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4年橫掃清華圖書館,孩子可借鑑怎樣的讀書經驗?


錢鍾書,4年橫掃清華圖書館,孩子可借鑑怎樣的讀書經驗?


一個朋友叫徐近書,曾問起他為什麼叫這個名。他說週歲時抓周,老爸期望他能像錢鍾書那樣抓一本書,但卻未能如他老爸所願,抓到了書旁邊的一個東西。


“鍾書”之類的名字叫起來肯定會心虛了。不過,他父親心思靈活,說是他抓的那個東西離書很近。所以,退而求其次,取名“近書”還是可以的。


近書也比較爭氣,從小喜歡看書,小學到大學也是一路好成績,畢業後有一個不錯的工作,用他爸的話來說:“還算有出息。”


近書曾跟我說過:“自己愛讀書,確實是源自向錢鍾書學習。”


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錢鍾書是怎樣讀書的。


1、瀰漫整個童年的樂趣


“回家後手舞足蹈向兩個弟弟演說他剛看的小說了。李元霸或裴元慶或楊林(我記不清)一錘子把對手的槍打得彎彎曲曲等等。他納悶兒的是,一條好漢只能在一本書裡稱雄。關公若進了《說唐》,他的青龍偃月刀只有八十斤重,怎敵得李元霸的那一對八百斤重的錘頭子;李元霸若進了《西遊記》,怎敵得過孫行者的一萬三千斤的金箍棒。(我們在牛津時,他和我講哪條好漢使哪種兵器,重多少斤,歷歷如數家珍)。妙的是他能把各件兵器的斤兩記得爛熟……”


這是楊絳在《記錢鍾書與》裡,對錢鍾書從讀書中獲得樂趣的描寫。幼時的錢鍾書酷愛讀書。除了讀《論語》、《大學》之類的“教科書”,還讀像《西遊記》、《三國演義》之類的課外書,甚至在讀書人看來不太能登大雅的《七俠五義》、《說唐演義》等,也統統拿來讀。


錢鍾書,4年橫掃清華圖書館,孩子可借鑑怎樣的讀書經驗?


錢鍾書對書的痴迷,大概就是從這時候開始或進一步加深的,這段時間是錢鍾書因病從私塾退學、跟著自己的伯父讀書的日子。


“每天早上,伯父上茶館喝茶,料理雜務,或和熟人聊天。鍾書總跟著去。伯父花一個銅板給他買一個大酥餅吃……鍾書吃了酥餅就孜孜看書,直到伯父叫他回家。”


心理學研究證明,一個人最初的記憶、或感受到的最濃烈的情緒,會對其一生產生重要的影響。成年之後,這種記憶或情緒會在其心裡時時泛起,會不自覺地指引人的行為或躲避或追求重溫這種記憶。


錢鍾書這種吃餅、讀書的樂趣,時間雖不是很長,但瀰漫了他的整個童年,也深深地進入到他的潛意識裡,指引他一有時間就去通過讀書重溫這種樂趣。


2、橫掃圖書館


一個朋友曾說:“之前還以為自己讀書挺多,後來瞭解了錢鍾書,才知道是愛讀書。我們一般一年最多能讀100本書,但人家錢鍾書的目標動輒就是:整個圖書館。”


從小享受讀書樂趣的錢鍾書,進入清華大學後,面對清華圖書館的豐富藏書,更是如魚得水,為自己的學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成就了自己的一段傳奇。


錢鍾書,4年橫掃清華圖書館,孩子可借鑑怎樣的讀書經驗?


當時清華圖書館中、外文藏書多達一百三十餘萬冊。錢鍾書計劃按照書庫排架順序,中文書從甲字第一號、外文書從A字第一號讀起,陸續地將圖書館全部藏書通覽一過。


他按照東西方文學分類研讀的方法,一週中文一週英文,每週四五本書,日夜津津有味地讀。


幾年下來,憑藉超乎常人的勤奮與天賦,錢鍾書涉獵了我國古代經史子集、稗官野史、小說筆記、方誌輿地佛藏道等各類中、西新舊書籍,創造了清華學生中讀書數量第一的記錄。


錢鍾書讀書不讀得快,而且讀得精、讀得熟。別人問某個詞句的出處,他常常如數家珍似地告知在圖書館哪排書架、第幾層、哪本書上第幾頁、第幾行裡;從他讀過的書中隨便抽出一段來考,他往往能不假思索、流暢無礙地背下來。


錢鍾書,4年橫掃清華圖書館,孩子可借鑑怎樣的讀書經驗?


清華圖書館的藏書,中文洋文均有,整日開放,但許多同學都摸不到門。錢鍾書的同學吳組緗,一直喜歡看一些英文的“某方面”的書,同學曹禺是知道的。一次,在清華校園的咖啡館,先來的曹禺見吳組緗進來,便偷偷對他說:“你看,錢鍾書就坐在那裡,還不趕緊叫他給你開幾本書?”吳組緗聽罷,隨即走到錢鍾書的桌邊,請他給自己開錄三本英文“某方面”的書。錢鍾書也不推辭,隨手拿過桌上一張紙,飛快地寫滿正反兩面。吳組緗接過一看,數了數,竟記錄了40幾本書的名字,還包括作者姓名與內容特徵,不禁歎服。


曾看見過一個文章的標題:你一生讀的書,都比不過錢鍾書讀的“某方面”的書。


3、對一切有字的東西感興趣


1939年10月,錢鍾書為照顧在湖南藍田師範學院任教的父親,也受聘從上海前往那裡教書。由於當時處於抗戰時期,交通艱難,一路走走停停。這條步行也只需要兩個月的路程,錢鍾書一路行船坐車竟也走了一個多月(大家可參照《圍城》中方鴻漸等人去三閭大學上任的行程)。


錢鍾書,4年橫掃清華圖書館,孩子可借鑑怎樣的讀書經驗?


在險阻的路程中,錢鍾書仍是怡然地讀著書。不過他讀的這本書有點特別,它是一本字典。在我們看來,字典是工具書,只有在查不明白的單詞時才用得著。它註定是枯燥無味的,但錢鍾書卻能把字典也讀出樂趣:


“遇到生冷的字固然可以多記幾個字的用法,更可喜者,前人所著字典,常常記載舊時口語,表現舊時習俗,趣味之深,有不足為外人道者。”


我的一位表哥曾經受錢鍾書的影響背過成語詞典,我都覺得他很了不起,也因此對他敬佩不已。表哥說他背背成語詞典還可以,外文字典嘛,則毫無這個勇氣。因為成語詞典與字典,一個頗有樂趣,一個枯燥不可比;且中文與外文,也是一個可輕鬆,一個吃力。表哥如今在一知名出版社任編輯,也算是當日所學,於今日看到意義。


他曾說:“跟錢鍾書這樣的大家學習,哪怕學個百分之一,也會終身都有裨益。”


4、“錢塗無量”


錢鍾書讀書時有個癖好,喜歡用又黑又粗的鉛筆畫下佳句,每遇心得,便在頁眉處寫下評語、批註。當時清華大學圖書館藏書中畫黑線、加評語的部分,大都是出自錢鍾書的手筆。有人還將其稱為“錢批”,或戲言“錢途(塗)無量”。


錢鍾書,4年橫掃清華圖書館,孩子可借鑑怎樣的讀書經驗?


其實,這是錢鍾書讀書的秘訣之一。他這樣做的目的,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容易“找”。因為但凡學問做到一定程度的人,其圖書瀏覽量必然也不會少。這樣,寫文章的時候,怎樣引用更加方便就成為最重要的問題之一了。錢鍾書喜歡在頁眉上寫下自己的見解,非常有利於查找。他的文章旁徵博引,不只因為他博聞強記,還跟他做標記的習慣有很大關係。


他這麼做還有一個好處:讓別人看書的時候會多幾分“方便”。據他清華的同班同學甘毓津回憶說:“他(錢鍾書)起勁時,圖書館庫裡的書,逐排橫掃。他喜歡把書裡精彩或重要的部分,在旁邊用粗鉛筆畫上豎線。可惜我當時沒有學乖,否則只去找他畫有粗黑線的部分讀,也可以省事省力多讀很多書。”


錢鍾書的這種方法真的可以提高讀書的效率,我現在就是這個方法的實踐者。讀書的時候,我必會拿一支鉛筆,一方面可以做書籤,一方面也可以像錢鍾書一樣在書中佳句下畫線,也可以在讀到有感處做下“眉批”。有時寫文章,需要引用某書的內容又往往不能完全記起,但我記得在曾經做過“眉批”。查看書中“眉批”處,果然在那裡。


後來讀心理學的書,知道心理學上有個“情景記憶原理”——記不清學過的東西,但還記得學得時候在什麼情景裡。“眉批”能幫助記憶,原理也應該是這樣的。


5、筆記讀書2:1


錢鍾書讀書的另一個秘訣是作筆記。楊絳在《錢鍾書是怎樣做讀書筆記的》文章中說,錢鍾書記憶力雖強,過目不忘。但他本人卻並不以為自己有那麼“神”。他說自己只是好讀書,肯下功夫,不僅讀,還做筆記;不僅讀一遍兩遍,還會讀三四遍,筆記上不斷地添補。所以他讀的書雖然很多,也不易遺忘。


錢鍾書,4年橫掃清華圖書館,孩子可借鑑怎樣的讀書經驗?


楊絳還說過:“鍾書作一遍筆記的時間,約莫是讀這本書的一倍。他說,一本書,第二遍再讀,總會發現讀第一遍時會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讀幾遍之後才發現。”


做筆記的時間與讀書時間竟然是二比一!想來慚愧,別說平時看書不作筆記,就連我當年讀大學時,每逢考試都得找女同學借筆記。


錢鍾書一生作過多少筆記?


錢鍾書去世後,楊絳整理他生前的筆記,外文筆記合計178冊,34000頁,中文筆記數量上大體與此相當。另有“日札”23冊,2000餘頁,加在一起足足四十卷。而且,這些筆記包羅萬象,無論是博大精深的中外經典名著,還是通俗的小說劇本、甚至是村謠俚語,都應有盡有,簡直就一個圖書館。


楊絳還說:“錢鍾書深諳‘書非借不能讀也’的道理,有書就趕緊讀,讀完總做筆記。無數的書在我家流進流出,存留的只是筆記,所以我家沒有大量藏書。”


我之前曾寫過一篇文章,講的是一孩子家裡藏有5000冊書,孩子喜歡閱讀,知識豐富,成績突出。很多人問:“我們家沒有那麼多書怎麼辦?”


好辦,讓孩子學習一下錢鍾書。


6、書要讀成自己的


在錢鍾書六七歲上私塾的時期,私塾的先生考了錢鍾書一個問題:“《大學》講的是什麼道理?”


錢鍾書答道:“大學講的是做人的道理,要著眼於自己的內心,大學講的是所有人生活的道理,人群的劃分是按一家一戶來的,從古至今沒有變過。我認為大學講的道理要從下往上看,‘修身齊家’是重要的,至於治理國家與否,是對小部分人說的,我們每個人要看到自己的內心,還要注意家庭和瞌。”


錢鍾書,4年橫掃清華圖書館,孩子可借鑑怎樣的讀書經驗?


先生聽了,暗生感慨:他給孩子們講了這麼多年的《大學》,總是強調志氣要大,越大越好,要治理國家要平定天下,今天錢鍾書的話給他提了一個醒。就拿自己來說,能夠治理國家,能夠去平天下嗎?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明瞭自己的內心,對得起自己的學生,還要使自己家庭和睦。


這麼簡單的道理,自己雖然大半輩子讀書教書,卻直到今天才明白。他知道,眼前這個稚氣未脫的孩童,在這個年紀就有這番見識,前程必不可限量。


大學時代的錢鍾書,更讓人見識到了其獨立思考、見識高遠的能力。他在圖書館藏書上所做的那些“眉批”,別的同學看了,往往自嘆不如。甚至有的同學稱,當自己看看錢鍾書“批註”過的書時,就會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覺。


及至其後來能創作出鉅著《圍城》、《談藝錄》、《管錐編》,更是非有獨立的思考、開創的精神不可。


7、家庭的滋養


錢鍾書的成就自然離不開他的天資聰穎、勤奮好學,也離不開其家庭的薰陶和父親的教導。


錢鍾書家族是江南的名門望族,最早可以追溯到越王錢鏐那一代。錢氏家族是典型的“文化家族”, “讀經傳則根底深”是家訓中的重要內容。因此從錢氏家族走出來的人才,包含了各行各業,如科技方面的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號稱‘三錢’的科學家;外交方面有非常著名的錢其琛;而現代人較為熟知的文學方面的著名學者除了錢鍾書,還有很多,如錢玄同、錢穆等等。


錢鍾書,4年橫掃清華圖書館,孩子可借鑑怎樣的讀書經驗?

錢基博與錢鍾書


錢鍾書的父親錢基博也是一位民國時期的著名學者,從小聰明好學,五歲受書,九歲能熟背四書五經等多部儒家經典,十歲熟讀《史記》、《儲氏唐宋八大家文選》……二十二歲曾被江西提法使招募,但因不喜歡官場,後來投身教育,曾在上海聖約翰大學、清華大學南京中央大學、光華大學(今華東師範大學)等任教,言傳身教,自是對錢鍾書產生重要影響。


錢基博對錢鍾書的教育非常重視,有一年,錢基博到北京清華大學任教,寒假沒有回家。鍾書在寒假裡沒有嚴父的管束,更是快活。他借了大批的《小說世界》、《紅玫瑰》、《紫羅蘭》等刊物恣意閱讀。暑假他父親歸途阻塞,到天津改乘輪船,輾轉回家,假期已過了一半。他父親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命鍾書和鍾韓(鍾書的堂弟)各做一篇文章。鍾韓的一篇頗受誇讚,鍾書的一篇不文不白,用字庸俗,他父親氣得把他痛打一頓。經此皮肉之苦,激發了錢鍾書發憤用功,不過一兩年功夫,學業上便判若兩人。


到考上清華大學之前,他不僅不再捱打,而且是他父親得意的寵兒了。到20歲時,鍾書已經被他的父親訓練成一個小學者了。


結語:


不是每個孩子抓周都抓書,也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為錢鍾書。但在家長的有效引導下,建立讀書的興趣、掌握讀書的方法、鍛鍊讀書的毅力、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卻是每一個孩子都可以做到的。


“孩子的習慣是可以養成的,榜樣的力量又是無窮的。孩子5歲起就可以學習一下錢鍾書讀書的故事,有標杆在那裡,‘見賢思齊’,即使最後不能看齊,但‘取上得中’,也肯定能激起孩子更大的讀書興趣……”在一個家庭教育的論壇上,一位專家的話我感覺很有說服力。


·END·



【輔你做更好的家長,給孩子最好的成長。研究古今中外500多位名人的成長經歷,希望對家長和孩子能有借鑑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