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會導致思維遲鈍、記憶力下降嗎?為什麼?

芝麻會開花


很多人只以為抑鬱症是不開心,是沒興趣,是消極悲觀,其實這就是我們整個社會對抑鬱症這種醫學疾病認知的偏差,比如你說的思維遲鈍,記憶力下降,就是抑鬱症三大核心症狀之一,思維遲緩的典型表現。

你對抑鬱症的認識真的正確嗎?

一個有趣的現象,網上回答抑鬱症問題最多的是廣大心理諮詢師,但看了他們的回答總算明白國家為什麼要立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規定諮詢師不得參與任何精神障礙或疑似精神障礙患者的診斷和治療工作,因為他們真的不知道什麼是抑鬱症,不瞭解抑鬱症的症狀,用單純的心理學去解釋一種複雜的醫學疾病顯然他們還做不到。

抑鬱症的核心症狀之一就是思維遲緩,像題主說的,感到這段時間腦袋很沉,感覺人變得很遲鈍,就是因為他的思維聯繫速度出現了明顯的下降,反應遲鈍、思路閉塞、思考問題變得很困難,彷彿“腦子像生鏽的機器”或是“被塗了層漿糊”一樣。整個人變得優柔寡斷、猶豫不決、甚至日常的一些小事情都難以想個明白,也難以決斷。

至於你說的“這段時間的記性越來越差,很多事情一下子就忘記了,看書都無法專注”,其實是典型的認知症狀。因為抑鬱症的情感低落會直接影響到人的認知功能,而認知功能受損的主要表現就是近事記憶力下降,注意力障礙,抽象思維能力差,學習困難,空間知覺、眼手協調性及思維靈活性減退等等表現。認知功能的受損在一般情況下是暫時性的,隨著情感低落的改善,也會逐漸恢復正常,但如果抑鬱症長時間得不到有效控制,認知功能的損害是有可能成為永久性的不可逆的損害,這就是抑鬱症為什麼可能致殘的主要原因,認知功能的不可逆損害,就是殘疾的主要原因。

心理治療在抑鬱症的治療中當然很重要,很多抑鬱症患者確實也存在一些社會心理因素,但不管是在我國,還是在全世界範圍內,抑鬱症最重要的治療方式,都是抗抑鬱藥物治療。自從上世紀60年代以來,抗抑鬱藥物的陸續上市,幫助了全世界以億來計算的罹患抑鬱症的患者們,無數的人在抗抑鬱藥物的幫助下重新迴歸了原本的正常生活。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的藥物治療,是安全的,高效的,完全不用擔心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因為你的醫生會幫助你改善你遇到的一切不良反應。

心理治療的功效也不容忽視,現在我的精神科同行們也越來越重視在治療中的輔助心理治療,但心理治療和諮詢師的心理諮詢師完全兩碼事,諮詢的對象是沒有疾病的普通人,這樣的人全國有100w,治療抑鬱症的精神科醫生全國只有越3.5w人。

另外我們大眾對於抑鬱症的認知確實有很多偏差的地方,這是一種複雜的醫學疾病,有著明顯的生物學特徵,絕對不是什麼單純的心理作用,所以你的一堆大道理和說教不會有任何的作用,反而可能耗光患者最後的耐心……

希望更多的人能花一些時間多瞭解一下真正的抑鬱症,有機會可以真正的幫助到身邊的朋友或者家人,不要給她們不必要的二次傷害。


我說精神


抑鬱症肯定會導致思維與記憶力能力下降。因為心是人精氣神的中樞和起因。心的毛病,遲早會導致人全身上下無舒適之處。就像 一個油壺,口子導入的油質量有問題,那麼整壺油都肯定不好了,日子久了油壺也會受到腐蝕。

抑鬱症者易多思成疾,思慮使他們的大腦和心得不到應有的休息。這些思慮包括對過去的追悔或強留,對未來的害怕或擔憂,使心無法安於現在,因此無法集中精力,無法專注做好手上的事情。長此以往,人不遲鈍才怪。

因此,重點就在於做斷舍離:將心安在當下,清空頭腦中的虛幻不實的思維,使其單純清澈。努力專注於一件事情,這樣才能頭腦清晰、記憶力提升。

可以通過飲食、運動、日常活動輔助心做斷舍離。吃得清淡,多吃快樂食物如黃色的香蕉等;多做讓頭腦得到放鬆的運動如瑜伽冥想;多戶外;在家開展慢生活:一次把一件事情慢慢做好。養成習慣,就能收益。改善頭腦與心臟的毛病。


壹兒


抑鬱症會導致思維遲鈍、記憶力下降嗎?為什麼?

無論是成人,還是青少年,患上抑鬱症的原理是一樣的,都是對自己的能力和將來的過度擔心造成的,心理學上,把擔心成為焦慮,抑鬱症是長期高焦慮形成的。

焦慮是抑鬱症的引起,並且伴隨發病全過程,焦慮給人帶來的麻煩很多,如軀體症狀,胸悶氣短、頭痛頭暈、心慌心悸、尿頻尿急、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大腦經常性的發矇,甚至一片空白。焦慮還會使內分泌失調,造成神經遞質減少,女性月經不調,沒有食慾,吃不下東西,時間長了體質變弱,免疫力下降,行為退縮,能力下降,人際交往出現障礙等等。

所以抑鬱症會導致思維遲鈍,記憶力下降,這是因為焦慮,治療抑鬱症,也是消除焦慮,不焦慮了,就是不擔心了,科學的看待自己的能力,理性的評估困難程度,大膽實踐,就可以走出來,並且其他症狀都會消失。


霍體清


會的。抑鬱症的核心 是自我的無價值感… 對事物失去興趣 直接影響了腦電波的刺激傳導… 沒有興趣 記憶力當然下降…

治療抑鬱症的藥物成份五羥色胺就是提升神經遞質興奮度 改善遲緩的…


知心音樂心理


當然會導致思維遲鈍與記憶力下降了,患者的聽覺視覺等一切功能都會被抑制,有時會聽錯別人的話,有時會認錯人。一切身心功能都非常虛弱,如同奄奄一息的爐火


李愚公笑不死你740


反正當時我就是集中不了精神,記憶力特別差,反應老慢半拍,覺得活的好煩,自殺幾次沒成功就懶的死了,不想社交……[捂臉][捂臉]😂😂😂開個玩笑。

所以應該是會的吧?


畫渣無一狐


抑鬱症,必須具備思維遲鈍,記憶力下降。

不然抑鬱症不是患者而是醫生了。


佛心138711531


你的這些症狀,不一定是抑鬱症引起的,

  • 比如熬夜一天,第二天腦袋肯定會很沉很很累;

  • 人們經常會因為專注於某事,而忘記了別的事,你心裡有別的重要的事情,自然就會忘記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情,比如陳景潤先生在做數學題時,經常忘記吃飯睡覺,幾乎生活不能自理;

  • 看書無法專注,或許是因為這本書不吸引你,或許是環境太過嘈雜,比如我在實驗室看書就不太容易專注,但去了圖書館,可以看一整天,中午飯都不吃。


研究這些症狀沒用,不如去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

  • 腦袋很沉很累,說明你的大腦缺氧了!你立馬去跑10公里,渾身輕鬆,大腦也會恢復活躍轉態;


  • 看書不能專注,你去找一本自己喜歡的書看,立馬就專注了,比如如果你讓我讀馬丁·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我會睡著,但你讓我去讀《平凡的世界》,我會廢寢忘食;
  • 至於記性差,你太高估大腦的記性了,大腦每天潛意識接觸的信息以億計,同一時間只能處理3-7件事,很多事還都在潛意識裡,你能意識到的事就更少了。所以不是記性差,而是方法不對。俗話說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隨身攜帶一個A7的小筆記本,想到什麼事就記下來,想忘都忘不掉啊。


對於抑鬱症,不要糾結自己為什麼得抑鬱症,抑鬱症有什麼症狀,自己某些針狀是不是抑鬱症,這些都沒什麼用,有用的是:根據你想過的生活,去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比如你心情不好,老想也沒什麼用,每天跑步一小時,心情自然就好。等等,以此類推。


心姐談心


思維遲鈍、記憶力下降,看書都無法專注,想點事情就覺得腦袋很沉、很累,這是抑鬱症的一種表現,但是出現這種症狀並不一定是抑鬱症,也可能是近期睡眠不足、過度勞累所致,也可能是神經衰弱所致。

首先你要確診自己是否患上抑鬱症,並認清抑鬱症的本質:

不要僅憑几篇描述抑鬱症症狀的文章或者自測就自認為是抑鬱症,正常的抑鬱情緒和抑鬱症有很多相通點的,抑鬱症一定有抑鬱情緒,但抑鬱情緒不一定就是抑鬱症。所以一定要去專業的心理門診去確診。

抑鬱症的本質是正常需要對外輸出的情緒能量,卻長期被壓抑。而情緒能量不會自然消散,進而變成對內攻擊。所以抑鬱症患者大多都是不善於抒發負面情感,總是考慮他人的感受多於自己。這裡需要指出的是,抑鬱症的反面不是“快樂”,它的反面是“活力”,抑鬱症患者往往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

以下是抑鬱發作的主要表現:

心境低落。產生無用感、無望感、無助感和無價值感,常伴有自責自罪。

思維遲緩。言語減少,語速減慢。

意志活動減退。生活被動、疏懶,常伴有消極自殺的觀念或行為。

認知功能損害。記憶力下降,注意力障礙。

軀體症狀。主要有睡眠障礙、乏力、食慾減退、體重下降、便秘、身體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慾減退、陽痿、閉經等。

抑鬱症的治癒只是暫時緩解症狀,並不是根治。急性期一般吃藥2-3個月即可好轉,慢性期則至少要吃藥2-3年。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應該爭取首發治療徹底,如果復發3次及3次以上的,就需要終身服藥。

抑鬱症能否根治?

抑鬱症是一種復發風險很高的疾病,據統計,首次抑鬱發作緩解的患者,50-75%會有第二次發作,70-75%會有多次復發。如果抑鬱症發作三次以上,就需要進行終生抗抑鬱治療。

正如抑鬱症的發病受到多重因素影響,抑鬱症的治療也需要藥物、心理多管齊下:

抑鬱症不同於其它普通的生理性疾病,單純的吃藥就能好。抗抑鬱藥物只是調節大腦裡少數的幾種影響情緒的化學物質的分泌,從而間接的去控制人的情緒。因此,抑鬱症的藥物治療只是輔助的過程,而非主導的過程。

同樣,像外出散心旅遊等方式,可以緩解抑鬱症所帶來的一些心理壓力,讓人在當時轉移了注意力,忽視了抑鬱症所帶來的痛苦。但這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心理和情緒障礙,只是緩解了症狀。患上抑鬱症一定要去正規醫院治療。


持續分享健康知識,希望對您有幫助~


醫露


抑鬱症患者,很大幾率伴隨焦慮和睡眠不好,休息不好時間一長,思維遲鈍,記憶力下降等情況就出現了。吃上抗抑鬱藥物和安眠抗焦慮藥物,症狀很快會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