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划船不用槳?他能作畫不用筆

電影《唐伯虎點秋香》相信大家都看過,影片中有一橋段是唐伯虎用祝枝山的肢體沾墨作畫,當時看只覺得的腦洞真大,卻沒想到有一天,我的身邊竟有用肢體作畫的“牛人”....

谁能划船不用桨?他能作画不用笔

只見他,指、掌、肘蘸墨,豪情揮灑,用掌紋推出山水的紋理,指肚點出草木的風韻,指甲勾勒出花草和牛羊等動物的細節。了了幾下,卻層次分明,栩栩如生。短短几分鐘,一幅青海山水畫徐徐在紙上“盛放”。

行雲流水的背後,是創作者日復一日的練習。因為手指經常沾墨,他的指甲很難留長,個個指甲縫裡都卡著黑墨。也就是這雙手,多年來創作出了無法計數的指掌畫。

谁能划船不用桨?他能作画不用笔

馬金福的雙手 文思睿 攝

與畫結緣

創作者名叫馬金福,出生於青海西寧。幼時的他,最好奇的就是爺爺黑黑的嘴,“那時候我的爺爺嘴巴總是黑的,我很奇怪這是為什麼?在好奇心驅使下,我開始學習玻璃畫。”

谁能划船不用桨?他能作画不用笔

馬金福爺爺的作品 文思睿 攝

馬金福的爺爺和父親,都是玻璃畫手藝人,被四鄰八鄉親切的稱為“尕畫匠”(在青海,“尕”就是小的意思)。玻璃畫作為一種獨特的民間藝術,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曾風靡一時。

想起那個時候的輝煌,馬金福依然很感慨,“那個時候,新房建成、商鋪開業、誰家有個大喜事,都是需要帶一件玻璃畫去才行,特別受大家的喜歡。”

谁能划船不用桨?他能作画不用笔

馬金福父親玻璃畫作品 文思睿 攝

12歲的馬金福開始跟著爺爺學習玻璃畫,這門手藝,不是短時間就能養成。他用了3年多的時間,才真正的學到了玻璃畫的知識,同時他也“偵破”了爺爺的“黑嘴案”。“爺爺畫玻璃時,因為顏料里加了銅油,顏色很難刷開,所以爺爺總是邊畫邊沾著口水,嘴邊總是染著墨跡。”

用手指畫畫的源泉就是這個時候產生的,“遇到大的背景時,油墨不開便會用手掌去推。像是山、雲層,都是拿手掌畫的,但畫的特別簡單。”

谁能划船不用桨?他能作画不用笔

創作中 文思睿 攝

傳承、創新父輩技藝

雖然沒有進過正規的美術學校,甚至連美術培訓班都沒有上過。但是,馬金福的繪畫技藝,卻有著三代人的傳承。

谁能划船不用桨?他能作画不用笔

河流應該這樣畫 馬銘言 攝

作為西寧市玻璃畫的非遺傳承人,馬金福希望這份傳統手藝能夠繼續傳承下去,“這是我爺爺和父親留下的寶貴財富,到我這一代不能失傳。”

但是玻璃畫的時代早已過去,他知道,只有不斷地創新,才能有出路。“父輩們留下來的東西都很單一,就算知道需要去創新,但創新很難。”

谁能划船不用桨?他能作画不用笔

畫中的家鄉山水 馬銘言 攝

在他一籌莫展時,是西寧市非遺中心給了他“希望”。“西寧市非遺中心是個很好的平臺,他組織我們去杭州、廣州等地學習!聽了很多專家講述了他們改制的故事,他們是如何改變,如何將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活化利用,這些給了我們靈感。之後,我們才把之前的玻璃畫開始往其他方面發展。”

谁能划船不用桨?他能作画不用笔

馬金福作品 受訪者提供 文思睿 攝

別省的成功經驗給了馬金福靈感,他廣採博取,融會貫通,在傳統水墨畫藝術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指掌畫藝術的內涵,搭配父輩留下的玻璃畫技藝,使指掌畫這一民族藝術煥發了新的生機。“從前,用指掌畫畫只是玻璃畫的一部分。現在的話,指掌畫成為了一種新的繪畫方式。”並最終以此開拓了自己玻璃指掌畫的藝術道路。

如今,馬金福還在積極探索自己的藝術風格,他每年去外省“修煉內功”,尋師訪友,博採眾長,努力創出獨有自己特色的玻璃指掌畫。

谁能划船不用桨?他能作画不用笔

這是玻璃畫 劉禕 攝

為了能讓更多人“帶走”他的畫,他也經過無數次的試驗,“以前的時候我們一直在玻璃上繪畫!後來,我開始嘗試不同材質,從在原來的玻璃,慢慢的到陶瓷、銅版紙!滿足不同的場合,不同的裝飾需求。就現在用的銅版紙,我都是嘗試了幾十種才選定的,在陶瓷上作畫我琢磨了三年時間才成功!”

谁能划船不用桨?他能作画不用笔

用指尖畫犛牛 馬銘言 攝

多年來,他的玻璃指掌畫漸漸積累了一定的粉絲和影響力,還曾獲得過“百花獎”的銀獎,中國旅遊商品大賽的特色金獎等榮譽,就連外國友人也十分喜愛他的畫。“我帶著玻璃指掌畫去過很多地方,包括西班牙、俄羅斯、意大利等,好多外國人都來排著隊收藏。他們的收藏,就是對我最大的認可!”

谁能划船不用桨?他能作画不用笔

得獎作品 文思睿 攝

因為愛得深沉 所以選擇堅守

為了能更好的讓指掌畫在玻璃上綻放,他苦練畫技。多年來,他養成每天早上四點多鐘起來畫畫的習慣,從他接觸玻璃畫的第一天起,“冬畫三九,夏畫三伏。”堅持了40多年。

谁能划船不用桨?他能作画不用笔

手掌畫前景 馬銘言 攝

閒暇時,他便會去親近自然,細細觀察家鄉的山水。他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在展現大美青海的萬千氣象,諸如山川秀峰、江河湖泊、飛禽走獸。

谁能划船不用桨?他能作画不用笔

家鄉的山水 文思睿 攝

尤其是他畫的動物,靈活感都能透過紙張表達出來。他畫的犛牛,你能感覺到毛髮被風吹過的靈動感。

谁能划船不用桨?他能作画不用笔

馬金福作品 文思睿 攝

他最愛的作品,是副藏羚羊圖,他說:“因為它是最能說明我們青海的寶貴財富的一幅畫,藏羚羊是我們在保護生態這一塊。”

因為熱愛自己的家鄉,所以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有家鄉的“泥土味”。

谁能划船不用桨?他能作画不用笔

後面這幾幅是馬金福最愛的作品 文思睿 攝

未來,馬金福也有了自己的規劃,一是去學校教孩子們畫指掌畫,他希望能引導孩子們從小對老祖宗的東西產生興趣,“我現在馬上60了,我的這一門技藝,不想讓它失傳!學會這門技藝不是三兩年就能成功的,我就想從兒童抓起,培養一些繼承人。”

谁能划船不用桨?他能作画不用笔

體驗指掌畫 文思睿 攝

其次,他想做一些新作品,“我想做一些,突出當前的一帶一路和新絲綢之路的畫作。我想讓更多的人瞭解和認識,用我的黑黑的手畫出來的大美的青海。”

他說:“我會不斷的學習,不斷讓自己的作品適應當前的環境去發展。直到我畫不動!”

這,是他的堅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