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日記:這樣的疑難病例討論,多多益善

武漢第五十天(3月14日):

战“疫”日记:这样的疑难病例讨论,多多益善

早上交班,接到通知說晚上7點疑難病例討論,由我們上海醫療隊負責組織和主持,這次有三個病區參加,每個病區出一個病例。北三病區由我們第一組準備病例。周新主任說前幾天出院的那個氣胸患者病史比較有意義,有很多經驗教訓,可以拿出來給大家討論一下,讓馮波醫生彙報病史。

战“疫”日记:这样的疑难病例讨论,多多益善

時間緊迫,完成日常查房工作後,我和馮波醫生分工,分別製作PPT,他準備病史彙報,我準備影像學資料。馮波醫生來自基層,很少參加疑難病例討論,對製作PPT的技巧掌握得不熟練,現在這個任務對他來說有點困難,急得滿頭大汗,周新主任乾脆找了一個現成的PPT,讓他按照上面的格式,依葫蘆畫瓢,把患者的信息和病史資料填上去。我告訴他先做,做好了一起修改。

馮醫生非常認真地趴在電腦前整理資料,製作PPT,我在電腦上調出患者所有的胸部CT和胸部X片的影像,精挑細選,把最具有典型特徵的圖像都保存在電腦桌面上,剪切、排版、編號、做註釋。到中午,我們把內容合在一起,做好了PPT彙報的初稿,發給周新主任審閱。

战“疫”日记:这样的疑难病例讨论,多多益善

周主任很快做了回覆,指出很多修改意見。該患者住院時間長,治療過程複雜,幾經波折,各種檢查、檢驗結果多,周主任要求言簡意賅、層次分明、條理清晰地把病史資料呈現給大家,他還要求把患者出院時和我們的合影放在PPT的最後一張,給大家展示一下,這個病人能順利出院,很不容易。

我和馮波醫生又耗費了一個下午重新整理、排版。在整理資料的過程中發現,患者先後查了8次血氣分析,但是病程記錄裡只記錄了4次結果,其餘4次缺失。好在每次做完血氣分析,隔離病房的護士都會把結果拍照片發到工作微信群裡,我們就在幾百張微信照片裡一個一個查找,大海撈針,總算都找到了,一個不差地寫在PPT裡。做好之後,再一次發給周新主任過目,總算通過。

晚上7點疑難病例討論開始,由鄭軍華隊長主持,他點名讓我上臺彙報第一個病例,我心中暗自慶幸,幸虧白天和馮波醫生一起製作了PPT,對內容非常熟悉,否則突然被叫上去彙報,那肯定是一頭霧水,磕磕巴巴地講不好。

战“疫”日记:这样的疑难病例讨论,多多益善

彙報完病史,針對我們的病例存在的疑惑和教訓,臺下來自各個醫療隊的同道們紛紛提問,有些問題非常尖銳,有些建議非常合理,很有啟發,讓我們獲益匪淺。晚上的疑難病例討論持續了2個小時,會場幾乎座無虛席,周新主任對每個病例都做了精彩點評,展示了呼吸界大咖的風采。

最後由鄭軍華隊長做了三條總結:第一,精準施策,個體治療;第二,同舟共濟,共同奮戰;第三,永不放棄,人文關懷。每次疑難病例討論,大家都能學到很多東西,開闊視野,發散思維,吸取教訓。在對抗新冠病毒的道路上,我們需要不斷學習,不斷總結經驗,這樣的疑難病例討論,多多益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