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影:聆聽鳥語


劉丹影:聆聽鳥語

劉丹影
  一聲聲鳥鳴叫醒了春天。
  睡意矇矓中,忽然聽見有幾聲鳥叫,我趕緊起床仔細尋找,發現在陽臺窗戶上落了兩隻麻雀。它們忽而躥上,忽而飛下,邊抖動著羽翅,邊快活地耳語。我被歡快清脆的鳥語所感染,側耳聆聽鳥兒的歌唱。等我推開陽臺的木門,怕是響聲驚動了小生靈,沒等我看清楚,麻雀箭一般地向南山方向飛去,留下了串串啾啾聲。
  我不知道是哪裡來的麻雀,在樓群林立的縣城裡幾乎聽不到鳥聲。這鳥聲在鄉下的老家最熟悉,當東邊的天空剛泛起魚肚白,棲息在柏樹上的麻雀就開始歌唱了。它們從樹上飛到窗邊,又飛到石磨上,那聲音清亮好聽。到了冬天,我們小孩會在石磨上撒些穀粒,用木棍支起一面籮,在木棍上系一根很細的繩子,把細繩牽到幾米開外,等待麻雀的到來。
  冬天野處食物少,麻雀沒有絲毫猶豫和畏懼,它們飛到石磨上,一跳一跳地就跳到籮下面。見到時機成熟,我們將手中的細繩一拽,少則一隻,多則幾隻麻雀被罩在籮下。這時,其他麻雀在樹上嘰嘰喳喳叫個不停,喧鬧著不肯離去。聽大人說小孩玩鳥是不吉利的事,長大了討不到媳婦。於是,我們趕緊把罩住的麻雀放飛了。


  棲息在竹園裡的畫眉最忙碌,一天到晚唱個不停。到了晚上,有人打著手電捉畫眉。鳥兒受到驚嚇,悽慘的哀鳴讓人揪心。紅椿樹上的喜鵲最聰明,誰家要是來客人了,它便朝著誰家的方向報喜。還有門前坡上的百靈、屋簷下的燕子……不同鳥兒的聲音,我能分辨得一清二楚,它們都有自己的特點。後來,我進城參加工作,起初還能聽到鳥兒啼叫,可隨著城裡的樓房越來越高,街道越來越寬,很難再聽到熟悉的鳥鳴,更不要說去分辨哪種鳥兒的聲音了。
  久違了,鳥兒的聲音。在這早春的清晨,沒有比這更悅耳的歌唱,沒有比這更動聽的音律。這鳥語是春天的問候、鄉情的傾訴,更是大自然的祝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