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大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其實我不想愛你


如何提升大學生的自我教肓能力?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是目前教育機構和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很多大學生都對自我成長和人生的意義理解不透,懵懂迷茫和不知所措,加強提升大學生的自我教育迫在眉睫。

一、學校裡或者同學會應該每週組織同學們學習心理輔導課。引導同學們探討人生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告同學們,社會是複雜多變的,要有防患意識,要有不同的解決方法,讓同學自己講解自己發揮想象力,遇到不同問題怎麼應對,找到最佳解決方案,活學活用,舉例說明,比如說。沒錢買電腦,手機為什麼要去貸款買?為什麼不勤儉節約,借錢消費?大學生在學校的主要目的是什麼?假設走出社會你們能幹什麼來掙錢養活自己等等問題讓同學們自問自答。互相切嗟各說自己的看法,這樣放開來探討會對同學們是最大的提升。

面對多層次,多思想的現代同學們,首先要讓同學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自律自控必須嚴格尊守,加強教育,引導同學們自我檢查身上有那些壞習慣,壞毛病,,必須糾正自己的錯誤認知,加強自我防患意識,做一個對社會對自己有規劃、有作為,有擔當,負責人的有用人才。



後悔前事今生






常流水4


一、學會正確認識自己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正確的認識自己,才能樹立自信心。這是自我教育的基礎。學生的很大一部分困惑來自於學習上。日本一位教育家曾做過一個調查,學生成績差的原因有三分之一是因為缺乏自信,缺乏自信會使人的身心活動和交往活動受到嚴重阻礙,原有的聰明才智不能得到正常發揮,併產生相當的自卑感。而人由於先天的因素,總是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不足,這也促使人們要通過後天不斷的努力來彌補自身的不足。如果說自卑感是先天存在的,則主要問題是應如何超越自卑,將阻力化作動力。

二、學會經常自我反省

我國古代教育學家主張學生多做些“內省”功夫。所謂“內省”,就是內心省察,主動對自己所做的事情進行檢討,這種內省功夫是自願的,不是被迫的。只有內省,才能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全面的分析,不斷總結,不斷前進。我班有一位擇校生,平時較散漫,我行我素,高一上學期違反宿管紀律扣分達20分,作業常欠交,學習不努力,導致與同學關係很僵,平時同學也疏遠他。我每次找他談話,除了肯定他的優點,指出不足及老師對他的期望外,都留下問題讓他回去思考,如:為什麼輪到他宿舍值日時,宿管扣分較多?老師為什麼對他有看法?學生為什麼要做作業?對出現的問題今後應該怎麼辦等等,然後讓他把想後的結果告訴我,此時我所要做的工作只是監督他履行自己的諾言。通過多次的工作,他有較大的改變,作業也較少欠交,同學們都覺得他變化很大。我覺得思想教育工作貴在激起學生的思考,猶如畫家畫花,獨畫一枝,總要留點天地,班主任的思想教育工作要善於留下“窗口”,讓學生自己窺視究竟,在“發現”的過程中接受道理。

三、學會自我控制情緒

自制性是指一個人在意志行動中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約束自己的言行。自制性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善於促使自己去執行已經採取的決定,並能戰勝與執行決定相對抗的一切因素。第二,善於在實際行動時抑制消極情緒和調節自己的行動。馬卡連柯說過:“堅強的意志,這不但是想什麼就獲得什麼的那種本事,也是迫使自己在必要時放棄什麼的那種本事。……沒有制動器就不可能有汽車,而沒有剋制也就不可能有任何意志。”作為班主任必須重視教育學生鍛鍊良好的意志品質,能夠自己管理自己,約束自己和自我剋制。向學生經常提出:“當我一個人的時候”,要求學生去鍛鍊自我教育的意志。我班有一個學生初中時成績非常好,升中考發揮失常,落入普通班,該生入學時要求學校再舉行選拔考試重新編班,被拒絕後,覺得在普通班學習無前途,迷戀武俠小說不能自拔,成績一度下滑,為此我與他談話,讓他明白自己要適應環境,而非環境適應自己,要學會控制情緒,在普通班也能出成績,經過幾次交流思想,這位同學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學習比較安心,學習成績穩步上升。我以他為典型來教育學生,樹立意志鍛鍊的榜樣,使學生能以此來鞭策自己,勉勵自己。深圳這地方大部分學生的家長忙於自己的事業,經常不在家中,學生獨處的時間比較多,這更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自制能力,要求他們把獨處的時間作為鍛鍊自制力時候,把自制力的提高作為成長的標誌,學會排除內部和外部的干擾,堅持意志行動,形成自我控制的能力,逐步的完善自己。

四、學會自覺遵守紀律

我認為要求學生遵守紀律,首先要教育學生懂得:為什麼要制定紀律,它的意義是什麼?馬卡連柯認為,在教育學生弄懂遵守紀律意義同時,應當讓他們知道以下幾個原則:為了使集體能更好地和更快地達到它的目的,集體一定需要紀律;為了使集體的每個成員善於克服障礙並完成困難的工作,紀律也是必要的;在每一個集體中,必須把紀律放在集體中個別成員的利益之上;紀律就是自由,紀律能使每個人的地位更有保障更為穩定。所以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紀律教育時,應注意把紀律和道德原則以及如何加強自制力,有機地聯繫起來,提高他們對社會、對學校、對班級的責任感,對於他們發生違紀的現象要從多方面分析原因,在弄清情況的前提下,曉之以理,喻之以害,使思想工作做得切合實際。


小彭電影剪輯


大學是每個人人生最精彩的時光,局裡的人感覺沒什麼,吃吃喝喝、玩嗨就行,等回過頭來,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哪那是告別學生時代,那明明是告別一段人生哪;從此任闖天涯,磕磕碰碰,直到頭碰血流才會回想自己美好的時光,才知道後悔浪費了幾年的大好青春。

大學裡自我教育很重要,因為沒人再逼著你交作業,沒人教你學習能帶給你什麼,不像高中教師那樣語重心長地囉嗦一大堆,倒也簡單了,學習完全靠自己;有時候覺得這樣的放養教育真好,比比西方教育,我們這段美好時光真好,談談戀愛、發展興趣真好,時光如梭,四年的時光轉眼即逝,到你步入社會就會發現,自己把自己費了……



香書屋


都已經是大學生了,應該接受良好的教育了,在提高就是博士了,真不知道什麼意思,應該是自力更生的能力吧!根本因素就是自己要自覺,自己要努力,自己要虛心學習,沉下心踏踏實實的認真學習,這是根本。

所謂自我教育就是自學,就是自覺,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是一句千古名言,完全靠自己,必須嚴格要求自己,虛心好學,只有踏踏實實,全神貫注的學習才能提升自我教育。

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必須要有擔當,必須要有責任,這是一種態度,當你心裡有祖國,有事業心學習自然努力,如果你只是單純的為了一個畢業證,肯定學不好,絕對不會努力學習,你是來混日子的。

大學生學習好的都是事業心很強的人,都是有責任感的,都是有擔當的,很多大學生認為已經考上大學了,就屬於事業有成了,無須努力了,錯誤,以後你要面臨畢業找工作,僅憑一個畢業證就可以暢遊天下了嗎?你只是混跡社會的一個遊客。

必須學有所成,必須要有知識,知識可以暢遊天下,畢業證只是一個招牌,需要的是真才實學,需要的是學問,希望大家明白,單純的理論展現不了的的工作能力,大家需要的是經驗,所以必須自我提高教育能力,知識是改變命運的財富。


大海傳媒


自我教育作為學校德育的一種方法,把教育者的要求變為自己努力的目標,培養受教育者自我認識、自我監督和自我評價的能力。

1.點燃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類的一種精神現象,是認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機統一體,是人們在一定基礎確立的對某種思想或事物產生堅定不移的信仰、並身體力行的心理態度和精神狀態。

大學時期對於人生目標如何確立、工作崗位的選擇、發展方向的設定等等,需要一個總的原則和目標,就需要幫助他們確立崇高的理想信念。這正是自我教育的“燃點”和“起點”,是引航的燈塔和風帆。

2.正確的社團活動

目前在校的大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缺乏獨立動手的能力。有的學生沒有學習目標,沒有學習計劃,不會安排自己的課餘生活。學校可以組織他們,到社區去、到福利機構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甚至可以幫助生活困難的大學生勤工儉學。讓平時缺乏鍛鍊、缺乏動手能力學生,有一個歷練的機會,成長的過程。從而激發和引導他們進行自我教育、充實自己的課餘生活,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

3.愛的教育

引導大學生健全人格自我建構,首先學會愛自己,然後再學會愛別人。提高審美能力,按照美的規律塑造自己,有助於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有利於大學生心靈的塑造及完全人格的健全!



心一媽媽談成長


關於大學生如何提升自我教育,身在大學的你可以多發現一下身邊的牛人,或者那些努力上進的人的大學生活。

正所謂你和什麼樣的人接觸,你也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整天和那些宿舍打遊戲,翹課睡懶覺。你往往也會墮落。

與優秀的人看齊,你也會努力上進。看著那些比你好看比你優秀比你更努力的人,你一定會自我教育哦。

推薦一個著名的學霸網紅美女慧琴學姐。你可以看看她的vlog,一定動力滿滿。





一顆酸酸甜甜的檸檬


大學生自我教育是指個人主動提出道德修養目標,並以實際行動努力完善或培養自己人格品質的過程。它是個人品德修養的自覺能動性的表現,是在自我評價能力發展的基礎上產生的。它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和最終目的,是實現培養人才的有效手段。而在校大學生的自我教育,是指在校大學生為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而自覺進行的思想轉化和行為控制活動,是實現自我發展目標而進行的自我培養活動,也是在校大學生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儘快成才的必要條件。蘇聯現代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強調:“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可以說,一切教育都包括了教育者的施教與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這兩者是不可分割的。而個體的自我教育是各種教育發揮作用的基礎。在校大學生應明確加強自我教育的重要現實意義。在人類自我意識不斷成長和社會民主意識日益增強的今天,在校大學生要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就更應該加強自我教育。確立遠大的社會理想和積極的主體參與意識,是人生非常有價值的選擇。但由於在校大學生的社會閱歷不深,人生經驗不足,尚未形成相對穩定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而面對紛繁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就會在思想上產生某種程度的盲目性和迷惑感。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在校大學生要通過自我教育,來明確自己的思想政治目標進而來實現。當前,社會發展突飛猛進,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在校大學生只有不斷增強自我教育能力,才能在畢業後正確認識社會,正視現實,走出狹小的“自我”圈子,進而更好地服務社會,報效祖國。在校大學生應知曉進行自我教育的方式方法。首先,在校大學生應學會自我監督,它在自我教育中佔有特殊的地位。自我監督以自尊心、榮譽感、責任感為基礎,主要通過主體的自我剖析、反思、內省來檢點自己的行為。只有成為一個有高度自尊心、榮譽感、責任感的人,才能做到不但監督自己表現出來的外部行為,而且還監督自己的思想動機、思想方式。不僅在眾目睽睽之下謹慎行事,而且在獨處之時也恪守道德要求,不做任何對不起良心、對不起公眾的事。其次,在校大學生應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它是“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幹、做貢獻”的重要途徑。在校大學生大多缺乏社會實踐,缺少對社會的深入瞭解和真實體驗,因此非常有必要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最後,在校大學生應重視日常實踐活動。在校大學生應意識到:崇高的理想要靠平凡的事業去實現,高尚的道德要在日常的行為中去培養,淵博的知識要靠孜孜不倦的勤奮去積累,嚴明的紀律要在日常生活中去鍛鍊。總之,在校大學生只有不斷加強自我教育,才能儘快地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材。



想刮鬍子


對一個大學生自我教育怎樣提升,那就看有沒有一種理想觀念和目標樹立心態,要會回應到當初報讀的是感興趣的什麼學科,才有努力方向。比為既然喜歡了某一門,就應有個正視思想,努力專研過竅,不能懵懂虛偽而過,這才能達到真才實學水平,遇到設級之工種才不才窮智。世間上一切經學識藝,除了讀書在外,藝無百日之工,所以讀書學習就是一項很艱鉅的事業,學得好學不好就是那幾年時間,在歲月的流逝,年齡的增長,也就把每個人的學識定型了,同一個級別就產生了高.中.低才的差別,這將面對現實施產能力上的使用發生著重要性,此時就會顯現出是一樣的級別,為什麼有能做到,有的卻又做不到,這才發覺書到用時才知少,其實在學程上是學過的,是自己對學時松牌,甚至有些望都沒有望過,那就只能是一個披著大學名譽衣罩著的大學才士了,若是按識級分工作事,就要容易出差錯問題了,豈不是一個“到精不黃,害人大王”了,那有何用!


愛寫文章的大叔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一個少年,只有當他學會了不僅仔細地研究周圍世界,而且仔細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時候;只有當他不僅努力認識周圍的事物和現象,而且努力認識自己內心世界的時候;只有當他的精神力量用來使自己變得更好、更完善的時候,他才能稱作一個真正的人。”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始終注意把工作的重點放在提高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上。在培養學生敢想、敢說、敢做的創造精神,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創造能力的同時,不斷的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從非智力因素入手,促使學生從各方面完善自己,全面提高素質,成為學習、生活的主人。在實踐中,我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具體工作著手,從一點一滴的小事抓起。

一、學會正確認識自己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正確的認識自己,才能樹立自信心。這是自我教育的基礎。學生的很大一部分困惑來自於學習上。日本一位教育家曾做過一個調查,學生成績差的原因有三分之一是因為缺乏自信,缺乏自信會使人的身心活動和交往活動受到嚴重阻礙,原有的聰明才智不能得到正常發揮,併產生相當的自卑感。而人由於先天的因素,總是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不足,這也促使人們要通過後天不斷的努力來彌補自身的不足。如果說自卑感是先天存在的,則主要問題是應如何超越自卑,將阻力化作動力。

二、學會經常自我反省

我國古代教育學家主張學生多做些“內省”功夫。所謂“內省”,就是內心省察,主動對自己所做的事情進行檢討,這種內省功夫是自願的,不是被迫的。只有內省,才能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全面的分析,不斷總結,不斷前進。我班有一位擇校生,平時較散漫,我行我素,高一上學期違反宿管紀律扣分達20分,作業常欠交,學習不努力,導致與同學關係很僵,平時同學也疏遠他。我每次找他談話,除了肯定他的優點,指出不足及老師對他的期望外,都留下問題讓他回去思考,如:為什麼輪到他宿舍值日時,宿管扣分較多?老師為什麼對他有看法?學生為什麼要做作業?對出現的問題今後應該怎麼辦等等,然後讓他把想後的結果告訴我,此時我所要做的工作只是監督他履行自己的諾言。通過多次的工作,他有較大的改變,作業也較少欠交,同學們都覺得他變化很大。我覺得思想教育工作貴在激起學生的思考,猶如畫家畫花,獨畫一枝,總要留點天地,班主任的思想教育工作要善於留下“窗口”,讓學生自己窺視究竟,在“發現”的過程中接受道理。

三、學會自我控制情緒

自制性是指一個人在意志行動中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約束自己的言行。自制性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善於促使自己去執行已經採取的決定,並能戰勝與執行決定相對抗的一切因素。第二,善於在實際行動時抑制消極情緒和調節自己的行動。馬卡連柯說過:“堅強的意志,這不但是想什麼就獲得什麼的那種本事,也是迫使自己在必要時放棄什麼的那種本事。……沒有制動器就不可能有汽車,而沒有剋制也就不可能有任何意志。”作為班主任必須重視教育學生鍛鍊良好的意志品質,能夠自己管理自己,約束自己和自我剋制。向學生經常提出:“當我一個人的時候”,要求學生去鍛鍊自我教育的意志。我班有一個學生初中時成績非常好,升中考發揮失常,落入普通班,該生入學時要求學校再舉行選拔考試重新編班,被拒絕後,覺得在普通班學習無前途,迷戀武俠小說不能自拔,成績一度下滑,為此我與他談話,讓他明白自己要適應環境,而非環境適應自己,要學會控制情緒,在普通班也能出成績,經過幾次交流思想,這位同學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學習比較安心,學習成績穩步上升。我以他為典型來教育學生,樹立意志鍛鍊的榜樣,使學生能以此來鞭策自己,勉勵自己。深圳這地方大部分學生的家長忙於自己的事業,經常不在家中,學生獨處的時間比較多,這更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自制能力,要求他們把獨處的時間作為鍛鍊自制力時候,把自制力的提高作為成長的標誌,學會排除內部和外部的干擾,堅持意志行動,形成自我控制的能力,逐步的完善自己。

四、學會自覺遵守紀律

我認為要求學生遵守紀律,首先要教育學生懂得:為什麼要制定紀律,它的意義是什麼?馬卡連柯認為,在教育學生弄懂遵守紀律意義同時,應當讓他們知道以下幾個原則:為了使集體能更好地和更快地達到它的目的,集體一定需要紀律;為了使集體的每個成員善於克服障礙並完成困難的工作,紀律也是必要的;在每一個集體中,必須把紀律放在集體中個別成員的利益之上;紀律就是自由,紀律能使每個人的地位更有保障更為穩定。所以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紀律教育時,應注意把紀律和道德原則以及如何加強自制力,有機地聯繫起來,提高他們對社會、對學校、對班級的責任感,對於他們發生違紀的現象要從多方面分析原因,在弄清情況的前提下,曉之以理,喻之以害,使思想工作做得切合實際。

五、學會互相理解溝通

在現代化的社會中,人與人的溝通交流是相當重要的。當我們凡事都能設身處地、能夠交換位置思考時,就能理解很多的人和事,就能主動修正自己的行為和想法,化解矛盾,從而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有利於建立一種協調的人際關係。中學生常常不能正確的處理好與同學、老師、家長之間的關係。對待家長常嫌他們嘮叨、覺得與家長有代溝,不願意與家長溝通;對待老師有一種思維的定勢,從入學起他們都是被老師管教的對象,認為老師總是高高在上,有一種對老師的畏懼感,心理上與老師之間有較大的距離,影響了他們接受老師指導的效果;對待同學有時顯得自私和任性,不懂得幫助、尊重、忍讓同學。當學生遇到一些實際的問題時,如:不能配合班委的工作,違反班級規定,與同學、家長之間出現矛盾,不能接受老師的建議時,我總是引導他們思考當你處在對方的位置時,你會怎樣想、怎樣做,讓他們自己發現不足之處,並自覺的改正;當學生在學習上出現偏科,或對某科老師有看法等,就引導他們主動找科任老師交談,一方面可以溝通師生的感情,理解老師的做法,另一方面可以及時得到老師的指點;當他們學習上遇到煩惱和困難,與家長產生矛盾時,建議他們多找家長交流,把自己的問題告訴家長。家長畢竟是長輩、過來人,以他們的閱歷及對生活的理解,一定能給予指點、理解、監督,也讓他們通過了解家長來了解社會,也理解家長的難處,使學生的思想情節能及時得到疏通。從長遠的做人而言,人的一生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學會排解,學會溝通,對今後也是非常有益的。

學生的創造能力的形成,有賴於自我教育的素質;一個集體良好風氣的形成,有賴於每個同學的自我教育素質的提高和互相影響下的共同提高。班主任的作用之一,就是通過言傳身教,調動學生的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培養自我教育的主動性和習慣性。從小事抓起,持之以恆,必有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