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的時候士兵在地上挖散兵坑來躲避炮彈有用嗎?

isly_0925


首先要說明的是,不僅二戰,就是以如今的戰爭環境來說,再來個三四五六戰,散兵坑來躲避炮彈都是有用的。美國大兵現如今充當世界警察,打架的時候還會延續使用散兵坑。

士兵主動挖成的“散兵坑”就是一種單純的士兵掩體,為了實現士兵在其中觀察、射擊、掩蔽,其散兵坑上並沒有任何遮擋物。而且在戰爭中散兵坑可以有效的防護敵軍的輕重火力、炮彈彈片、飛機的轟炸以及炮彈爆炸之後的衝擊波。可以給單兵作戰的士兵提供有效的防護。

其實在現代戰爭中,士兵主動挖掘散兵坑的情況非常常見,據瞭解,美軍在世界各大戰場上都會選擇利用“散兵坑”給士兵提供有效的防護。所以總體來講,像戰場上出現的散兵坑都是差不多直徑1-2米的大坑,待在裡面還是相對安全的,可以起到有效的防護作用。

不僅是士兵主動挖的散兵坑,其實彈坑也是散兵坑的一種。據曾經參加過戰爭的士兵回憶說,很多情況都是利用彈坑來進行進攻和防守的。據瞭解,在戰爭中使用同一門火炮,相同批次的炮彈,裝定在同一射擊參數內,同一個炮手使用的同一種射擊方式,連續會打出多發炮彈,對於發射的炮彈的著彈點就很難出現兩發炮彈落在同一個落點的現象,而是分佈在一定範圍以內的,在力學中有一個名詞叫“射彈散佈”。當然,如果這些火炮同時射擊,在這樣交叉的火力中,即便是再深的彈坑也很有可能被再次擊中,但是如果是相對較深的彈坑,躲在其中還是能免於被炮彈衝擊波擊中的可能,畢竟炮彈落在同一個彈坑內的概率還是比較低的。據瞭解,真正參加過戰爭的士兵,並不會在一個彈坑內待很久,因為彈坑是炮彈擊中地面之後遺留下來的,在炮彈爆炸之後總會遺落一些炮彈的火藥。

這樣就很容易被之後戰鬥中爆發出來的火花引燃,以至於偶爾會在戰場中出現士兵被火藥灼傷的事情發生。所以在戰爭中士兵也同樣會主動挖一些坑出來,這樣就出現了兩種不同的坑,分別就是“彈坑”和“散兵坑”。據調查之後顯示,有一種“彈坑理論”,認為炮彈受到溫度、風力、後坐力以及精度的影響,在概率上很難出現同一個彈坑被兩發炮彈集中的可能,除非實在是太背了。

最後要說的是既然上了戰場,就沒有絕對安全的地方,散兵彈坑只能相對降低傷亡的概率,並不能絕對保障戰士的危險,所以,我們共同祝願世界和平,華夏再無戰事。


只有兩把刷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火炮的殺傷效率遠遠超過了步槍和機槍。根據戰後的一些數據統計,二戰中有60%左右的士兵傷亡都是由火炮造成的,可以說火炮是二戰時期的“頭號殺手”。為了躲避炮彈的襲擊,二戰時期的士兵都會在戰場上挖散兵坑。散兵坑屬於一種簡易的工事,一般散兵坑能夠容納一到兩名士兵,士兵們躲在散兵坑中射擊,同時也依靠著散兵坑躲避炮彈和子彈的攻擊。

散兵坑對防止炮彈的攻擊有很強的作用,炮彈殺傷士兵主要有三種方式,第一種是爆炸產生的強大沖擊波,這種衝擊波能夠震碎士兵的內臟,將士兵的身體撕裂。即使士兵沒有位於爆炸的中心方位,也仍然無法躲過沖擊波的攻擊。不過沖擊波都是橫向擴散,如果士兵躲藏在散兵坑裡面,就能夠依靠著散兵坑抵消掉大部分衝擊波的威力。

第二種方式是爆炸產生的碎片,炮彈碎片是火炮最主要的殺傷方式,炮彈在爆炸的時候會釋放出來大量的碎片,這些碎片的形態各異,比子彈的殺傷力更強。因為炮彈碎片的殺傷範圍極大,殺傷的威力也比較大,只要士兵位於炮彈碎片的攻擊範圍內,基本上都會被炮彈的碎片擊中。而士兵躲在散兵坑裡面,則能夠有效地躲避炮彈碎片的攻擊,即使士兵被一些威力巨大的炮彈碎片擊中,炮彈碎片在穿透泥土後威力也已經大打折扣。。

第三種方式是爆炸產生的巨響,因為爆炸的聲音比較大,在爆炸中心的人即使沒有被衝擊波和彈片擊中,也會被爆炸產生的巨響震死。因為散兵坑沒有隔音的能力,如果炮彈落在散兵坑附近,散兵坑內的人仍然會受到炮彈爆炸產生的巨響的傷害。總的來看,散兵坑能夠防禦住炮彈爆炸的大部分傷害,有效地保障士兵的生命,因此士兵在作戰的時候挖散兵坑,肯定有躲避炮彈的作用。


軍武小咖


挖散兵坑當然有用了!而且非常管用。在戰場上,老兵們有一個非常迷信的說法,那就是絕對不能跟新兵走一起!為啥呢?因為怕晦氣。這是因為有50%的人活不過第二年(弱勢的一方),這除了因為他們的戰鬥經驗不足之外,還跟人的運氣有關係,比如子彈漫無目的打出來,不打別人就打了你,你就只能怪自己運氣不好。老兵們自己覺得自己躲過了無數槍炮就屬於運氣挺好的那個類型,他們自己挖個散兵坑自己趴在那,肯定是不會挨炮的!(散兵坑一般有間隔,確保不會被一炮幹掉兩個人)

其次,從概率學角度來看,在戰場上,每發射十萬炮彈才會出現同時命中同一個彈坑的事。很多老兵都會選擇被炮彈炸過的地方來挖散兵坑,因為這樣被炮彈再打一遍的概率會很低。


優己


這不光是二戰啊,現代也有用啊

上邊這個圖是英國25磅榴彈炮(87.6mm)高爆彈的殺傷圖,那個百分比是在這個區域內人員的死亡率。雖然圖中沒有顯示散兵坑人員的傷亡率,但至少可以看到炮彈衝擊波和破片都是斜上方散的。只要臥倒或者蹲在散兵坑裡,就能很大程度的減少爆炸衝擊和破片帶來的傷害。

假設說戰力情況下死亡率是100%,那麼趴下則降低到了1/3,如果是站在塹壕中(開火姿勢)則降低到了1/15-1/50,如果是蹲在塹壕中則降到了1/25-1/100。


所以,挖散兵坑無論是降低直射傷害還是破片傷害,都是個非常行之有效、且簡單的方法


瘋狗的輕武


這個屬於基本的戰術常識了,即便在現在戰爭當中,在許多情況下,面對炮擊時直接臥倒或者進入工事之內,都是非常理想的方式,像散兵坑直接就減少了士兵站立在外面所能接受的受彈面積,主要原因就在彈片現在的殺傷屬於四散式,從爆炸點為基礎向四周散開,以前的炮彈採用的多為觸發式引信,往往只有在擊中地面之後才會爆炸,很難在空中爆炸。

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非常有限殺傷方式,呆在散兵坑之內,往往就傷不到人了,如果對比一下,站立時,一發122榴彈打對人員的殺傷面積可能800平方米,如果臥倒在散兵坑內,那麼就只有幾十平方米。

即便現代戰爭當中技術提高了,可以實現空炸引信,效果也不是怎麼想象那麼高,呆在戰壕裡依然有一定的良好效果,這種方式沒有過時了,依然是各國軍隊當中最基本的戰術動作了。


麥田軍事觀察




題主應該多看神劇,沒看到二戰的戰場上士兵向刺刀撒尿噴狗血嘛?二戰的歲月,那時的人還不完全具備科學性,士兵帶有很多信仰色彩。



印度是佛教之地,印度士兵就是虔誠的佛教徒。二戰中的印度士兵,進入陣地,首先默唸六字真言七遍,然後觀察風向,跪拜諸葛亮【諸葛亮諸大仙,急急如律借東風,太上老君快救命,牧童遙指杏花村】。二戰過後,聯合國考察團在印度發現了二戰印兵戰場上不倫不類的咒術。經專家分析屬於迷信思想。印度二戰老兵痛哭流涕,說這是他們的救命符,自從釋迦牟尼偷渡走人,善良的道士給了我們一張救命符,感謝無量天尊,感謝張三丰。



印度士兵挖散兵坑是二戰中的佼佼者,當時印度加入的多國部隊,屬於英國盟友。有七個國家的士兵向印兵學習挖坑,當年印兵從藏南算命瞎子鐵算子那裡買了三萬冊【挖坑指南和挖坑三要】。二戰後被印度佛教崇拜為【坑經】,與金剛經,大乘經並列為三經。



印兵挖坑,首先七步為坑,遵循【本是鄰國生,相煎何太急】的原則,然後快來快來數一數,二四六七八。印軍挖坑以唐詩為依據,一去二三里,三人四五坑,士兵五六個,八九十個坑。再利用勾股定理,乘法口訣,經過計算繪圖,避開炮彈落下的斜邊。所以印兵在二戰中是傷亡最小的部隊。多國部隊開始羨慕印兵的陣地散坑。只是印兵不教他們背唐詩,說唐詩是他們祖先留下來的。因此雖然學了挖坑,終未得挖坑真諦,印兵也落了個坑爹的名譽。



挖陣地散坑確實能避彈,孫子兵法曰,擅守者藏於九地,故能自保全勝也。在二戰中,百分之七十的參戰國實施了挖坑戰術,最大限度減少了士兵傷亡。據二戰結束後的戰情調查,挖坑法讓二戰提前結束八個月,更讓九千萬枚炮彈淪為廢彈,有效保護了士兵的生命安全。二戰結束後,士兵仰天跪拜【孫子兵法,我愛你,收了我吧】


白這個顏色


在國內或者國外的各種戰爭片之中,觀眾經常可以看到遭到一方陣地遭到猛烈的轟炸,士兵們躲在炮彈爆炸之後留下的彈坑裡,最後在四處爆炸的火光裡倖存下來的情景。那麼,炮彈留下來的大坑是不是戰場最安全的地方呢?其實熒屏之後的人物能夠躲在炮彈坑裡倖存的奧秘,多半是因為——他是主角。彈坑本身是否安全很難說的。



彈坑本身也許並不安全。在大量的炮彈從天而降時,落點的分佈其實是在整個一片區域裡的,或許準確地打擊到指定位置,或許偏離一段距離,炮彈是否爆炸也是一個不確定的因素。換句話說,這是個玄學屬性,是不確定的——與戰場的環境和炮彈的種類有關。主要士兵們會有一種感覺,炮彈落過的地方不會再有炮彈落下,因此是安全的。如果有深深的壕溝和堅固的堡壘的話,還是乖乖待在裡面吧。而到了現代,各種精確制導武器滿天飛的時代,躲彈坑就非常的不明智了。在北方聯盟聯合美軍攻打塔利班的時候,美軍炸彈一落地,無知的塔利班們也覺得,落下了炸彈的地方不會再落下另外一發,然後就爭先恐後的鑽到彈坑裡。然後,下一發炸彈就不偏不倚的砸進堆滿了塔利班的彈坑裡,把一群無腦的狂熱分子一鍋燴了。


如果是野外的平地,彈坑就相對要安全了。彈坑會使得這個位置比較低矮,可以躲避一部分破片和爆炸氣浪的傷害。比如在二戰的北非戰場,一旦步兵進攻不順利,那麼他們要麼暴露在沙漠上被射殺,要麼冒著嚴寒挖一晚上的戰壕,不然到天一亮密集的炮彈和子彈就會呼嘯而至。在沒有時間去挖屬於自己的散兵坑的時候,彈坑還是可以“將就著用”的。


歷史總結論


什麼時候都有用,因為你不知道炮彈啥時候會打過來,是不是空爆彈?即使不是空爆,重炮衝擊波也能把地面上的你剝光衣服,彈射出去,有坑至少不會光腚坐火箭。但也不能趴地上,靠洞壁太近,振壞內臟。


阿魏3608


沒用,別挖,到時候自己挖坑埋自己。

真到打仗了,反正是個死,一炮炸沒了,還能報個失蹤,還能留個念想,多好。


obayang159


我覺得應該有用吧!至少可以隱藏自己!

躲在低窪處,流彈碎片不容易飛濺到身上造成傷害,而且可以很好的隱藏自己的人位置,讓敵人不容易鎖定自己,從而減少對自己的傷害!

這個應該也是相對的,如果流彈掉進挖的坑裡,那就沒有用了!只能說增大了安全係數[捂臉][捂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