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津門” 提速推進國企改革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能不能搞好,關鍵在改革、關鍵在班子隊伍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誰說國企搞不好?要搞好就一定要改革,抱殘守缺不行,改革能成功,就能變成現代企業”。

  實踐證明,國企要發展,改革是必由之路,更是求生之路。

  我市堅持黨管幹部原則與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相結合,圍繞契約化、市場化、職業化改革目標,從 2018 年下半年開始,全面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和聘任制,通過蹄疾步穩、提速加力推進這場改革。目前,市管國有企業經理層已基本完成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改革。

  釋放活力 推動國企揚帆再啟航

  天津是老工業城市,國有經濟佔比大,國有企業曾經創造了輝煌業績,為天津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但近一個時期以來,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深入,我市國有企業改革嚴重滯後,大而不強、全而不優、活力不足等問題突出,既影響了全市發展大局,又損害了大都市、直轄市形象。

  面對重重危機,如何走出困境?

  “全面深化國企改革!”市委給出的答案,既是歷史的選擇,也是人民的選擇。

  為迎脫胎換骨之變,兩年來,我市堅持頂層著力,市委主要領導同志多次就建設高素質國企領導人員隊伍提出明確要求。

  市委組織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企改革發展的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市委要求,以改革企業選人用人機制為突破口,充分激發企業領導人員幹事創業熱情,有效釋放企業發展活力,推動國企揚帆再啟航。

  ──大力度推進職業經理人制度。2018 年下半年,渤海證券公司作為首家市管企業開展了市場化選聘職業經理人試點。此後,我市又在主業處於充分競爭行業的其他 11 家市管企業經理層全面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12 家企業共面向全國公開選聘職業經理人 48 名。

  ──全面推行經理層聘任制。在推進職業經理人制度的同時,根據企業功能性質和實際情況在中環電子集團等 19 家市管企業經理層同步推行聘任制,通過面向國內同行業先進企業引進、面向我市國資系統公開競聘、企業原經理層成員身份制式轉換等方式,共聘任經理層成員 66 名。

  ──探索實行總會計師派駐制度。為強化對市管企業的財務管控約束,加強對職業經理人和聘任制經理層的監督,探索實行市管企業總會計師由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派駐制度。派駐總會計師對市國資委負責,其薪酬標準和考核等次由市國資委提出意見,報市委組織部確定。截至目前,已向渤海證券公司等 13 家市管企業派駐總會計師。同時,在市水務集團探索開展了董事長聘任制試點。

  不拘一格 天下人才天津用

  全面深化改革,新在全面,難在深化。我市堅持問題導向,直面“痛點”,克服“難點”,激活“亮點”,緊緊圍繞 “建設一支又紅又專的高素質國企領導人員隊伍”,堅持程序化、標準化、規範化推進,舉天下人才為天津所用。

  選聘職業經理人,我市沒有把眼光侷限在一城一池,而是拓寬視野,廣開渠道,放眼全國選賢任能。

  實行職業經理人制度的 12 家市管企業,通過全媒體面向全國公開選聘總經理、副總經理整個經營團隊。行業內精英報名踴躍,不僅吸引了中石油、中石化、中廣核、中船集團等大型央企和聯想、海爾、萬達、國美、海航、綠地等知名上市公司經營管理類人才報名,還吸引了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浙江等優質民營企業高管,以及有過大型跨國公司、外資金融機構及央企海外分支機構工作經歷的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參與。

  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12 家企業選聘期間,共吸引來自全國各行各業各類人才 1938 人報名,其中外埠 1436 人、佔 74.1%,央企和先進地區國有企業 817 人、佔 42.2%,知名上市公司和民營企業 446 人、佔 23%。

  振臂一呼,應者雲集,可怎麼選出合適的人才呢?

  為確保人選“又紅又專”,我市嚴把人選質量關,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堅決做到“兩個排除在外”。

  對於考察中發現的口袋黨員、長期不交黨費、不過組織生活或者存在廉潔從業風險的,堅決排除在外;既看思路,更看業績,對於面試中誇誇其談、工作實績並不突出的堅決排除在外。

  “不犯錯誤不下、不到年齡不退”“簡單翻牌”“官本位”……哪裡有問題,哪裡就有改革。

  我市不拘一格選人才,堅決不搞平衡照顧,實行職業經理人制度的市管企業,原有經理層領導人員“全體起立”,與社會應聘人員同等對待、同臺競爭、擇優選用,不搞“簡單翻牌”。12 家市管企業原 36 名經理層成員中,僅有 6 人聘任為職業經理人,未報名或未被聘用的其他 30 人均免去現職,統籌安排工作。同時,發揮市場機制在人才資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打破企業領導人員“不犯錯誤不下、不到年齡不退”的傳統觀念,徹底去除“官本位”思想,實現按約聘用、能上能下、自由流動。對於報名應聘人員,不受企業內外、級別高低、資歷深淺限制,本著人崗相適原則,對於表現突出的不拘一格、大膽選用。天津紡織集團 1 名中層幹部被直接聘任為集團職業經理人總經理。

  選上人才是第一步,留住人才是關鍵。

  市委組織部將做好選聘工作“後半篇文章”作為重要工作內容,力求做到既要選得準、用得好,更要留得住。

  職業經理人入職後,先後兩次召開座談會,同時,緊盯他們最關心的生活保障,積極幫助協調來津住房、家屬就業、子女入學等實際問題,切實解決後顧之憂,讓他們全身心投入到企業改革發展中來。此外,加大對職業經理人履職情況跟蹤瞭解,通過談心談話,對存在問題及時溝通,幫助改進工作方式方法。

  “鯰魚效應” 助推國企改革發展

  引進一批、激發一片、帶動一方。如今,我市國有企業選人用人體制改革交出了一份響噹噹的成績單:

  ──吸納引進了一批各行業優秀人才來津工作,做到“天下才天津用”。

  48名職業經理人年富力強、學歷層次高、專業素養好。其中,博士研究生 8 人,佔 16.7%;碩士研究生 24 人,佔 50%。副高級及以上職稱 23 人,佔 47.9%。“思路清晰、視野開拓,熟悉應聘行業特點,專業性比較強,企業經營管理經驗豐富,由他們組成市管企業經理層隊伍,將有助於提升市管企業領導人員整體素質和專業水平。”這是面試考官的最大感受。參與同臺競爭的原經理層成員也紛紛表示,與聘用的職業經理人相比,自身在市場意識、專業能力、敬業精神上確實存在一定差距。

  ──打破“鐵飯碗”、搬走“鐵交椅”,實現了企業領導人員能上能下。

  鐵飯碗、鐵交椅、大鍋飯……長久以來,一些陳舊的勞動、人事、分配格局,嚴重阻擋了國企的發展步伐。

  我市實行職業經理人制度和經理層聘任制,搬走了鐵交椅、打破了鐵飯碗、砸爛了大鍋飯,真正破解了制約企業改革發展的瓶頸。經理層成員薪酬與企業經營業績指標緊密掛鉤,實現“業績升、薪酬升,業績降、薪酬降”,考核不合格的職業經理人實行市場化退出,聘任制經理層成員考核不合格則明確按普通員工安排工作。目前,各市管國有企業也紛紛在所屬二三級公司推行經理層聘任制改革,增強了企業市場化經營意識。

  ──企業經營能力和管理水平顯著提升,“鯰魚效應”有效釋放。

  職業經理人和聘任制經理人員履職以來,注重發揮各自在市場分析、客戶拓展、科技研發、改革創新、企業管理等方面專業優勢,積極助推企業混改、應對化債風險、推動提質增效等各項重點工作,有效提升了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渤海證券公司職業經理人大力度清退管理層冗員,狠抓經營管理,企業經營業績持續向好,2019 年營業收入較上年增長 72%,利潤總額較上年增長 120%。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各企業經理層團隊主動擔當、各司其職,為防疫物資生產供應、藥品研發、生產經營和幹部職工隊伍穩定作出積極貢獻,得到廣泛認可。

  一項項紮實的舉措,一串串鮮活的數字,真實展現了我市深化國企領導人員隊伍改革的堅實步伐。

  大道向前,天津正在改革、創新、發展的道路上,鏗鏘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