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利好來襲?都在等A股開盤!巴菲特開始“貪婪”了

習慣在別人恐懼時貪婪的股神巴菲特,面對“活久見”的全球恐慌性股市行情,又“貪婪”地出手增持了,3.59億美元增持紐約梅隆銀行!

這個週末,一同到來的利好還有央行降準、央行表態利率將明顯下行、國內疫情形勢持續好轉以及世界各地積極防控疫情等。一大波利好刺激下,A股明早會否開門紅?先詳細品讀一下這些週末重磅消息吧。

巴菲特出手了!

據美國證監會3月13日披露,巴菲特3月3日增持了紐約梅隆銀行(BNY Mellon),增持後持有紐約梅隆銀行8900萬股,佔總股本比例超過10%。

此前,紐銀梅隆銀行2019年年報顯示,伯克希爾·哈撒韋當時持有7976.51萬股,持股比例為8.86%。3月3日增持923.49萬股,按照當日收盤價每股38.83美元估算,股神這筆交易可能斥資3.59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美股持續“史詩級”暴跌,紐約梅隆銀行亦遭血洗。2020年以來,股價跌幅已經超過30%。在3月3日股價繼續下行後,巴菲特果斷買入。之後,紐約梅隆銀行經歷了短暫反彈,隨後又經歷了更慘烈的暴跌,不過最近已呈現反彈態勢。

多重利好來襲?都在等A股開盤!巴菲特開始“貪婪”了

分析人士預計,目前美國三大股指均已進入熊市,新冠肺炎疫情將美國經濟拖入衰退是大概率事件,但巴菲特還將繼續在“別人恐懼時貪婪”。納斯達克官網轉發文章召喚股神:“現在是巴菲特貪婪的時候了”。

降準來了!

3月13日傍晚,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降低社會融資實際成本,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於2020年3月16日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對達到考核標準的銀行定向降準0.5至1個百分點。在此之外,對符合條件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再額外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支持發放普惠金融領域貸款。

此次定向降準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其中對達到普惠金融定向降準考核標準的銀行釋放長期資金4000億元,對符合條件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再額外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1500億元。

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稱,此次定向降準釋放長期資金有效增加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的穩定資金來源,每年還可直接降低相關銀行付息成本約85億元,通過銀行傳導有利於促進降低小微、民營企業貸款實際利率,直接支持實體經濟。

央行:已經發放專項再貸款1840億元

3月1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發揮再貸款再貼現政策作用支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情況舉行發佈會。

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在會上表示,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繼續綜合採取多種措施促進貸款利率明顯下行,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和經濟發展。一是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為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供一個良好的流動性環境;二是繼續推進LPR改革有序推進,完善LPR的傳導機制,繼續釋放改革促進降低貸款實際利率的潛力;三是引導銀行體系適當向實體經濟讓利,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激發微觀主體活力,暢通經濟金融的良性循環;四是繼續發揮存款利率、基準利率作為整個利率體系壓艙石的作用。

孫國峰介紹,人民銀行1月31日設立了3000億元抗疫專項再貸款,為支持疫情防控發揮積極作用。截至3月13日,人民銀行已經發放專項再貸款1840億元,9家全國性銀行和10個省市的地方法人銀行向4708家全國性、地方性重點企業累計發放優惠貸款1821億元,平均每戶企業獲得優惠貸款4000萬元。

優惠貸款的加權平均利率為2.56%,財政貼息50%以後,企業實際融資成本大約是1.28%,低於國務院關於利率不高於1.60%的要求。目前來看,銀行發放優惠貸款的進度保持在每天100億元以上,發放速度比較快。

此外,2月26日,人民銀行還出臺了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政策,引導金融機構以優惠利率資金去支持疫情防控。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主要用於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是人民銀行為企業提供的低成本、普惠性的資金支持,覆蓋面廣,包括復工復產的中小微企業,參與的金融機構也更加廣泛,包括2500家左右的地方法人銀行。

A50期貨大漲1.62%

美股週五晚上又是過山車行情:從開盤道指一度上漲超過1300點,到收窄不足百點;尾盤又出現了超級大逆轉,暴漲超9%。

當時特朗普舉行記者會,宣佈多項措施應對疫情,美股直線飆升,三大股指均漲超9%。

而目前中國A50指數期貨也由跌轉漲,最新大漲1.62%。

歐美股市已絕地反彈

3月13日,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根據第23條和第26條條款,暫時禁止部分賣空工具和交易。另外,西班牙、泰國、意大利、英國、韓國、土耳其等六個國家也已出臺禁止做空措施。

而隨著各國紛紛出臺限制做空的政策,英美等國家對新冠病毒疫情全面重視,13日下午開始包括A股在內全球股市全面反彈,當日美股雖然一度受到特斯拉(TSLA)大跌的拖累,但尾盤大幅反彈,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反彈近2000點;3月13日全球股市經歷了“大奇蹟日”。

此前,3月12日晚,全球股市曾遭遇罕見一幕,美股上演史無前例的周內二度熔斷,包括美國、加拿大、韓國、印尼、巴西等在內超過10國股市發生熔斷,盤中暫停交易。

A股能否成為全球風險資產的避風港?

關於A股是否是全球資金的避風港:

(1)對於短期而言,說A股能夠成為全球資金的“避風港”,大概率是個偽命題。過去幾年,多次證明了,一旦美股暴跌,或者是進入全球risk off的大環境,短期來看,全球投資權益的產品,都要整體性降低倉位,從而A股也會被賣出。幾乎沒有出現過,由於美股暴跌,全球資金賣出美股、買入A股的情況。

(2)對於長期而言,如果發達國家市場進入經濟衰退導致的熊市,那麼外資的確可能進一步提升A股的配置比例。

第一,外資持有所有中國資產(A股、港股中資股、中概股)比例仍然遠低於其他國家;

第二,臺灣和韓國MSCI納入比例提升的空檔期,外資仍然持續流入

第三,隨著A股逐步納入MSCI,國外共同基金(JP Morgan、普信等)持有A股的比例目前仍小於A股在MSCI全球+新興市場的加權配置比重(約1.7%)。未來即便A股納入MSCI的比例短期不提升,A股部分優質資產的高盈利能力和回報率的優勢,也會吸引更多海外主動型共同基金繼續增加A股配置。尤其是當發達國家資本市場由於經濟衰退進入熊市的時候,A股真正的“避風港”作用在長期會體現出來。

懸念:A股明天怎麼走?

多重利好不約而同般在這個週末到來,給資本市場重重釋放信心。那麼A股明天會否迎來大漲行情嗎?

海通證券3月15日發表研報表示,中國對疫情的防控更有效、上市公司盈利數據更好、A股估值更低,市場中期趨勢取決於內因。疫情不改牛市趨勢,但影響了牛市節奏,短期市場仍需要時間盤整蓄勢,整體來看,符合轉型方向的科技+券商仍是主線。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在3月15日“上市公司高管和投資者宏觀經濟視頻會議”上表示,2019年以來,A股慢慢走入了一個上升週期,在處於上升週期的時候,海外的大幅震盪,A股也會表現出調整,一旦海外企穩,A股預計將繼續攀升,因為有流動性和政策的支撐。預計未來海外的疫情仍處於發酵期,市場仍然在尋找市場底,震盪不可避免,但大幅下跌的風險警報在政策的支持下應該是逐步解除。A股在海外市場震盪期間,預計也將處於調整階段。一旦海外市場市場底尋出,A股將繼續沿著自有的上升通道演進。

中信證券認為,在全球市場動盪的過程中,A股市場擁有充足的韌性,A股市場整體估值水平仍然偏低,中國經濟以及A股上市公司的全球敞口相對有限。因此3月下旬既是全球疫情的觀察期,也是A股的最佳配置窗口,新舊基建及相關科技龍頭依舊是全年配置主線,此外重點關注政策推動下穩就業及促消費相關受益行業。

星石投資表示,面對海外市場這種黑天鵝,不必過於恐慌,投資者可以試試底線思維,找一個極限情況下的“錨”,比如可以參考上一次金融危機。目前實際上經濟金融情況完全沒有金融危機時期那麼糟糕,本來疫情是短期衝擊,轉化成長期危機的可能性比較小;其次美國的經濟也並不差,A股也越來越獨立,因此對A股的長期趨勢有信心。

來源:e公司官微、中國基金報、天風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