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多措並舉促復工

紅網時刻永州3月15日訊(通訊員 柏勁松)目前既是疫情防控關鍵期,也是春耕生產黃金季。全市2223個駐村幫扶工作隊7015個工作隊員堅守一線,在戰“疫”同時,克服困難復工復產,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責任擔當帶領村民演唱一首高亢、奮進、向上的脫貧攻堅協奏曲。

永州:多措并举促复工

田間地頭勞作忙

市派駐道縣審章塘村工作隊為降低疫情給農業生產造成的不利影響,採用機械作業,用植保無人機、挖土機、耕整機、覆膜機、割灌機和施肥機服務村民,打響了春耕備耕空中地面“立體戰”。

永州:多措并举促复工
永州:多措并举促复工

在村烤煙農場扶貧產業基地,短短3個多小時就完成了200畝烤煙的消毒、殺蟲和除草劑的噴灑作業。廣大煙農們忙著清溝、施肥、覆膜……全村呈現出一片復工復產的火熱場面。

目前,審章塘村已完成近1300畝田地翻耕面積,烤煙移栽1000畝,完成地膜覆蓋700畝,完成追肥190噸。

去年該村創建400畝烤煙農場,實現烤煙產值200餘萬元,為村集體經濟增加純收入20餘萬元,村民、貧困戶獲租金、股金、薪金100餘萬元,為財政增加稅收23萬元。帶動149戶696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致富。

“今年隨著種植面積增加和種植技術嫻熟,收入將比去年更多。”駐村扶貧隊長劉景義洋溢著滿意的笑容。

小微企業助脫貧

江華瑤族自治縣鼎維塑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一次性雨衣、雨披等塑料製品的企業。公司拳頭產品PE一次性雨衣雨披年產銷量突破1000萬件。產品主要銷往韓國、日本、美國、加拿大等國際市場,年產值達到2000多萬元。公司在江華縣沱江鎮茫海洲村、涔天河鎮鷓鴣壩村、會和社區、大圩易地搬遷安置點崇江小區等地成立“扶貧車間”,並在招聘時優先建檔立卡貧困戶進廠。創辦“扶貧車間”以來,公司招收員工176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群眾54人。貧困戶在企業務工,可不固定上班時間,實行按件取酬,既方便照顧家庭,每天還收入60元左右,每人每年可增收1.5萬餘元。目前,公司總廠及鄉鎮的扶貧車間均已復工生產,員工均上崗,產能基本達到滿負荷生產。

“能在家門口打工賺錢,真的太好了!”江華縣芒海洲村貧困戶李娜襪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她家5人,丈夫鄧長春在建築工地當水泥工,14歲的兒子在沱江鎮鎮中念初中,5歲的女兒在上幼兒園,母親患腦梗及心臟等疾病,需要照顧。村裡建立扶貧車間後,安排她在廠裡做事,月收入2200多元。扶貧車間的建立,實現了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就業、“掙錢顧家兩不誤”的願望,激發了他們勞動致富的內生動力。

網上就業顯身手

戰“疫”期間,永州市積極應對就業需求,暫停各類線下招聘活動,藉助“永州智慧就業”平臺大力推廣網上招聘,將線下改為線上,將實地轉戰網絡,確保“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

針對返鄉農民工和貧困勞動力就業難題,由各駐村幫扶工作隊將“永州智慧就業”平臺轉發到村民微信群,讓村民根據自己的技術特長和企業的需求情況,確定就業職位。同時鼓勵轄區內有用工需求的企業積極參與線上招聘活動,全市先後開設4次網絡招聘專場,引導求職者和企業通過互聯網招聘求職方式“一對一”對接,實現足不出戶可求職。其中2月18日至2月25日為重點幫扶企業藍思科技專場,通過電視臺、村村通廣播、微信平臺、微信群、QQ群、短信群發等,助推村民上崗就業。截止至3月13日,永州智慧就業平臺共有註冊企業865家,提供崗位2790個,擬招聘人數3.6萬人,註冊用戶80072人,日崗位瀏覽量近2萬餘次,達成初步就業意向9199人。

消費扶貧解民憂

今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黑鳳凰農莊生態有限公司在粵港澳地區的餐飲大客戶全部停業,造成6萬隻雞和30萬個雞蛋滯銷,對龜山村的在建黑鳳凰雞產業項目也造成了較大的資金影響,黑鳳凰公司向縣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發起援助請求。

得知這個消息後,市派駐祁陽縣梅溪鎮龜山村幫扶工作隊一邊組織後盾單位開展消費扶貧,一邊帶動幫扶企業通過線上銷售、線下配送的方式在冷水灘、零陵、祁陽等地銷售產品。最後通過營銷界同學的幫助,與興盛優選、十薈團等平臺取得聯繫,僅開團一次就幫助銷售黑鳳凰雞3000只、綠殼蛋2萬枚、無抗蛋2萬枚。

黑鳳凰公司總經理劉季豪激動地說:“這次是我從事黑鳳凰雞養殖行業17年以來面臨的最大困境,多虧了駐村幫扶工作隊的幫助,解決了公司難題”。

走進永州駐點村,聞到的是田土裡散發出來的泥土芳香,看到的除濃濃春景外,更有村民忙碌的身影,大家都在為脫貧攻堅和幸福生活而奔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