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人取名字還要取字?現代卻不取字了?

我的世界女不懂


古人除取名字外,還要在年滿二十歲時冠以字,也只是文人雅士,知識階層的事,其實與廣大勞動者是沒有關係的。

中國古代,由於長期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尤其是西漢時期董仲舒

倡導"罷默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被漢武帝採納後,使儒學成為統治中國的正統思想,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嚴格的規定,如男子必須尊從"三綱五常",女子必須服從"三從四德“,講究仁,義,禮,智,信等,"男子二十冠字,女子十五而笄"只是其中一條而已。這個習慣一直延續到民國時期。

至於解放後為什麼男子取名後不再冠"字",這也正如不再講究,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等一樣,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習慣和特點,法律上並無規定,不準取名字外再冠以“字"。


秦一農夫


古人有名有字。嬰兒出生三個月後由父親命名。男孩到二十歲,女孩到十五歲舉行成人禮,在成人禮時取字。先秦時代,貴族男孩有了字,意味著已經成年,開始參與統治,他們的權力是世襲的。

“字”常常是“名”的解釋、補充。“字”和“名”互為表裡,“名”是內在的涵義,“名”是外在的解釋。所以,“字”又稱為“表字”。

比如屈原,“原”是他的字,他的名是“平”。原,廣闊平坦,正是對平的進一步闡釋。也有名和字意義相反的情況,比如朱熹,名熹,字元晦,“熹”是明亮的意思,而“晦”指的是不明。還有把名拆開作為字的,比如元代人許恕,字如心。

在周代,對一個男性的稱呼,比如“仲尼父”,“仲”指的是排行第二,從老大到排行最小分別是伯、仲、叔、季;“尼”是字;“父”指的是性別男,“父”和“甫”都可用來指男性,女性則用“母”或“女”來表示。

有時候省去性別,則稱為“仲尼”;有時不說排行,那麼就是“尼父”。其實都是一個人,就是孔子。孔子的名是什麼呢?是丘,所以,孔丘也是孔子。

戲曲中的孟姜女,這個稱呼中,“孟”是排行,指的是大女兒的意思;“姜”是姓;“女”是性別。先秦時代的貴族女性稱呼是排行+姓+字+性別,但字和性別常會省略,孟姜女就是省去了字。

名和字在稱呼中的運用,對話時,地位、輩分較高的人叫對方的名,如果是自稱,用的是自己的名;反過來,地位、輩分較低的人,叫對方的字,以示尊敬,自稱也是用自己的名。

父親、祖父對兒孫,君主對大臣,一開始時稱呼自己是用自己的名,是後世有了變化,君主自稱“朕”,父親給兒子寫信,結尾都不署名,只寫“父示”。

對平輩,稱呼對方用對方的字,稱呼自己,依然用自己的名。到六朝時代,君主稱呼大臣,也叫他們的字,後來,君權越來越高,漸漸沒有這種叫法了。

要注意的是,到後來,大臣、兒孫對君主、父祖,不能叫他們的名,連叫他們的字也不行了,只能叫他們的號。比如《三國志》中記載,馬超歸降劉備之後,劉備對他照顧有加,馬超在談話時稱呼劉備的字,關羽知道後大怒,甚至起了殺心。

如果是名和字連著說,先秦時代是先說字,再說名。比如孟明視,“孟”是排行,“明”是字,“視”是名。到了後代,名、字並稱時,是名在前,字在後。比如清代道光年間出版的《聊齋志異》,署名有“淄川蒲松齡留仙著”字樣。“淄川”是作者籍貫,“蒲”是姓,“松齡”是名,“留仙”是字。

近代的大人物,比如毛澤東,字潤之;蔣介石,介石是字,他的名是中正。

以前是貴族才能取字,後來,整個知識階層都能取字,到宋代,一般民眾都只有名,不能取字。明清、民國,取字才成為非常普遍的事。

我們可以看到,字起源於上古時代的貴族階層,貫穿整個封建王朝時代,始終與上下尊卑、等級森嚴的舊制度息息相關。經過近代幾次暴烈的革命,到建國之後,舊傳統被打碎,傳統士大夫階層沒落,取字這種做法,失去了運用的環境,也就消亡了。

除了配合等級制度的貫徹,有名有字還有一些實用的功能,比如,名和字的組合極大程度上避免了重名。

參考書籍:王力《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吉常宏《中國人的名字別號》


扯葫蘆瓢


名字,在中國古代是“名”和“字”是分開的,後人,就是叫什麼的意思了。

現代社會中,國人對孩子的寵愛程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每一個家庭,從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吃的、用的都已為孩子備下,初做人父人母的人們,收穫了幸福和喜悅,同時,一個期驥子女成龍成鳳的願望,便油然而生,取一個美好的名字,預示吉祥,成為他們的希望,於是乎,手忙腳亂地查翻字典、詞典,引經據典,斷章取義,亂扣字眼,絞盡腦汁,想取一個與眾不同的名字,於是乎,世上便出現了一個個奇葩的名字,諸如高富帥、白富美,曹妮瑪等,簡止讓人驚掉下巴。

古時,人們取名取字都是信手拈來的,文人墨客,大多取名、字高雅,而一些平頭百姓的名,實在不敢讓人恭唯了,比如:狗勝、拴住、石頭等。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據說,受宿命論的影響,平民百姓窮命、命薄,擔不起。起個醜名,意味著,命硬,長壽。

古代為什麼取名還要取字呢?《禮記.曲禮》上說:“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說,不管男女,只能到了成年才取字,目的是為了讓人稱呼,古時平輩或屬下只能稱尊長的字,不能直呼其名,否則就是不禮貌的嫌疑,名是父母所賜,叫名只能是長輩,因此取字,以方便別人稱呼。

古時,取名取字要有所避諱的,一則規避君主同名或同字,另則家族中要規避家族祖上三代同名或同字,不然,就是大不敬,有辱尊長之嫌。

古時的名或字和當今的名字,都是方便人的稱呼,但當今人們的名字,已很少有人取字了,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受先進思想和科學文化的影響,人們去繁從簡,省去了多餘的麻煩,自然,字也就沒人取了。


開開心心每一天2195


在中國古代,姓、氏、名、字是四種截然不同的東西,直到近代,才歸類為”姓氏”和”名字”兩個單元。

一、姓氏

從最早的母系氏族說起,每個部族都有著共同的女祖先。這時成年女子要留在本氏族,與其他氏族的同輩男子實行群婚。而男子則要前往外氏族,和別的女性生育後代。在這種社會關係之中,子女往往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也就只能隨母取姓。在古姓之中,不少都有”女”字旁,比如:姜、姬、嬴等等。這些都是族姓,”姓”是舊有的族號。

隨著人口的擴大,一個部族自然分成不同的支系,並且逐漸獨立。此時為了加以區分,每個支系會為自己設立另外的稱號,這就是”氏”的來源。例如,商族人祖先姓子,後來才分出殷、來、宋等氏。氏的來源多樣,可以來源自祖先的稱號,例如軒轅。可以來源於祖先的職業,例如巫、陶。此外還有很多來源,不再一一列舉。

姓的歷史比氏悠久,並在社會變遷中逐漸被氏取代,並呈現出一定的階級特徵。《通志·氏族略序》中提到”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例如”司馬、司徒”就是脫胎於官位的氏,”文、景、武”是多發源於祖先諡號的氏,”魯、楚、秦”是來自生活地點的氏,往往”氏”不是貧賤之人可以有的。

在周朝之前,姓和氏分治不同的功能。男女之間,姓同氏不同,不能通婚。而姓不同氏同,則可以通婚。先秦時期,只有貴族才能使用姓氏,比如”庖丁”就是名叫丁的廚子,公輸班叫”魯班”卻不姓”魯”,只是”魯國的班”。到了秦漢時期,姓與氏才逐漸統一成一個東西,發揮同樣的社會作用,也走入尋常百姓家了。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女性而言,姓氏比名字更重要。出嫁以前,在姓之前加上”孟、伯、季”等排行作稱呼。出嫁以後,在姓前加以所出身的國名,比如”齊、秦、魯”。稱呼婦女的時候,也往往在其姓的後面加上一個”氏”字,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張氏、王氏、徐氏”。這類體制,後世多有演變,但在先秦時期業已形成。

二、名字

名和字的區別在很多文獻上寫得明白,如《禮記·檀弓上》所言”幼名,冠字”,人在出生的時候無名無字,出生三個月之後,會起名字,這就是”幼名”。而在成年之後,行冠禮,則”冠而字之”,可以走入社會了。《禮記·士冠禮》中有言”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稱名,他人則稱字也。”也就是說,一個人在成年之後,長輩們起的”名”就不適宜在社交場合直接稱呼了,得取一個供平輩、晚輩人稱呼的新叫法,就有了”字”。

“字”是男女皆有的,不是男性獨佔。《紅樓夢》第三回中,賈寶玉問黛玉”妹妹尊名”,黛玉說了名字。但寶玉問”表字如何”的時候,林黛玉說”無字”。這是因為黛玉年齡未到十五歲,又沒有婚配,就沒有自己的”字”。《禮記·內則》中說”女子十有五年而笄”,這是說女子的成人禮在十五歲,之後就可以嫁人了。在這個時候,就有了自己的”字”。所謂的”待字閨中”,就是來源於此。

“字”可以是一個字,也可以是兩個字,但以雙字者居多,更長的少見。比如屈原,名平字原,就是單字。岳飛,名飛字鵬舉,就是雙字。取字的方法有很多,但一定要與”名”有所關聯,《顏氏家訓·風操》有言”名以正體,字以表德”,正是此意。可以取近義,也可以進行一些比喻延伸,甚至可以反義相對,方法多多,在此就不贅述了。


沒有雨傘的人要努力


名字,顧名思議,有名必有字。取字起源我國周代。古代取字有以下三個作用:

一、取字是表示進入成年,可以談婚論嫁,結婚生子了,見《禮記.檀弓》有“幼名,冠字",《禮記.曲禮》“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

二、取字是古代禮儀和尊重的要求,見《儀禮.士冠禮》“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古人認為成年人直呼其名是為不敬和無禮。

三、取字是避諱的需要。古代等級森嚴,甚至有皇帝大興文字獄,比如乾隆,如有人取字隆華,為了避諱乾隆的隆字,只好叫“興華"了。

那麼近現代以來為什麼中國人不取字了呢,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近現代以來西方文化思潮的影響,如剪辮子,穿西裝,新文化運動等,有很大的積極作用,當然也拋掉一些民族文化當中的有益的特色的民族胎記如漢服、取字等等。

二是現代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新工業文明的發展和進步。現代化追求標準化、數字化、品牌化,必然要求簡單易傳播,為大眾所喜聞樂見熟知。取名再加字,冗長繁瑣不易記。

不過個人認為,取名加字未嘗不可,我們在為孩子辦理戶口時常常申報“曾用名”,這個可以作為孩子的“字"。最近本人一直在考慮為我的孩子取個“字”,就是覺得中國人應該強化民族的印記,在將來的戶口本上寫上

名: 字 :


中酒文化評論


古人的名字確切地說,應該是分為名、字、號這三種,名就是對自己的正式稱呼,字就是對這個稱呼的延續,號則表示自己的志向。

古人取名後還取字,主要是彰顯禮儀之邦,重視禮法。名和字在稱呼上也是非常講究,平時在人際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謙稱、卑稱,或上對下、長對少的稱呼。平輩之間,只有在很熟悉的情況下才相互稱名,在多數情況下,提到對方或別人直呼其名,被認為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平輩之間,相互稱字,則認為是有禮貌的表現。下對上,卑對尊寫信或呼喚時,可以稱字,但絕對不能稱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長輩的名,更是連提都不能提,否則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所以便產生了我們特有的“避諱”制度。

而現代人是因為覺得取字比較繁瑣,加之取字也確實很少能用到,遂也就認為現在沒有必要再取字了!



帝文兮


現在也還可以取字,沒人規定現在不能取字了。

名字是父母長輩賜予的,終身不變。字號,大多是自己根據自己的志向興趣來起的。有的是對名字的進一步闡釋。如李白字太白,陶淵明字潛,號五柳先生。現在人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名字起字號以明志。戶口本上有姓名欄,雖沒有字號欄,但是有曾用名欄。名人大多有別名,如周樹人,別名魯迅。

姓名終生不變是對長輩對父母的尊敬,是上了家譜的。字號、別名是自我思想志向的展示,人人可以取的。現在的人不再取字號是因為現在的社會文化氛圍,人們不講究了。現在人們常在姓名之外給自己取網名,這是社會變化使然。隨著人們對傳統文化的深入瞭解,估計字號在以後會多起來。





馬火蟻


為什麼古人取名字還要取字,現在不取字了?

  我們一直都說“名字”,但是名字這個概念是非常大的,因為名和字本身就不是同一個概念,只不過我們現在老是把這個名字連在一起,其實名和字是單獨的兩個部分,所以我們的身份證上是姓名,也就是你的姓和你的名。

在中國古代,姓、氏、名、字是四種截然不同的東西, 人們不光有名,還有字,甚至還有號。比如諸葛亮,他還有個字是叫孔明,直到近代,才歸類為姓氏和名字兩個單元。

 那麼為什麼古代人要這麼麻煩,不光有名,還要有個字呢?原來這都要從古代的一本書說起。封建時代人們尊崇的都是儒家學說,有一本儒家典籍叫做《禮記》,裡面記錄了在秦朝以前人們所遵循的禮制,對後世的禮制有很大的影響。

那麼取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消失的呢,民國時期,字開始消失在大眾視野,首先消失的是古人所看重的成人禮,二十歲成年的傳統被改變,而取字的儀式也沒有了必要,之後,新文化運動興起,反古文、反儒教,古人複雜的姓名字號的稱謂,更是被看作封建落後的代表,於是取字的習慣就慢慢的消失了。

一個小小的名字,可以決定的事情很多。給下一代起名字,怎麼稱呼別人的名字,對古人的名字怎麼解讀,都是可以大做文章的事情。




風水一脈


你好,我們處在一個所謂的新時代,

姓是家族的,名是父母在孩子一出生取的,字是孩子成年以後取的,而號自己根據本人的志趣愛好取的,當然也有的是別人取的,用以概括這個人的特徵。通俗地說,姓和名誰都有,但字要是有身份證的人才有,因為這標誌著這個人已經成年,而號,一般是文人或有身份地位的人才有。

一個人在小時候,父母長輩之外的人,也可以稱呼他的姓名,但是在成年以後,為了表示尊重,一般要稱他的字了。當然,稱字一般是在同輩的朋友之間,要是長輩,就可以直呼其名。《禮記·曲禮》上說:“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說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尊重他,供他人稱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輩和屬下只許稱尊長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同輩,你要是直呼其名,那就是不尊重人家。

那麼,名與字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一般來說,字是用來解釋或闡述名的。古人取字,一般有以下三種原則。

第一,字與名是同義詞,或者是加強這個名的。比如,屈原,原來他的名字叫平,而他的字,就取了平的同義詞,叫原,後來我們就叫他屈原。李白,名字叫白,取的字叫太白。陶淵明,名字叫淵明,字叫元亮。諸葛亮,名字叫亮,取的字叫孔明。杜甫,名甫,而甫是美男子的意思,就取字叫子美。

第二,是取與名相反的意義。比如唐朝文學家韓愈,愈是更加、前進的意義,而他就取字叫退之。北宋詞人晏殊,字同叔。唐朝著名的田園派詩人王績,名是績,就是功勞的意思,所以取字叫無功。

第三,取名的聯想的意義。比如岳飛,名字叫飛,就聯想到大鵬展翅高飛,取字叫鵬舉。張飛,名字叫飛,就取這個字的聯想意義,叫張翼德。趙雲,易經上有云從龍風從虎之說,就取字叫趙子龍。

古人的號,是自己取的,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人生胸懷、志願與理想等,用來表達自己的人生志趣。《周禮·春官·大祝》上說,“號為尊其名更美稱焉”。名、字是由尊長代取,而號則不同,號初為自取,稱自號;後來,才有別人送上的稱號,稱尊號、雅號等。

取號,是一門大學問,你一定得弄一個高雅的或者特別粗俗的,總之是與眾不同的,來標誌自己的身份。號一般與個人的人生理想或人生際遇相關。號一般也有幾種原則。第一,自己居住的地方,比如有個什麼山,什麼湖,有一棵什麼樹。比如陶淵明,家門口有五棵柳樹,自號五柳先生。辛棄疾在隱居的時候,房子窗戶往外看,就能看到莊稼,就號稼軒居士。李白自幼生活在四川青蓮鄉,故自號青蓮居士。蘇軾,被貶到黃州以後,在東坡上種地,就自號東坡居士。第二,號多表達自己的理想或人生志趣。“六一居士”是歐陽修晚年的自號,因為他喜歡“一萬卷書,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張琴,一局棋,一壺酒,一老翁”的生活。賀知章,自號四明狂客。蘇東坡還有一段時間叫鐵冠道人。

綜合上述,實則是現代人遺忘了傳統文化,只有少數玩家有名、字、號,而且形成了專門的姓名學!





中醫生命科學


【首先,瞭解姓名的歷史文化傳承。】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等)“姓名是在語言產生以後才出現的。各個民族對確定人的姓名都有很多習慣。這種習慣受到歷史、社會、民族等很多文化因素的制約,一個人的姓名通常都有一定的含義”(也就是說古人在那個時候起名字,跟那個時候的歷史,社會文化因素等等有關係。)

比如說舉一個特例:在封建時期,若有人膽敢直呼皇上的大名,其性命會因此難保。因為皇帝帝的名字,亦是皇權的象徵,九五之尊,獨一無二。因此古來皇帝的大名用的字比教“特別難寫”。避免常用字,平民百姓也有名可用,這也是皇權當中的一絲溫柔吧。再比如說醫聖張仲景,其姓是張,名機,字仲景。在歷史的潮流中,尊長愛幼,謙卑敏學等等的優秀文化,仍在傳承。

【然後,時到今日,追古思今。】我們的名字(我們身份證上那個名字),這個名字在現今的時代有著一定的法律效益,比如說籤合同時,我們要和身份證上的信息保持一致。因此一般人都不再用“字”來稱呼自己,這樣容易信息混亂。而有,比如說一些書法大家,繪畫家等仍保留這樣的名字號同在的傳統。比如說齊白石,其原名純芝;字渭青;號白石。我們尊稱其為白石老山翁。

【最後,古風猶存,傳承發展】我們的姓名是爹孃給起的,或許沒有像古人那般運用陰陽五行,伏羲八卦之類取名字,但它一定是蘊含了此生父輩對我們最美好的期望。珍惜我們的姓名,尊重我們的文化。當解答出這個問題時,我們不妨自己給自己起一個字,立一個號,比如一個段子說到,我字“努力”,號“奮鬥”。

古風猶存,文化需要傳承,然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