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道 新 風——觀容鐵水墨光暈作品有感

古 道 新 風

——觀容鐵水墨光暈作品有感

呂高(法國中國書畫研究會會長)

古 道 新 風——觀容鐵水墨光暈作品有感

在十餘年前中法文化藝術交流活動中,我發現了很有藝術創新精神的青年藝術家容鐵,並與之相識。他有很深的傳統文化根基,篆刻作品既有秦漢遺風又有很強的個人風格及現代感,他還能書擅畫,中國古代文人經常是詩書畫相通的。容鐵是一位延續了中國傳統文人的當代畫家。

古 道 新 風——觀容鐵水墨光暈作品有感

2011年春節,在上海有機會又相見,他帶來了最新出版的畫集,使我吃驚的是他創造出面目一新的當代中國畫作。傳統中國畫一直是重複古人,特別明清以來更是程序化舊習成風,不斷地重複,很少有新意,當代中國畫怎樣發展?這是我們已經討論了幾十年的話題,有提倡復古論,有以西洋畫改造中國畫之論,有中西合璧論……

古 道 新 風——觀容鐵水墨光暈作品有感

容鐵是大膽嘗試者,他巧妙地將古代、現代、西畫、中國畫融為一體,形成了又一種既古代又當代,既西畫又國畫,並以詩入畫的風格。他的作品追求高度,不失新意,其筆法構圖有元代前賢大師的風範,意境直追人文畫的精髓,他的光暈畫法更是前無古人。唐代王維是禪意入畫的先驅,容鐵則是將西方印象派光感介入中國畫。他出生在江南,充滿著江南人的靈性與水性,所以在他的水墨光暈畫中,可以看到以詩境入畫,看到光暈及中國民間音樂的樂章,水暈與音韻化為一體,實是一種心象、意象、詩象、音象的合奏,使心、眼同時得到愉悅。更可貴的是這是一種特創,這種筆墨隨時代創作的精神將影響到當代中國畫的創作風格與方向。無疑在當今全球一體化的時代,讓東方文化的精髓在他的筆下得以昇華。這種大膽的探索,前無古人的開拓精神,對中國畫的發展和中西文化交流是非常有益的。

古 道 新 風——觀容鐵水墨光暈作品有感

在他的畫中,還發現將現實與浪漫、具象與抽象合為一體,他沒有將現實的風景如實複製,而是融入了個人的情感,先是立意超出了通常寫實寫景,而後融入一種詩境。這與他是詩人有關,畫面充滿著光暈及樂感,經常將畫面處理成半抽象,讓人有一種聯想,他更是將西方印象派對光的理解融入到中國畫之中,使他的畫面有一種調子。以前在中國畫中也有一種色彩的應用,但不講究色調。西畫的調子基本上都是在油畫之中,而他卻把調子引入到了中國畫,這是一種創新,使他的畫形成了一種既東方又西方,且有強烈的個人風格,所以他的畫是感人的,是有意境的,有詩意的,有樂感的,有回味的,有收藏價值的!

古 道 新 風——觀容鐵水墨光暈作品有感

在當今繁榮的書畫市場,更多海內外收藏家關注容鐵的創作,作為長期從事中法文化交流的使者,我發現容鐵的作品在法國已被不少大收藏家所青睞,這使我感到很自豪。

古 道 新 風——觀容鐵水墨光暈作品有感

當然,他的作品還沒有達到完全成熟的體系,仍需要不斷地完美,但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及他的努力,一種新的當代中國畫形式將形成,這是可喜的,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古 道 新 風——觀容鐵水墨光暈作品有感

容鐵簡介:

容鐵,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書畫藝術委員會副主席,西泠印社理事,民盟第十一、十二屆中央委員,國家民族畫院副院長,民盟中央美術院常務院長,文化和旅遊部高級職稱評委專家,中國書法家協會新聞出版傳媒委員會委員,西藏自治區書法家協會顧問,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書法篆刻高研班導師,中國科學院大學客座教授,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客座教授,中國智慧工程研究院書畫院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西藏自治區美術院副院長,國家藝術基金評審專家,西藏大學客座教授。


其主要專著有《黃牧甫篆刻字典》《容鐵篆刻》《容鐵書法集》《容鐵書畫集》《大匠之門—容鐵水墨光暈藝術精品》《一片丹青在珠峰》以及書法課堂教科書《書法指導與練習》18卷等27部。

1998年他研發編著了我國第一部書法軟件光盤《中華書法大字典》及配套圖書,被譽為中國書法字典軟件奠基人;2013還成功研製開發國家級科技項目——我國首都《中國漢字歷代字體檢索數據庫》,建立了中國書法資源庫的基礎平臺,為我國書法數據化建設的奠基人。

古 道 新 風——觀容鐵水墨光暈作品有感

古 道 新 風——觀容鐵水墨光暈作品有感

古 道 新 風——觀容鐵水墨光暈作品有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