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行業在疫情下大幅受益,或將影響人們今後的就業習慣

在新冠疫情下的復工復產過程中,許多行業的一些工作都採用了線上的方式。不過,就效果而言卻大不相同,有些工作通過網絡去做效率大幅提升,而有些則只是權宜之計。從實際情況來看,在線招聘是取得效果最好的那一類。

這個行業在疫情下大幅受益,或將影響人們今後的就業習慣

從效率和成本上說

以往現場招聘,HR需要親自到各大學去,在學校舉辦的招聘會中設立展位。在展位上一待就是一天,而且只能做一個初步交流和簡歷收集。HR們每年都要參加多場這樣的招聘會,免不了路途奔波,大量消耗時間。如果去外地招聘的話,交通費、酒店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而通過網絡,一場線上招聘就可以面向全國的大學生,HR直接在辦公室、甚至家裡就能達到在多地現場同時設展位的效果,完全打破了地理位置的限制。而且路途奔波的時間全都省下了,所花費的基本都是有效的交流溝通時間。同時,由於網絡的覆蓋面更廣、參加招聘會更加便捷,應聘的人數也會大大增加,現場招聘出現的HR在展位上空閒等待的時間也會大大減少。

可以說,線上招聘使招聘的效率數倍增加,成本大幅降低,HR和老闆們哪能不愛。

這個行業在疫情下大幅受益,或將影響人們今後的就業習慣

從用戶習慣上說

互聯網行業裡,最難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培養用戶習慣,因為這將投入鉅額成本。就像滴滴出行、美團外賣一樣,剛開始要大量燒錢補貼,否則用戶不會輕易改變以往的習慣,去嘗試這項新業務。

而在應對新冠疫情的國家行政強制命令下,在線招聘這項業務直接成了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不用花錢推廣,就改變了幾乎所有用戶的習慣,簡直是要迎來發展的春天。這也讓作者想起了2003年的非典,電動車行業就是趁著那波疫情使人們更青睞於使用個人單獨的交通工具的需求,當年就實現了銷量翻倍增長,隨後多年也是一直熱度不減。

對於就業來說,新冠疫情結束後,雖然現場招聘將全面恢復,但HR們卻可能已經離不開這麼好用的在線招聘了,以後大幅增加線上途徑在招聘活動中的比例也是順利成章的事。

這個行業在疫情下大幅受益,或將影響人們今後的就業習慣


從軟硬件完善、使用體驗上說

與2003年非典時相比,如今家用電腦的普及率、網絡的網速、服務器的承載力已經不可同日而語。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招聘網站的信息量和功能也擴展了許多。而且隨著此次疫情帶來的使用人數大量增多,一系列新遇到的問題會被很好的解決,網站的內容會被維護的更加充實,招聘的流程和體驗也將不斷改進,從而促進人們更樂於使用在線招聘的途徑。

在線招聘無法替代現場招聘

當然,現場招聘具有在線招聘無法替代的一些特點。

比如現場面試時HR可以直觀感受到應聘者的舉止修養、形象氣質、肢體語言等,這些方面在線招聘難以完全傳遞出來。不過,此時語言的交流、能力與崗位的匹配度得到了強化,倒也可以算是有利有弊。

這個行業在疫情下大幅受益,或將影響人們今後的就業習慣

對於校園招聘來說,不少畢業生都要到公司實地瞭解才會最終做出決定。雖然,企業也可以通過視頻、圖文的形式進行一定的彌補。但有網友反應,有的崗位描述與實際工作不符,而且偏差較大。這個問題就只能說是在線上線下都存在了,而且大多數正規企業都不會犯這樣的錯誤。遇到這種情況,應聘者就需要多留個心眼,多問一些崗位工作的細節,到現場實地考察才能更放心了。

對於一些實力較弱的中小企業來說,雖然有了在線招聘,可能還是會出現一些崗位招不到人的情況,畢竟網上的招聘企業那麼多,公司的招聘信息很可能淹沒在茫茫的海量信息之中。此時傳統的現場招聘方法,利用本地就近效應,效果可能會更好。

這個行業在疫情下大幅受益,或將影響人們今後的就業習慣


當然,在此次疫情中受益的,還有視頻會議等行業。從新聞中經常可以看到,某個省市通過網絡視頻會議在線簽約了總價值數十億元的多個大項目。

不過,對於大學生來說,以後可能真的要多將準備的重心向線上應聘轉移一些了,因為線上招聘的模式以後也許會成為一種更加流行的方式。對於這個問題,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