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馬上跟我兒子離婚,今後也不許來看孩子”“好”

做你的情感樹洞。點擊上方“關注”,你的故事,你說,我聽

“兒媳,馬上跟我兒子離婚,今後也不許來看孩子”“好”

蒂姆-凱勒認為:“婚姻是一種契約,當你步入婚姻的時候,就意味著你默認遵守契約,犧牲和壓抑部分天性,以享受婚姻帶來的好處。”

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自由,所有的自由都是有限制的,遵循這種限制,才會給你帶來更高層次的自由。

每個人在婚姻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便也有了不同的定位,有了不同的責任與義務,履行婚姻賦予的職責,婚姻的幸福感才會獲得。

如果盲目地走進婚姻,不遵守婚姻的契約規定,抱怨婚姻的束縛,不能夠承擔自己的責任,以及父母長輩不合理的入侵,都會導致婚姻的失敗,甚至需要去承擔嚴重的後果。

讀者羅茜(化名)在女兒5歲的時候,與丈夫離婚,以為獲得了她想要的自由,13年之後,她為自己的失職和任性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站在她面前那個18歲的漂亮女孩拒絕承認她是媽媽。

羅茜出生於貧困的農村家庭,重男輕女的家庭讓她沒有得到很好的教育,初中都沒有唸完,就幫家裡做農活、做家務。

她弟弟倒是個讀書很厲害的好學生。等羅茜16歲時,父母就讓她去城裡打工,賺錢讓弟弟上學。

就這樣,16歲的羅茜揹著簡單的行李來到了城市。先是在一家飯店當服務員,因為人長得漂亮,也會說話,被來飯店吃飯的服裝店老闆看中,去到地下商場賣服裝。

因為人長得漂亮,身材又好,做的又是服裝生意,耳濡目染,手裡有了點錢,也學會了打扮,幾年時間,羅茜已經完全脫掉了剛到城市的土氣。

“兒媳,馬上跟我兒子離婚,今後也不許來看孩子”“好”

從農村來到城市,一切都很新鮮。在地下商場上班的姑娘們大多來自農村,下班後有點姿色的,老闆會帶著去酒場疏通生意上的關係;沒有場的時候,大家就聚在一起玩兒,夜晚不再那麼無聊。

羅茜就是在飯局上認識了後來的老公,在工商所上班的公務員大偉。

大偉對羅茜可以說是一見鍾情。那次認識後就不斷地邀請羅茜出去吃飯,也會經常介紹女同事、女同學到羅茜那裡選衣服,還瘋狂地送禮物哄羅茜開心。

羅茜想到自己是農村家庭,條件不是很好,能嫁到城市是她的夢想。而現在,大偉的條件比單純城市戶口的人還要好,本人是公務員,有體面的工作,父親是退休老師,母親是銀行職員,家庭背景比自己好得太多,所以,只交往了半年,羅茜就答應了大偉的求婚。

可大偉家裡卻鬧翻了天。父母對大偉要娶一個鄉下姑娘極力反對,長得漂亮有什麼用,家在農村,那麼窮,還沒有文化,還有一個弟弟,說什麼也不答應。

大偉像是吃了秤砣一樣,鐵了心要娶。

兩位老人也沒轍,以拒絕出彩禮來要挾羅茜,希望她知難而退。

照婆婆的話說,羅茜嫁到大偉家,那就是山雞變鳳凰,怎麼還會好意思要彩禮。話裡話外全是嘲諷。

羅茜父母倒是沒計較親家的嫌棄,要羅茜沒有彩禮也嫁。

他們的想法倒是有些“超前”,不看重眼前的利益,看中的是有個做公務員的姐夫,興許以後能幫到羅茜剛畢業的弟弟。

羅茜就這樣沒有一點底氣地嫁到了大偉家。

“兒媳,馬上跟我兒子離婚,今後也不許來看孩子”“好”

婚前這麼多矛盾,婚後怎麼可能過得好!

羅茜到底還是年輕,她沒能意識到。她還沉浸自己的喜悅中:在自己在城市終於有了自己的家,可以安安穩穩地過幸福的生活。

公婆不喜歡羅茜,自然也不想出錢給小兩口買房子,羅茜婚後就與公婆同住。

剛開始,羅茜也想好好做人家的妻子、做人家的媳婦。

公公有高血壓糖尿病,身子骨一直不是特別好。羅茜嫁過來,婆婆就給她立了規矩:每天6點準時給公公做好早餐。

新婚的羅茜很想得到公婆的肯定,做得很起勁,但沒過多久,這股子勤快勁兒,就在公公對早餐的挑剔中、婆婆一天無數頓的數落中消耗殆盡。

婆婆說:“你看你,什麼都不懂,糖尿病不能吃甜的東西,豆漿放那麼多糖,讓你公公怎麼喝,沒事多學學,一點營養學都不懂,怎麼照顧一家老老少少?”

而公公不滿意她時,就把筷子一摔,瞪著羅茜翻著白眼,生著悶氣躺倒在床,一聲不吭,讓羅茜感到非常壓抑。

在銀行工作的婆婆對家裡的每筆花銷,都要記賬,細到買一根蔥、一把蒜。

羅茜嫁過來後,婆婆還專門為她準備了一個賬本,讓她把自己的花銷都記上去。

而羅茜工作以後,除了把部分錢寄回家,自己花錢沒有計劃,花多花少沒有數。

婆婆就經常拿著這個小賬本,指著上面如鬼畫符一樣的字跡,話裡話外敲打她沒有文化,花錢大手大腳。

婆婆總是有意無意的說:“人啦,還得是有文化,沒事多讀讀書、多看看報,很重要的,別到了哪天,去市場買個菜都算不明白帳。以後你出門買菜的錢都要一筆一筆詳細地記下來,字寫清楚點。我不管錢是誰給你的,只要是你買菜花出去的都要記上。別花錢大手大腳的。”

其實婆婆的話有些也是對的,過日子嘛,就是要儉省,不亂花。當然更多的時候是對這個沒有文化媳婦的輕視。

“兒媳,馬上跟我兒子離婚,今後也不許來看孩子”“好”

從來到城市就放飛自我、自由慣了的羅茜心裡開始有了抱怨。她希望大偉能夠幫她說話。可大偉呢?不是假裝睡覺,就是簡單敷衍兩句:“哎呀,你聽媽的話,多學學唄,這都是當媳婦應該的。”

在家裡,沒有一個人是羅茜的後援,但怨氣總是要有個出口,羅茜開始和商場裡的朋友抱怨自己的婚後生活,抱怨被公婆指責、抱怨老公不關心。

商場裡的那些朋友,都各有各的心思,有的嫉妒羅茜嫁到了城裡,有的是安了壞心存心搗亂,有的倒是真心想為她排解,只是選擇的方式不對,他們邀羅茜去喝酒買醉。

“哎呀茜茜,你看看你長得這麼好看,嫁給哪個有錢的大哥不行啊,何必在他家受這股子氣,沒事出來喝喝酒開心開心多好,做什麼賢妻良母,大偉那個媽媽她也配?”

酒是個好東西,很快就讓羅茜忘記了煩惱。羅茜開始經常性晚歸,婆婆更是不滿,兩人的衝突達到了頂點。

而大偉在兩個女人的衝突中,選擇做一個悶葫蘆,對婆婆的話,大偉不敢頂撞,只拉著羅茜說:“我媽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她說你幾句還不是為了咱倆好嘛,你別生氣,以後不喝酒了就好了嘛。”

“可你媽侮辱我啊。說什麼我給你下了迷魂藥,現在又去給別的男人下藥,她在侮辱我人品不正。”

大偉也生氣地說:“那你說,你天天晚上出去喝酒,有個好女人的樣子嗎?”

一直野慣了的羅茜聽大偉這麼一說,氣得又跑了出去。在朋友們的挑唆下,準備跟大偉離婚。這時,她發現自己懷孕了。

再三考慮後,為了孩子,羅茜還是決定回去和大偉好好生活。她漸漸地收斂了自己的行為,每天按時上下班,晚上也不出去玩兒了,公婆再說什麼也全當沒聽見,學會了忍耐。

羅茜想:等自己生下孫子之後,公婆應該就不會覺得自己沒用了,畢竟給他們家續了後。

然而天不遂人願,十個月後,羅茜生了一個女兒,讓一直盼著抱孫子的公婆非常失望。

“兒媳,馬上跟我兒子離婚,今後也不許來看孩子”“好”

婆婆說:“哎呀,你說你沒有文化,什麼都不懂也就算了,生個兒子都不會生,你公公白白巴望著抱孫子了。”公公更是在月子期間連抱都沒有抱過小孫女。

月子也是羅茜自己照顧自己,做飯,刷碗,掃地,洗衣服,羅茜一樣都沒落下。

作為丈夫的大偉,嫌女兒夜裡總是哭鬧吵到自己休息,要麼一個人搬到客廳睡,要麼乾脆在單位不回家了,以逃避婆媳紛爭和家庭問題。

羅茜心裡很委屈,好不容易熬完了月子,羅茜又恢復了懷孕前的生活,也不管自己還要回家給孩子餵奶,與朋友們買醉消愁。

家庭戰爭再次爆發。

羅茜覺得自己已經受夠了婆家的委屈和指責,聽朋友的勸,又一次想跟大偉離婚。可掂量一下自己的錢包,癟癟的。自結婚以來,家裡那個小賬本記錄了羅茜為家庭的花費,而懷孕不工作以後的開銷是大偉在支付,自己手上的私房錢一下子打消了她離婚的念頭。

就這樣在吵吵鬧鬧的家裡,羅茜基本上白天上清醒的、晚上是糊塗的。因為只有喝醉了,回家才聽不到婆婆的指責;喝醉了就不用做家務;喝醉了就不用早起給公公做永遠不合口味的早餐。

直到有一天,婆婆直接開口罵她BIAO子,拽著大偉要他跟羅茜離婚。這一次,婚才真的離了,孩子也因母親“德行有失”,判給了大偉。

羅茜覺得自己終於解脫了,與朋友接連慶祝了好幾天。可自己再怎麼混、再怎麼貪玩,做母親的本能還是讓她非常想念女兒。她想見女兒,她站到了婆家門口,卻被婆婆攆了出去,婆婆罵她“不配做女人,不配做媽”。

想去幼兒園偷偷看一眼,卻得知女兒已經轉園。給大偉打電話,號碼已經成了空號。大偉一家是鐵了心不讓自己見女兒了。

她想去爭女兒的撫養權,但兜裡只有區區兩三萬塊錢。而這幾年與朋友的廝混,讓自己一點長進都沒有。有的朋友已經做了老闆也賣起了服裝,自己還在給別人打工。

羅茜才意識到,自己有多失敗。相比起來,女兒在父親那裡才會有更好的成長條件。羅茜這才死心地“放棄了女兒”。

“兒媳,馬上跟我兒子離婚,今後也不許來看孩子”“好”

年少輕狂,只因沒有遇到挫折。羅茜為她年輕時的任性付出了代價。

離開女兒這些年,她漸漸收斂了性子,努力工作,希望有一天能與女兒面對面時,能夠彌補女兒這麼多年母愛的缺失,還上欠女兒的債。

這十幾年,羅茜拼命地打工,想念女兒的時候,就偷偷地躲在上下學的路上,看女兒幾眼,卻不敢去面對她。

她也想過再成一個家,找過幾個男朋友,都因為種種原因而分手。十幾年孑然一人,生意倒是有了點起色,自己開了家服裝店,雖然小了點,倒也穩定盈利了。

後來,她聽說女兒上了大學,心想自己這麼多年的努力,已經成年的女兒應該能夠理解。自己也有了些底氣,可以站在女兒面前。

令她沒想到的是,她在女兒宿舍樓下苦苦等了好幾個小時後,那個剛剛睡醒午覺、還穿著睡衣的漂亮女孩下樓,語氣淡淡地告訴她:“十三年了,你沒愛過我,你不是我媽!你請不要再來了”,轉身就上了樓。

這個時候,羅茜才徹底清醒過來,從她任性地離開女兒的那一刻起,她已經徹底失去了她。

英劇《艾瑪》有句臺詞:“只有窮困潦倒的老姑娘才會成為大家的笑柄。”

羅茜在講述自己的故事時,泣不成聲,也悔不當初,她讓自己活成了婆家的敗類、女兒的恥辱、自己眼裡的笑話。

“兒媳,馬上跟我兒子離婚,今後也不許來看孩子”“好”

“雪崩的時候,每一片雪花都是有責任的”,一如婚姻的破滅,往往不是哪一個人的責任。

拿羅茜的婚姻來說,婚姻的門不當戶不對、羅茜自己缺乏責任感、也缺乏溝通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公婆的強勢和嫌棄、丈夫的媽寶特質,都是婚姻破裂的因素。

婚姻的定律是0.5+0.5=1,要成就長久的婚姻,夫妻二人要各自去掉一半的個性,為家庭付出,非原則問題上相互妥協。如果事事不願讓步,那麼本是無關痛癢的小事很容易被無限放大,原本甜蜜的婚姻就會硝煙滾滾,戰火連天。

要學會一起努力共同成長,在磨合中包容,在包容中理解,在理解中獲得幸福。

同時,婚姻也是兩個家庭的事,大多數的門當戶對,是在婚前就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和苦惱,讓兩個家庭更容易兼容。婆媳關係也不容忽視,婆媳之間最重要的就是相互包容與理解,才能維持更好的家庭和睦。

當木已成舟時,一味地指責和苛求更是一種錯誤。

天下之家,還是應該以和為貴。

“兒媳,馬上跟我兒子離婚,今後也不許來看孩子”“好”

文 | 禾田飛歌

圖 | 圖文無關,如侵必刪

END

今日互動話題:

你為婚姻做過什麼努力嗎?

請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