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錶應該怎麼選?

黃康銳


作為一名手錶收藏家,以及中國鐘錶協會的外籍顧問,我身邊的朋友們經常會問我買什麼樣的表最值得? 買手錶的時候應該看些什麼?現在很多的年輕人都只是看重手錶的品牌。反倒對產品的機芯和組件一竅不通。所以今天我就來給朋友們簡單的講一講買表時需要關注的重點,希望大家都能買到自己喜歡的手錶。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表殼。錶殼的重點在於它精確的製作材料。為什麼說精確,是因為就算是同一種材料,也會分成三六九等。比如說不鏽鋼,它的種類就會分很多。不鏽鋼的黃金標準是316L。很多中等價位手錶品牌的錶殼都是用316L不鏽鋼製作。因此就算是在略為便宜的手錶上找到316L,也不足為奇。勞力士運用的是另一種型號的不鏽鋼,904L(日本的一個新品牌 Naoya Hida Watches 也在使用它)。它的方方面面都十分出色。但是這種不鏽鋼十分罕見,往往只會出現在少數奢侈產品上。

一些低價位的手錶喜歡用鍍鉻黃銅製作錶殼,如果遇到此類手錶,您購買前一定要考慮清楚。因為這種材料非常容易磨損。磨損後,它不僅影響感觀,還會在您的皮膚上留有毒性物質。還有一些手錶品牌會宣稱自己使用的是更為罕見的材料。一般來說這都沒問題。但是,希望大家在購買任何品牌的手錶以前,一定要查清楚它的製作材料,以免購買後的失望。給大家舉一些例子吧:鎢製表殼往往會很沉重,鈦則太容易劃傷,青銅很容易氧化,還有一些類型瓷器對沖擊會非常敏感等等。一般來說我是非常反對使用殼面鍍膜的。因為不管鍍的有多好,它最終肯定會受磨損 。有一些塗層肯定會比其他的更好,所以如果您很喜歡帶有塗層的錶殼,我會推薦您去看一看PVD或者DLC凃層。

錶殼說完了,我們來看看錶鏡吧。表鏡使用的材料比較單一,一個好的表鏡大多是用藍寶石製作的,因為只有藍寶石達到了黃金標準。還有一些要留意的地方就是表鏡要有防反射的塗層。請注意,圖層一定要在鏡內,而不是鏡外。要不然劃痕的概率就會大幅度提升,從而破壞手錶的外觀。內側反射塗層一般要5層以上為最佳。弧型藍寶石也是非常好的,但同時也要注意,最好購買雙層的,而不是單層的。否則大量的光線變形會影響到手錶示視覺。

對於手錶而言,購買者最應該關注的部件就是手錶內的機芯了。機芯種類繁多,所以一般的購買者不是很好辨別。收藏家一般都更喜歡去買機械錶,但是擁有一塊石英錶也是另一種樂趣。事實上,現在的市場內就有很多不錯的石英手錶,比如說:Grand Seiko 9F, Citizen Chronomaster, FP Journe Élégance 等等。

對於收藏家喜歡的自動機械錶來說,所需要注意的標準更多也更復雜。購買前你一定要注意它的的振頻,一般選擇在28,800BPH以上的振頻為最佳。手錶內的Power Reserve 也至少需要達到40個小時。同時你也一定要留意它的Daily Variation, 最好低於+/- 15 秒。

自動機械錶另一個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它的收尾。這一點很關鍵,也是為什麼有那麼多人願意花數百萬買機械錶的原因。首先我們需要看一下它所使用的螺絲,然後再去注意它的主板(Côtes de Genève, Perlage,或者還有可能是手工製作的),最後,再去看看他的角度(是否有過削角)和所使用的紅寶石質量。 機芯的自身也一定要散發出藝術和美學的意義。人們往往對所謂的機芯製造有一種迷思,因為機芯已被現代社會看成了一種標誌。但其實高質量,價格又便宜一些的機芯也有很多。比如說:“Seiko”, “西鐵城”, “東方”還有“海鷗”。

主板(Côtes de Genève, Perlage,或者還有可能是手工製作的)

他的角度(是否有過削角)

我們現在來說說錶盤。錶盤的設計最能體現一個品牌的風格。每一個品牌都有著自己獨有的亮點。這時您要注重的就是它的細節。看一看錶盤是否佈置得簡潔明瞭,但是又豐富多趣。很多時候,僅這一點而言,就是區分好表與次等表的關鍵。我們要注意錶盤上的元素是不是摁裝上的,次等表一般會把圖案直接印在錶盤上。我們還要看看錶盤上的層次,紋理和質感。如果還有一些手工製作的元素那就再好不過了。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從中找一些更獨特的內容,比如說錶盤中運用瓷器,琺琅,木蘭,或者漆器等物品。

說了這麼多,我覺得大家應該對買表時需要了解的重點有了更多的瞭解。我現在想強調的是,手錶並不僅僅是一組組件。能夠了解每一個部件的好壞,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但是手錶是一個藝術整體,所以你應該注重它給你所帶來的感受。審美是一件主觀的事情,因此你身邊人喜歡的東西,不一定你也喜歡。品牌並不是衡量手錶價值的唯一標準。在購買手錶的時候,您可以根據文章中的建議進行比較。任何價位都會有好表,重點在於你的喜好。所以你不需要總聽別人的意見,重要的是傾聽自己內心的選擇,錢就應該花在能給自己帶來快樂的東西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