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35歲左右,在單位升職無望但能輕鬆混日子混薪水,你會選擇辭職還是安於現狀?

悅讀視界者


寫在前面的話:

如果可以,不管多少歲,我們都不要有“混”的工作態度。那些五六十歲在工作崗位堅守的人也不少,他們樂觀積極,把工作融入到自己快樂的人生之中,雖然錢不多,也不是領導,但會有很多人羨慕他,羨慕他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不混工作,不混人生。

你已經35歲,正是年富力強,應該在公司受到重用的年紀,可你斷言無法升職,如果就此產生混日子的想法,不論面對何種困難,我都替你惋惜。

鑑於此,我對你整體的建議:

第一、擺正好自己的心態,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第二、全面分析自己的工作環境,是否真的升職無望第三、充分認清自己的優勢、劣勢,提升自己的職場競爭力第四、對自己工作經驗進行復盤,做好職業規劃,避免裸辭第五、始終保持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第六、在做好當前工作的前提下,決定是否培養自己的副業第七、如果想創業,一定小心謹慎

35歲是承上啟下的年紀,上有老下有小,都對自己抱有很高的期望,作為當事人,我們壓力山大,很容易迷茫。下面針對“35歲,是辭職,還是混日子”話題展開論述,希望對你有用。

一、35歲的你有哪些職業壁壘?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態面對這樣的職場環境?具體怎麼做?

每個人都會迎接35歲的職場年紀,很多的前輩們都在這個年齡階段產生無所適從,不知道從哪裡提高自己。

混日子吧,不甘心。創業吧,無從下手,我相信你也一樣,那麼35歲的職場人有哪些行業壁壘呢?

1、希望升職,但是通道被堵死

很多人在35歲已經能夠遇見自己的職場生涯,如果不是臨時有大變化,其實真的能夠猜得出。

就像你所說,沒有了升職的機會,我相信這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畢竟每一個公司都會有每一個公司的上升環境。

雖然我們不願意承認,但上升通道確實被堵死,就像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一樣,無能為力。

2、猶豫辭職,但不知道做什麼

自己被堵死了上升的渠道,可自己很不甘心,不甘心自己35歲的大好年華,就直接等待60歲退休。

這時候,你多方面尋找解決方案,甚至考慮辭職創業,但經過理性分析,你發現除了現在的工作,不知道還能做什麼,尤其遇到經濟不景氣,到處裁員的市場大背景下,更是危機四伏,由此多半人選擇偏安一隅。

3、生活壓力大,工資一般

35歲上有老下有小,哪裡都需要花錢。但是根據題主描述,你的薪水一般,言外之意就是勉強的生活著。

隨著物價各種花銷的上漲,你的工資上漲幅度遠不如房價快,這也是你促使想創業的原因之一。

4、有一定的工作經驗,但不夠專業

你已經在職場多年,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但根據你的描述,這樣的經驗,只不過讓你做事輕車熟路,很容易完成工作,根本成不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更不要說什麼靠它升職加薪。

每天重複自己的工作,你也膩了,但是沒有辦法,這種情況下,1年的工作經驗可以用5年,而且已經成為了常態。

5、年青一代奮起直追,逐漸站穩腳跟

你按部就班工作,已經慢慢被年青一代追趕,用你的話說,現在的90後,已經成為了辦公室的主力,而且他們能加班,工資還低,試問誰不願意要這樣的人呢?

這時候你感到了深深的危機感,可在沒有其他更好去處的時候,只能徒增壓力。

當前的壓力對你來說很棘手,沒技術,年齡不佔優勢,升職無望,可每天我們只有迷茫?不辭職的話我們應該用哪種心態面對呢?

針對你現在的情況,我建議是弱化“未雨綢繆”心態。

所謂的未雨綢繆意思是趁著天沒下雨,先修繕房屋門窗,告訴我們要有前瞻性。

但是現階段,我發現你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35歲,並不是絕對沒有機會。

可如果你每天都沉浸在中年危機的緊張中,不僅容易迷失自己,還會被未發生的事件擾亂工作、生活節奏。

所以我建議你當下,不要把現在的壓力直接投射到未來,覺得以後會更糟糕。我們領導是會變化的,事情也是會變化的,要把下面我所說的幾點具體做法,堅持一段時間,如果你的職場環境發生細微的改變,自己一定要抓住,繼續深化落實下去。

具體怎麼做:

A跳出機械系勞動

你的意思工作很輕鬆就能完成,我可以把你的工作性質直接定義為重複性的機械勞動。

如果你一直把精力放在這上面,那麼中年危機淘汰的一定是你,所以要想辦法跳出來,把這些瑣碎的事情集中做,留出時間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B主動要求做能夠提升自我的工作

當通過自己的學習,掌握了新的工作方式、方法,大膽主動地去和領導要任務,要那些能夠提升自我能力的工作。

別怕犯錯誤,臉皮厚些,一切都是為了提升自己。領導知道多了一個幹活的,還能把原來的事情做好,求之不得。

C善於和領導、說話分量重的人處好關係

職場就是江湖,而江湖就是人情世故。很多時候你工作在賣力,領導不喜歡你,同事不認可你,你也無法實現升職加薪。

可相反,你上層關係相處的非常不錯,同事呼聲又很高,那麼人到中年輪到職場危機,你也會憑藉原來積累的人脈輕鬆應對,因為我們是人情社會。

D該挺身而出的時候,一定要站出來

加班不是年輕人的標配,很多老人都習慣過安穩的日子,因為當初自己也是那樣過來的,現在終於可以偷懶了。

實際上,只要不是領導,那麼不管多少歲,你都是員工,作為員工就不要太嬌氣,遇到難事,大膽的站出來,做年輕人的後盾,這樣他們才會認可你。當然,你想中年危機被裁,或者持續迷茫也可以不這樣做。

將這四點認真的、努力的做一段時間,我相信你自身的職場環境一定會向著良性的方向發展,很多時候並不是情況有多糟,是我們沒有真正邁出去做,只是自己憑空想象,當做出努力的時候,一切事情可能會發生變化。

二、如何更好的規劃我們的職業生涯?什麼情況下我們要義無反顧的辭職?

很多人都知道職業規劃的重要性,但是很少有人能夠系統全面的找到有效方法規劃。現在用“薩柏的職業生涯發展階段理論”和“冰山模型”為依託,具體分析。

A不要拘泥於“薩柏的職業生涯發展階段理論”

薩柏的職業生涯發展階段理論是一種縱向職業指導理論,他把人的職業生涯劃分為五個主要階段:成長階段(0~14歲)探索階段(15-24歲)建立階段(25-44歲)維持階段(45-64歲)

建立階段(25-44歲):主要任務是獲取一個合適的工作領域,並謀求發展。這一階段是大多數人職業生涯週期中的核心部分。

它又分:

嘗試期(25-30歲):個人在所選的職業中安頓下來,重點是尋求職業及生活上的穩定。

穩定期(31-44歲):致力於實現職業目標,是個富有創造性的時期。

你已經35歲,按照理論已經過了最佳的嘗試期,本應該在工作崗位上,逐步實現你的職業目標,成為公司的中流砥柱。可如果萬事都是按照理論來,就不是人生。

老家有一個哥,從小性格豪爽,不喜歡上學,卻非常喜歡折騰做買賣。
在上高中的時候輟學,開始了他的“創業之路”。
先前這個哥沒有什麼經驗,是看見市場上什麼賺錢,就做什麼,開過理髮店,擺過熟食攤,又和別人合夥開加油站。。。。
不過這些所謂的買賣,進行的創業都已失敗告終。在他43歲的時候,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爹,他決定在折騰最後一次,如果失敗,將找個穩定的工作,踏實過日子。

於是東湊西湊借了些錢,開了個火鍋店,這次好像得到了上天的眷顧,生意好得不得了。
藉著鴻運,哥開始自己琢磨底料、蘸料等一系列的配方,不斷的改進,不到三年,他的第二家火鍋店又開張了。

所以說,薩柏的職業生涯發展階段理論是指引我們更好的明白當前年齡應該做什麼的,而不是被它限制。

如果自己有想法,那麼54歲也可以是嘗試期,所謂的穩定是在前期找準方向,流程嫻熟的情況下才能實現。

不要覺得自己年紀大了,就開始對自己降低要求,或止步不前。

B依託“冰山模型”認識自己

所謂“冰山模型”,就是將人員個體素質的不同表現表式劃分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

其中,“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識、基本技能。

① 知識:指個人在某一特定領域擁有的事實型與經驗型信息

比如你懂得管理知識,教育知識,歷史知識,汽車知識,這些你擁有的智慧,進行羅列。

② 技能:指結構化地運用知識完成某項

比如你擅長畫畫、文案、ppt、攝影,修理,教書這些你能夠掌握並運用的技能。

這些冰山上部知識和技能,你都能夠通過後期不斷地努力、培訓、學習掌握,這不是你從業的絕對優勢。

同樣的,哪怕你有一個想法,知識、技能為零,但是找準了方向,同樣可以查閱各種書籍,各種網站,學習必要的知識。

“冰山以下部分”包括角色定位、價值觀,自我認知,品質和動機對人員的行為與表現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你對自己即將選擇的職業,有什麼職業預期,對此職業,你認為有哪些良性的價值觀,進行總結。

當你選擇了這份職業,如何看待自己是否擁有相匹配的要求,如正直善良,而且擁有哪些助力於工作的人際關係等。

這些模塊都可以適當填充自己所擁有的,把一些無法量化的細節,用這些維度一一列舉,從而更好的瞭解個人,提升選擇職業的匹配程度。

既然我們已經全面認識自己,那麼什麼時候我們可以毫不猶豫的辭職呢?

1、公司無法滿足自身的發展需求

2、工資不足以匹配自身的價值

3、公司工作環境差,如硬件環境,人際環境,達到了自己忍無可忍的情況。

三、在辭職前,我們要做哪些準備

1、先把本職工作做好

雖然自己已經抱有辭職的心理,但是人過留名,一定要做好本職工作,順利做好交接,這是最起碼的職場素質。

2、傾聽家裡人的意見想法

35歲,從一個工作十年的環境辭職,勢必要和家裡人商量一下。有時候人不能太自私,不考慮家庭的壓力。如果你斷然辭職,創業剛開始沒有收入,那家庭的生活質量會不會下降?並且創業寓意著風險,一家老小有沒有心理準備和你共擔風險?這都是要考慮的。

3、對自己的多年的工作進行復盤,找出可利用的經驗

舉個例子,如果你日常工作是酒店管理,那麼在自己找工作前,一定把這麼多年的經驗書面話總結。

如果選擇創業,優先選擇和自己原來工作相關的行業,比如你可以自己開一個小點的酒店。一是不至於經驗浪費,二是學習其他酒店相關的知識更加的得心應手。

4、羅列當今擇業的可利用資源

你在一個行業已經摸爬滾打了十年,這十年間你也一定交了很多朋友。如果自己創業有方向,那麼根據你這個方向,去篩選出對你創業有用的可利用資源,並提前對關係進行維護,切記臨時抱佛腳。

5、先進行市場前景調研,小範圍試錯

選擇了創業方向後,先不要著急辭職,可以請一個月病假,跟自己領導處好關係,如果發現選擇方向,實際運作十分困難,那麼適當的回來,也是可以的。

具體請假是個可彈性處理問題,取決於你的領導如何處理。

四、如果考慮兼職,有哪些開始的原則?

A不耽誤本職工作

兼職兼職,是臨時兼著的職業,不應該把工作時間全部投入進去。

如果那樣,勢必會造成本職工作頻頻出錯,不僅兼職沒有賺錢,連本職工作的飯碗都可能被丟掉。

B依託自己的個人優勢

先去分析自己的優缺點,和自己的性格愛好。

如果自己時間充裕,文筆不錯,那麼完全可以進行自媒體寫作,不僅容易操作,還具有一定的保密性。

C保障自己持續的輸出

任何的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兼職也是。在選好方向之後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也不要一段時間沒有收入就變得焦躁不安,沉下心來,只要能夠持續的輸出,終有一天會有收穫。

總結:35歲,已經能夠考慮中年危機,這已經領先於其他人一大步。用了大概4500多字對“35歲,是辭職,還是混日子”話題展開了論述,希望你能從中有所收穫,那將是我最快樂的事情。


我是小凌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