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有味,儿时有梦

青灯有味,儿时有梦

印象里,少年,总是爱做梦的。

那时的梦很单纯。而农村,为我们这些孩子提供了逐梦最原始的土壤。我对少时的印象很深刻,但是大体说来是快乐的。

记得那些年的暑假里,我和哥哥弟弟们除了学习,一天到晚啥都干。顶着酷暑,我们每天干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捡毛桃核。桃仁是一位价格便宜但是对活血化瘀疗效很好的中药。所以村子里专门有人以6毛钱一斤的价格收桃核。于是,我和哥哥弟弟们一大早就拿着框子偷偷潜伏在人家的毛桃树下面。把树上掉下来的烂桃子用石头砸开去肉,取出桃核,轻轻地放进框子里。为免得惊动了主人。这家树下捡得差不多了,再到另一家。实在没有了,就把人家树上还没有熟透的桃子摘下砸开。这样一天下来,怎么的也能捡个十来斤桃核。当我用桃核换来了十几块钱的“巨款”,心里面的激动和欢喜可想而知。然而也正是为此,我惹的村里的奶奶,婶婶们三天两头地跑到家里和母亲讨要说法。我很无知,母亲很无奈。甚至有的时候,天热的受不了了,就撒泼耍赖地从父母身上要几毛钱去买几根冰棍解解暑。那味道,至今想来,可算是我心里的“人间美味”了。少年的岁月,永远是一部读不完的书。一路高歌,一路追逐着那份属于我们的最原始,最充实的梦。

青灯有味,儿时有梦

小时候家乡的毛桃。

但是,当我长大后,慢慢读懂这本所谓“快乐书本”的同时,却在另一本书的阅读上欠缺得太少,那就是学习。那时候读得书确实太少了。一来是因为那时候没什么书读。二来是因为心玩野了,不想读。那时候能读的书就是老师在学校向我们推荐的作文选一类的书籍,枯燥乏味。以致我最后竟然会“坐进观天”地认为没什么好书读。直至有一次我在村里的一位长者家里见到一本绣像本的《西游记》,并且偷偷拿来读完之后,我的阅读观从此发生了巨变。也因为我对书的好奇而打动了那位长者,长者不但没有怪我,反而将这本《西游记》送给了我。这就是我的阅读启蒙。后来我就到处找机会去读书。渐渐地我也爱上了读书。而在今天这个时代的孩子们从来不会因为买不起书而没书读。那么我就建议你,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阅读。阅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智者在谈话。一旦你进入了那样一种情景,你必定收获满满。就比如当你读到余华的《活着》这本书的时候,当你看到那么多本该有着无限美好未来的人们却因各种原因失去亲人,失去生命,失去人生的时候,你就会深切地明白鲁迅为什么会讲“所谓的悲剧就是将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毁灭给别人看”这句话了。因为,悲剧永远是最美的美。而少年时期,是你感受人间至美的最佳时期。当然,如果你喜欢平淡的语言,那就读一读季羡林,琦君的散文;如果你想励志,那就读一读史铁生的文字,甚至你还可以阅读一些历史和军事,科学与自然。趁这个时期,努力地阅读一把吧。我一直认为,一个人不能经历人世间所有的事情,但是通过阅读,我们的一颗心却能感悟所有的灵魂,我们每读一本书,就会让那些本该活着的人在我们的心里再活一次。前人们的智慧永远在那里,可是你做好了与他们邂逅的准备了吗?所以,逐梦,阅读!


青灯有味,儿时有梦

西游记画像

少年时,逐梦季。从心开始,以行动证明。岁月,会给与你最丰厚的馈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