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在窄幅相機上用50mm定拍好人像?

haili526


怎樣在窄幅相機上用50mm定拍好人像?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要先明確50mm定焦頭在C幅機上的焦段倍數換算。

50mm定焦頭在全幅機的焦段就是50mm,裝在佳能C幅機上*1.6倍,為80mm焦段;裝在尼康C幅機上*1.5倍,為75mm焦段。50mm焦段為標準焦段,與人的視角差不多,而不論75mm還是80mm已屬於中焦段。

這個焦段用在室內,拍攝半身人像或局部特寫沒有問題,拍攝全身人像或環境人像有點捉襟見肘,尤其在空間侷促的拍攝場地,有些施展不開;當然,換到室外拍攝人像,基本上沒有阻礙。

首先可以肯定,C幅機搭配50mm定拍攝人像是不錯的組合,尤其對於攝影小白入手學習人像攝影,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一、C幅機加50定,資金投入少,50mm f 1.8 “小痰盂”是性價比極高的人像鏡頭。

二、50mm定焦頭,取景構圖需進需退,有利於攝影者學習取景和構圖,這一點定焦比變焦對初學者而言更有幫助。

三、開大光圈,用大虛化是攝影師拍攝人像常用到的操作。注意使用50mm定,最好減少一到兩個檔的光圈,這樣保證畫質的銳利;50mm定還有個容易跑焦的小毛病,除了保證快門速度,手穩不動外,注意拍片後檢查是否跑焦。

我是人像攝影師,小麋鹿,喜歡我的回答,求關注,求點贊!


陌上小麋鹿


50mm定焦放在apsc畫幅的機身上拍人像,確實有些彆扭。

很多攝友覺得這樣的搭配也不錯啊,等效80mm焦距,也是非常適合人像攝影的焦段。確實在取景視野上與全幅使用80mm焦距比較接近,但是景深、透視關係完全不同啊。apsc畫幅用50mm,全畫幅用80mm拍攝同樣一個模特,採用同樣的構圖、景別,apsc畫幅拍出來的虛化背景效果顯然要比全畫幅差很多,並且透視關係也是不一樣的,看上去兩張畫面的效果會完全不同。

不過,雖然彆扭了一點,這樣用也是可以拍的。那麼我個人覺得用apsc畫幅機身與50mm定焦合體拍攝的時候,可以這樣揚長避短:

1、合理控制相機與被攝人物之間的距離。

我們知道,如果採用同樣的焦距拍攝同一個人物,構圖也完全相同的話,apsc畫幅的拍攝距離要遠於全畫幅,這樣會導致景深的不同,透視的不同。如果用apsc畫幅拍攝人像,可以適當拉進拍攝距離,拍攝中景別、近景別、特寫畫面,也會有不錯的淺景深效果,最好不要拍攝全身及以上景別,這樣畫面層次感會降低。


2、充分藉助前景。

拍攝人像不僅背景比較重要,前景也同樣重要,在使用apsc畫幅機身的時候,用50mm鏡頭開大光圈,背景虛化能力弱於全畫幅,但可以充分藉助前景虛化的效果,提升畫面層次感。將前景放在理鏡頭較近的位置,讓其處於焦外,可以有不錯的虛化效果,也同樣可以增加畫面層次。

3、用光線營造氛圍與層次。

如果能夠充分藉助自然光、人造光來拍攝人像,相機和鏡頭本身的弱勢影響就會降低。很多能夠用手機拍攝出出色照片的情況正是如此。在合適的時間藉助陽光來拍攝人像,巧妙使用合理的光位,可以拍出非常漂亮的效果;如果自然光線不佳,使用閃光燈也是不錯的辦法。

4、構圖好可以遮百醜。

設備有不足,模特不好看,光線不佳,這些條件不足的情況下拍人像確實不容易拍好,但如果構圖合理,構圖巧妙且精緻,同樣可以拍出不錯的效果。構圖規律有很多,絕對夠我們普通攝影人去套用,就怕不去用,拍時候就忘掉了構圖規則。其實只要稍加註意,有個好看的構圖,可以遮掩其它方面的不足。


總之,用什麼設備都能拍好人像,apsc畫幅加50mm也同樣可以,多加思考比設備本身更重要。


卷太郎攝影坊


只能在空間大一點地方拍了,室外比較合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