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經典語錄 116句:志不強者智不達

導讀

大家在學習中大家都知道,孔子、老子是我國古代著名大教育家,為我國後代流傳下不少經典語論和智慧。墨子在教學課本中相關內容較少,所以大家也許並不是很瞭解!今天小編整理了墨子的經典智慧《墨子》中的精華部分,供大家體會其高深的智慧所在!

墨子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創立了墨家學說。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墨子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墨子在戰國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在當時的百家爭鳴,有“非儒即墨”之稱,是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墨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墨子》經典語錄 116句:志不強者智不達

  1. 志不強者智不達。——《墨子·02章 修身》
  2. 良弓難張,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馬難乘,然可以任重致遠——《墨子·01章 親士》
  3. 君子不鏡於水,而鏡於人。鏡於水,見面之容;鏡於人,則知吉與兇。——《墨子·18章 非攻(中)》
  4. 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墨子·02章 修身》
  5. 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堯堯者,乃千人之長也。——《墨子·01章 親士》
  6.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即此言愛人者必見愛也。而惡人者必見惡也。——《墨子·16章 兼愛(下)》
  7. 釣者之恭,非為魚賜也;餌鼠以蟲,非愛之也。——《墨子·49章 魯問》
  8. 事無終始,無務多業。——《墨子·02章 修身》
  9. 良馬難乘,然可以任重致遠;良才難令,然可以致君見尊。——《墨子·01章 親士》
  10. 民有三患,飢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勞者不得息——《墨子·32章 非樂(上)》
  11. 原濁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墨子·02章 修身》
  12. 江河之水,非一水之源也;千鎰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墨子·01章 親士》
  13. 治於神者,眾人不知其功;爭於明者,眾人知之。——《墨子·50章 公輸》
  14. 名不徒生而譽不自長,功成名遂。——《墨子·02章 修身》
  15. 甘井近竭,招木近伐。——《墨子·01章 親士》
  16. 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02章 修身》
  17. 口言之,身必行之。——《墨子·48章 公孟》
  18. 倉無備粟,不可以待兇飢。——《墨子·05章 七患》
  19. 近者不親,無務求遠——《墨子·02章 修身》
  20. 兼相愛,交相利。——《墨子·15章 兼愛(中)》
  21. 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12章 尚同(中)》
  22. 言則稱於湯文,行則譬於狗豨,傷矣哉。——《墨子·46章 耕柱》
  23. 愛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惡人賊人者,天必禍之。——《墨子·04章 法儀》
  24. 故君子力事日強,願欲日逾,設壯日盛。——《墨子·02章 修身》
  25. 不義不富,不義不貴,不義不親,不義不近。——《墨子·08章 尚賢(上)》
  26. 儉節則昌,淫佚則亡。——《墨子·06章 辭過》
  27. 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墨子·44章 大取》
  28. 聽其言,跡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墨子·09章 尚賢(中)》
  29. 舉物而暗,無務博聞。——《墨子·02章 修身》
  30. 貧家而學富家之衣食多用,則速亡必矣。——《墨子·47章 貴義》
  31. 子不能治子之身,惡能治國政。——《墨子·48章 公孟》
  32. 慧者心辯而不繁說,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譽揚天下。——《墨子·02章 修身》
  33. 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無法儀而其事能成者,無有也。——《墨子·04章 法儀》
  34. 善無主於心者不留,行莫辯於身者不立。——《墨子·02章 修身》
  35. 喪雖有禮,而哀為本焉。——《墨子·02章 修身》
  36. 世俗之君子,貧而謂之富則怒,無義而謂之有義則喜。——《墨子·46章 耕柱》
  37. 萬事莫貴於義。——《墨子·47章 貴義》
  38. 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勸以教人。——《墨子·10章 尚賢(下)》
  39. 法不仁,不可以為法。——《墨子·04章 法儀》
  40. 國無三年之食者,國非其國也——《墨子·05章 七患》
  41. 是故置本不安者,無務豐末。——《墨子·02章 修身》
  42. 今士之用身,不若商人之用一布之慎也。——《墨子·47章 貴義》
  43. 太上無敗,其次敗而有以成,此之謂用民。——《墨子·01章 親士》
  44. 愛人者必見愛也,而惡人者必見惡也。——《墨子·16章 兼愛(下)》
  45. 言則稱於湯文,行則譬於狗豨。——《墨子·46章 耕柱》
  46. 上之為政,得下之情則治,不得下之情則亂。——《墨子·13章 尚同(下)》
  47. 仁人之事者,必務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16章 兼愛(下)》
  48. 且故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令國家百姓之不治也,自古及今,未嘗之有也。——《墨子·22章 節用(下)》
  49. 繁飾有命,以教眾愚樸之人。——《墨子·36章 非命(中)》
  50. 古者聖人為猛禽狡獸暴人害民,於是教民以兵行。——《墨子·21章 節用(中)》


《墨子》經典語錄 116句:志不強者智不達

51.吏不治則亂,農事緩則貧。——《墨子·39章 非儒(下)》

52.夫以奢侈之君御好淫僻之民,欲國無亂不可得也。——《墨子·06章 辭過》

53.故父母、學、君三者,莫可以為治法。——《墨子·04章 法儀》

54.故大國之攻小國也,是交相賊也,過必反於國。——《墨子·49章 魯問》

55.賢者舉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廢之。——《墨子·09章 尚賢(中)》

56.夫尚賢者,政之本也。——《墨子·08章 尚賢(上)》

57.利人乎即為,不利人乎即止。——《墨子·32章 非樂(上)》

58.是以知天欲人相愛相利,而不欲人相惡相賊。——《墨子·04章 法儀》

59.為其所難者,必得其所欲焉;未聞為其所欲,而免其所惡者也。——《墨子·01章 親士》

60.可譽而不譽,非仁也。——《墨子·46章 耕柱》

61.故其樂逾繁者,其治逾寡。自此觀之,樂非所以治天下也。——《墨子·07章 三辯》

62.夫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惡人者,人必從而惡之;害人者,人必從而害之。——《墨子·15章 兼愛(中)》

63.愛人者此為博焉,利人者此為厚焉。——《墨子·26章 天志(上)》

64.故百工從事,皆有法所度。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國,而無法所度,此不若百工辯也。——《墨子·04章 法儀》

65.食者,國之寶也;兵者,國之爪也——《墨子·05章 七患》

66.夫惡有同方取不取同而已者乎?——《墨子·01章 親士》

67.以其行理也。行理性於染當。——《墨子·03章 所染》

68.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墨子·08章 尚賢(上)》

69.親戚不附,無務外交。——《墨子·02章 修身》

70.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術也。——《墨子·08章 尚賢(上)》

71.譬猶使人負劍,而求其壽也。——《墨子·25章 節葬(下)》

72.吾以為古之善者則述之,今之善者則作之,欲善之益多也。——《墨子·46章 耕柱》

73.今天下之士君子,將猶多皆疑惑厚葬久喪之為中是非利害也。——《墨子·22章 節用(下)》

74.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為事者也。——《墨子·15章 兼愛(中)》

75.凡天下禍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愛生也,是以仁者非之。——《墨子·15章 兼愛(中)》

76.心無備慮,不可以應卒。——《墨子·05章 七患》

77.賞賜不能喜,誅罰不能威。——《墨子·05章 七患》

78.順天意者,義政也;反天意者,力政也。——《墨子·26章 天志(上)》

79.勇,志之所以敢也。——《墨子·40章 經(上)》

80.民力盡於無用,財寶虛以待客。——《墨子·05章 七患》

81.而天下皆曰其力也,必不能曰我見命焉。——《墨子·36章 非命(中)》

82.且夫義者政也,無從下之政上,必從上之政下。——《墨子·26章 天志(上)》

83.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勞殿賞,量功而分祿。——《墨子·08章 尚賢(上)》

84.庫無備兵,雖有義不能徵無義。——《墨子·05章 七患》

85.義人在上,天下必治。——《墨子·35章 非命(上)》

86.是以其財不足以待兇飢,振孤寡,故國貧而民難治也。——《墨子·06章 辭過》

87.是故江河不惡小谷之滿己也,故能大。聖人者,事無辭也,物無違也,故能為天下器。——《墨子·01章 親士》

88.天下之百姓皆上同於天子,而不上同於天,則災猶未去也。——《墨子·11章 尚同(上)》

89.教人學而執有命,是猶命人葆而去其冠也。——《墨子·48章 公孟》

90.故大人之務,將在於眾賢而巳。——《墨子·08章 尚賢(上)》

91.故時年歲善,則民仁且良;時年歲凶,則民吝且惡。——《墨子·05章 七患》

92.因其國家去其無用之費,足以倍之。——《墨子·20章 節用(上)》

93.欲人之處高爵祿,則以讓賢也;多財則以分貧也。——《墨子·49章 魯問》

94.諂諛在側,善議障塞,則國危矣。——《墨子·01章 親士》

95.故先民以時生財,固本而用財,則財足。——《墨子·05章 七患》

96.人之生利也,然且猶尚有節;葬埋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獨無節於此乎。——《墨子·22章 節用(下)》

97.輪匠執其規、矩,以度天下之方圓——《墨子·天志(上)》

98.以卵投石也。盡天下之卵,其石猶是也,不可毀也——《墨子·47章 貴義》

99.愛人利人以得福者有矣,惡人賊人以得禍者亦有矣。——《墨子·04章 法儀》

100.財以成者,扶而埋之;後得生者,而久禁之。——《墨子·22章 節用(下)》


《墨子》經典語錄 116句:志不強者智不達

101.今施人薄而望人厚,則人唯恐其有賜於己也。——《墨子·49章 魯問》

102.是數人之齒而以為富。——《墨子·48章 公孟》

103.仁者之為天下度也,闢之無以異乎孝子之為親度也。——《墨子·22章 節用(下)》

104.雖使鬼神請亡,此猶可以合歡聚眾,取親於鄉里。——《墨子·31章 明鬼(下)》

105.又與為人君者之不惠也,臣者之不忠也,父者之不慈也,子者之不孝也,此又天下之害也。——《墨子·16章 兼愛(下)》

106.君子戰雖有陳,而勇為本焉。——《墨子·02章 修身》

107.今孝子之為親度也,將奈何哉?——《墨子·22章 節用(下)》

108.足以充虛繼氣,強股肱,耳目聰明,則止。——《墨子·21章 節用(中)》

109.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者不生。——《墨子·32章 非樂(上)》

110.其服不同,其行猶一也。——《墨子·48章 公孟》

111.若得鼓而進於義,則吾義豈不益進哉。——《墨子·49章 魯問》

112.特上不以為政,而士不以為行故也。——《墨子·15章 兼愛(中)》

113.出政施教,賞善罰暴。——《墨子·37章 非命(下)》

114.以此虧奪民衣食之財,仁者弗為也。——《墨子·32章 非樂(上)》

115.列德而尚賢。雖在農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墨子·08章 尚賢(上)》

116.君實欲民之眾而惡其寡,當蓄私,不可不節。——《墨子·06章 辭過》


《墨子》經典語錄 116句:志不強者智不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