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阿魯特氏皇后怎麼樣?

娢敏


據統計,清朝兩百多年的歷史中,有27位皇后,其中最有才華的便是孝哲毅皇后。

說到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就不得不說她的出身,他的父親是蒙古正藍旗崇琦,統計稱,清朝共有114位狀元,其中唯一一位來自滿蒙八旗的,就是他的父親崇琦。她是慈安太后的姑表外甥女,因為她的外祖父是鄭親王端華,端華的嫡福晉鈕祜祿氏是慈安太后的親姑姑。

這崇琦生有五個女兒,第三個女兒阿魯特氏琴棋書畫無不精通,而且相貌出眾、蕙質蘭心、端莊賢淑。極為優秀,當時人們都認定,她就會是未來的皇后。因為她的個人素養和家庭背景不是其他滿蒙八旗的女子能比得上的。

但是雖有血緣關係,當時慈禧卻因為和端華是政敵,反對阿魯特氏成為皇后,慈禧支持的是同樣出身名門的的富察氏——慧妃。最後同治帝載淳還是選擇阿魯特氏成為入住中宮,母儀天下。

同治十一年,滿清皇朝舉辦選秀,阿魯特氏成為少年天子同治帝大婚對象,順利成為皇后。婚後同治帝與阿魯特氏也是鶼鰈情深、舉案齊眉。慈禧看了十分不喜歡,時常勸同治帝多去慧妃那,少去皇后那。後來同治帝就自己住在乾清宮。

在野史和後代傳聞中,也記載了阿魯特氏與慈禧之間的婆媳矛盾,慈禧時常挑阿魯特氏的毛病。意外在還沒注意到的時候就來臨了,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同治帝載淳年僅19歲,就因患天花而死。不到三個月,疑似懷有身孕的阿魯特氏也隨之逝去。

阿魯特氏一直族風貞潔剛烈,不僅崇琦、阿魯特氏如此,就在和後來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崇琦一家也是殉國而死的,其族風剛烈可見一斑。


易峰說歷史




優秀視頻上傳


【我是浮生若淺,很高興和您一起探討!】

清朝只有一位阿魯特氏皇后,她就是同治帝的皇后。

阿魯特氏出自蒙古正藍旗,出身名門。咸豐帝臨終前,留下了八位顧命大臣,其中鄭親王端華是她的外祖父,肅順是她的叔外祖父,同時她與慈安太后也有親戚關係,算起來是她是慈安太后的姑表外甥女。

同治十一年,同治帝進行選秀,為冊立中宮做準備。阿魯特氏和另一位富察氏是後位的有力競爭者,而兩宮太后各有支持的人,從親疏關係來說,慈安太后支持的無疑是阿魯特氏,另一邊因對肅順等顧命大臣心懷怨恨,慈禧不喜阿魯特氏,選擇支持富察氏。選秀的過程沒有詳細記錄,最終同治帝選擇了阿魯特氏,冊立為後,也就是後來的孝哲毅皇后。

雖然冊立為皇后,可實際上,前朝和後宮的大權,都在兩宮太后,尤其是慈禧手中掌握。阿魯特氏既然是慈禧太后所不喜歡的人,那麼可想而知,她入宮後的生活並不會舒坦到哪兒去。同治帝還是挺喜歡阿魯特氏的,只不過自小生活在慈禧太后的陰影之下,儘管他想著多護著點媳婦,但也無能為力。按著阿魯特氏及慈禧太后的性格來看,日常的婆媳矛盾應該不會太少,只要不是大原則的問題,慈安太后也不會多加干涉。

同治十三年,同治帝患病崩逝,七十四天後阿魯特氏亦跟著崩逝了。關於阿魯特氏的死因眾說風雲,多半認為是慈禧太后下的毒手。慈禧太后或者不會明著對阿魯特氏下手,但不排除通過其他的途徑去下手。

阿魯特氏的一生,從進宮選秀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其悲劇的一生。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丈夫不爭氣,婆婆太強勢,婆媳矛盾嚴重,沒有子嗣,丈夫早逝,年紀輕輕便成為了遺孀,甚至草草的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若淺話史


阿魯特氏,為蒙古正藍旗人,其父為清狀元戶部尚書崇綺。崇綺是清朝114名狀元中,唯一一位以滿蒙的族人身份,科舉漢文,進而奪得狀元之位,成為“惟一獲得狀元桂冠的蒙古狀元”。他工詩善畫,多才多藝,文化造詣極高。而阿魯特氏作為他的女兒,出生清流,受父親的教導和薰陶,文化修養也很高。史書記載:“孝哲皇后,幼時即淑靜端慧,崇公每自課之,讀書十行俱下。容德甚茂,一時滿洲、蒙古各族,皆知選婚時必正位中宮”於同治十一年,慈禧封她為皇后。



歷史讓你打開眼界


同治皇后阿魯特氏生於咸豐四年(1854),她的父親是大清“立國二百數十年滿、蒙人試漢文”唯一摘得狀元桂冠的旗人崇綺。清廷為了籠絡漢族知識分子,一甲前三名狀元、榜眼、探花一般都是為漢人所得。因此同治四年(1865)崇綺被欽點為狀元時,引起了滿朝議論。還是眾大臣商議“只論文章,何分旗漢”,才確定了他的狀元名號。

出生在這麼一個書香門第,阿魯特氏自幼受到父親的教導和薰陶,文化修養頗高。她容貌俊俏,書法娟秀,左手能寫一手好書,美名傳遍了滿洲和蒙古各部。

同治十一年(1872),同治已經17歲了,兩宮皇太后決定為皇帝選後立妃。在皇后的人選問題上,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的意見出現了分歧。慈安看中了翰林院侍講崇綺的女兒阿魯特氏,認為她淑慎端莊、知書達理,足以母儀天下,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她比同治大了2歲;而慈禧更傾向於選擇員外郎鳳秀的女兒富察氏,認為她聰穎俏麗,且出身高貴。據說慈禧選擇富察氏還有更深一層的考慮,那就是富察氏年輕,閱歷淺,易受擺佈。

兩宮太后僵持不下,於是將選擇權交給了同治。慈禧原以為自己的親生兒子會按照自己的旨意辦事,誰知同治對阿魯特氏一見傾心,將玉如意遞給了她。慈禧大為惱火,對阿魯特氏有了芥蒂。

1.jpg

在慈安和同治的堅持下,慈禧不得不屈服。同年二月,兩宮太后頒佈懿旨立阿魯特氏為皇后,同時,封富察氏為慧妃,知府崇齡之女赫舍里氏為瑜嬪,前任副都統賽尚阿之女阿魯特氏為珣嬪。

在這幾位後宮妃子中,慧妃年齡最小,瑜嬪、珣嬪容貌出色,但皇后蕙質蘭心、文采出眾,《清宮詞》裡有一首讚美她的詩:

詠同治皇后

蕙質蘭心秀並如,花鈿回憶定情初。

珣瑜顏色能傾國,負卻宮中左手書。


小哥哥說歷史


同治皇后阿魯特氏生於咸豐四年(1854),她的父親是大清“立國二百數十年滿、蒙人試漢文”唯一摘得狀元桂冠的旗人崇綺。清廷為了籠絡漢族知識分子,一甲前三名狀元、榜眼、探花一般都是為漢人所得。因此同治四年(1865)崇綺被欽點為狀元時,引起了滿朝議論。還是眾大臣商議“只論文章,何分旗漢”,才確定了他的狀元名號。

出生在這麼一個書香門第,阿魯特氏自幼受到父親的教導和薰陶,文化修養頗高。她容貌俊俏,書法娟秀,左手能寫一手好書,美名傳遍了滿洲和蒙古各部。

同治十一年(1872),同治已經17歲了,兩宮皇太后決定為皇帝選後立妃。在皇后的人選問題上,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的意見出現了分歧。慈安看中了翰林院侍講崇綺的女兒阿魯特氏,認為她淑慎端莊、知書達理,足以母儀天下,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她比同治大了2歲;而慈禧更傾向於選擇員外郎鳳秀的女兒富察氏,認為她聰穎俏麗,且出身高貴。據說慈禧選擇富察氏還有更深一層的考慮,那就是富察氏年輕,閱歷淺,易受擺佈。

兩宮太后僵持不下,於是將選擇權交給了同治。慈禧原以為自己的親生兒子會按照自己的旨意辦事,誰知同治對阿魯特氏一見傾心,將玉如意遞給了她。慈禧大為惱火,對阿魯特氏有了芥蒂。

在慈安和同治的堅持下,慈禧不得不屈服。同年二月,兩宮太后頒佈懿旨立阿魯特氏為皇后,同時,封富察氏為慧妃,知府崇齡之女赫舍里氏為瑜嬪,前任副都統賽尚阿之女阿魯特氏為珣嬪。

在這幾位後宮妃子中,慧妃年齡最小,瑜嬪、珣嬪容貌出色,但皇后蕙質蘭心、文采出眾,《清宮詞》裡有一首讚美她的詩:

詠同治皇后

蕙質蘭心秀並如,花鈿回憶定情初。

珣瑜顏色能傾國,負卻宮中左手書。


可愛的小豫


鑑於慈禧處在百年不衰的被罵顛峰,做為她唯一嫡親的兒媳婦,似乎更是首當其衝的受害者。而且同治光緒的死以及珍妃的故事,更讓人們對慈禧的醜惡嘴臉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答案是非也非也!慈禧和武則天一樣,是最無奈的背鍋俠。

阿魯特氏和同治的婚姻,是人們關於母子婆媳關係對慈禧最有利的詬病利器。同治和慈安二對一完敗慈禧,使妻妾子三方和睦的假像正式崩盤。對於同治的教養問題,做為生身之母的慈禧,也是被人綁在責任十字架上狠狠射了無數誅心箭——生而不養,是慈禧的錯——無奈的錯——孩子你能生,但絕對不給你養,我不知道清朝這操蛋規矩跟誰學的,生生隔斷母子,然後罵媽美教好兒子,這都是什麼混蛋邏輯?再說慈安,養而不教,教而不善,慈安要負全部責任。可是在她老好人的虛偽面孔掩蓋下,一切都成了慈禧的錯。阿魯特氏做為狀元之女,慈安的親戚,加入二懟一鏗鏘三人行中,本來就無異於在刀尖上行走。慈安此舉的險惡用心,在同治加入她的陣營那一刻,就被歷史掩蓋了。

同治大婚,慈禧想借恩寵壯大自己的陣營,慈安也看透了,所以很陰損的讓同治用事實給了慈禧一記響亮的耳光。慈禧千年的小老婆終於轉正當婆婆了,卻很悲催的發現,又被慈安孤立了。而阿魯氏自恃是滿清開國第一位從大清門抬進來的皇后,身後又有慈安和同治兩座靠山,根本沒把慈禧放在眼裡。這是何其幼稚的頭腦啊!你說她在宮鬥劇裡能活過頭三集,打死我都不信。

阿魯特氏自恃身份貴重,又有靠山,和慈禧從來都是頂牛幹,所以後來她死,背鍋俠慈禧又榮登殺人兇犯榜首。慈禧恨阿魯特氏是肯定的,可是她也沒有理由非讓她死不可。同治活著,是維繫兩宮的紐帶,這是慈安的高明,雖然不是殺母留子,也只讓慈禧打外圍,自己牢牢控制著同治。現在紐帶斷了,阿魯特氏就成了新的紐帶,慈禧不敢和慈安一拍兩散,因為死了兒子的她,除了抱住嫡妻的大腿,她沒有任何政治砝碼了。所以阿魯特氏的死,慈禧真的不是兇手。

阿魯特氏雖然出場就自帶主角光環,可是她和同治兩個不醒世的半吊子還是因為荒唐讓咸豐帝徹徹底底的絕了嗣。做為老婆,她和同治一條心,專業打擊生母,戰功卓越。做為媳婦兒,沒有孝順婆婆,沒有給老公留下後代,應該也算不及格吧!做為皇后,千無古人的尊榮沒能給她帶來幸福的婚姻,你們還豔羨她嗎?


人生不過一輪明月


清朝同治帝皇后阿魯特氏既是蒙古族最後一位皇后,也是歷史上最後一位痴情苦命悲慘淒涼的皇后,先是丈夫患天花早死、然後又被婆婆慈禧太后欺壓、落得含恨自盡、紅顏薄命的悲慘結局,最後還被外國侵略者盜墓毀屍、落得屍骨無存、死後不寧的淒涼宿命。


小龍女5505


阿魯特氏自殺原因(具體死法不詳,有吞金,絕食,服毒等說法)有兩種說法1. 最常見的說法,阿魯特氏一向不被慈禧待見,同治帝一死,慈禧能不把她往死裡整嗎?她自己也預見了這種結局,所以選擇自殺。

2.不過也存在另一種說法,阿魯特氏自殺與慈禧並沒有直接關係,她的自殺很大程度上是自己想為丈夫同治帝殉節。也許現代人對這種“死腦筋”的行為無法理解,但在封建社會中,人們視三綱五常為道德標準,對於婦女守節與殉節的行為極為推崇。現在很多地方都還遺留著朝廷為某些婦女們立的貞節牌坊,以此褒獎她們的婦德與守節。同樣地,殉節在當時也被視作一種值得歌頌的婦德。基於上述理由,阿魯特氏出於為丈夫殉節的目的而自殺也不無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