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脫鉤”?別逗了

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島內有人藉機喊出兩岸經濟“脫鉤”,兩岸臺胞和專家都表示兩岸同根同源,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臺灣若與大陸“脫鉤”是沒有出路的歧途。

兩岸“脫鉤”?別逗了

吳家瑩:兩岸“脫鉤脫鏈”是不切實際的

1999年,臺商吳家瑩來到廈門發展,從建材生意正式開始起步創業,如今已拓展到開餐廳、做咖啡生產批發、代理松下、夏普等電器,幾乎涵蓋了第一、二、三產業。這麼多年來給吳家瑩最大的感受就是兩岸不能“脫鉤”,臺灣也無法承受兩岸經濟“脫鉤”帶來的影響。

兩岸“脫鉤”?別逗了

吳家瑩認為,兩岸“脫鉤脫鏈”是完全不切實際的思維,臺灣也無法承受兩岸“脫鉤”帶來的影響。吳家瑩表示:“臺灣每年外銷,不管是成品、半成品,到大陸來金額大概有1800多萬美金, 佔了臺灣外銷總額超過四成,再加上香港的20%,加起來就佔了臺灣外銷總額的60%。你說兩岸怎麼‘脫鉤’ ?”

兩岸“脫鉤”?別逗了

吳家瑩還表示,兩岸“脫鉤” 是民進黨政府的政治語言, 並不能阻礙大陸臺商未來的發展,目前他的建材生意不但能因應大陸內需的公共工程項目,逐步擴產,國外的工程也在陸續招投標當中, 整個行業未來景氣是可以預期的。


兩岸“脫鉤”?別逗了

福州臺商:臺胞安居樂業 臺青應該再來

在福州臺商、牙醫黃煒峻的口腔醫院,受疫情影響,醫院依舊在等待政府的復工許可,為了安全復工,近幾日,醫院都在進行專業的防疫培訓,黃煒峻告訴記者,由於牙科的特殊性,病人同醫生需要近距離接觸,現在最重要的是確保所有人的安全,停業兩個月,雖然經濟上蒙受了損失,但看到大陸疫情逐步控制,他覺得一切都很值得。

兩岸“脫鉤”?別逗了

兩岸“脫鉤”?別逗了

黃煒峻認為,經濟面的衝擊只是短暫的,隨著大陸各行各業的經濟復甦,未來他們還是認為很有信心。而針對島內所謂兩岸經濟“脫鉤”的言論,黃煒峻認為這在各個行業都是無稽之談,他從2009年來到大陸,見識到的是兩岸間經貿文化不斷的熱絡,即使現在稍有阻力,他也相信兩岸之間的良性互動斷不了也不能斷。

兩岸“脫鉤”?別逗了

此外,福州臺協會榮譽會長陳秀容也表示,這次大陸應對疫情措施得當,讓人安心,此前因疫情緊繃而退回臺灣的年輕朋友們,還是應該再次西進。

兩岸“脫鉤”?別逗了

作為一位在大陸完整經歷了03年非典和這次新冠疫情的資深臺商,陳秀容也坦言,因為事發突然,這次疫情也的確造成很多不利影響,一些好不容易西進登陸,希望到大陸發展的臺灣青年,就打了退堂鼓。不過陳秀容表示,事關人身安全,臺青們的擔心可以理解,但她更希望用自已的現身說法告訴臺青們,大陸應對大型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實力足以讓人安心,大陸經濟社會發展的勢頭更不會因此而改變。


張文生:臺灣若與大陸“脫鉤” 是無出路的歧途

當前臺灣“臺獨”勢力鼓吹兩岸“脫鉤”。對此,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張文生接受本臺記者採訪中表示,兩岸同根同源,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臺灣若與大陸脫鉤是沒有出路的歧途。

張文生認為:“島內少數人想推動兩岸‘脫鉤’ ,我想這恐怕是痴心妄想,兩岸關係發展到今年 ,是沒有這麼容易‘脫鉤’的。”

張文生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兩岸很多海上和空中航線停航,兩岸交流大為萎縮,加上蔡英文當局出臺“國安五法”等阻礙兩岸交流的做法,企圖“依美抗陸”,推動島內一些“臺獨”勢力趁機鼓譟兩岸“脫鉤”,但他們都在做無用功。

兩岸“脫鉤”?別逗了

張文生表示,兩岸的關係不是“臺獨”分子想切割就能切割掉的, 臺灣大部分同胞祖籍地都在大陸 ,兩岸開放之後也還有四十萬對的兩岸婚姻, 現在兩岸來往的同胞也有900多萬 ,其中往來臺灣的同胞就有600多萬,兩岸密切往來使得兩岸在方方面面都結合成一體,其中最為活躍的部分就是經貿聯繫,目前大陸有將近十萬家臺資企業,兩岸貿易額已經超過了2000億美元, 臺灣對大陸的出口是長期處於順差的狀況, 每年大概有四百多億美元的順差,所以不管是兩岸貿易還是對大陸的投資, 都是臺灣經濟增長最大動力。如今年臺灣經濟逐漸蕭條,如果與大陸經濟上一旦“脫鉤”,那麼臺灣未來的發展將不容樂觀。

兩岸“脫鉤”?別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