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學淮河醫院一位科主任的“多重身份”

3月12日,河南大學淮河醫院中醫科主任劉麗軍結束了一上午的臨床醫學院線上《中醫學》課程後,又“轉戰”門診接診患者了。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劉麗軍主任身上有著“多重身份”。

河南大學淮河醫院一位科主任的“多重身份”

在醫院,他是醫生。作為開封市新冠肺炎專家組成員,除了輪班負責市級新冠肺炎疑似和危重病例的會診工作外,還包乾開封市傳染病醫院的中醫藥診療指導工作。每天都要對新冠肺炎的確診病人進行查房,“昨晚睡得好不好?還發燒不發燒?咳嗽、咯痰少了嗎?現在還噁心、嘔吐嗎?”不僅每一個細節都要問到,還要查看病人的舌苔,綜合患者病情開具中藥,施行一人一方、一天一調,精準施策。

河南大學淮河醫院一位科主任的“多重身份”

河南大學淮河醫院一位科主任的“多重身份”

在學校,他是教師。作為臨床醫學院中醫學教研中心主任的他,一方面積極響應學校的“停課不停教”要求,利用網絡平臺直播課程。另一方面,他發揮專業優勢,加班加點,製作慕課,面向全校開設“新冠肺炎專題培訓”選修課,讓同學們更加詳細地認識新冠肺炎疫情,避免恐慌,從而進行有效的科學防控。

在一線,他是黨員。作為一名支部書記,帶頭響應河南大學淮河醫院黨委、內科總支部的號召,義務輪班、參與發熱病人的中醫會診。面對如此密集的工作安排,每天睡眠不足5小時是常有的事,但劉麗軍沒有一句怨言,總是說“無論是作為黨員、醫生還是老師,任何一個身份都決定了我必須毫不遲疑的衝在疫情防控的一線,這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

是醫者、是教師、是黨員,有多重身份,就有多重力量,河南大學淮河醫院像這樣的醫者還有很多。疫情防控既是一次大戰,也是一場大考,檢驗著黨員幹部把初心使命變為堅決戰勝疫情的擔當。在大考中他們強化擔當、紮實工作、衝鋒在前,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助力疫情防控,以實際行動傳承和弘揚了優良傳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