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之沙僧篇——職場上的精明者又是庸碌者

《西遊記》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了!但我還是想簡單說一下故事情節:《西遊記》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為了弘揚佛法、普度眾生,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前往西天取回真經的故事。唐僧師徒四人的人物性格特點相當鮮明,各有優缺點。今天我們要詳細解讀的這位是:沙僧!法名悟淨,人稱沙和尚。原為天宮玉皇大帝身邊的捲簾大將,因蟠桃會打碎了琉璃盞,觸犯天條,被貶入人間,在流沙河興風作浪,後經觀音點化,隨唐僧西天取經,修得正果,被封為“金身羅漢”。

沙僧在人們的印象中應該是一位循規蹈矩、有點木訥、任勞任怨的好徒弟!但事實上沙僧真的像人們認為那樣嗎?!

《西遊記》之沙僧篇——職場上的精明者又是庸碌者

  • 正面:待人謙虛和善;反面:“老好人”一枚

沙僧與師傅跟師兄們相處融洽,從不與人起衝突!如果非要說有衝突的一次:那就是“八戒大戰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淨”這一回了。後經觀世音點化,追隨唐僧西天取經,性情發生了360度大轉變,變得謙遜、和善。與師傅唐僧相處和諧,從唐僧對徒弟三人的表現就可以看出。唐僧罵過孫悟空潑猴,怒懟豬八戒饢糟的夯貨,但唯獨沙僧沒被罵過;與師兄們相處融洽,從孫悟空對八戒和對沙僧的稱呼就可以看出來。孫悟空稱呼豬八戒:心情好叫“八戒”,心情不好叫“呆子”,但對沙僧就不一樣,相當客氣,一直都叫沙師弟!沙僧從不得罪人(“大師兄、二師兄說得對”、“大師兄,師傅說得對”)、踏實本分,在他身上找不到缺點。但在我看來:沒有缺點才是最大的缺點!一個看似沒有“缺點”的人,充其量也就是“老好人”一枚。身上往往會缺少閃光點,也很難跟人深入相處。從這兩點可以看出:1、師兄弟感情:孫悟空每次外出執行任務經常會帶上豬八戒,但很少見到他和沙僧一起出去執行任務的,可以看出孫悟空跟豬八戒更合拍;2、師徒關係:唐僧對孫悟空的依賴相信大家有目共睹。還有一點,唐僧很少派任務給沙僧。比如化緣,唐僧會叫孫悟空、豬八戒去化齋飯,

而沙僧的任務好像永遠都是:挑扁擔、挑扁擔、挑扁擔!這好比職場上,那個經常被領導安排做事的人,升職加薪肯定要比其他人快。

《西遊記》之沙僧篇——職場上的精明者又是庸碌者



  • 正面:任勞任怨、埋頭苦幹;反面:默默無聞、業務能力弱

一直很好奇,沙僧挑著那副行囊到底有多重?先不說重量,就說去西天取經的路程那是相當遙遠:十萬八千里!唐僧騎著白龍馬有時候都會說累,中途需要休息。沙僧走路挑擔,從不叫苦叫累,十年如一日干著挑扁擔的差事。從這點可看出沙僧的毅力驚人、任勞任怨!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沙僧默默無聞、業務能力單一!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孫悟空會七十二變,豬八戒三十六變,沙僧只會十八變;孫悟空降妖除魔的能力毋庸置疑,即使無法降伏妖怪,他也會想方設法請高人幫助。豬八戒雖然技能比不上孫悟空,但好歹人家能說會道,交際能力不錯。但沙僧嘴裡永遠只會掛著兩句話:“大師兄不好了,師傅被妖怪抓走了”、“師傅不要怕,大師兄會來救我們的”。這一刻,估計孫悟空內心的潛臺詞會是:尼瑪!到底是來幫忙的,還是來坑隊友的!

孫悟空好比公司頂級技術人才兼領軍人物,豬八戒相當於公司公關部部長,而沙僧充其量公司算是在公司按部上班、“混日子”的員工。這類人即使上司有意要提拔,但由於平時經驗積累不夠,自身能力弱,所以往往不能獨當一面!

《西遊記》之沙僧篇——職場上的精明者又是庸碌者


  • 正面:選對了平臺,跟對了人;反面:躺贏冠軍,蹉跎歲月

沙僧加入的團隊綜合實力強大,這一點他的選擇是非常明智的。他的起點相當高,論團隊要資源有資源,要能力有能力!唐僧:妥妥的高富帥,公務員一枚,後臺硬!唐太宗李世民是他的義兄;孫悟空:這不用說了,齊天大聖,能力出眾;豬八戒:原為天蓬元帥,資源、閱歷也相當豐富。有這麼出色的團隊取得真經修成正果是遲早的事。沙僧善於分析、信念堅定這點值得肯定!但事物往往有其兩面性,物極必反!進入這麼出色的團隊,相比之下沙僧變得有點弱勢,沒有主見、優柔寡斷,甚至可以說他有了“惰性”!

《西遊記》之沙僧篇——職場上的精明者又是庸碌者

唐僧每次被妖怪抓走,他不是自己想辦法營救,而是第一時間想到他大師兄,把事情推給了孫悟空。他每次執行營救任務都是孫悟空安排好,然後按程序執行。從這些可以看出他沒有主見、優柔寡斷的性格。雖然最終取得真經修成正果,但給人有種“躺贏冠軍”的感覺。就好像NBA打比賽一樣,只要球員跟對了球隊,即使“板凳球員”也能得到NBA總冠軍戒指。但如果一旦脫離了團隊別說取得勝利,連飯碗也有可能保不住!職場上也是同樣道理,有能力且上進的人的平臺會越走越寬,惰性強且優柔寡斷的人平臺會越來越窄!

《西遊記》之沙僧篇——職場上的精明者又是庸碌者

結語

沙僧為人和善、忠厚隨和、任勞任怨、信念堅定這是其好的一面;但他不愛得罪人、墨守成規、默默無聞、缺乏主見也是他不足之處!在現實生活中存在很多像沙僧這樣的人,剛開始起點很高,但沒有把握好機會,虛度光陰。在職場時間雖久,但能力卻未隨著時間增長而增長,甚至在退步。就好像我身邊一些體制內的朋友,現在開始感覺到“中年危機”!剛畢業那會進入體制內工作,起點高,工作單一又輕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年齡長了,薪資卻未見長多少!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壓力大,想跳出體制,但又對自身的能力缺乏自信,左右為難!所以趁年輕,努力奮鬥!等到老了的時候才有"酒"跟“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