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人類文明的悲歌與自由思想的隕落

人類學家馬林諾斯基,在太平洋島嶼的熱帶雨林中考察時,恰巧遇到了當地的食人族,在與他們交流的時候,向當地食人族描述:歐洲正在發生戰爭,每天有幾萬人因此喪生。

食人族土著十分疑惑,驚奇地問道:一天幾萬人喪生,你們怎麼能夠吃得下這麼多的人肉呢?

而當他解釋歐洲人不吃人肉時,食人族難以置信的問到:你們不吃人肉的,為什麼還要殺人呢,你們真的是太野蠻了!

導火索

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國慶日),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視察時,被塞爾維亞青年加夫裡若·普林西普槍殺。

一戰,人類文明的悲歌與自由思想的隕落

可能那個塞爾維亞青年只是恨得牙癢癢,單純想把他殺了而已。

但讓誰也沒想到的是,槍聲一響,竟然成為一場世界大戰的導火索,並讓上千萬人為此陪葬。

奧匈帝國的皇儲被殺,實際上並沒有多少人關心,如今我們站在上帝視角看,一戰是帝國主義過渡時產生的不可調和的矛盾引發的。

那大家認為如今的矛盾可調和嗎?

要說不可調和,不就是美國和伊阿敘打打仗,難民們搞點小破壞,前些日子伊朗有個將軍被刺殺,某些國家做做核試驗,美國航母擅闖南海,中國瘋狂造航母應對,烏克蘭戰爭也都是局部戰爭,這些都無法動搖世界局勢,看不出來一點世界大戰的樣子。

一戰,人類文明的悲歌與自由思想的隕落

要說可調和,雖然有貿易戰的小摩擦,但五常在談判桌上也沒撕破臉,對待核武器的態度也一致沒有改變,日本也從昭和男兒變成平成死宅,某大國履行和平崛起的承諾,某威脅論純屬無稽之談。

調和與否從來不是分析出來的,可能只有打一仗才知道。

打了證明不可調和,沒打看來就是調和的。

實際上奧匈帝國需要的只是一個藉口,以便侵略塞爾維亞,塞爾維亞人也將奧匈帝國視為頭號大敵,自20世紀初期開始,就有許多塞爾維亞愛國青年,投入到刺殺的恐怖活動中。

奧匈帝國的舉動,引起了國際上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當時的歐洲已經形成了協約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帝國)和同盟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的兩大陣營。

一戰,人類文明的悲歌與自由思想的隕落


列強各懷鬼胎,秣馬厲兵,戰爭一觸即發,各國最新發明的先進武器,終於有機會派上用場。

第一次世界大戰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共造成1000多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

戰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為人類帶來了深重災難,人類文明因此遭受重創。

那麼作為工業革命的發源地,看起來當時最“文明”的歐洲,到底有什麼“不可調和的矛盾”,以至於要發瘋似的互相殺戮呢?

美好時代

拿破崙戰爭結束後,從整體上看歐洲持續了100年左右的和平。

其中雖然有普法戰爭的插曲,但總體是和平的,這是歐洲有史以來最漫長的和平時期。資本主義也從西歐向東擴散,一直到達了亞洲。

拿破崙戰爭其實可以看做是“第0次世界大戰”,戰後,拿破崙帝國崩潰,英國在此期間憑藉工業革命成長為世界最強大的國家。

1850年,英國的國力達到了最鼎盛的時期,其工業產品遠銷全世界。世界經濟也因此變得全球化,也更加多元化。

同時,美國、德國也完成了工業化,並後來者居上,逐漸趕超了日不落帝國。

眼看新的世界霸主將要呈現,原本亞洲幾個落後國家,也開始了自己的新興工業,南美的古巴、阿根廷也憑藉其農業產品,馬上踏入發達國家的行列,生活水平也絲毫不遜於歐洲。

人類從貿易中獲得了巨大的好處,生活水平直線上升,電話、無線電、電影、汽車、飛機,都是那個時期被髮明出來的產物。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幾十年,全世界的經濟都處於持續繁榮的上升期。

但令誰也想不到的是,沒過幾年,經濟持續的發展的成果,居然變為了發動戰爭的物資。

一戰,人類文明的悲歌與自由思想的隕落


思潮轉變

教科書上講此時歐洲列強們進入了“帝國主義”階段。德國是後來者居上,自忖兵強馬壯,所以希望通過戰爭以達到重新分配殖民地的目的。

就算沒有奧匈帝國首先開戰,德國人也遲早會發動全面戰爭。

思想是歷史的前導,大國行動,必然有其背後社會思潮的轉變。

戰前的經濟繁榮,是源於古典自由主義思想流行的結果。

亞當·斯密的《國富論》是當時流行的經濟學思想。無論是君主制國家還是共和制國家,很多政策改革都很符合自由主義的原則。

像是廢除農奴制,實行土地私有化改革、保護私產、法律面前人人分平等等。

就連公認又大又野蠻的俄羅斯,都在推行類似的改革,當時的歐洲,只要手持英鎊,不用簽證就能暢行無阻,由此也能看出對宗教和民族的相對寬容。

不過到了法國大革命後,歐洲整體的自由思想就已經開始衰落了。“保護私產”、“信仰自由”也在“進步主義”思潮下成了落後腐朽的理論。

相對則是左派思想逐漸成為主流,同時形成了一套思想理論體系。

國際工人運動也是這個時候開始流行,並在歷史上發揮重大作用的。

國家的統一給德國人帶來了自信,他們認為當時的國際秩序是對德國的鉗制。

德國人普遍認為,德國只有擴張,否則只能走向衰落。

擴張不但要對付外敵,還要清除國內的和平主義思想。

大國民族主義野心勃勃,而小國民族主義則充滿仇恨。

塞爾維亞人對奧匈帝國恨之入骨,就是來自怕被侵略的恐懼。

此時建立單一的民族國家,是各個民族國家追求的目標。

為了追求“單一民族國家”,甚至不惜製造種族對立,迫害和驅逐少數民族,導致各國人民互相排斥,針鋒相對,國家民族情緒不斷高漲。

可能一個從來沒有出過村的德國農民,會因為宣傳從而仇恨海峽另一端的英格蘭人。

民族主義發展成種族主義,也為後來的納粹屠殺做了鋪墊。

隨著國家主義氣息在變濃,反資本主義也越來越盛行。

各國都加強了對經濟的控制,導致的結果就是出現了經濟週期,而此時的理論界又缺乏對“經濟週期”的解釋。

於是政府開始出手干預,企圖填補資本主義的不足。

通貨膨脹、法定物價、最低工資標準、保護性關稅,這些政策首先在德國出現,國家干預理論盛極一時,開始逐漸取代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

此時,奧派經濟學家卡爾門格爾察覺到,經濟學理論界正在發生變化。

在國家干預盛行下,列強的政策遲早會發生大規模的戰爭。

戰爭結束後將是恐怖的革命、歐洲文化的毀滅和所有國家人民的貧困。

門格爾的話不幸一語成讖,但可悲的是,一戰結束後,戰爭背後湧動的思想並沒有被真正反省並得到改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