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寶寶學習走路時,家長能做些什麼?

劉盛榤


你好,我是3歲孩子的媽媽,下面說一下我個人的建議、

孩子的成長很快,為了減少寶寶受傷害,在寶寶學走路時,家長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1.牽著孩子走,不要牽著孩子走,大人只能彎著腰,會出現腰痠背痛的情況,孩子也會踮腳走路,時間久了,會養成錯誤的走路習慣。

2.學移步,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可以配合,媽媽在前面逗孩子,爸爸在後面隨時輔助會摔倒的寶寶,時間久了,孩子就會本能的向前移步。


3.學邁步,在爸爸媽媽的庇護下,用移步的方法逗寶寶,父母要大膽得讓孩子自己走,儘量不要幫忙。為了防止寶寶摔倒的幾率,可以給孩子穿學步鞋。


4.學走路,讓寶寶自己走路試試,多給寶寶鼓勵,寶寶可能會走得不穩,會摔倒,這些都是正常的,需要一個過程,父母無需擔心,只需要給孩子一個安全的空地,多加練習,慢慢就會了。不要猛拉孩子的手臂,會導致手臂脫臼。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作者刪除)

如果你也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點贊、評論、轉發!


笑笑玩具大作戰


你好,我是從業7年的康復治療師,一直從事兒康方面的工作,同時我也是2歲多孩子的爸爸,所以對於專業或者從父母的角度多少能給予一些建議:

1、遵循孩子的發育。寶寶的發育是有一定的規律的,通常所說的7坐8爬10扶站12月獨站,12-14月獨走,寶寶充分經歷了這些發育過程後,孩子的協調性、平衡反應等才會更好,才能更好的讓寶寶走的更好、更安全(不輕易摔倒、摔倒的時候更能保護自己)步行需要具備幾點:軀幹的核心力量要好,身體的協調性要好,平衡協調要好,雙下肢有足夠的力量去支撐自身重量,踝關節的控制要好。

2、禁止早期使用學步車。孩子的生長髮育是有規律的,從嬰兒生長髮育的規律來說,學步車違背了寶寶從翻身,會坐,會爬,會站到會走的規律。孩子3個月翻身,6個月腹爬,7個月坐,8個月爬,10個月扶站,12個月獨站,12個月後獨走,都是遵循了神經發育學,與肌肉骨骼的成長是相輔相成的。如果使用學步車,就違背了孩子的生長髮育規律,過早的步行會導致孩子還沒有做好核心肌肉的準備,肌肉力量也沒有達到支撐全身重量的,過早給關節過度的壓力,易引起骨骼的變型,時間長了,容易出現病理性“o”型腿,加上學步車的幫助,寶寶自己不控制平衡也不會摔倒,不利於獨立行走及平衡控制,也會影響寶寶身體肌肉的正常發育。

.

3、鼓勵孩子,給孩子充分的空間。孩子需要學習,需要從摔倒中獲得怎樣不再摔倒,怎樣摔倒了爬起來,當然這裡不是鼓勵讓孩子經常摔倒,是在適當保證安全的時候,讓孩子自己摔倒再爬起,父母在旁邊引導鼓勵孩子,這樣對孩子的性格的培養有著很好的幫助。

4、注意磕碰,家裡的邊邊角角貼上防撞條,這樣能充分保護孩子,也放心讓孩子大膽的往前走。

總之,寶寶在學走路時家長的原則:保護安全、循序漸進、給予空間、適當引導。希望這些建議能有所幫助。



寶寶從抬頭—坐立—爬行到走路,漸漸離開媽媽的懷抱,成為一個獨立的小傢伙。當寶寶邁出第一步的時候,我想每個媽媽都是像我一樣振奮激動的!

寶寶在學習走路的時候,大人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我分享一下我家寶寶在學習走路過程中我的做法:

首先我們要給寶寶測量一下微量元素,看看寶寶是否缺鈣,缺鈣不利於寶寶骨骼發育。如果測量結果顯示缺鈣,可以給寶寶適當補充鈣劑。寶寶身體更棒,走路才能更有力量。

其次,給寶寶買一雙合適的鞋子。我們經常說鞋子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其實媽媽也應該知道。寶寶學習走路的時候,一定給寶寶買一雙合適的鞋子。不能太大,也不能擠腳,既不能太軟又不能太硬。一雙不合適的鞋子直接影響的是寶寶的腳丫子,但是腳丫子的舒適程度又影響了走路姿勢。所以學習走路的時候一定買雙合腳的鞋子,不一定很貴,但一定最合適。

再次,將一些易碎的物品、危險的物品放到高的地方,放到寶寶接觸不到的地方。因為一旦寶寶會走了就會亂抓亂拿。通常吃飯的時候,寶寶經常就會好奇的用手抓桌子,如果有碗筷掉下來寶寶就會非常危險。

最後,寶寶會走路的也就意味著他會從這個地方挪到另外一個地方了,所以寶寶在睡覺的時候就一定用床圍擋好了,說不定小傢伙就從床上跑到床下了,如果一旦從床上掉下來,後果不堪設想。

寶寶會走了,大人可以多多陪寶寶練習,讓寶寶每一步都走的更踏實、更穩健,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越走越溜!



羅羅羅羅羅


保證寶寶所在的環境安全,沒有尖銳的角,沒有可以塞進嘴裡耳朵裡鼻子裡的小東西,沒有一碰就會掉下來的東西,沒有使勁一拉就會倒的櫃子之類,總之就是全方位的安全。然後就是欣賞和鼓勵他,讓他感受到你們因他的成長而感到喜悅,記錄他的成長。

正常情況下,孩子成長的每一步都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家長不用著急,更不用比較,孩子需要時間去鞏固自己學到的技能,比如爬行,爬行對孩子的好處非常多,比如靈活性,讓孩子自主完成從爬行到站立到走路的過程,長大後孩子的運動能力會更好。

不推薦用學步車、學步帶之類的,也儘量少彎腰扶著,除非必要。總之,一是安全,二是自主,三是鼓勵(包括表達對他的欣賞)。


酸棗仁


寶寶一歲多點,這個問題可以探討一下的。

寶寶走的早晚沒有多大關係,這個要根據寶寶自己的意願和發展的。

寶寶學走路初期,家長老是不要扶著讓他走。這樣他容易還沒有穩當,就要跑,容易摔跤。家長還累的夠受。

就讓他自己扶著東西先站站,然後自己挪步,掌握好平衡了,他自己就會放手走了。剛開始走的慢慢的,穩穩的,感覺不穩了還會要坐下,或者是兩手撐地,避免磕到自己。

家長就是在一旁看著,預防萬一就好了。拔苗助長,毫無意義。


冷不過心涼


今天我來回答寶寶學走路🚶時,家長能做些什麼?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9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72521a395c204e98bea1cbfd6a1d79f2\

米妮姐姐小伊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寶寶學走路時,家長應該多多鼓勵,在寶寶心情好的時候,多帶寶寶練習,我家寶寶今年17個月了,下面我就來分享我家寶寶學走路時主要的幾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a3b3fcb69a2948e693678aa9830af6bc\

彎彎的月兒像小船


說加油


用戶7292529395506


陪著


紅月36


需要做的是:

1、在旁邊觀察,萬一孩子有危險及時保護。

孩子本身有自我保護意識,但是自我保護能力畢竟不足,所以孩子儘量不要離開大人的視線,這樣發生危險的時候能夠及時保護。

2、在孩子邊上放個椅子。

當她感覺站不穩、走不穩的時候,自己扶一下旁邊的桌子和椅子。

3、把家裡尖銳的物品收起來,桌子的尖角貼上防撞保護角

給孩子提供相對安全的環境,即使孩子摔倒了,也不會有什麼危險。

除非孩子是往後摔,害怕摔倒後腦勺,這個時候可以適當的保護一下

不要做的是:

不要給孩子學步車,也不要用學步帶牽著孩子,就讓孩子自己站起來走,讓孩子自己去體會和感受身體的平衡。

也不要把家裡都鋪上厚厚的墊子,就讓孩子去感受摔倒之後的疼痛。

儘量不要用這些固定的保護措施,孩子才能在摔倒中慢慢識別危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