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開學,孩子在家上課只能逼?學學倒U型假說,父母施壓得有度

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為了孩子們的安全,學校開學時間也延遲了,到如今,孩子在家上網課也有一個多月了,很多地區還沒有開學的通知。而孩子在家上學也成為了家長們

頭疼的一件事,因為孩子們都適應了在學校中學習,突然在家上網課,難免會有很多孩子適應不了,從而導致學習效率不高

我家孩子也是一樣,由於一直在家上網課,孩子一開始的新鮮感也過去了,原本對於上網課還是很積極的,但是時間一長,慢慢的孩子的壞習慣就出來了,就比如我家孩子愛玩手機、睡懶覺,飲食也不規律,甚至到後面副課直接就不學了。

還沒開學,孩子在家上課只能逼?學學倒U型假說,父母施壓得有度

很多孩子都出現這樣的狀況,在家上網課畢竟還是不比在學校,學校有老師的約束,而在家中只有父母來監督,就好比趕鴨子上架,父母對於孩子這種懈怠的行為也不知如何是好。

慢慢的家長們為了不讓孩子落下功課,只能去逼迫孩子上課,比如我就把孩子的手機沒收、並且上課時間不準孩子出房間,強制性地讓孩子上網課學習。

而我鄰居比我還要嚴格,因為他家孩子之前一直都有參加輔導班、興趣班,現如今補習不了了,便讓孩子參加"網絡授課",孩子被整天關在房間不停地上課,就連以前有的課餘時間現如今也都沒了。

還沒開學,孩子在家上課只能逼?學學倒U型假說,父母施壓得有度

雖然家長們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如果對於孩子太過嚴格,給孩子施加的壓力太多,那麼孩子可能也會承受不住,有一個成語叫做"水滿則溢",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有的家長會說,那難道就不管孩子了嗎?當然不是,完全不給孩子壓力也是不行的,孩子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就會過於"隨意",更多的孩子也就不會想著去學習了,孩子的自律性可不比成人。"壓力就是動力"這句話放在孩子身上也同樣適用。只是家長要控制好施加給孩子的壓力,壓力過大或者是過小都是對孩子有所影響的。

還沒開學,孩子在家上課只能逼?學學倒U型假說,父母施壓得有度

壓力的作用

我們大多數家長都有所體會,壓力等於動力,但是給孩子太大的壓力會導致孩子產生心理負擔,導致孩子的學習、身體都受到影響,當然也就不能好好地去上課學習了,更嚴重的還會讓孩子產生厭世情緒,或者是輕生的念頭,這種案例可不在少數

然而,如果完全不給孩子施加壓力會是怎麼樣呢?可想而知,孩子不成熟的心智會讓孩子沒有學習的動力,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只會去做他喜歡的事情,比如玩手機、電腦等,孩子在學習時也全憑孩子的"自覺",可想而知,孩子會沒有學習的動力,畢竟學習是枯燥而艱難的,這樣的父母對於孩子也是不負責的。

還沒開學,孩子在家上課只能逼?學學倒U型假說,父母施壓得有度

"倒U型假說"表示,當一個人身上所施加的壓力相對適當的時候,壓力所產生的作用也就最大。

什麼是倒U型假說

這個假說是由英國的心理學家耶基斯對成人工作壓力做出的結論,最後的數據表示,無論工作壓力太大孩子太小,都會在一定程度的影響工人的工作效率。工作壓力過小會導致工人過於鬆懈,從而工作效率降低,而工作壓力太大則會讓工人產生很重的負擔,也會降低工作效率,而只有在壓力達到工人最大的承受點的時候,工人們的工作效率才是最大的

就像工作之中老闆會制定一個有人能達到的業績,但又不是所有人都能達到,如果要達到這個業績必須付出一定的努力和心血。而如果定的目標是沒有人能達到的,員工在壓力太大的情況下就會容易放棄目標,從而影響業績。

還沒開學,孩子在家上課只能逼?學學倒U型假說,父母施壓得有度

父母在面對孩子的學習也是一樣的,孩子對於遠遠達不到的目標就會很容易產生消極的心理,並且孩子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會長期處於高壓力的狀態,從而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吃不下、睡不著,孩子成績下滑也就不奇怪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壓力承受界限,並不是家長給孩子施加多大的壓力,孩子就會隨著父母的壓力而提升,有限度的施壓,對孩子的效果才是最大的,俗話說"因材施教",而家長也要"因娃施壓",找到孩子能承受的點再去施壓無疑才是正確的。


還沒開學,孩子在家上課只能逼?學學倒U型假說,父母施壓得有度

那家長要如何正確對待孩子在家學習呢?

  • 1. 定下合理的"目標"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為非常優秀的人才,但是家長們可想過,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為"馬雲""比爾蓋茨"的,所以家長們對於孩子的期望一定要貼近實際,在去給孩子施加壓力,定下目標。

家長們可以貼近孩子的學習情況來施壓壓力,而不是定個孩子達不到的目標,比如孩子平時的成績可能就是中等水平,你突然跟孩子說你開學考試要給我考第一,不然怎樣怎樣。

當然也不能讓孩子沒有奮鬥的動力,比如孩子平時中等成績,目標是不要成為倒數,這樣孩子反而會認為父母瞧不起他,從而變得自負

還沒開學,孩子在家上課只能逼?學學倒U型假說,父母施壓得有度

  • 2. 家長的陪伴

想要讓孩子能夠認真地上網課,家長的陪伴自然必不可少,並不是說家長一定要監督孩子,適當地讓孩子養成自覺的習慣也有利於增加孩子的自律性,而是說是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支持,而不是單單給孩子施加壓力。

就好比父母給孩子定下一個目標,父母自己出去玩去了,對孩子不管不問。孩子在努力的時候更多的需要的是父母的支持,讓孩子知道,父母時刻在身邊也很重要。

還沒開學,孩子在家上課只能逼?學學倒U型假說,父母施壓得有度

  • 3. 陪孩子面對壓力

現如今的孩子學習任務也是我們家長想象不到的,很多孩子每天寫作業到十一二點,但是學習成績一直得不到提升,這個時候孩子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並且會有很多負面情緒產生。家長這時要多和孩子談談心、一起去找出問題所在,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避免孩子被壓力打擊,也會增加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這個超長寒假給了家長更多陪伴孩子的時間,也是對家長教育孩子學習的一個考驗,父母對於孩子在家上網課一定要有耐心,不要因為急切去施加孩子過多的壓力,也不能因為父母的鬆懈讓孩子學習成績下降,父母應該和孩子一起成長,共同尋找最好的教育方式。

這裡是北鼻駕到,在這裡我們將持續和大家探討更多育兒母嬰的經驗和知識,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