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爭氣的國家,蘇聯支持它15年,我國援助20年,至今仍落後貧窮

世界有這麼多國家,有先進的就有落後的,但大部分前者都會去幫助後者發展,後者也在前者的幫助下很快就扭轉本國的局勢,不說能馬上富起來,但是最起碼可以保證民生和經濟的提高,有的更是進入到了發達國家當中,就像處於地中海東南沿岸的以色列,這個國家大部分都是沙漠,和周邊國家的關係也不怎麼樣,但是在美國的幫助下,以色列不僅能夠站住腳,而且發展的越來越好,現在已經是中東地區很有實力也是最強大的國家之一了。

最不爭氣的國家,蘇聯支持它15年,我國援助20年,至今仍落後貧窮

可是也不是所有國家都和以色列一樣,幫扶一下就可以發展起來,在歷史上他們就像是“阿斗”,就是混吃等死接受別人的好,在先進國家使勁兒的幫助下還是沒發展起來,甚至照樣那麼窮,實力還是那麼弱,就比如阿爾巴尼亞,被稱為“歐洲明燈”,當初蘇聯幫助這個國家幫了十五年,我們國家還幫助了二十年,可它至今還是歐洲最窮國家之一。

最不爭氣的國家,蘇聯支持它15年,我國援助20年,至今仍落後貧窮

阿爾巴尼亞是一個很小的國家,國土面積只有2.87萬平方公里,人口也是大約286萬人,首都在地拉那,像這種面積不大人口也不大的國家,其實只要大國幫扶一下,經濟是很快能起來的,哪怕是重新調整經濟結構來發展,也能走向發達國家的行列,所以在這一點上,阿爾巴尼亞比起其他小國家是不錯的,畢竟前後有兩個大國曾經幫助過它。

最不爭氣的國家,蘇聯支持它15年,我國援助20年,至今仍落後貧窮

第一個幫助它的國家就是蘇聯,在二戰之後,蘇聯的實力是有目共睹的,而且還是社會主義的“帶頭大哥”,在軍事上它的發展也是空前絕後,經濟更是其他國家無法相比的,作為這樣的一個大國,它自然想更加提高自己的國際地位,所以阿爾巴尼亞就成為了它的一個跳板,從1946年阿爾巴尼亞建國開始,蘇聯就沒停過對他的援助,除了經濟上支持,還讓很多技術性的工人專家前往指導,在當地建設了很多工廠,這樣的援助實在是走心了,所以在15年的援助下,阿爾巴尼亞百姓生活是很好的。

最不爭氣的國家,蘇聯支持它15年,我國援助20年,至今仍落後貧窮

可是阿爾巴尼亞似乎沒有醒悟,1961年的時候,阿爾巴尼亞開始抗拒蘇聯的管轄,和蘇聯反目成仇,並且還和蘇聯公開斷絕關係,這讓蘇聯政府很是生氣,不在援助它們,當時中蘇關係惡化的時候,阿爾巴尼亞開始和我國示好,所以我國就繼續蘇聯的行動對阿爾巴尼亞進行援助,也派了不少工人過去,在當地很多設施都是中國工人所建成的,經濟上也給予大量支持,甚至在當地還有一首歌《地拉那-北京》很是出名。

最不爭氣的國家,蘇聯支持它15年,我國援助20年,至今仍落後貧窮

一點兒也不誇張的說,中國對他們的援助,比當時蘇聯還要讓他們過得舒服,也許就是有大國的支持,讓他們鬆懈了,沒了鬥志,也沒有想成為發達國家的心,我國很多高品質的特殊材質自己都捨不得用,拿去給他們,但是卻被他們當成了電線杆,有的更是堆在倉庫裡無人問津,有了大國的支持,整個國家都變得懶惰,根本沒有好好計劃發展自己的國家,國人更是過得很舒服,享受政策,完全沒有想著出去創業自己動手。

最不爭氣的國家,蘇聯支持它15年,我國援助20年,至今仍落後貧窮

所以這麼多年來,阿爾巴尼亞根本沒發生任何改變,兩個大國援助了這麼久,他們還是衣來張手飯來張口的習慣,所以後期我國需要發展本國建設的時候,不再援助阿爾巴尼亞,所以他們馬上翻臉,而且還在聯合國上面擠兌我國,而現在這個國家已經發展到“遍地傳銷“,國家百姓更是毫無鬥志,經濟發展也是一片荒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