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味順從沒主見,可能是“討好型人格”,不糾正長大要吃虧

和大多數生了二胎的家庭不同的是小華家生了二胎後,大寶不但情緒反應不明顯,反而變得更加聽話懂事了。沒有大多數二胎家庭中的雞飛狗跳和打鬧爭吵,大部分時候大寶都會主動的讓著小寶,即便是自己心愛的玩具也能夠拱手相讓。為此小華常常跟朋友們炫耀大寶的懂事。

晚飯後小華抱著小寶領著大寶下樓散步,只見大寶替小寶拎著水壺拿著玩具,一副很乖巧的樣子。途中遇見了剛買完水果回來的鄰居,鄰居一邊誇大寶懂事,一邊拿出水果分給大寶和小寶。看得出來大寶很喜歡鄰居買的水果,但是看了一眼媽媽的眼色,後大寶便乖乖地拿了一個,“我只拿一個,留給弟弟吃。”大寶討好的樣子讓鄰居一陣心疼,“大寶太乖了!”。

孩子一味順從沒主見,可能是“討好型人格”,不糾正長大要吃虧

一、為什麼孩子會形成“討好型”人格?

文文是班級裡有名的好人緣兒,同學們有什麼麻煩事都喜歡找文文幫忙。大多數情況下文文都會很樂意地提供幫助,即便是自己沒有時間,文文也一定會滿足同學的要求。一次同學忘了帶午飯,文文便把自己的午飯給了同學,還謊稱說“我一點都不餓!”

有時候同學會來家裡做客,對於文文的玩具更是可以“隨意帶走”,文文的媽媽看得出來孩子有些時候並不情願。於是告訴文文說,如果不願意分享可以拒絕,但是文文卻說“我害怕他們就不跟我玩了!”

1. 受到自卑心理的困擾

當孩子的性格特點中表現出極強的自卑心理時,在社交關係的處理上,孩子很容易處於一種較為被動的位置。沒有主見順從他人的要求,使得孩子只能在討好和取悅中獲得存在感。

孩子一味順從沒主見,可能是“討好型人格”,不糾正長大要吃虧

2. 父母的管教過於嚴格

很多父母相信對孩子的教育一定要嚴格才能夠讓孩子擁有正確的行為規範。而事實上過於嚴格的管教很容易導致孩子對於自身想法缺乏應有的信心。即便在孩子心裡,他們認為自己是對的但是仍然不敢有所堅持,因為只有父母說的才是對的。

3. 父母對孩子缺少足夠的關愛

在幼兒時期,孩子無法得到父母足夠的關愛,使得他們內心充滿不安全感。安全感的缺失,使得孩子出於本能地想要維護一段關係的穩定。處於弱勢的一方,孩子只能委曲求全的討好和取悅。

顯然,討好型人格會使得孩子在社會交往方面存在明顯的劣勢。同時也妨礙孩子自我認知自我評價的建立。甚至會對孩子性格形成以及行為習慣養成方面都產生不良影響。

孩子一味順從沒主見,可能是“討好型人格”,不糾正長大要吃虧

二、討好型人格對孩子成長有什麼影響?

才女蔣方舟是很多家長眼中別人家的孩子,她在七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寫作,並且在九歲的時候就已經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散文集,更加令人崇拜和羨慕的是他在19歲的時候就已經被清華大學破格錄取。不過優秀如她,但她也仍然被討好型人格所困擾。

在一檔節目中,他表示自己是一個深陷討好型人格漩渦的人。即便自己不喜歡,但是她也會勉強自己去做,因為她希望獲得所有人的喜歡。過多的愧疚感成了她生活中的負累。

1. 使得孩子失去了本應該有的快樂

表達想法,在社交關係中有存在感,這使得孩子能夠感受到自我存在的意義,更加能夠體驗到生活中該有的快樂。不必擔心他人對自己的喜好,活出真正的自我,才能夠讓孩子活得更真。顯然討好型人格綁架了孩子的快樂。

孩子一味順從沒主見,可能是“討好型人格”,不糾正長大要吃虧

2. 影響孩子對於情感關係的認知

受到討好型人格困擾的孩子,對於情感關係的認知是非常負面的。他們認為只有一味的妥協和退讓,才能夠維持一段關係的穩定。而事實上真正穩定的情感關係是平等的。

3. 讓孩子在討好中喪失主見

過多的考慮他人的感受,使得孩子無法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主見。時間長了,在遇到想法分歧時,孩子會本能的選擇聽信他人的觀點,喪失了主動思考的能力。

三、避免孩子出現討好型人格,父母應該怎麼引導?

1. 鼓勵孩子勇敢地表達自己

在生活中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引導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父母有必要給予孩子更多的鼓勵,讓孩子可以心無負擔地進行想法的表達。父母有必要告訴孩子,不管對錯,說出自己的想法就是最棒的。

孩子一味順從沒主見,可能是“討好型人格”,不糾正長大要吃虧

2. 給予孩子更多的尊重

健康的親子關係應該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之上的,所以父母有必要給予孩子更多的發言權。父母的尊重會讓孩子更加能夠感受到與人溝通交往時最重要的是什麼?當孩子被尊重被理解後,孩子才更加能夠做到自由成長。

孩子一味順從沒主見,可能是“討好型人格”,不糾正長大要吃虧

3. 不隨意比較,認可孩子身上的優點

很多父母習慣通過比較來管教孩子,但是這很容易打擊到孩子對於自我的看法,所以父母需要做的是認可孩子身上的優點,讓孩子對於自我評價更加正面,同時安全感得到滿足。

孩子的心思是敏感而細膩的,父母的評價對於孩子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所以避免孩子形成討好型人格,最應該端正認知的人是父母。大家對於討好型人格有哪些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