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吞下”申通 “快遞女王”套現146億離場?22歲成遺孀嫁司機

隨著科技和互聯網的不斷髮展,國人們已經漸漸的習慣了在網上購物,伴隨著網購一起誕生的,還有快遞一行。所以,在電商行業在中國普及之後,我國的快遞行業也迎來了黃金髮展期。

一說到我國的快遞行業,你首先想到的就是“三通一達”和順豐吧?畢竟,這幾家國內的主流快遞已經拿下了快遞一行的大部分市場份額。

順豐快遞一直都被稱作是“快遞一哥”,之所以會被這樣稱呼,是因為除了順豐的運費偏貴以外,無論是運送速度,客戶滿意度還是年營收的成績都不遜於其他的快遞企業。

伴隨著疫情的影響,今年1月份,國內的快遞公司業績承壓。據報道,今年1月份“通達系”的快遞企業月營收和業務量的同比增速都開始雙雙下降。其中,營業收入普遍下降了超20%,而圓通和申通的1月份業務量下降幅度也超過了10%。

相較之下,京東和順豐的業績要比“通達系”好的多了,紛紛呈現了上漲模式。可以說,京東順豐和“通達系”的業績簡直就是呈現了“冰火兩重天”的現象。

數據顯示,順豐1月份營收同比增長了10.64%,業務量增長了40.45%;而京東物流的官方數據顯示,在整個春節期間,京東物流的開放業務量同比增長了超70%。

這樣看來,“通達系”在這次的疫情下輸的有點“慘”。話說回來,“通達系”快遞的創始人還是“一家子”的呢,現在聯合起來卻也“敵不過”京東和順豐這兩家“孤軍奮戰”的快遞企業了。

順豐的王衛是“快遞一哥”,但是“通達系”中也有一個“快遞女王”,名叫陳小英。但是再往前推,“通達系”中還有一個“快遞鼻祖”,名叫聶騰飛。而陳小英和聶騰飛本是夫妻,兩人一同創立了申通快遞。

為什麼說“通達系”是一家子的呢?我們慢慢捋一下其中的關係。其中的故事,要從“快遞女王”陳小英開始說起。

陳小英出生在1976年,是浙江杭州桐廬人。陳小英的父親早早就去世了,所以陳小英15歲的時候就進入了印染廠打工。而聶騰飛,在1989年的時候就已經進入了印染廠做工。在廠子裡,聶騰飛和陳小英相愛了。

上世紀90年代,杭州的進口貿易非常火爆。但是,外貿公司卻遭遇了一個難題,報關單必須次日抵達港口,不過當時的快遞卻要走上3天,根本無法滿足外貿公司的運輸需求。這時候,聶騰飛從中發現商機,開始幫外貿公司的老闆送報關單。

當時,聶騰飛從一單裡就能賺幾十塊錢。就這樣,頗具商業頭腦的聶騰飛開始專注於快遞行業,辭去了工廠的工作。那時,陳小英也跟隨著聶騰飛辭去了工作,和聶騰飛以及另一個工友詹際盛在1993年開辦了盛彤公司(申通快遞的前身)。

創業不久,三人就很快賺了2萬多。所以,幹著幹著工友詹際盛就退出自立門戶去了,成立了天天快遞。由於人手不夠,聶騰飛找來弟弟聶騰雲幫忙,而陳小英也找來哥哥陳德軍。就這樣,四人又開始繼續創業。隨著盛彤不斷擴大,幾人將其改名為了申通。

但是,一場飛來橫禍打亂了所有的計劃。1998年,聶騰飛在出差途中因為車禍去世了,而那時的陳小英才22歲。聶騰飛的去世對陳小英的打擊很大,但是多虧有兩個人陪在她身邊,一個是自己的哥哥陳德軍,另一個就是聶騰飛的司機奚春陽(陳小英的第二任丈夫)。

聶騰飛去世後,他的弟弟聶騰雲退出了申通,自己成立了韻達快遞。後來,陳德軍的同學成立圓通,陳德軍的朋友成立中通。而陳小英和陳德軍則繼續打理申通。所以,看到這裡,大家明白“通達系”為什麼是“一家子”了吧?

在電商進步以及市場競爭漸漸加大後,陳小英一路帶領著申通走到了現在的地位。在陳小英和前夫聶騰飛的司機奚春陽結婚之後,奚春陽也開始加入了打理申通的隊伍中。

申通迅速發展,很快成為了行業中的前三甲,一度佔據著將近四成的快遞市場。2015年,申通,天天宣佈戰略合作。同一年,申通快遞成功借殼上市,而陳小英的身價財富一下子暴漲到了120億元,成為了行業人口中的“快遞女王”。

2019年,申通快遞更是得到了馬雲的青睞!3月份,阿里巴巴以著46.6億元的價格收購了申通14.6%的股份。同年8月份,阿里巴巴再次宣佈收購申通31.35%的股份,約定收購價為99.82億元。而阿里巴巴就這樣成為了申通的大股東,而陳小英和陳德軍兩位創始人,由此套現了近146億元,從此金盤洗手,退出了申通快遞。

阿里完全“吞併”了申通,而從前的申通創始人全部已經撒手不問了。那麼,被阿里收購了的申通業績如何呢?在申通快遞披露的2019年度經營業績中可以看出,申通快遞2019年營業總收入為230.67億元,同比增長了35.58%。但是,申通的淨利潤卻為18.18億元,同比減少了33.67%。

被阿里收購的第一年中,申通的淨利潤就下降了超過30%。其實,2019年國內快遞市場競爭非常激烈,而近年來更有不少快遞企業已經消失了。而業績下滑,也不僅僅是申通一家而已。

從一個打工妹成“快遞女王”,還一手打造出申通這個快遞頭部企業。在快遞市場競爭越來越大的時候,陳小英見好就收退出申通的行為,真的是很明智!

在國內快遞市場競爭愈加激烈的今日,你覺得國內哪家快遞企業是表現最好的?未來國內的快遞市場,會不會真如劉強東在2017年接受央視財經專訪時所說的那樣:“未來的快遞行業能存活下來的,可能就是順豐和京東!”。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