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大收藏家都喜歡龍泉窯?

龍泉青瓷盡攬大自然的蒼蔥與潤澤,以溫潤如玉的釉色,古樸端莊的造型譽滿全球。龍泉窯始燒於南朝,距今有1500多年的歷史。龍泉金村窯五代時就為吳越錢氏燒“秘色瓷”。南宋時龍泉人利用豐富的自然資源,把土、水、火的藝術發揮得淋漓盡致,成功地創燒出粉青、梅子青釉色瓷器,使青瓷的釉色達到巔峰。自宋代起,龍泉青瓷便遠銷亞、非、歐許多國家和地區。

為什麼很多大收藏家都喜歡龍泉窯?


龍泉窯釉色將青山、綠水、藍天、草地萬般青色溶進釉層,恬靜淡雅,猶如美玉,凝聚了自然界的靈魂之色。明中期龍泉窯傳入歐洲,人們被那迷人的釉色所傾倒,無法用詞彙形容。法國當時正上演著名小說家杜爾夫寫的《牧羊女亞司泰來》,當主人公雪拉同身著一襲青色衣裳出場時,人們認為只有這種青色才能與之媲美,於是“雪拉同”成了歐洲人對青瓷的美稱。

為什麼很多大收藏家都喜歡龍泉窯?


記錄西方與中國瓷器貿易的《葡萄牙王國記述》一書稱:“龍泉青瓷是人們所發明的最美麗的東西,看起來比所有的金、銀、水晶都更可愛。”一千多年來,龍泉窯深入到人們生活、藝術的方方面面,產品製作規整、造型端莊優雅、釉色柔和含蓄,符合儒家文化思想,極具藝術之美。

為什麼很多大收藏家都喜歡龍泉窯?


水車伴隨著流水聲彷彿把我們帶入歷史長河,當代窯工將柴火投進龍窯,那熊熊的窯火飄出窯門,又似穿越時空隧道把我們帶入古代的窯場……龍泉窯遺址之密集,堆積之豐富,產品之精美,無不讓人感受到歷史文化的厚重和祖先驚人的智慧及偉大創造,同時也感受到文化遺產保護責任的重大。2009年9月30日“龍泉青瓷傳統燒製技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使這一文明成果與世人共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