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考每年有幾百人用這個方式進“四大”中考最高可降15分錄取

深圳中考,競爭壓力有多大?2019年的普高率只有43%,也就是說。100個人裡面,只有43個人能上普高。10個人裡面,只有4個人左右能上普高。在中考形式這麼嚴峻的情況下,就會有很多家長關注,自主招生與指標生。因為自主招生,不看中考成績。指標生,

最多可以降15分錄取(赤裸裸的誘惑)

而深圳中考,每年至少幾百人利用指標生,進入四大!

那麼指標生,中了的話,有什麼好處?降分錄取,進到一個比你中考成績更好的學校。但是,指標生也有個壞處,一旦你被指標生錄取。那就代表,你基本是這個學校中考成績最普通的一批了。進入高中,你將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跟上同學們的節奏。

關於指標生,河清通過以下幾個常見問題,來給大家解讀。

第一個問題,什麼人可以填指標生呢?

指標生,有這麼幾個基本要求:

第一、應屆畢業生

第二、初中三年完整同一學校學籍

第三、綜合素質評價等級B以上(含B)

那麼這幾個條件難不難?難,難到90%的學生,都是可以填報指標生的!那麼還有一些問題,民辦的初中生,可不可以填報指標生?也是可以的,指標生分為AC類和D類,但是不分民辦初中和公辦初中。同時,高中學校,也會把指標生下放到自己的初中本部,比如,深圳中學初中部,也有深圳中學高中部的指標名額。

第二個問題,老師我們學校深中的指標生名額有多少啊?

好問題,指標生名額,每年都會有變動。因為指標生名額的下放是有公式的,詳細名額計算如下圖:

深圳中考每年有幾百人用這個方式進“四大”中考最高可降15分錄取

D類也是AC類一樣,所以每年的指標生名額都會有一些區別,因為每一年的學生AC類和D類的人數是會變動的。

那麼具體的數據該怎麼查呢?在每一屆中考志願填報前,學校都會下放兩本書,一本關於高中學校介紹的,一本中考報考指導手冊。裡面會有詳細的各個學校AC類、D類指標名額。

但是有的學校會發現,為什麼有指標生為0的學校?因為低於0.5的學校,自動按其所在區進行分配,進行區共享。這些學校的指標生,就是在區內進行競爭。

第三個問題,指標生應該怎麼進行填報?

這個首先我們要了解到指標生的作用,和錄取方式。指標生作為高中學校下發到初中學校的定向錄取,那麼指標生是在學校內進行排名,然後按名額錄取。最多可在錄取分數線下降15分。所以,指標生就有兩種比較常見的填寫方式。

第一種、衝高使用,什麼是衝高,也就是在考試的時候,也有運氣成分,看學生的考試狀態。如果孩子考試超常發揮,或者考神附體。但是這個時候,你的志願卻沒有衝高志願,或者剛好和你的衝高志願差那麼個幾分。那這個時候,衝高的指標生名額,就發揮作用了。

那麼通常來說,作為這種使用方法,一般也有兩種情況。第一種也就是孩子在中考前,整體成績呈現上升趨勢,孩子狀態很好的情況下,很有可能做出突破。第二種,在學校內衝高指標學校,是冷門指標學校,比如,孩子的水平是六大八大的樣子,孩子的第三第四志願是紅嶺和育才,第二是高級。指標生是填紅嶺,還是高級?經過孩子在學校的瞭解,意向填紅嶺的同學很多,但是,填高級的同學卻比較少。也就是,這個時候,你填高級的話,你的競爭是相對更小的。而且,紅嶺和高級本身的錄取分數線相差也不大。

第二種、保底保穩使用。怎麼進行保底保穩使用?就是在孩子的水平志願,加上一道保險槓,雙重保險,如果考差了,還能用指標生託一下,讓能進水平志願高中的概率更高。那麼什麼時候,又是這樣填呢?這個填法,主要是在孩子的成績不是特別穩定的時候,孩子大考容易緊張的情況下,就可以和孩子這麼填,讓志願更加穩妥。

那麼指標生填報要注意些什麼問題?

像第一種衝高使用方法,最主要的核心在於,知己知彼,方可百戰不殆。也就是要了解好校內環境,在學校內你的指標生競爭對手有哪些學生(初三想知道校內排名是不難的)。同時瞭解好,你的這些競爭對手,他們的目標是哪些學校,會不會和你成為競爭對手。並且瞭解好各個學校的指標生名額,儘量把自己的指標生位置放到一個處於優勢的情況下。

對於指標生,每個學校的環境都不一樣,每個人的情況也都不一樣。所以指標生沒有一個明確的填法,只能是去多加分析,到底要填到什麼位置,填到哪個位置會更加有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