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投資戰狼2 到鉅虧20億:來看北京文化的“神操作”第二篇

大家好,本期我們繼續講述在《戰狼2》《流浪地球》等一系列火爆影片和頂級流量加持下的北京文化鉅虧20億的始末。

接上期我們講到北京旅遊斥資1.5億收購北京光影瑞星,被收購後的光影瑞星改名為摩天輪文化,而此時的摩天輪文化賬面淨資產還不到四千萬元,那麼一個不到四千萬淨資產的公司,北京旅遊憑什麼會出1.5億的價格去收購呢?

從投資戰狼2 到鉅虧20億:來看北京文化的“神操作”第二篇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摩天輪背後的兩位大佬了,一個叫宋歌,他是公司的董事長,也許你們對他沒什麼印象,戰狼2中的樊大使就是他客串的。宋歌可是橫跨資本和影視界響噹噹的大人物,他從2005年開始涉足影視,投資的第一部電影便斬獲八千三百多萬的票房紀錄,成為了當年的年度票房冠軍,就是徐克導演的《七劍》。隨後,又主導開發了另外一部爆火的電影《失戀33天》,再後來,他在萬達影業擔任總經理時,又相繼開發拍攝了《北京愛情故事》《尋龍訣》等諸多我們熟知的電影。說到這些,也許你應該心裡有點數了吧,大佬就是大佬,而且眼光毒辣,投資精準!

從投資戰狼2 到鉅虧20億:來看北京文化的“神操作”第二篇

公司另一位大佬是公司的總經理杜楊,這也是以為相當資深的電影製片人。作為主要負責人杜楊參與制作了周星馳的《功夫》和電影《同桌的你》。網上都說周冬雨是張藝謀在電影《山楂樹之戀》被挖掘的,然而杜楊才是那個把周冬雨進一步推向神壇,站穩當紅一線小花旦的幕後女人!

這裡暫且把這兩位大佬放一放,我們來看一下那個1.5億元的天價收購。花費1.5億元去收購一家淨資產不到四千萬的公司,為什麼會有人這麼傻,去做這種事情呢?

其實四千萬的淨資產,只是該公司的當下資產,而北京旅遊花費1.5億元買到的,不但包括了摩天輪文化當下的四千萬淨資產,同時,也包括了對該公司未來發展收益的預期。但是,我們都知道,未來的事情誰也預料不到,所以說不可能簡簡單單給一個口頭承諾就行了。

所以在北京旅遊收購摩天輪的時候就產生了一個對賭協議,協議主要就是為了保證北京旅遊的收購利益得到保障,同時,也是為了讓被收購方能有壓力和動力去完成對賭協議所允諾的未來收益。對賭協議中,摩天輪文化承諾2104年到2017年間,每年的業績分別不得低於1537萬、2441萬和4022萬元,總計1.1億元。

從投資戰狼2 到鉅虧20億:來看北京文化的“神操作”第二篇

這1.1億元的對賭協議保障加上摩天輪文化當下的淨資產4千萬便構成了這1.5億元的天價收購資金。既然簽下對賭協議,那麼完不成預期業績的話,其董事長宋歌便要承擔無限的連帶責任。通俗點就是說,如果完不成,那麼宋歌就必須要把全部身家都賠進去!

到這裡這1.5億元的天價收購看似是一筆公平的收購買賣,但是稍微想一下,你就會發現,其實這裡並不是一個合理的收購。因為這種情況下,被收購的摩天輪文化相當於是獲得了一大筆完全不用支付利息的貸款資金啊,根據對賭協議,該資金投資電影所產生的收益還是可以分成的,收益越高分的也就越多。而且本金是可以分四年還的,就算是什麼都不做,存到銀行裡也能天天躺在家裡收不少利息啊,誰都會覺得划算啊。

當然了,既然是投資對賭,宋歌當然不會這麼幹了。況且他是影視投資大佬,肯定是把這筆資金拿去投資電影比較合理了。那麼既然是投資,當然就會有風險存在,即便是他眼光再準,也不能保證未來的投資一定是盈利的。那麼萬一投資失敗,虧了怎麼辦呢?豈不是要把全部身家都賠進去了!

從投資戰狼2 到鉅虧20億:來看北京文化的“神操作”第二篇

放心啦,既然他敢簽了這個對賭協議,肯定是有辦法圓回來的。這裡只需要一些金融和會計的處理手段,就能穩穩當當的完成業績對賭的承諾。當然這也不是百分百的,如果遇上一些特殊事件或者一些不可抗力的影響,即便是再好再牛的財務手段也沒有辦法圓了這個故事。就像馮小剛導演,因為某些特殊原因導致《手機2》不能正常上映,最後只能自掏腰包賠了六千多萬。那麼既然宋歌能想到的,同在電影圈的收購方北京旅遊會想不到嗎?當然會,那既然能想到,還這麼做,北京旅遊圖什麼呢?

本期先到這裡,下期我們將結合股市來解釋這一疑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