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普通人如何甄別專家和專家說的話?

於無聲處19868


為何公眾稱磚家,就是因為某些人的所謂專家水平已被識破。一般來說,甄別真假專家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最有效最直接的甄別就是事後諸葛亮。如這次疫情的鐘南山院士,與那位身在其位不謀其職的院士比較,鍾南山院士就是真專家及專家說的話。

但普通人做到一眼能看穿,很難。做到了就差不多成了院士了。但能做到模糊粗略甄別就不錯了。

第二、相由心生。如同找對象一樣,以貌取人。專家一般年齡偏大(年齡小了成不了專家)。較大年齡者仍保持或由醜變美的面容者,大都是真專家。真專家首先有一顆善良的心,其次有實實在在做學問的意志和成就。做到這兩點,相由心生。原來漂亮的會繼續漂亮,原來面容較差的會有慈眉善目的感覺。如果臉上有兇相,肯定有不善良的一面。品德不行,儘管有才,也是欺騙的多。

第三、推敲其言。抱著批判的態度對待磚家所言。看看所說的話是否能否決?背景是否符合實際?因果是否成立?事實是否真實?法律是否有依據?需要經常觀察推敲。只要找到否決的一個因素,就能判斷其真偽。

比如某院士說疫情不會人傳人。可李文亮等第一吹哨人說警惕病毒感染。查閱一下李文亮是做啥的?有無說此話的資歷?有3人以上具有資歷的人說此話,就有否決院士人不傳人的可能。

就像福爾摩斯探案一樣,鍛鍊一下,就能八九不離十甄別專家真偽。

第四、有人說氣質能甄別。這是錯誤的。氣質是個性而為。不代表醜惡、善良、奸滑等道德範疇甄別。過去許多奸臣的書法也是不得了。你能說他是好人嗎?

你可以發現有些農村裡的小姑娘好漂亮,是善良之美。你也可能發現許多影視演員氣質不凡,美到極致。但你能確定這些影視演員具有純潔的美嗎?所以,只有像鍾南山院士那樣善良、氣質(科學可內化為氣質)兼具並表現在面容的人,才是真正的專家。


劉俊利


現在社會那有專家,都在騙人,騙錢的亂家,只有自己的判斷最專家,相信自己,相信錢,相信專家,要上當!不管那行那業,都要自己懂一點就不吃虧,不懂就吃虧倒底。所以什麼都不信,專家只好做參考!相信自己!虧也虧在自身上!不聽專家沒有事,聽了專家就得死,就舉個例,醫院專家號一百五十元,普通號10元!牙科換藥,專家換了出來十分鐘後掉了!普通號出來一星期還在牙上!就從這點上專家號與普通號的差距太大!醫院一個例子就可表達專家是騙錢的專家,還不如自家回家自家換藥!所以相信專家要上當!


用戶50873537831杭州


本次疫情專家說人會傳人,只有隔離才能控制疫情氾濫。中國百姓聽黨指揮,連普通放羊娃都會嚴格尊守紀律。向世界彰顯了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偉大!公有制醫療對控制和治療新冠肺炎發揮了無比偉大的成就。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家能可比!








尚善若水尚若水


自己學一點,瞭解一下,問一點,諮詢一下,百度或者今日頭條(悟空問答),聽專業專家,著名專家的。~哈哈😄簡單的說,別獨此一家,要貨比三家。~哈哈😄和採購一樣。~哈哈😄你說呢?/別臨床診斷↗待確準!~哈哈😄大家認為呢?

(尤其是磚家,叫獸太多了的年代~哈哈😄)


手機用戶6865231843


現在的中國各行各業都以專家著稱,這是很典型的騙錢手段,三百六十家,家家連騙家,國家應儘早立法,賦予專家名稱的要有實例,如參加三峽工程設計須二十年以上驗證工程完美的方更稱為專家,又如二彈一星專家,等,餘者一律稱工程參與設計師,確保我國專家名符其實,亨有較高的國際地位。


簡慶餘


很簡單,

1. 看一次專家的氣質和語速;

2. 扒一下“磚家”的簡歷;

3 介紹的內容都是疑難雜症,不治之症。


卓智哥


說真的,普通人大都沒有機會接觸專家,專家說話邏輯性強,敘述嚴肅,不帶調侃,惜字如金,基本沒有廢話,所述都是成熟的功課,具權威性的,頭條平臺除轉載沒有他們的身影。所見學者的演講陳述的都是個人的感悟,大都是即興發揮,不代表學界觀點,不是結論。朋友們以專家的要求去審視本身是一個錯誤,所以遂有了這個話題。


春榮2091


現在有些磚家只是讀了幾年書,又到美國去上了幾年學,能編幾篇論文,又花錢到國外刋物上發表,很是了不起。其實他們沒有真才實學,不能解決實際問題,老百姓能買他們帳嗎。


手機用戶53544519903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不要只相信一個人所說的話,哪怕他是這個世界上某個領域最權威的專家,我們可以相信他多一點,卻不能完全信任他,而更應該多去聽聽其他專家的意見。當然,一些幾乎不是這個領域人的建議,或者說門外漢搗亂式的說法我們也要儘可能的少去理會。聽了別人的話,也要有自己的思考,但是切記不要思考過度鑽進牛角里,思考的多了,自身的鑑別能力也會提高!


隔壁狐狸小姨


就算真專家,有時候也未必敢實話實說。政治無處不在,一不小心就萬劫不復。某姥爺還不是什麼專家呢,就因牢騷了幾句大實話,授人以柄,前途盡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