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縣 “糧改飼”打造產業扶貧新槓桿

【中原經濟網訊】(河南經濟報記者 溫獻偉 韓榮君 通訊員 葛高遠 董俊峰)一畝地流轉給養殖企業種飼料玉米,一年收租金1000元。同時,農戶還可以到地裡打工3個月,每月工資3000多元。這樣的好事,近段時間在洛陽市伊川縣高山鎮被廣大農民津津樂道。

七月底到八月初,位於伊川縣高山鎮的湖南村、坡頭村、草場村2100畝“糧改飼”基地的全株玉米進入收穫期。在湖南村的“糧改飼”基地,一臺有一層樓高的“巨無霸”收穫機在一望無際的玉米田間穿梭,一棵棵帶穗的青玉米稈被就地斬斷、粉碎,再由一臺臺環保運輸車把其送到附近的養殖場,經過養殖場的加工、青儲,玉米稈便成為一頭頭肉牛口中的“美味”。

為貫徹落實國家“糧改飼”“以養定種、種養結合、草畜配套、草企結合”發展戰略要求,推進伊川縣農牧結合、生態循環發展,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洛陽辰濤牧業科技有限公司在伊川縣高山鎮流轉土地,建立“糧改飼”項目生產基地,配套種植青貯玉米和牧草。同時組建飼草種植合作社,專門從事青貯玉米和牧草的種植、管理、收割、青貯製作等,促進種、養產業融合;安排貧困戶到飼草種植合作社務工,加快脫貧步伐。目前已經帶動當地337戶貧困戶入股,分紅110萬元。洛陽辰濤牧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史學濤告訴記者,青貯玉米的種植,不僅優化了“糧改飼”種養模式,降低了肉牛飼養成本,還提高了玉米種植效益和玉米秸稈的利用率,同時還化解農民焚燒秸稈帶來的環境汙染問題,可謂一舉多贏。

伊川縣委書記李新紅表示,實施“糧改飼”項目,探索“糧改飼”種植結構調整和種養結合產業發展新途徑,能夠有效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土地增效、循環利用、永續發展的目標。

近日,高山鎮鎮長朱儁傑帶領其他村黨支部書記到辰濤牧業“取經”,考察學習土地流轉的運營模式和“糧改飼”項目青貯玉米集約化種植技術,希望通過多重示範帶動效應,讓項目技術造福更多貧困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