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戀愛,到底靠的是感性還是理性?

迷之自信的小黑胖子


網上流行這樣一句話:“感性決定感情的起點,理性決定感情的長度”,我覺得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從理性角度出發,我們總會考慮很多因素,會在物質面前掂量再三,心懷畏懼。從感性出發看,要是單論兩個人決定在一起的時候。我覺得感性會佔據主導地位,畢竟感情是兩個人的事情,談戀愛的時候是瘋狂的,是沒有顧慮的,可是當你過了那段瘋狂期,就是生活中的柴米油鹽了,所以,生活還是需要理性去判斷的。

最近,我的朋友就遇到這類糾結的事情,她在想自己要不要繼續這段感情,當初他們戀愛的時候,簡直是轟轟烈烈,什麼海誓山盟都對對方承諾了,當他們戀愛幾個月之後就同居了,兩個不吵架的時候相處的很愉快,但一到爭吵的時候,兩個人都感覺日子過不下去,各種大小毛病都被放大,他們開始不斷爭吵,有時候甚至離家出走,她不知道該如何維繫這段愛情了,她不懂得如何用感性的思維去思考一個問題,總是以一種慣性的去尋找爭吵的問題出在哪,而恰好這個習慣好像是她所討厭的。應該女生都希望在感情生活裡兩人都是以感性的思維去相處才是正確。

其實,感性與理性在感情裡有利有弊。我的建議是剛開始時理性分析,戀愛以後感的享受這份戀愛。當然好多人都是先四目相接,天雷地火覺得自己墜入了愛河。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激情一點點的淡化,對自己的美化慢慢減少,大家才開始理性的正視這段感情。

朋友慧慧快要結婚了,可總是感覺好像哪裡不對勁,一切似乎太過順利了,朋友介紹,相親見面,談戀愛,見父母,談婚論嫁……可是總感覺缺少點什麼,不確定自己是否想要這樣的婚姻。

外地工作的一個同學小薇,偶然不發現了老公出軌女下屬,本打算要離婚,卻因為對方承諾把房子更到她名下以及公司20%的股權,而選擇忍讓,自己照顧孩子,守著這個名存實亡的家庭。

一個感性得讓人擔憂,一個理智得讓人害怕。究竟誰對誰錯?很難評判。

關於感性與理性,真正的區別在於價值觀的差異,與思維方式有著本質的區別。對於同樣一件事情,每個人的標準排序不一樣,這就形成了每個人價值觀的差異。感性的人比較傾向唯心,會更多地考慮主觀的因素。而理性的人則比較傾向唯物,凡事從客觀角度出發。

所謂的感性和理性,看起來是一個人在成長時期對待戀愛的兩種不同的態度。在我們年少時,幾乎都渴望有一段不顧一切的愛情,那個人可以學習不好 ,但是必須長得帥,而且痴情等等。那個時候的我們,沒有什麼理性,基本上是靠感覺支配自己的擇偶觀。長大以後,我們開始漸漸從對愛情的狂熱中甦醒過來,開始考慮這個人是否適合我,這時候我們在擇偶的時候就有了理性思維。真正的理性絕不是一定看重對方的外在條件,而是看對方是否適合自己,自己與對方能否相親相愛的生活下去,如果對方能夠滿足以上條件,那麼我們就會和對方開始一段戀愛。當然,只有理性的戀愛是不存在的,實際上如果我們通過理性的思考,認為對方就是我們要找的人,在相處過程中,自然而然會產生愛情,從而讓我們有了感性體驗。

最後,理性對待生活,感性品味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