我們來分享這些優秀人才的成長故事吧。

瞿金平,中國工程院院士,1977年恢復高考第一屆考生,考入華南工學院,通過自己不懈努力,不忘初心,執著奮鬥,先後擔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2011年遴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他曾說過:“我一個農村娃能走進科學殿堂,成為院士,對黨和國家的培養一直心存感激”,如今仍從事高分子材料加工技術及設備研究,與製造業直接相關,他說:“堅持自主創新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在他一生的工作中,不忘初心始終是他人生的信條。執著奮鬥一生,是他人生的目標,所以瞿金平在高分子材料研究,獲得了多項世界首創的科技成果。

黃慶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201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獲得者。先後主持國家級項目11項,省市級項目20餘項,國家特大型企業項目44項,發表論文80餘篇,出版科學著作5部,獲發明專利3項。這些重大成就的取得,與他不忘初心,執著奮鬥是分不開的,還有如鄧銘江、林東昕、吳劍旗等優秀人才。

河浪擊打礁石,碰撞思想火花。“家國情懷,需要用熱血揮就,靠奮鬥書寫”。儘快攻克“卡脖子的核心技術”......,北戴河的遼闊,激發出休假專家更昂揚的激情,更活躍的思想。專家們表示,在習近平新時代下,要有新擔當新作為,面對新的國際國內形勢,,科技創新時不我待,民生福祉需要持續增進,要大力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踐行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基點,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在這個新時代下,黨中央“愛才、惜才、用才”的鮮明態度震撼了我們這一代人,在回顧了瞿金平、黃慶學等院士的優秀事蹟後,真的覺得這些專家一路走來都不容易,因為“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成功的背後都是不忘初心,艱苦奮鬥執著進取才換來的,需要我們每個人來傳遞和弘揚,讓我們國家變得更加繁榮富強。

作為祖國的建設者們要珍惜這美好時代,不忘初心,艱苦奮鬥,銳意進取,報效祖國,成為祖國的棟樑,只有這樣,才會無愧於祖國,無愧於人生!(風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