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脱钩”?别逗了

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岛内有人借机喊出两岸经济“脱钩”,两岸台胞和专家都表示两岸同根同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台湾若与大陆“脱钩”是没有出路的歧途。

两岸“脱钩”?别逗了

吴家莹:两岸“脱钩脱链”是不切实际的

1999年,台商吴家莹来到厦门发展,从建材生意正式开始起步创业,如今已拓展到开餐厅、做咖啡生产批发、代理松下、夏普等电器,几乎涵盖了第一、二、三产业。这么多年来给吴家莹最大的感受就是两岸不能“脱钩”,台湾也无法承受两岸经济“脱钩”带来的影响。

两岸“脱钩”?别逗了

吴家莹认为,两岸“脱钩脱链”是完全不切实际的思维,台湾也无法承受两岸“脱钩”带来的影响。吴家莹表示:“台湾每年外销,不管是成品、半成品,到大陆来金额大概有1800多万美金, 占了台湾外销总额超过四成,再加上香港的20%,加起来就占了台湾外销总额的60%。你说两岸怎么‘脱钩’ ?”

两岸“脱钩”?别逗了

吴家莹还表示,两岸“脱钩” 是民进党政府的政治语言, 并不能阻碍大陆台商未来的发展,目前他的建材生意不但能因应大陆内需的公共工程项目,逐步扩产,国外的工程也在陆续招投标当中, 整个行业未来景气是可以预期的。


两岸“脱钩”?别逗了

福州台商:台胞安居乐业 台青应该再来

在福州台商、牙医黄炜峻的口腔医院,受疫情影响,医院依旧在等待政府的复工许可,为了安全复工,近几日,医院都在进行专业的防疫培训,黄炜峻告诉记者,由于牙科的特殊性,病人同医生需要近距离接触,现在最重要的是确保所有人的安全,停业两个月,虽然经济上蒙受了损失,但看到大陆疫情逐步控制,他觉得一切都很值得。

两岸“脱钩”?别逗了

两岸“脱钩”?别逗了

黄炜峻认为,经济面的冲击只是短暂的,随着大陆各行各业的经济复苏,未来他们还是认为很有信心。而针对岛内所谓两岸经济“脱钩”的言论,黄炜峻认为这在各个行业都是无稽之谈,他从2009年来到大陆,见识到的是两岸间经贸文化不断的热络,即使现在稍有阻力,他也相信两岸之间的良性互动断不了也不能断。

两岸“脱钩”?别逗了

此外,福州台协会荣誉会长陈秀容也表示,这次大陆应对疫情措施得当,让人安心,此前因疫情紧绷而退回台湾的年轻朋友们,还是应该再次西进。

两岸“脱钩”?别逗了

作为一位在大陆完整经历了03年非典和这次新冠疫情的资深台商,陈秀容也坦言,因为事发突然,这次疫情也的确造成很多不利影响,一些好不容易西进登陆,希望到大陆发展的台湾青年,就打了退堂鼓。不过陈秀容表示,事关人身安全,台青们的担心可以理解,但她更希望用自已的现身说法告诉台青们,大陆应对大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实力足以让人安心,大陆经济社会发展的势头更不会因此而改变。


张文生:台湾若与大陆“脱钩” 是无出路的歧途

当前台湾“台独”势力鼓吹两岸“脱钩”。对此,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张文生接受本台记者采访中表示,两岸同根同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台湾若与大陆脱钩是没有出路的歧途。

张文生认为:“岛内少数人想推动两岸‘脱钩’ ,我想这恐怕是痴心妄想,两岸关系发展到今年 ,是没有这么容易‘脱钩’的。”

张文生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两岸很多海上和空中航线停航,两岸交流大为萎缩,加上蔡英文当局出台“国安五法”等阻碍两岸交流的做法,企图“依美抗陆”,推动岛内一些“台独”势力趁机鼓噪两岸“脱钩”,但他们都在做无用功。

两岸“脱钩”?别逗了

张文生表示,两岸的关系不是“台独”分子想切割就能切割掉的, 台湾大部分同胞祖籍地都在大陆 ,两岸开放之后也还有四十万对的两岸婚姻, 现在两岸来往的同胞也有900多万 ,其中往来台湾的同胞就有600多万,两岸密切往来使得两岸在方方面面都结合成一体,其中最为活跃的部分就是经贸联系,目前大陆有将近十万家台资企业,两岸贸易额已经超过了2000亿美元, 台湾对大陆的出口是长期处于顺差的状况, 每年大概有四百多亿美元的顺差,所以不管是两岸贸易还是对大陆的投资, 都是台湾经济增长最大动力。如今年台湾经济逐渐萧条,如果与大陆经济上一旦“脱钩”,那么台湾未来的发展将不容乐观。

两岸“脱钩”?别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