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生活就是一边脆弱,一边学着坚强


随着疫情慢慢得到控制,各地的防控标准也在降级,人们普遍的感受也是终于可以稍稍松口气了,走出家门的活动也慢慢多了起来。


走在小区里,最大的感受是怎么多了这么多流浪猫?他们的身形比以往都要瘦一些,估计这段时间人吃东西都要省着,也没人出门,这些流浪猫连吃的都没了吧?


在地下车库的垃圾箱旁边,不知道是哪个好心人把食物残渣放在一个盘子里。估计是哪个疫情期间还要上班的人,看到了猫儿们没有吃的,才放的吧。


季羡林写过关于猫咪的一篇文章,今天榴莲君推荐大家看看。


季羡林和小猫咪咪


我现在越来越不了解自己了。我原以为自己不是多愁善感的人,内心还是比较坚强的。现在才发现,这只是一个假象,我的感情其实脆弱得很。


八年以前,我养了一只小猫,取名咪咪她大概是一只波斯混种的猫,全身白毛,毛又长又厚,冬天胖得滚圆。


季羡林:生活就是一边脆弱,一边学着坚强


额头上有一块黑黄相间的花斑,尾巴则是黄的。总之,她长得非常逗人喜爱。


因为我经常给她些鱼肉之类的东西吃,她就特别喜欢我。


有几年的时间,她夜里睡在我的床上。每天晚上,只要我一铺开棉被,盖上毛毯,她就急不可待地跳上床去,躺在毯子上。我躺下不久,就听到她打呼噜——我们家乡话叫念经——的声音。


半夜里,我在梦中往往突然感到脸上一阵冰凉,是小猫用舌头来舔我了,有时候还要往我被窝里钻。


偶尔有一夜,她没有到我床上来,我顿感空荡寂寞,半天睡不着。等我半夜醒来,脚头上沉甸甸的,用手一摸:毛茸茸的一团,心里有说不出来的甜蜜感,再次入睡,如游天宫。

早晨一起床,吃过早点,坐在书桌前看书、写字。这时候咪咪绝不再躺在床上,而是一定要跳上书桌,趴在台灯下的我的书上或稿纸上;有时候还要给我一个屁股,头朝里面;有时候还会摇摆尾巴,把我的书页和稿纸摇乱。


过了一些时候,外面天色大亮,我就把咪咪和另外一只纯种“国猫”——名叫虎子的黑色斑纹的“土猫”放出门去,到湖边和土山下草坪上去吃点儿青草,就地打几个滚儿,然后跟在我身后散步。


季羡林:生活就是一边脆弱,一边学着坚强


我上山,她们就上山;我走下来,她们也跟下来。猫跟人散步是极为稀见的,因此成为朗润园的一景。


这时候,几乎每天都碰到一位手提鸟笼遛鸟的老退休工人,我们一见面,就相对大笑一阵:“你在遛鸟,我在遛猫,我们各有所好啊!”我的一天,往往就是在这种的情况下开始的。其乐融融,自不在话下。


大概在一年多以前,有一天,咪咪忽然失踪了。我们全家都有点儿着急。


我们左等,右等;左盼,右盼,望穿了眼睛,只是不见。在深夜,在凌晨,我走了出来,瞪大了双眼,尖起了双耳,希望能在朦胧中看到一团白色,希望能在万籁俱寂中听到一点儿声息。


然而,一切都是枉然。这样过了三天三夜,一个下午,咪咪忽然回来了:雪白的毛上沾满了杂草,颜色变成了灰突突的,完全一副狼狈不堪的样子。


一头闯进门,直奔猫食碗,狼吞虎咽,大嚼一通。然后跳上壁橱,藏了起来,好半天不敢露面。

从此,她似乎变了脾气,拉尿不知,有时候竟在桌子上撒尿和拉屎。她原来是一只规矩温驯的小猫咪,完全不是这样子的。


我们都怀疑,她之所以失踪,是被坏人捉走的,想逃跑,受到了虐待,甚至受到捶挞,好不容易,逃了回来,逃出了魔掌,生理上受到了剧烈的震动,才落了一身这样的坏毛病。

我们看了心里都很难受。一个纯洁无辜的小动物,竟被折磨成这个样子,谁能无动于衷呢?可是我又有什么办法?

我是最喜爱这个小东西的,心里更好像是结了一个大疙瘩,然而却是爱莫能助,眼睁睁地看她在桌上的稿纸上撒尿。


但是,我决不打她。我一向主张,对小孩子和小动物这些弱者,动手打就是犯罪。


我常说,一个人如果自认还有一点儿力量、一点权威的话,应当向敌人和坏人施展,不管他们多强多大。向弱者发泄,算不上英雄汉。

然而事情发展却越来越坏,咪咪任意撒尿和拉屎的频率增强了,范围扩大了。在桌上、床下、澡盆中、地毯上、书上、纸上,只要从高处往下一跳,尿必随之而来。


我以耄耋衰躯,匍匐在床下、桌下,向纵深的暗处去清扫猫屎,钻出来以后,往往喘上半天粗气。我不但毫不气馁,而且大有乐此不疲之慨,心里乐滋滋的。

我那年近九旬的老祖笑着说:“你从来没有给女儿、儿子打扫过屎尿,也没有给孙子、孙女打扫过,现在却心甘情愿服侍这一只小猫!”我笑而不答。我不以为苦,反以为乐。这一点我自己也解释不清楚。


但是,事情发展得比以前更坏了。家人忍无可忍,主张把咪咪赶走。

我觉得,让她出去野一野,也许会治好她的病,我同意了。于是在一个晚上把咪咪送出去,关在门外。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再也睡不着。后来蒙眬(朦胧)睡去,做起梦来,梦到的不是别的什么,而是咪咪。

第二天早晨,天还没有亮,我拿着电筒到楼外去找。我知道,她喜欢趴在对面居室的阳台上。


拿手电一照,白白的一团,咪咪蜷伏在那里,见到了我咪噢叫个不停,仿佛有一肚子委屈要向我倾诉。


我听了这种哀鸣,心酸泪流。如果猫能做梦的话,她梦到的必然是我。她现在大概怨我太狠心了,我只有默默承认,心里痛悔万分。


结语


季羡林把和猫儿相处的情感描述得真挚细腻,我们看了都为之动容。


猫儿尚且如此,想想在疫情期间失去家人的家庭是多么悲痛,家人还在医院里的人们又是多么担忧。


不知道大家看多了这些,内心变得更坚强了,还是更柔软了。


(榴莲EDU编辑整理自季羡林/《悲喜自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