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節約,你做過什麼事情?

老男孩伯哥


大家好!我是愛生活的阿唐,今天由我來回答這個問題。為了省錢,你都做過什麼事?記得小時候為了省車費錢,和媽媽走十幾山路去縣城賣農用物品。外出打工時,為了省錢(給父母寄錢回家)儘量少出去玩多加班。最讓自己記憶猶新的一次,就是二零零九年我家建房子為了省錢,我象男人一樣給瓦匠師傅做小工,挑磚,合砂漿,抬水泥一天下來累的腰都伸不直。現在想起來就心酸……


愛生活的阿唐


為了節約我做了很多事,就說說自己記憶猶心的就好事情吧。

1. 節約用水

記得剛開始出來打工的時候,租住在城中村裡,冬天經常因為天氣冷,水管凍結,沒有水用,買了一個大水桶,經常都是一盆水多用,洗完臉的水,用來洗腳,再用洗腳水衝馬桶!


2.省錢,省錢,省錢

參加打工的時候,每個月生活費都不夠用,畢竟剛畢業參加工作的我無憂無慮,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每個月工資都是不夠用,到了月底快要發工資的時候就開始吃泡麵,喝大桶礦泉水。


3.成家有了孩子經濟上更拮据

談戀愛時期幾乎每個月都會買2-3身衣服,經常和朋友聚會吃飯唱歌🎤,自從結婚有了孩子之後,發現用錢的地方太多了,支出遠遠大於收入。現在是評論一年做多購買兩身衣服,空間時間還會出去找找兼職,勉強夠

生活日常開支,勉強每個月能夠存下來一小部分錢。

單身和成家之後完全是不一樣,以前的心態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現在自己能將就儘量將就,能省則省,畢竟生活中需要用錢的地方太多了,等你需要用錢的時候發現沒有存款,去問朋友介借錢的時候是多麼的無助,因為他們可能比你過得更悲慘。



所以小朱奉勸大家在能攢錢的年紀多存些錢,畢竟後面的日子需要用錢的地方太多太多了。並不是說讓大家不吃不喝的存,儘量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92年的朱爸爸


🙈🙈由於我出生在上個世紀70年代。在當年那個時代,中國的經濟還不像今天這麼發達。每個家庭的生活基本上,都是比較清貧。計劃經濟的年代,很多食品都要憑票限量購買。所以我們從小就養成了一個勤儉不浪費的習慣。

🌞🌞無論在家裡還是在學校。家長,老師,長輩都經常提醒我們,教育我們。

🌞🌞資源有限,物資匱乏,要節約不能浪費。

🌈打小我們就養成了【節約用水】的習慣。

🐸我會經常把,洗臉,洗菜,洗衣服,用過的水倒到一個大盆或者大同裡。不是隨手倒掉,而是儲存起來。用這些生活的廢水去沖廁所,去擦地,去頭麻木。

🐸打上小學還開始,我們都非常自覺地節約用水。直到現在也是這樣。無論在任何地點,任何場合,只要我看到沒有閉緊的水龍頭,或者正在淌水,正在滴水的水龍頭,我都會主動的伸手給它關閉。或者提醒相關的工作人員把水閥關上。不要造成浪費。

🌈再有。我一般去飯店吃飯,聚餐的時候。基本都不會點太多的飯菜。吃飽或者夠吃就可以了。【節約用餐,避免浪費。】

🐸我們上小學的時候都學過一篇文章。叫“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叔叔用辛勤的汗水換來了。都要經過春種,夏播,秋收和冬藏。所以我們經常說,浪費就等於犯罪。

🐸如果遇到了在外邊用餐,吃不了的時候,我也會主動管服務員要方便袋兒或者餐盒,主動打包帶回家。無論是我吃還是誰吃,都儘量不讓他造成無用的浪費。

🙈🙈據報紙上報道。中國每年在餐桌上造成的浪費高達幾十億元人民幣。相當於很多城市全年的GDP 總收入。

🙈🙈這是一個多麼觸目驚心的數據呀!

🌈中國有14億人口。

如果每一個人每年浪費一元錢,那麼加到一起,全年全中國人就將浪費掉14億元人民幣。

如果每人每年節約一元錢。那麼加到一起,全年全中國人將節約14億元人民幣。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

🌈🌈在此我積極倡議:我們要減少浪費,節約一切資源!。

讓我們共同努力,去造福子孫,去功在千秋!

🌈🌈行善無需人見,積德自有天知!



贏養生


俗話說成由勤儉敗由奢,勤勞簡樸自古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

下面說說我做過的節約簡樸的事情,記得還是上小學的時候,2002年吧,小學四年級,記得當時是兩年一次運動會,去鄉里參加,之前的一次因為家裡窮買不起校服,所以沒有參加成。

六一的時候整個學校就去鄉里參加運動會了,一天的時間,記得家裡給帶了10塊錢吧,最後只花了1.5元,其他的人還不夠花,而我卻為了省錢剩了那麼多。

再有就是上初中的時候,那個時候都是借宿別人家的,一個星期回家一次。

2004年吧,初一年級,那個時候一頓飯才一塊錢,一個星期帶30塊錢就夠了,有的家庭好的給帶50塊,我那個時候帶30塊,正常吃飯15就夠了,4塊錢坐車的,來回。其他的錢備用和買零食的,因為那個時候家裡條件也不是很好,所以有的時候我基本都是早上5毛錢買個豆沙餅,中午1塊錢吃飯,晚上也是5毛錢買個餅,一天最少的時候都花過1.5元。零食更是沒買過。

房假回家的時候也是很少坐車,初中到我們村有十幾公里吧,基本都是走路回家的,因為當時家裡窮,總想給家裡減輕點負擔,誰讓我是老大呢,下面還有兩個弟弟。

這就是我在少年時候的節約的事情,說說你們小時候的節約故事,歡迎評論!





劉小樣


一則小故事,人生大道理!

小時候,跟著爺爺奶奶在農村,家裡條件很不好,“五年計劃”一詞,最早是從爺爺那裡聽到的。

但爺爺口中的“五年計劃”,並非站位到了全國。而是說家裡,希望五年之內還清外債。

但是這“五年計劃”,爺爺至少提了三輪。

就在爺爺奶奶家經濟困難的時候,家庭出現了變故,我增加了爺爺奶奶在經濟上的負擔。

小時候說不上自己有多懂事,但我知道不給他們添麻煩,尤其是金錢上的。

小學的時候,你們知道我最討厭什麼嗎?

我最討厭的是老師讓交錢:交書錢、交本錢、買做手工的材料錢、定校服錢……

凡是老師那說是自願的,我從來不會和爺爺奶奶提。

如果非交不可,每次我都難以開口,硬著頭皮。

有一次上小學五年級,班裡組織去北戴河旅遊,這個是自願的,但是每個人的費用是10塊錢。

作為還是個孩子的我,雖然對大海有一種嚮往,但是我回到家,根本沒有和爺爺奶奶去說這件事。

基本上全班都去了,我卻拎著書包,裝作去上學。

說了呢?相信我爺爺借錢也會讓我去。但是10塊錢,真的對於那時候的我,是天文數字。我拿著它去旅遊的話,覺得會充滿罪惡感。

為了省錢,我一度不讓爺爺給我買雨衣,在下雨的天,我把水泥袋簡單一加工,就可以頂著出去。

為了省錢,我收集了很多同學們不用的作業本,我用那些本的反面來做題。

為了省錢,我穿別人穿著小的鞋子,雖然我穿著有點大,但是我可以在鞋底多墊點東西。

我整個小學,用過的整根鉛筆寥寥無幾。

為了省錢,我總愛在放學後做做衛生。

目的是看看垃圾鬥裡有沒有別人不用的鉛筆。

為了省錢,做過很多很多事,就寫這麼多吧,我還是希望分享大家一些好玩的東西。

大家都這麼忙,都想看完一笑。

之所以還是忍不住答了一下,是想讓大家對現在的生活,少一些抱怨,多一些珍惜。

而且,雖然小時候窮的叮噹響,但我從來都是驕傲的活著。

我穿淘汰的鞋、我用鉛筆頭,我用廢棄的紙。

但沒有影響我小學到初中每次成績都第一。



工地小可樂


做過很多節約的事情啊,比如我從來不用洗衣機洗衣服,我都是手洗衣服,因為我覺得手工洗衣服既省電錢又省水錢,而且手工洗的衣服還乾淨,還有就是我家孩子穿的都是別人給的舊衣服,因為孩子小嗎,長的也快,所以我覺得沒有必要給她買新的,不過我都會給孩子把衣服消毒,然後把衣服洗的乾乾淨淨的讓孩子去穿,所以給孩子節約了買衣服的錢,還有就我們家吃菜都是去批發市場買,因為批發市場的菜會比家門口市場的菜便宜一半,所以說我為了節約菜錢,我就去批發市場買菜,還有就是我從來不做公交車去上班,我都是自己騎自行車去上班,因為騎自行車既環保又綠色出行,關鍵是還省錢,總之節約的事情有很多,我覺得過日子就地精打細算,要不然有事了還地管別人借錢,我覺得去舔著臉的管別人去借錢,倒不如自己平時多節約一點,自己多存一些錢,如果說家裡有事要用錢的時候,自己也能拿的出來,我覺得節約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所以我節約,我快樂,節約生活從我做起。


山東五妹


缺錢,是一場艱難的拉鋸戰。

許多人節衣縮食好久,可能只是為了回一趟家,可能為了給對方一個驚喜,看見她欣喜的面容。

日子過得雖然拮据,但對生活的渴望和生活中的甜蜜也是真實存在的。

就像那個被迫在武漢流浪的大叔,回想起那些時日,仍能感受到家人朋友和好心的志願者帶來的溫情。

生活就是這麼難,世界也越來越複雜。

但我們仍舊應該對生活充滿鬥志。“缺錢”,只是暫時的困難,只要不放棄希望,一切都會過去。

對那些因各種原因缺錢的人,我們也該報以溫柔的善意。

就像《了不起的蓋茨比》裡那句廣為流傳的話一樣:

“每當你覺得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你要記住,這個世界上的人,並不是人人都有你這麼優越的條件。”



米先生來啦


穿洞的內褲都穿了幾年,早上用鹽水刷牙,一天吃兩頓方便麵。當然還有讀書時一天就一包壓縮餅乾還覺得很好吃的時候,不說了…


雞湯挺好喝的


為了節約用水。我泡麵從來不用碗。在袋裡泡


如何做才能剛剛好


把心愛的香菸給戒了,因為要養家餬口,這就是現實生活所迫,不知有沒有同類人,有的舉手🙌我統計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