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已备好,聊聊这一年我们的故事

春天特辑 | 酒已备好,聊聊这一年我们的故事

整合|杨佳吟 方佳微

如愿,疫情终于开始像我们所希冀的那样渐渐转好,这篇原本计划于农历春节推送的新年特辑姗姗来迟。

转眼已到三月,先给大家补一句,新年好。再道一声,春天好!

过去的一年,你过得还好吗?或许你曾志得意满,意气风发,磅礴向上;或许你曾垂头丧气,万念俱灰,感叹人生命途多舛;或许你看见了自己的稚嫩,期待成长;或许你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惊喜,找寻到了新方向……

全媒体也经历了起起落落,风格转型,组织重构,人员调整。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媒体共发了121篇稿子。

不论篇幅长短,不论何种形式,每一篇稿子的背后,都是历经日夜的讨论、推敲与打磨;每一则故事的背后,都是全媒体记者、编辑们的故事。

一直以来,我们都是那个讲故事的人。现在,我们依然是讲故事的人,只不过故事的主人公,变成了我们自己。

全媒体的记者编辑们给大家拜个晚年,迟到了,所以每人罚一件送给读者的新年礼物。

温一壶月光下酒,说书人关了窗,点了灯。

天色渐晚,能饮一杯无?

愿见字如面,见字展颜。

我笔下的故事与我的故事

林小雨

“听后仿佛经历了一段他的人生”

春天特辑 | 酒已备好,聊聊这一年我们的故事

认识的一个学长做出了在大三转专业的决定,而这个决定背后是我们想象不到的纠结与艰难,无论是学业上的的压力还是周围的舆论压力都是巨大的。正巧在选题会上看到有一个选题是“专业选择”,就加入了这个选题组。我联系了学长,和他当面聊了聊有关他的专业选择的事情,听的时候后仿佛经历了一段他的人生。记得黄颖学姐说过,也说采访“可以突破自己的生活过一遍别人的人生”,的确是这样。

新年礼物:祝大家新的一年平平安安,想实现的都能够去勇敢追求。顺便推荐一部电影《再见啦,我们的幼儿园》

春天特辑 | 酒已备好,聊聊这一年我们的故事

余 昉

“热爱魅力无穷,亦可抵挡漫长岁月”

春天特辑 | 酒已备好,聊聊这一年我们的故事

2019年6月,最后一场在浙大举办的CUBA比赛,我和小柴约在了场外见面。一个多小时的交谈里,这个从高中开始迷上CUBA并从此一头扎进这个圈子的“女粉头”让我见识到了狂热追星分子的真实面目。她在谈论自己的追“球”往事时,眼里闪着光。她说,过去那些跑到各地追比赛的疯狂日子让她整个青春都显得充实而幸福。这一年里,我听过无数故事,采过各种人物,唯独小柴,只因为纯粹的热爱二字,散发着无限魅力,成为我至今还在不断和朋友们讲述的“我有个朋友,真的太酷了”这样开头的故事。

热爱魅力无穷,亦可抵挡漫长岁月

新年礼物:2019年,跨过了很多山海,欣赏了很多风景。愿大家的2020眼里有诗,自在远方。

吴轶涵

“如果一件事情不能以热爱作为基础,那这件事就不可能顺利进行下去”

春天特辑 | 酒已备好,聊聊这一年我们的故事

好像很久没有好好整理一下这一年做的事了。那就从全媒体开始吧。

在全媒体一年总共出了一篇镜头,一篇话题,一篇数说和一篇热点,数量似乎不占优,种类倒是挺齐全。可能因为我本身并非来自传媒专业,所以对每一种文体和形式都充满好奇。尝试借助一种工具去输出自己的想法,这是我在全媒体的原因,而我也一直在努力做这件事。今年最有成就感的应该是《专业》那篇文章,以前一直害怕写大段的文字,直到组长说“我可以写”,才有了想要完成一篇话题的勇气。选题萌发于当我在物化的海洋里苦苦挣扎的时候。我不止一遍问过自己“当初为什么要选这个专业”。一直认为如果一件事情不能以热爱作为基础,那这件事就不可能顺利进行下去。原本预想的采访对象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办法受访,文体也从深度采访变成了群访,但最后算是顺利完成了,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看看。

新年礼物: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所爱并能够坚持,推荐音乐《Looking for America》

徐昊天

“如何让受访者相信你的能力,我相信这是一个好记者所需要具备的能力之一。”

春天特辑 | 酒已备好,聊聊这一年我们的故事

印象深刻的是做关于查老师圆桌对话的选题,虽然这个选题在邀请老师受挫后最终惨遭夭折。在邀请老师受挫后才开始反思到自己突破采访的能力有多差,有多缺乏。如何让受访者相信你的能力,我相信这是一个好记者所需要具备的能力之一。但一次失败的采访能提供一次反省的机会,我觉得还是赚了些的。即使没有成功的邀请到老师,但是还是和几个老师关于查老师有过交流对话,甚至有老师打电话和我谈了快一个小时,说了些心里话,圆桌的形式虽然不成,选题虽然夭折,但至少我不是毫无收获。开心^_^。

新年礼物:我能不能推荐大家学好编程,学好统计(捂脸)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

周梓洛

“同一片星空下有这么多人和我一样在认真地生活着,有着自己的喜怒悲欢”

春天特辑 | 酒已备好,聊聊这一年我们的故事

这一年去了很多地方,从海南到北京,从青甘大环线到厦门,去过纽约这样灯火辉煌的大都市,也在乡村小镇听过教堂钟声此起彼伏地响起。一路上我遇到了许许多多的人:大叔在路边烤着1块钱一只的生蚝,多买一个他就笑得很高兴;门洞下老人拉着京胡,哼着我叫不出名字的京剧曲调;在青海湖遇到过希望搭车的年轻情侣,他们说自己从西安徒步走来,现在该回去了;鼓浪屿的涛声和琴声一样好听,我身旁有一位母亲指着浪花,给孩子讲《海的女儿》......

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或许吧,我没有如此宏大叙事的情怀那么伟大的情操,我对我遇到的和笔下的人们,对他们的故事也只是管中窥豹。但我知道同一片星空下有这么多人和我一样都在认真地生活着,有着自己的喜怒悲欢,这也就够了。

新年礼物:关于年终推荐,这一年看了不少剧,有《摇滚莫扎特》《卡门》《芝加哥》这类西方的歌舞剧,也有《金锁记》《牡丹亭》这类传统的话剧、戏曲。我觉得它们都很值得一看,无论是在视听方面的震撼,还是立意内容方面引发的思考,都非常引人回味。书的话,去年看了《南渡北归》,可以说是民国知识界大师的一幅史诗群像,虽然篇幅有点长,但如果对这方面感兴趣读起来还是挺有收获的。

最后分享一张在江西拍的“晒秋”图,祝大家新的一年红红火火、收获满满!

春天特辑 | 酒已备好,聊聊这一年我们的故事

董安琪

“我们是实践者,不行动,何以立言,何以用作品描绘身边的万象?”

春天特辑 | 酒已备好,聊聊这一年我们的故事

转眼间,在全媒体已是一年。

这一年来,我做了一些专题采访,也背着相机走遍大街小巷。

全媒体有着较快的节奏,在这里,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畅谈对于身边新闻的观点和看法,在思维激荡中对选题进行深挖;在每一次的DDL之前,我们都绞尽脑汁和各种人群进行交流,并且按照脉络撰写成文;在外拍摄的过程中,也总会有一些有意思的事情触及到我们内心的一处角落。我还记得河坊街的那次外拍在酒坊兜兜转转不敢吱声,最后反而是卖酒的小哥热情地请我喝了好多杯酒酿。

不过,新闻既然是与人接触,必定不会一帆风顺,在有些时候,我也会被冷漠和嫌恶的目光驱逐,然后再带着一颗平复好的心,踏上新的征程。

我们是实践者,不行动,何以立言,何以用作品描绘身边的万象?

其实也并没有多艰辛,尽管DDL接连不断,尽管有着一腔豪情铺就的宏大愿望和现实阻碍,我们还是完成了,不是吗?

或许没有绝对好坏的选择,但倘若未来的你也选择了全媒体,希望你用行动,让当初的选择变得正确。

新年礼物:希望大家充实内心的同时,也给自己的身体一点温暖和慰藉吧!

(见下图:-D)

春天特辑 | 酒已备好,聊聊这一年我们的故事

祝思琪

“这大概就是新闻人的殊荣和全媒体的美好所在”

春天特辑 | 酒已备好,聊聊这一年我们的故事

在全媒体的2019年是美好的。这一年,每一次绞尽脑汁搜刮合适的选题,每一次与同辈、与老师一起讨论策划选题,每一次采访、撰写、修改稿子,每一次制图、排版,于我而言都是美好而难忘的经历。

记得一位学姐曾说“发出的每一篇稿子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相信每位文字工作者都有过类似的感受。你愿意为之花去时间和精力,因为你所记录的那些可爱的人、美丽的故事和深刻的观点值得你的付出。采访时我邂逅了很多人,有八十多岁依然精神矍铄,手牵手相互依偎着散步赏景的退休老教授和夫人;有穿着亲子装在西区大草坪上嬉戏休憩的父女;有在港湾家园做保洁工作,爽利亲切的阿姨;还有在食堂随机采访时耐心细致地和我交流近3个小时的老师……他们与我素昧平生,但都给予了最大的善意和关切。

同样,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指出我的问题,帮助我修改稿子的学姐们也是这些美好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使很多内容限于篇幅无法呈现,很多稿子因失去热度最终流产,写稿过程中遇到的人和事,依然会使我在不经意回想起来的时候,内心充满温暖与力量——这大概就是新闻人的殊荣和全媒体的美好所在

新年礼物:希望大家在2020每天都能畅意开怀,并且实现自己的小期待!推荐电影和书《Me Before You》,除了主人公露露和威尔之间的爱情十分动人之外,两人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由的珍重都有着直击人心的力量。

任焕玉

“2020,不奢望生猛,只希望能存更多的表情包。”

春天特辑 | 酒已备好,聊聊这一年我们的故事

翻了一下手机相册,发现2019年留下最多的照片是表情包,满屏的表情包。前不久,因为生活中的一些烦恼,我很少笑得出来。但是回看这些表情包,连自己都惊叹,原来生活的酸甜苦辣,还可以用这样一种形式,清晰地扑面而来。

2019年,我20岁。作为一名新闻专业的学生,“记者”这个词对我来说还显得粗粝而生疏。年初,在采访堕落街一家餐厅的安全问题的时候,店里的伙计粗暴地夺去了我的相机:“拍什么拍!这两天我们店被你们弄得就差关门了!”我呆呆地站在那里,只是机械地护着我的相机。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记者行业的生存境遇。那之后我大概明白了,比真相更加真实的,是我们每个人各不相同的生活。

2019年夏天,我不断地询问我前往香港交流的同学,问题只有一个:他们到底看到了什么?大家的答案各不相同,我试图把它们拼凑起来,得到的却是一个更加模糊的香港。这一年中,我明白了“我们”指的其实是“你”“我”“他”,我们不必相同,也必不相同。“撕裂的2019”,这是我最大的感受。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写,“这一天我21岁,我有许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忽明忽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2019年的我在尝试生活的过程中处处“受锤”,却也体会到了那些朴素的美好。我体会到了爱一个人的滋味,体会到了拍出好照片的喜悦,也体会到了素昧平生的人带来的“小确幸”。这就是我那么多表情包的由来。

2020,不奢望生猛,只希望能存更多的表情包

新年礼物:

推荐电影——《闻香识女人》

推荐图书——《绿毛水怪》《红拂夜奔》《人间草木》

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都能够摆脱生活的繁杂和困厄,在一月就已经窥探到这不幸的一年的时候,依然摆脱冷气,继续地热爱生命和生活,做一个有朝气的青年人!

王琦欣

“作为世界75亿个视角之一,我总能看到一些其他70多亿人看不到的东西”

春天特辑 | 酒已备好,聊聊这一年我们的故事

在动车站看到支付宝集五福的广告时,突然很恍惚,上次集五福的日子好像没过多久,原来一转眼一年又过去了。对于新闻学子来说,要交选题的时候就得想八卦雷达探测仪一样,小到身边小圈子,大到整个社会,都不放过,敏锐地去扫过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希望能找到合适的选题写篇新稿子,然而每年选题都是一如既往地难交,其实这个世界上每小时发生的大事情件数远远超过了一个人考试周的掉发量,但一个想写的选题依然难求。太阳底下无新事,大多数人心里也都知道,新年、旧年或许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都是一样的遇见,分别,奔走,踟蹰,流离,漂泊。

我最近时常会想,过去一年我都写了些什么,而我又看到了些什么。其实看到的比写下来的多,想写的比能写的多,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许多也只是一瞬间迸发的思绪的火光罢了。这样其实不太好。作为世界75亿个视角之一,我总能看到一些其他70多亿人看不到的东西,来年我还是要努力多写点什么的,也不过是一个寻常人的絮絮叨叨罢了。

新年礼物:希望新的一年里所有人能看见更多。还有就是向大家推荐——蒸汽眼罩!

杨佳吟

“我能感受到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休戚与共”

春天特辑 | 酒已备好,聊聊这一年我们的故事

其实是2019年2月才加入全媒体的,这一年尝试了话题、聚焦、圆桌、镜头,经历了许多起伏坎坷,也成长了许多。

刚开始写稿的时候,感到力不从心、诸事不顺。提了几个月的选题没有一个被录用的,甲方乙方的初稿被打回后反复改了几十遍,跑了好几趟西湖去采访合唱团的老人,绕着紫金港一圈一圈地寻找愿意参与圆桌讨论的“校外人士”。后来呢?后来也没有一帆风顺,整理NBA的圆桌讨论稿时冥思苦想的夜晚,给极简主义晚秋配文案时咬文嚼字的下午,在文三路摄影时遇到的责骂与恐吓……

但是可能更难忘的记忆,是在傍晚的北山街上看着人与景渐渐暧昧在苍茫暮色里,断桥边的亭子里忽然就回旋起了李叔同的《送别》;是在晴朗的西湖畔听爷爷奶奶们带着年少的热情高歌《映山红》,是在文三路走走转转时偶遇的三位八十多岁的老同学;是某个平静的夜晚,坐在对面的人微笑或啜泣着,向你娓娓道来她的人生故事;是在悠闲却清醒的午后,见证着觥筹交错间闪着光芒的思想激烈地碰撞又升华,犹如巴黎街头的咖啡馆中那些点着煤气灯喝着杏子鸡尾酒彻夜长谈自由的哲学家们。

与采访中的人接触的经历是独一无二的,与镜头里的瞬间目光相遇的体验也是独一无二的。我能感受到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休戚与共,感受到自己与社会的距离如此之近。

那些印象深刻的经历和体验,会永远存在在脑海里,可能会大概这也是一个记者最值得自豪与欣慰的事。

我也难忘,和雷老师,和新闻系的朋友们一起坐在采写组的选题会上边吃零食边讨论选题的公共价值与利益关切,聆听圆桌会谈上那些闪光而有力量的思想,背着相机去发现每个人眼里的世界。

我们畅谈世界,畅聊人生,无比年轻,无比生猛。

可能我以后不会当记者,可能我甚至会与传媒业背道而驰,然而我会一直记得全媒体,记得我们共同的传媒星空。

新年礼物:温德米尔湖的一捧湖水和一首《Down by the Salley Gardens》

吴轶雨

“它依然是我承受不起的角色,而我将用我剩下来的时间和努力让自己变成一个更有力量的中介。”

春天特辑 | 酒已备好,聊聊这一年我们的故事

我一直不觉得自己是个记者,这一身份所承载的东西太厚重了;我也不觉得自己是个记录者,我对生活没有那么细致入微的体会。

我想我就是个传递者。

偷偷去卖小龟的店里暗访,听别人说他们失恋的故事,那些失落的快乐的幸福的和不那么幸运的生活。

我把一群人的故事传递给另一群人。

我不知道看了这些故事之后别人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我只是一个安然的中介。

直到到温州村拍照片时,旁边的一位大爷指着我对另一位叔叔说,「最近来的记者很多呀。」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可能是谁」。在全媒体,在外面写了这么久的文字,到那一刻我对我的身份有了更加具象的确认。

但它依然是我承受不起的角色,而我将用我剩下来的时间和努力让自己变成一个更有力量的中介。

新年礼物:给大家推荐一本神奇的书《邻人之妻》,带你穿越到20世纪后半叶的美国,希望这本厚书能让在家的你少一分无聊。

刹那定格永恒的瞬间

俞薇

“摄影,真的是一件很美妙的事。”

春天特辑 | 酒已备好,聊聊这一年我们的故事

良渚之行,是2019最难忘的一段经历,在采风中认识了一群可可爱爱的人。在良渚附近,一路走走停停,会发现很多有趣的故事。我们用镜头记录下一瞬的美,希望通过影像将那些故事带给更多的人。

在准备镜头组的年终特刊时,第一次通过翻找自已相册里的照片回顾了自己一年的经历。开会分享时,我很有幸听到了每个小伙伴的故事。一张张专属于自己的年度照片背后,汇聚的是每个人对生活、对摄影的理解与思考。

摄影,真的是一件很美妙的事。

通过年终视频,我们想让大家和我们共同回顾世界的2019。整个视频的制作过程,是我忙碌的2019的真实记录。

2020,一起好好生活吧!

新年礼物:一首歌《再谈记忆》

马梦婕

“相信快门记录下的永恒瞬间,会让我们觉得人间值得。”

春天特辑 | 酒已备好,聊聊这一年我们的故事

仔细算来,进入全媒体已将近一年半了。最初是以微信组的身份,在这里负责推文的编辑排版以及热点整合工作。但2019年,非常不同的是,我加入了摄影组,成为了一名不专业的摄影师,收获了许多奇妙的外拍经历。

在良渚大屋顶,我们化身追光者,追逐光影的魅力;在少年宫,我们置身于色彩斑澜的世界。更有意思的是,我不仅是个举着相机的旁观者,更置身其中,融于一个个美好瞬间。在良渚旁边的小型游乐园里,我坐了旋转小飞机。在少年宫里荡了秋千,玩了海盗船,坐了南瓜车。在此感谢某位徐姓同学,用他的相机抓拍下了某些特别的精彩时刻,让摄影师也有幸入了镜。

这一年的外拍经历非常愉快。也希望自己能在未来的一次次拍摄经历中,成为一名更专业的摄影师,更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把美好传递给大家。

相信快门记录下的永恒瞬间,会让我们觉得人间值得。

新年礼物:向大家推荐一部2019看过的网综《奇遇人生》。节目中有着特别的震撼人心的温柔力量。祝愿大家也能多多探寻这个世界,用探索世界的方式探索自己。

朱恬逸

“摄影是一项需要一生去投入、去享受的艺术”

春天特辑 | 酒已备好,聊聊这一年我们的故事

摄影圈里好像有很奇妙的鄙视关系,拍景象的和拍人物的互相看不起。就像别人批评安塞尔·亚当斯说:“在这个崩裂的世界中,你居然还在拍石头。”而他反驳:“人生已经有这么多的苦难了,为什么还要拍人?”

我时常也会在想,我到底要拍什么?在手机拍照功能普及的当下,拍照已然不是一件稀罕事,但我始终认为摄影不等于拍照,如同写作不等于写字一样,摄影它有着艺术的基因。人的一生要经历那么多的时刻,为什么要把这一瞬间永远的定格下来?

好像画家终于调出了满意的颜色,拍摄者也终于找到了或是等到了一个画面无比地契合自己心中的想法。摄影本身也是一种建构,就像布勒松说的:“不是我在拍照片,是照片在拍我。”可是很多时候,这一刻真的很难。不是说拍摄的机会不够多,而是心很难静下来。

在全媒体做稿子拍摄,有时候会遇上瓶颈,很辛苦地拍了一天,出了二十几张片,最后能用的不到三张。那时候会很迷惘,我究竟是被义务推着做稿子,还是我自己真情实感地想拍摄。现在当了组长,心态不得不调整过来,却发现了每个组员的可爱之处,他们都有自己看世界的方式。现在我的水平还有很多的提升空间,摄影仍然是一项需要一生去投入、去享受的艺术,但是希望能和这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走下去,用第三只眼睛,去捕捉这个世界值得驻足、留念的瞬间。

新年礼物:因为现在在麦吉尔交流,所以送一张蒙村的雪景~世界这么大,一起去看看!

春天特辑 | 酒已备好,聊聊这一年我们的故事

与自己的久别重逢

李若楠

“坦途虽不在,但烈酒和自由却也没少。”

春天特辑 | 酒已备好,聊聊这一年我们的故事

晕晕乎乎中2019年眨眼间就到底了,没什么特别的经历,但少年宫的那次外拍确是一个生活的转折点。杭州的少年宫是一个宛如小型游乐场的世界,看到最多的是小孩子以及他们的肆意生长的笑容。

有很多个瞬间有被他们孩子们的快乐感染到,但扑面而来的更多是一种无力的苍老感。不是那种无病呻吟,而是承受不了20岁的成熟。这是一个并没有完全长大的年纪,但自己却也不会被认为是什么都不懂得的孩子。,豆蔻年华已经成为回忆里的“想当年”,而现在更多的是我本人对未来仍感到的迷茫。虽然也内心依旧有保持着对远方的热忱,但它正在慢慢变淡,更无力的是不知如何才能够找回那种更年少一点时的无所畏惧,只能像一个旁观者一样旁观。就好像被一种过分的理性所束缚,这让我犹豫,让我错失所爱。

坦途虽不在,但烈酒和自由却也没少。

2019就要过去了,对自己说一声辛苦了。

愿2020勇于从零开始,也能坦然于未完成,在无限的白昼中与幸运不期而遇。

新年礼物:推荐书目《你今天真好看》 简单的快乐,看它!

春天特辑 | 酒已备好,聊聊这一年我们的故事

何青怡

“当我们过度沉浸在一个小圈子里时,我们很容易偏于一隅、固执己见。”

春天特辑 | 酒已备好,聊聊这一年我们的故事

爱上全媒体是因为一篇《我在浙里养鹅子》,来到全媒体是希望采访更多形形色色的人,做“宣传”之外的新闻。

这一年,我提了5个选题,4个被拒;参与5篇稿件,2篇没发。我在不断失败中进步,在不断探索中发现自我。

针对“校园开放”问题,在采访了十余位校内外人员后,我们决定使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呈现观点——让观点提供者面对面争论。于是,一个新栏目——圆桌诞生了,我因此发现了新闻的更多可能,也发现了自己的价值。

在那之后,我更积极地将自己对时事的思考与他人交流,主动向老师提出批评意见。当我们过度沉浸在一个小圈子时,我们很容易偏于一隅、固执己见。但是我们应该与人交流,听到与自己不一样的观点;应该走出去,感受这个社会的丰富多彩的世界。

新年礼物:我曾偶然看到一部讲述韩国光州暴乱的电影——《出租车司机》,让我重新认识新闻的力量。如果你也开始质疑新闻的意义,这部电影值得一看,就当作新年礼物送给你们吧!

黄颖

“‘第一次’的尝试给了我‘第二次’、‘第三次’的勇气和信心”

春天特辑 | 酒已备好,聊聊这一年我们的故事

全媒体使我保持热爱,让我在众多理论之外,还能找到当初选择新闻专业的初心。

“我为什么选择去实习”是我第一次负责一篇稿件的采写。提出选题的时候自己也在经历第一份实习,现在想起来,那份实习工作的强度和节奏还是令人难以招架,当时甚至让人开始怀疑未来、怀疑人生,于是我就产生了疑问,“是不是大家的实习都这么难顶?”但当我采访了几位学长学姐之后才发现,每个人选择实习的目的不尽相同,实习对每个人来说也都有不同的意义。这次采访让我不再拘泥于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改变视角,听听别人的声音。

纳新条漫是我留任后出的第一篇稿件,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正值暑假,当时实习的工作也不是很多,每天上午忙完自己的事情,下午和晚上就开始一边摸索一边画,大概用了五六天的时间完成。第一次编委会的时候编委们就商讨着,想要在今年纳新增加一些新内容,其中条漫部分由轶雨和我负责,轶雨负责文案,我负责绘制。虽然之前看到过一些条漫作品,也关注了一些优秀的公众号,但是“条漫”对我来说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毕竟真正上手画条漫,这还是第一次。我当时经常是画到一半卡壳,然后停下来翻阅一些优秀作品,学习他们的镜头语言,也是因为这样,绘制的进度也变慢了不少。现在回头看看,当时的条漫作品还是有各种问题,人体是硬伤,画面精细度也有待完善,但对于我,对于全媒体,这都是一次新的尝试。虽然画的过程很崩溃,但

“第一次”的尝试也给了我“第二次”、“第三次”的勇气和信心,之后再次画条漫时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对绘制流程更加清晰,分镜表现也更加多样,这都得益于我在全媒体迈出的“第一步”。

新年礼物:佳吟让大家提供自己的新年礼物的时候,我开始迷茫地翻起自己的书单。在我的观念里,书单是很私人的,它取决于你的爱好、生活观念、价值取向。挑选之后我推荐这本《时间投资法》,这本工具类的书籍或许能对更多人适用,至少在掌控自己的时间之后,便有更多的自由做自己热爱的事。

春天特辑 | 酒已备好,聊聊这一年我们的故事

鲍亚婷

“但我们不会沉默太久,祝你我都能尽快摆脱这种情绪”

春天特辑 | 酒已备好,聊聊这一年我们的故事

说来惭愧,近半年来在全媒体做的多是夭折的作品,当被邀请分享一年里愿意聊聊的创作,或者其实称不上创作时,让我有种公开处刑的感觉。

稍微值得一聊的是兜兜转转了许久的查老师选题,依旧是一篇未竟的文章。在完成选题策划后,我们发出了一些邀请函,希望听到各方面的声音。那时候查老师还以原先地形态存在,可惜我们收到的回应寥寥。在发现策划可能无法实现时,查老师也在当时并不被知晓是暂时还是永久地消失了。抱着努力虽然不惊天动地但还是不能放弃的心态,我们选题组依旧做了不甘心的挣扎。挣扎的结果多半是力竭,理想和实际执行的差距导致疲态,时间被压缩而愈加倦怠,我们的挣扎也越来越微弱然后异口同声地表示就是有选题做不下去的。这种疲态也反应在近半年或是一年来全媒体的愈加不高产上。

在新年献词也曾向关注全媒体朋友们交代,我们的缺席和我们在尝试的改变。在平淡中透着焦虑一天天过去的日子里,倦怠逐渐成了内心深处不大不小但难以抵挡的情绪,让人容易忘却文字将被阅读的美妙。虽然时间无法如数字一边跳跃,这些倦怠也无法一下子都留在2019,但我们不会沉默太久,祝你我都能尽快摆脱这种情绪

新年礼物:另,没有作品的产生的选题并非一无所获,比如在雷蒙德推荐下翻开的《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如果碰巧看到这的朋友有兴趣的话,值得一读。

祝好。

当我们在花火绚烂的跨年夜辞旧迎新时,我们未曾预料到2020的开端即是阴霾密布,病毒肆虐,巨星陨落。

当我们在凛冽刺骨的冬夜默默祈祷时,我们也无从知晓等待我们的是怎样一个春天。

2020已然无法重启,但总有新的延续。

若头顶悬有浩瀚的星空,脚下是坚实的土地,则星光闪烁,信仰长存。我们会成长,我们周围的世界也一定会变得更好。

让我们一同期许2020接下来的日子,平安喜乐,岁月无忧。

春天特辑 | 酒已备好,聊聊这一年我们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