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後,比分數更重要的是這樣東西!你知道嗎?

對待孩子的考試成績,

一個合格的父母應該怎麼做?

最近看了一部短片——《孩子的努力比成績更重要》

或許,我們可以從中尋找答案!


01


飯桌上,

媽媽詢問哥哥Jack和弟弟Sam的考試成績。

其中哥哥回答了自己優秀的成績:

數學90分,英語85分……

還挖苦同學比他努力卻沒他分數高。

媽媽聽完仍不覺得滿意,

淡淡地說:“你應該更加努力才對!”

孩子考試後,比分數更重要的是這樣東西!各位父母知道嗎?

媽媽然後問到了弟弟的成績,

小孩看著手中的成績單,

不禁往下掖了掖,

遲遲不肯拿出來....

直到哥哥從他手裡一把奪過,

看到成績說了一句:

“你完了!媽媽可能會殺了你!”

弟弟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孩子考試後,比分數更重要的是這樣東西!各位父母知道嗎?

當媽媽看到孩子不堪的成績單,

正準備爆發時。

她突然想起某天深夜,

孩子伏案用功複習的一幕:

困了也不放棄,

繼續埋頭苦讀。

孩子考試後,比分數更重要的是這樣東西!各位父母知道嗎?

幾分鐘後,

媽媽的表情慢慢變了。

將一個丸子夾進了弟弟Sam的碗中。

接著,又往哥哥碗裡夾了一顆。

她稱讚Sam做得很棒,

也稱讚哥哥做得很棒。

並告訴他們:

“只要努力了就沒有什麼遺憾的。”

孩子考試後,比分數更重要的是這樣東西!各位父母知道嗎?

媽媽出乎意外的微笑,

讓孩子釋放了自己內心一直壓抑的情緒,

露出燦爛的笑容,

重拾自信.....

孩子考試後,比分數更重要的是這樣東西!各位父母知道嗎?

最後,一家人吃了一頓溫暖的晚飯。

孩子考試後,比分數更重要的是這樣東西!各位父母知道嗎?

01 學習態度比功成名就更重要


這個視頻表達的是,在孩子已經盡力了的前提下,不要苛責他的成績。

部分家長過分注重孩子的成績,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建設,沒有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和態度,這是較為嚴重的家庭教育誤區。

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有的孩子擅長邏輯思維,有的孩子擅長形象思維,有的孩子對歷史文化感興趣,有的孩子對科學技術感興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也不可避免有自己的短板。

比起成績,重要的是孩子的學習態度是否端正。如果孩子確實盡力了,在自己年齡段裡應該知曉的知識也都具備了,家長再過分苛求孩子的分數,就會給孩子帶來壓力。

成績與成長相比,成長永遠是第一位的。

對於孩子來說,考試結果只是對學習成果的一次檢驗,重要的是他在這個過程中是否付出了努力。

孩子考試後,比分數更重要的是這樣東西!各位父母知道嗎?

02 考試成績出來後,家長需做到這些!


1.高分不“捧”,總結經驗


如果孩子考了高分,我們誠然喜上眉梢,但不應該過分重獎,將孩子“捧”得高高在上,因為這樣做,無形中會滋養孩子驕傲的情緒。

給孩子一定鼓勵的同時,我們更應該幫助孩子分析卷面的得失情況,總結經驗,揚長避短,乘勝前進,為下一次的考試“更上一層樓”打下紮實的基礎。

如果孩子班內競爭氣氛很濃,我們應教育孩子以平常心待之,每次考試應挑戰自己,超越自我,永不放棄,或告訴孩子“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以激發孩子的鬥志。


2.低分不“棒”,找出差距


這裡的“棒”,就是訓斥、挖苦甚至責罵。孩子考了高分我們不“捧”,如果發揮不佳,考了低分,我們應不“棒”。實踐證明,棍棒教育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孩子考試成績不佳時更需要家長和風細雨般的安慰與鼓勵!

要看到孩子的進步,成績固然重要,但孩子的進步不容忽視。如:這次考試成績雖然不理想,但之前一直沒有掌握的知識這次考試答的還不錯。

那家長就應該多多表揚,這是給孩子建立自信最好的方式,也是激發他努力向上的有效途徑。正所謂“勝敗乃是兵家常事”,在學習上更是如此。

如果孩子考了低分,我們要給予安慰與鼓勵,教育孩子只要盡力發揮了,就應“勝固言喜敗亦欣”。

根據考試情況,找到分數低的原因,是基礎掌握不牢,還是方法不對、卷面不工整,或是時間未能合理分配等等。針對考卷情況,整理錯題本,分析考試成敗的原因,總結每一道題的得失。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龍應臺


孩子考試後,比分數更重要的是這樣東西!各位父母知道嗎?

每次考試結束,希望每一個孩子被關注到的,不僅是那一紙分數,更是背後的辛苦和努力,它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