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多種用途的黃梔子,掌握住種植管理很關鍵,少走彎路

黃梔子為茜草科梔子屬植物。別名梔子、山梔,還有白蟾等稱呼,屬於藥食兩用植物,以含有天然色素著稱。

梔子黃是黃梔子中的黃色色素,其成分為類胡蘿蔔色素系列的藏花素,與藏紅花中的藏花素相同。還含有環烯醚萜的梔子苷,以及黃酮、綠原酸。其有耐鹽性、耐還原性、耐微生物良好,在中性或偏鹼條件下,梔子黃耐光性、耐熱性都比較好;而在低pH時,梔子黃耐熱性、耐光性比較差,容易變成褐色。這種色素,對蛋白質和澱粉染色效果比較好,對親水性食品有良好的著色力;對金屬離子相當穩定,比如鋁、鈣、鉛、銅和錫等等。由於梔子黃色素可以抑制80%亞麻油的氧化,所以,作為食品加工中的抗氧化劑有重要價值;而且,黃梔子果的藥用價值意義重大……由於黃梔子有諸多用途,使得野生資源日益枯竭,供不應求。那麼,自然而然就催生出人工種植黃梔子的產業,可當做農民發家致富的一個選項。但是,想獲得理想的種植效益,首先要懂得種植管理技術,才能種植成功,確保能夠豐產豐收,才是賺錢的基礎條件。

集多種用途的黃梔子,掌握住種植管理很關鍵,少走彎路

一、黃梔子的生態特性。

◆生長習性:黃梔子是喜溫植物,比較耐高溫,生長適溫範圍在18~28℃。對光照要求不嚴格,長日照、短日照均可正常生長。喜歡微酸性土壤,忌積水和鹽鹼地,在丘陵山地能普遍生長。黃梔子耐霜、耐凍,冬季不落葉。長江以南各地均有野生分佈。主產地在江西、湖南、浙江和福建等地。野生黃梔子喜歡生長在溫暖地帶的疏林、山坡和荒坡草叢中——這點需要種植戶明白,瞭解其野外自然生長環境,研究一下,種植的時候,儘量營造黃梔子喜歡生長的環境,有助於種植成功。

◆生物學特性:黃梔子為常綠灌木,高達2米左右。葉對生或者3葉輪生,葉片革質,長橢圓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大致5~14㎝,寬2~7㎝,全緣;托葉2片,一般連合成筒狀包圍小枝。花單生於枝頭頂端或葉腋,呈白色,有芬芳;花萼呈綠色,圓筒狀;花冠高腳碟狀,5裂片或更多;子房下位。開花期在5~7月,果期在8~11月。果長卵形,具有6縱以及6刀狀宿萼,成熟的果子變黃之後,逐漸加深呈橘紅色。種子扁平,直徑大致0.5㎝左右,被黃色膠物質包裹。

集多種用途的黃梔子,掌握住種植管理很關鍵,少走彎路

二、黃梔子的播種育苗管理措施。

◆種子育苗:

1、選種:擇優選擇結果盛期的主栽品種,要挑選樹冠寬闊豐滿、結果多且果體大的母樹上採種。通常在10月上旬,先將選好母樹上的小果、病蟲果摘除,留下優質的黃梔子果待成熟,採收果大、肉質厚,橙黃色或深紅的鮮果做種。然後直接將採集的鮮果曬至半乾留用,播種前剝開果皮,取出種子,在清水中浸泡一天一宿,然後搓洗種子,去掉漂浮的雜物和癟種,留選沉入水底飽滿的種子,涼幹、備用消毒、催芽和播種。

2、育苗圃土壤處理:首先要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鬆肥沃,澆灌排水方便的地塊做苗圃。深翻土壤25㎝左右,每畝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1000㎏、過磷酸鈣10㎏,隨耕入土,整平耙細。然後做成高25㎝、寬1.1米左右的苗床,做好排水溝,防止苗床積水。播種前一個禮拜,可以選用2%硫酸亞鐵,或者3%的生石灰水溶液給苗床土壤進行消毒,減少苗床土壤有土傳性病蟲害的隱患。

3、播種:根據當地氣候條件,選擇在2月下旬~3月中下旬進行播種育苗,當年生苗木就可以出苗床。播種以前,對篩選好的種子進行消毒和催芽:先將種子放入0.5%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浸種2個小時,然後撈出來用清水沖洗乾淨,濾幹水後,將種子放入35℃左右的溫水中浸種一天一宿,取出種子濾幹水進行播種。可以撒播也可以條播。每畝用種量在2~3㎏,覆蓋土以不見種子為考量,霧噴適量的水,然後用稻草、乾草均勻覆蓋上面,或覆蓋地膜。晴天要及時對苗床澆水,保持苗床溼潤無水漬。通常經過半月至一個月的精心管理,黃梔子種子就能出苗了,待苗出齊以後,選擇在陰天或者傍晚除去覆蓋物,進行日常養護。

集多種用途的黃梔子,掌握住種植管理很關鍵,少走彎路

4、幼苗期管理:在種子萌芽期和出苗期,保持苗床土壤溼潤無水漬,但是在幼苗生長初期,5~6月份屬於江南地區的梅雨季節,要注意苗床不能積水,及時疏通,確保苗床排水暢通;在幼苗的生長旺期7~9月,如果遇到乾旱的天氣,要及時補充苗床土壤的水分,確保土壤不幹旱,保證幼苗生長對水分所需。苗床施肥可以結合鬆土除草和間苗進行。在5~6月,幼苗生長前期對養分需求量不大,每隔20天施用一次3%腐熟的噴糞尿即可;在7~9月幼苗的生長旺期,需求土壤養分比較大,要及時追肥,前期每隔20天給苗床施2%~3%的複合肥或者尿素,如果幼苗長勢旺盛,中後期停止使用氮肥,9月份要給幼苗補充適量的磷肥和鉀肥2次,可以起到壯苗的作用,增強苗木抗寒能力,便於越冬。出苗3天后,要對苗床拔草1次,之後每間隔10~15天,就要在苗床行間除草鬆土,在幼苗出齊以後,結合除草間苗1次,每畝幼苗保有量控制在3萬株左右。

◆無性繁殖:

1、無性繁殖苗床準備:無性繁殖也叫插扦繁殖。可選擇在春季2月下旬至3月上旬,或者秋季10~11月上旬,都可以插扦繁殖,當前就是進行時期。春季插扦育苗,當年就可以出苗圃。插扦以前,對選擇好的苗圃施足基肥,精耕細耙,使得土壤疏鬆溼潤,如同播種育苗整地施肥一樣操作就好。

集多種用途的黃梔子,掌握住種植管理很關鍵,少走彎路

2、插條選擇和處理:插條選擇優質高產、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結果盛期的母株,做採枝插扦所用。採集要求1~2年生、粗度達到0.6~1.0的枝條,去掉嫩梢沒有木質化的部分,截成10~15㎝長,上端平,下段斜的小段,每段保留2~3個節位的葉片,然後大致50支捆成一把。為了促進插條生根,提高插扦成活率,可以用ABT6號1克、兌清潔的水2㎏,用藥液浸泡插條基部10秒鐘後,取出來進行插扦,應注意隨用隨配促進生根的藥液。

3、插條操作和管理:插扦株行距按照10㎝X15㎝,先用洗乾淨無汙染的小木棒插引孔,然後將準備好的插條斜插入孔內,深度在插條的1/2或1/3,然後用溼潤的土壓緊。插扦應選擇在陰天進行,如果是晴天進行插扦,隨後要澆透水。以後管理保持苗床溼潤無水漬就好,做好苗床上的灌溉和減排工作為主要內容。插扦以後經過60~70天的管理,插扦就能夠發芽生根。

集多種用途的黃梔子,掌握住種植管理很關鍵,少走彎路

三、黃梔子的栽培管理措施。

1、定植事宜:栽種黃梔子在春天2~3月和10~11月是最佳期。要選用1年生苗,通常要求苗高度在40㎝以上、地徑0.5㎝左右、木質化程度高、主根短而粗、側鬚根發達、苗幹通直、無病蟲的健壯優質苗造林,增加栽種成活率。

有條件的種植戶,選擇鬱閉度0.3~0.5的人工林,要求海拔600米以下,坡度25度左右的紅壤土和黃壤土,土層40㎝以上深度交通便利的林地最佳。造林要清除林下灌木、樹樁和石塊等雜物。通常採用水平梯田整地,順著山坡走向每隔25m,適當保留一個大致1m寬的灌木帶,起到保護水土流失的作用。按照1mX1.5m株行距挖穴,栽種穴的規格長40㎝X寬40㎝X深30㎝。栽種前,根據當地的肥料資源,每穴可選用:複合肥0.5㎏,或者10㎏腐熟農家肥與土混拌均勻做基肥。

栽種日子選擇一個陰天或者雨前栽種,將幼苗適當修剪一下,然後把挖出的苗木用磷肥和黃泥漿蘸根,減少水分流失,提高栽種成活率。栽種深度比原土痕深2㎝,做到苗正、根舒,使得苗木根系與土壤緊密結合。如果是晴天栽種,澆足定根水的同時,一定要在上面覆蓋一層薄土,減少水分蒸發防止土層板結。

集多種用途的黃梔子,掌握住種植管理很關鍵,少走彎路

2、定植後水肥管理:栽種當年,要注意及時對栽種失敗的栽種穴進行補苗。2年生左右的幼林,每年除草鬆土養護2次,通常第一次在5月份左右,第二次在8、9月份進行。每年入冬或者翌年2月份以前,每株施用複合肥0.3㎏,或者腐熟有機肥1㎏,促進幼樹茁壯成長。在5~6月,黃梔子開花期,在陰天或者傍晚,用0.15%蹦砂加0.2%磷酸二氫鉀溶液,均勻噴施植株葉面,增強植株葉片光合效能,促進開花和結果率。採摘黃梔子果以後,每株施用腐熟的有機肥2㎏、鈣鎂磷肥加0.5%蹦砂0.3㎏,恢復樹勢,提高黃梔子樹的越冬抗寒能力。

幼樹生長期間,如果夏季遇到長期乾旱的情況,要至少澆水2次以上,確保幼樹對水分的生理需求。黃梔子樹在開花前、花後、果實生長期,要補充基肥,要保持土壤有墒情,避免出現落花落果的情況發生。

3、整形和修剪管理:幼樹應在每年入冬前進行冬剪,或者翌年開春2~3月份進行春剪。在幼樹距離地面20~25㎝處截斷主幹,至夏梢抽發新枝,每株選3~4個粗大枝做主枝,並使得其分佈合理。第二年夏梢抽發新枝,每個主枝上再選留3~4個結果枝組,逐漸把樹冠塑造成圓頭狀。定植2年內,對主幹、主枝應抹除芽和分櫱,要抹除下部萌糵和花芽。在第3年就可以留果了,9~10月應摘除花蕾。為了後期方便採收,黃梔子樹應控制在2米的高度以內。

集多種用途的黃梔子,掌握住種植管理很關鍵,少走彎路


四、病蟲害防治建議。

黃梔子樹常見的有褐斑病,主要危害葉和果。可以選用波爾多液或者託布津等藥物防治,在5月下旬發病前和8月進行防治,根據說明書安全用藥就好。常見的蟲害有龜蠟蚧和大透翅天蛾 ,可以選用40%樂果乳油或者50%敵敵畏等藥物進行防治,按照說明書安全用藥就好。發生病蟲害的時候,如果自己分辨不清楚,就要及時去當地正規的農資部分,詢購對應的藥物進行防治,少走彎路,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五、採收和加工。

1、採收:黃梔子果成熟期通常在10~11月,成熟一批採收一批,以果皮由青轉紅呈紅黃色時採收最佳,選擇晴天露水下去以後或者下午採收為宜。

集多種用途的黃梔子,掌握住種植管理很關鍵,少走彎路

採收時間不宜過早也不能過晚,如果果子不夠充分成熟,果肉不飽滿,縮水嚴重直接影響產量,而且果內的梔子苷和黃色素含量比較低,質量不佳;如果採收過晚,果子熟過了,乾燥比較困難,加工以後不宜保存,容易黴爛變質,利用價值不高,而且還過多消耗了樹體的養分,不利於樹勢恢復。

2、加工:黃梔子採摘的鮮果,通常採用曬乾法或者烘乾法。曬乾法是把採摘新鮮的黃梔子果,倒入自制蒸汽鍋上蒸3分鐘,然後將蒸過的黃梔子果放置在乾淨的曬場上暴曬2~3天,曬乾至六七成後,堆放在陰涼通風處3天左右,讓其內部水分自然散發後,再放到曬場上曬乾。這種方法適合種植面積少的散戶用,比較簡單方便,缺點是受到天氣情況的影響比較大,不適合大量操作。

烘乾法:需要有專業配套設備,專業化種植戶通常採用的一種方法。首先將採集的鮮果倒入沸水中浸泡4分鐘左右,或者用蒸汽蒸,溫度控制在50℃,時間20分鐘;然後進行烘乾,烘乾溫度控制在80℃,時間半個小時,然後溫度降低至50℃,保持45分鐘;然後進入保溫房,溫度控制在35~40℃,2個小時就烘乾完畢。經過烘乾處理後的黃梔子果,果品水分≤8.5%,篩選以後分級包裝入庫。

集多種用途的黃梔子,掌握住種植管理很關鍵,少走彎路

無論採用哪種辦法加工,在乾燥黃梔子果的過程中,都要經常輕輕翻動,不要損傷果皮,要防止外幹內溼或者烘焦了,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黃梔子生產出成熟的乾果,是傳統珍貴中藥材,還能夠提煉天然色素梔子黃、梔子藍等。這些植物天然色素廣泛應用於食品、果酒、飲料、醫藥、日用化工等等行業,在提取色素前的副產品梔子油,和橄欖油、茶油同樣屬於高檔食用油。可見它的用途之廣泛,種植效益不錯,是發家致富的一個選項。但是,種植這種特色植物,掌握住一定的種植技術還不夠,還應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的種植環境、種植條件、以及銷售環境等綜合因素來考量,種植需謹慎,不應盲目跟風種植。#春耕進行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