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香蕉84萬?是“藝術”還是“皇帝的新衣”?

一根香蕉84萬?是“藝術”還是“皇帝的新衣”?

▲ 84萬人民幣一根的香蕉+膠帶套裝

雖然已經是新年了,但上個年代藝術界最後一個大事件我們必須回顧一下。

一件由香蕉和膠帶組成的藝術品,在美國邁阿密巴塞爾藝術展賣出12萬美元(約84萬人民幣)的天價。




看不懂的天價香蕉

該作品題為《喜劇演員》(Comedian),出自意大利藝術家 Maurizio Cattelan 之手。

一根香蕉84萬?是“藝術”還是“皇帝的新衣”?

▲ 《喜劇演員》和 Maurizio Cattelan

Maurizio Cattelan介紹說,這件作品從香蕉被固定的弧度和顏色,到膠帶的粘貼方法,都“經過了深思熟慮”。香蕉是他從市場上花30美分,大約相當於人民幣兩元錢買的,但已經有人出價12萬美元來購買。

一根香蕉84萬?是“藝術”還是“皇帝的新衣”?

▲ 拍拍拍就知道拍!拍個J8!

作品一共有三份,就是有三根香蕉。有趣的是,最後的一根香蕉還沒來得及交付買家,就被一個叫 David Datuna 的行為藝術家給當眾摘下來吃掉了,並在其社交媒體上放出視頻,取名為“飢餓的藝術家”。

一根香蕉84萬?是“藝術”還是“皇帝的新衣”?

▲ 飢餓的藝術家:David Datuna

據報道,儘管工作人員當時有些生氣,很快換了一根香蕉,但畫廊主管表示,David Datuna的行為不算是破壞了這件藝術品,也沒有對作品的價值產生影響,因為那件香蕉作品的價值在於其創意。


另外據悉,Maurizio Cattelan 在他的作品裡也附加了替換說明,就是說,這根香蕉是可以被替換的,這件作品是可以不斷衍生的。不過想想也是,不然香蕉放幾天也得爛了。

一根香蕉84萬?是“藝術”還是“皇帝的新衣”?

毫不意外的,Maurizio Cattelan 的作品遭來了諸多質疑。有人諷刺這次的事件是藝術界的“皇帝的新衣”,網上也有很多人感嘆“藝術與騙子越來越接近了”,“肯定是洗錢”。

對於這根香蕉的惡搞,也瞬間在網路上發酵。

一根香蕉84萬?是“藝術”還是“皇帝的新衣”?

▲ 辛普森惡搞

一根香蕉84萬?是“藝術”還是“皇帝的新衣”?

▲ 惡搞時代週刊:年度最佳喜劇

一根香蕉84萬?是“藝術”還是“皇帝的新衣”?

一根香蕉84萬?是“藝術”還是“皇帝的新衣”?

▲ 古董藝術

其實這並不是藝術界第一次出現這樣的事情。比如美國抽象派大師 Cy Twombly 的作品《黑板》,看上去很隨便畫出的一些圓圈,竟拍出了7053萬美元(約5億元人民幣)。

一根香蕉84萬?是“藝術”還是“皇帝的新衣”?

▲ Cy Twombly 《黑板》

比如英國藝術家 Tracey Emin 將一張她睡過後未經整理的床,還有絲襪、酒瓶、零食袋子、空煙盒、破拖鞋等,一同放置在了美術館展示,並在2014年倫敦佳士得夜場的“戰後及當代藝術”拍賣會上,以254.65萬英鎊(約2349.4萬元人民幣)成交。

一根香蕉84萬?是“藝術”還是“皇帝的新衣”?

▲ Tracey Emin: 《我的床》

越來越多的人對於這些藝術嗤之以鼻。但是各位,一個肯花 84 萬買香蕉的人,不太可能是個傻子。所以,與其對一件藝術作品武斷評論,不如先了解一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Maurizio Cattelan


讓我們來重新認識一下這件事的始作俑者: 當代藝術家 Maurizio Cattelan。

他被認為具有挑釁性的意大利國寶級當代藝術家。沒有進過藝術學院,自學成才。

你以為這次的這根香蕉是他最奇葩的藝術了嗎?那你來看看這些:

1989年,作為剛剛起步的藝術家 Maurizio Cattelan 應邀舉辦在意大利博洛尼亞的畫廊 GalleriaNeon 的個展。

由於無法在展覽前日提交出滿意的作品,卡特蘭在展覽開幕當日緊鎖畫廊大門,在門前掛牌“馬上回來”。

一根香蕉84萬?是“藝術”還是“皇帝的新衣”?

▲ 《空》

是的,這就是他的藝術作品。前來參觀展覽的訪問者看到緊閉的大門和空無一物的畫廊而激發的各種情緒—憤怒,失望,迷惑,便自發成為了作品不可分離的一部分。這是對觀者習以為常的觀展經驗赤裸裸的挑釁。

他早年參加群展時同樣也很懈怠:1992年,他參加了在都靈附近舉辦的一場展覽,他的展出作品是從窗戶上懸掛下來的、通過打結連接在一起的數張床單。

一根香蕉84萬?是“藝術”還是“皇帝的新衣”?

▲ 《利瓦拉古堡的週日》

1994年他第一次在 DanielNewburg 畫廊舉辦個展,他再一次宣稱自己無法按預期創作出滿意的作品,於是在畫廊頂部安裝了一隻精緻的玻璃吊燈,並且放養了一頭驢。他把展覽稱為“警惕!進入後果自負。請勿觸摸,請勿餵養,請勿抽菸,請勿拍照,狗請勿入內,謝謝”。

一根香蕉84萬?是“藝術”還是“皇帝的新衣”?

▲ 《警惕!進入後果自負》

這個看似無厘頭的作品,其實是對意大利藝術家 Jannis Kounellis 1969年在羅馬的L’Attico畫廊展覽“無題”的再演。當時 Jannis Kounellis 把12匹活馬帶入畫廊空間展出,是又一次對傳統觀感經驗的挑戰。活馬的存在徹底打破了畫廊空間是純粹中立的白立方的概念,讓觀者變得不知所措。

Maurizio Cattelan 的作品經常會有再演一些其他藝術作品的影子。上面介紹的《警惕!進入後果自負》就是個很好的例子。而這次的香蕉,也必然會讓藝術愛好者聯想到 Andy Warhol 的香蕉。某種程度上講,兩人對於藝術界的挑釁精神是一致的。

Maurizio Cattelan 作品常常帶有幽默和寓言的成分,現場感和情境反差越來越成為他所關注的問題。他會把栩栩如生的著衣假人或小狗放到街角和路邊以假亂真,觀察路人的反應。

一根香蕉84萬?是“藝術”還是“皇帝的新衣”?

▲ 《無題》(這個好可愛啊!)

而這次“香蕉”帶給大家惡搞般的幽默感,也是 Maurizio Cattelan 一貫的風格。

一根香蕉84萬?是“藝術”還是“皇帝的新衣”?

▲ 《無題》


一根香蕉84萬?是“藝術”還是“皇帝的新衣”?

▲ 《九百》

《第九個小時》是在“香蕉”之前,讓 Maurizio Cattelan 飽受爭議的作品:形似真身的教皇保羅二世(蠟像),被一塊從天而降的隕石擊倒在地。為了獲得更加真實的現場感,卡特蘭甚至要求將展廳的天花板玻璃砸破,使碎片灑在地上,使人們可以更清晰地“還原”出“事發”經過。作品體現出了一種較之其以往作品更加辛辣的諷刺和幽默感。

一根香蕉84萬?是“藝術”還是“皇帝的新衣”?

▲ 《第九個小時》

他的創作主題十分廣泛:從流行文化、歷史、組織宗教到同時富有幽默感和深遠意義的自我思考。高度寫實主義的雕塑作品能夠揭露存在於當今社會核心中的矛盾狀況。他的作品大膽而又無禮,但在尖銳的文化批判上又特別地嚴肅。

2016年,Maurizio Cattelan 製作了一個18K純金的馬桶。這件作品的名字,叫《美國》。

嗯……黃金,馬桶,美國……

一根香蕉84萬?是“藝術”還是“皇帝的新衣”?

▲ 《美國》

更厲害的是,這個馬桶,是真的可以用的。並且在展覽期間可以供觀展者使用。

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再演了杜尚的小便池作品,並且極具諷刺意義,意在諷刺美國過度的物質繁榮和貪婪本性。更有趣的是,這件名為《美國》的金馬桶,在英國展出期間被偷走了。
作品不是被偷走,就是被吃掉…… Maurizio Cattelan 的藝術總能吸引到旁人來為他製造話題。這些並非完全是偶然。因為正如他的其他作品一樣,激發觀展人的“現場感”,甚至顛覆觀展行為,本身就是他藝術的一部分。




沒那麼難看懂的藝術


其實 Maurizio Cattelan 早在一年前就決定用香蕉作為參展的元素。他嘗試了不同的材料製作香蕉的模型,從樹脂到青銅,但都達不到理想的效果。最後他才決定用真正的香蕉來作為作品的一部分。瞭解完了他以前類似《空》這樣的作品之後,你會發覺用真正的香蕉反而非常符合 Maurizio Cattelan 的“人設”。畢竟,再怎麼特殊的材質,也比不上一根真香蕉來得更能挑釁觀展者的觀展經驗了。


一根香蕉84萬?是“藝術”還是“皇帝的新衣”?


Cattelan 對於作品內涵的解釋是諷刺“全球貿易”。乍聽上去毫無關聯,其實玄機在他與畫廊簽署真偽證書和替換說明裡。

裡面的條款大致是:

1、沒有證書印證,它就是一隻普通香蕉。
2、只有達成交易,這件作品才成立。
3、擁有證書的藏家,可以在香蕉變質之後自行更換。


你付多少錢買下它,它就是多少錢的藝術品;你不付錢,它就是一隻普通香蕉。這是藝術,也是全球貿易的本質。

“證書”、“交易達成”、“自行更換”,這幾個關鍵詞就可以看出卡特蘭的智慧,是對藝術創作、市場、收藏的批判和重新定義。

最後,收藏者也不必花大錢去維護和保養作品,不必去弄一個真空無菌的器皿保存,甚至不需要保存。當需要展出或轉手的時候,只需要花幾塊錢去市場上買一隻香蕉即可。從“自行更換”這個關鍵詞,我們可以理解為,卡特蘭把藝術作品的製作特權交給了藏家,同時也銷燬了“真跡”的概念。


當你在嘲笑一根香蕉也能算藝術的時候。

藝術家已經把合同都考量成藝術作品的一部分了。

一根香蕉84萬?是“藝術”還是“皇帝的新衣”?


優秀的藝術作品,其價值在於作品背後的思想。

瞭解了,是藝術。

不瞭解,是騙子。

現在你還會覺得這位意大利國寶級藝術家是“騙子”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