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抗飼料時代來臨,如何做好豬場保健?同道之人,分享一下?

談豬事I論發展


每一個事物的發生都是有原因的,我們來看看為什麼會出現無抗飼料。家禽養殖和水產養殖的規模化、集約化已經造成了抗生素危害和地下水汙染。抗生素是細菌、黴菌、微生物在生活中產生的具有抗病毒細菌的對抗體。有合成和天然的。

都有哪些危害:

一: 不良反應,我國每年有8萬人s於抗生素濫用,造成嬰幼兒耳聾的30%來源藥物濫用,還不包含妊娠期間抗生素濫用的數據。

二: 產生抗性基因,抗生素有消滅細菌感染的能力,但是有些細菌也是聰明的,它們會重組後具有抗性。如同抗生素自身的來源也是一樣。大量的抗生素被攝入動物體內,因為人吃肉最終還是攝入人體。到目前為止發現四環素類抗性基因高達40多種;磺胺類抗性基因4種;β—內酰胺類抗性基因10種[戴口罩][戴口罩]。它們會增強人體和動物對普通藥物的耐藥性,所以我們吃的藥越來越沒用,感冒都的打幾天針。

三: 資源浪費,我國每年生產抗生素需要21萬噸糧食做原料[不看][不看],9.7萬噸用做畜牧養殖。300多家抗生素企業生產了世界20%的抗生素。

四: 破壞環境,首先生產抗生素的廢渣因藥物殘留被列為危險廢品。地下水汙染,之前我們喝水直接挖口水井,做飯洗衣都可以,現在你敢喝井水嗎?不敢。2017年江蘇省對27家養殖場對應環境做水體抽檢抗生素汙染高達60%多。

在以上這些危害面前不得不控制抗生素在養殖業中的使用。那麼沒有抗生素的飼料和添加抗生素的飲用水,要如何預防疾病呢?

大家不要擔心,一個事物的消失必要催生另一個新事物的產生。

一: 加強養殖舍的保護措施,譬如:冬季保溫、夏天通風預留窗口。

二: 衛生,對糞尿的集中處理和回收。做好蒼蠅、老鼠等中介病菌傳播體的消滅。

三: 合理添加生物製劑,改善豬或者其它畜牧腸道益生菌種群。

四: 科學的使用中草藥和中草藥製劑。其實有些中草藥還是青綠飼料。

最後祝福:大家都能通過科學養殖賺錢發財💰[點亮平安燈],愛惜地球家園、愛惜環境!!!









西餐農業開拓者


據調查,豬生病濫用抗生素的現象非常常見,當然大量使用抗生素也帶來了很多弊端,在大環境無抗飼料的前提下,應該從多種角度去尋找原因。

第一豬場的環境非常重要,讓豬處在一個相對適宜和衛生環境中,減少疾病的發生。

第二,合理使用疫苗,通過專業獸醫對豬的疾病進行精準診療,科學用藥合理用藥,減少抗生素濫用。

第三,提高營養,保證安全,增強動物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其實人和動物是一個道理,即使有人感染了新冠病毒,但是因為自身免疫力比較強,沒有發病,反而是免疫力差的人抗不過去。

無抗保健養豬是通過添加微生物活菌製劑活性肽或其他可替代物,重建一道新的非特異性免疫屏障,減少和消除各種致病因素,保持和提高動物機體本身的抗病能力,大幅減少和控制常見多發病消除隱性感染和亞健康狀況,大幅提高成活率。山東寶來利來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致力於生態養殖與食品安全,專業研發動物微生態製劑24年,成為行業的翹楚。

目前,養殖業已經進入了一個越用藥病原越強,動物免疫力越差、越易感、越得病,越得病越用藥的死循環狀態。腸道疾病長期得不到有效治療或久治不愈,不僅使動物痛苦,還會在體內堆積毒素,阻斷動物機體營養來源,使免疫力下降,極易感染傳染病,飼料利用率下降,直接影響養殖效益,可謂“腸道有病,百病叢生”。

要健康,就要做“腸”勝冠軍。腸道健康是動物健康的基礎,微生態失衡是發生消化道疾病的根本原因!腸道是最大最重要的免疫組織。腸道粘膜所分泌的免疫球蛋白(sIgA),佔動物機體所生產的免疫球蛋白的60%--70%。擁有完整性的健康腸道可確保日糧中營養成分得到充分的消化和吸收,飼料中營養成分的損失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量能明顯降低。動物腸道功能完善,動物對腸道病原體的抵抗力可增強,病死率能得到有效控制。動物生產性能表現為飼料轉化率提高。

在飼養過程中及時補充有益微生物,增加有益菌的種類和數量,通過有益菌競爭佔位和抑制有害菌及耐藥菌生長繁殖,使腸道內有益菌佔主導優勢,大腸桿菌等有害菌處於弱勢地位,維持一個相對健康狀態,充分消化吸收利用飼料,不至於過多浪費飼料---生病2天不長肉或影響產仔!同時腸道養好了,有害菌減少,大腸桿菌、巴氏桿菌不發生易位,減少了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健康養殖是畜牧業科學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腸道健康是健康養殖的重要保障。眾多因素影響動物腸道的微妙平衡,其破壞降低了飼料轉化率和生產性能,增加了生產成本。腸道健康是動物抵禦感染和營養平衡的最重要保證,並且營養支持貫穿於腸道健康維護的全過程。


微生態大講堂


這個問題問的非常有意義!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先科普一下關於抗生素的基本知識及飼料禁抗的緣由。

  • 大眾知道抗生素就是殺菌的東西,可以殺死、抑制細菌。這個認知沒錯,但在養殖過程中,往飼料中添加抗生素,其功能不單純是為了預防疾病降低畜禽病死率、減少養殖風險的作用,抗生素還有一個鮮為外界人士知曉的效果,那就是能提高動物的生產效率,而且由於成本低見效快,所以導致抗生素濫用的情況非常普遍。
  • 抗生素可以起到沒病防病,有病治病,還能提高生長效率,表面上看超級棒並無可非議。但事實上,抗生素不同於別的東西,首先它不分什麼類的細菌,都有可能被抗生素抑制、殺滅,當然對於一些具耐藥性細菌(超級病菌)和病毒(如SASE、新型冠狀病毒等)就作用甚微甚至毫無作用,其次最大的危害是抗生素汙染問題。
  • 規模化養殖場為了避免風險、提高動物生長率,長期餵養抗生素,把有害細菌殺死的同時,也殺死了有益細菌(益生菌),這樣的話,動物的免疫力就會逐漸降低,對抗生素反而形成了過度依賴,一旦離開抗生素這個保護罩,動物就很容易被細菌感染,而且一旦發病,病死率非常高,對養殖戶來說損失巨大從而更是擔心受怕。

抗生素的長期濫用,若依舊不進行管控,將導致非常嚴峻的社會問題,並直接威脅人類生命安全:

1、抗生素的濫用,極易導致一些細菌產生耐藥性,形成無法預測、無法估量的超級細菌危害;目前全球已經發現併發生多起超級細菌感染、傳染事件,一旦被感染,幾近無藥可救。人類長期無節制使用抗生素,而且還不注意管控,科學家預測到2050年後,因為超級細菌無法控制和殺滅,將導致全球每年1000萬人死亡。

2、大量抗生素被畜禽排出體外,有一些被埋入地下,一些被流入江河湖泊,導致了土壤、地下水、河流等地表水抗生素汙染,破壞水、土中的微生態環境,自然界也會隨之出現各種超級細菌。而且還直接導致飲用水、水產漁業抗生素的汙染。

3、抗生素濫用會導致畜禽肉質大幅降低,這是小事,可因為大量、長期抗生素的飼餵,畜禽和魚類自身是無法將攝入的過量抗生素吸收、分解、代謝完全的,大量抗生素就會富集並殘留在動物肉體和血液中,人們經常食用這些肉,造成人類免疫力下降、肥胖症等系列健康問題。

濫用抗生素的危害非常巨大,故國家及時出臺禁止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的若干規定。

  • 上面講述一大堆關於抗生素作用與濫用後果的知識,感覺太囉嗦吧?但是有利於下面有針對性的回覆大家所關心的無抗飼料時代我們該怎麼應對的問題。
  • 首先剖析抗生素的“沒病防病”: 濫用抗生素危害實在太大,飼料中已經明令禁止添加抗生素了,那麼不用抗生素飼料如何“防”就成了應對措施的重點、關鍵點。但要怎麼防呢?

1、嚴格遵守並執行畜禽免疫制度和規定,如按時、如期、如質、如量、規範化給所有畜禽打好疫苗,同時做好相關記錄工作。

2、嚴格做好消毒各項工作。包括新進的畜禽要隔離觀察、防疫殺毒;嚴禁外人外畜進入場區,包括內部人員和車輛進出也都必須按要求嚴格做好殺毒防病程序;做好場區內外滅蠅滅蚊滅鼠消殺工作等等。

3、飼料來源要有保障,營養搭配要全面、合理。切忌不要貪圖便宜購買來自疫區、未經嚴格檢驗檢疫和消殺防疫流程的飼料,運送飼料和排洩物的車輛及其它用具,都要嚴格消毒。大門口的消毒池建議每週更換一次消毒藥物。

4、及時清理圈舍,保持圈舍乾淨、環境乾燥,空氣流通順暢、圈舍內氣溫適宜。

5、養殖場合理佈局,養殖密度適宜,密度過高也是導致畜禽易生病、病原體易傳播的原因。發現有病情或疑似得病的畜禽,應立即將其隔離觀察,避免疾病的傳播。

6、上述的5點是大家都非常清楚的常規預防措施,簡單的綜述主要就是如何防止病源進入養殖場。而這第6點是從如何提高畜禽的自身免疫力著手,找到飼料禁抗後養殖戶的應對措施。

搞過養殖的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養殖就是養腸胃

  • 這句話有兩個意思,一是把腸胃養好了,畜禽胃口大開,自然長得快,養殖效率也就更高;另外一個意思是,只要把消化系統的微生態環境養好了,腸胃裡面佈滿了有益菌,不僅可促進消化和提高飼料利用率,降低飼料投入成本,綜合提升養殖效益,還可以使有害菌無立足之地,利用有益微生物的佔位效應,起到提升畜禽免疫力而“百毒不侵”。

那如何行之有效的將畜禽腸胃養好呢?這裡就需要運用微生物科技手段~生物發酵飼料了。

  • 生物發酵飼料的技術已非常成熟、穩定可靠,養殖用發酵飼料飼餵,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功能進行生物反應,改善原料的成分、適口性,通過配製過程中添加的有益微生物,有效促進動物腸道微生態、促進飼料消化和利用率,增強畜禽機體免疫力,實現無抗養殖、生態養殖,提高畜禽肉品質,從而全面提升養殖綜合效率等積極、正面的多方作用,從整體、長期效益來說,生物發酵飼料的應用,可完勝抗生素添加劑飼料對畜禽生長增效的那部分效益。
  • 當然,飼料中也還可以輔以中草藥來對畜禽進行食療保健和疾病預防,效果更佳。但不同類別、不同生育期的畜禽,用的中草藥品類和數量、劑量都不同,比較複雜,使用不當還容易出問題,務必多學習並聽從專業人士的建議,謹慎採用。

具體關於發酵飼料的優勢和特點,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請參閱我主頁針對“都說養殖用秸稈發酵飼料好,到底好在哪呢?”這個問題的詳細介紹,還可以參考“

養豬過程中豬圈臭味太大怎麼辦?”這個問題的回覆,這裡就不贅述了。

  • 最後需說明一下,關於抗生素“有病治病”這方面的作用,國家只是規定飼料中不允許添加抗生素,防止抗生素的濫用。而畜禽萬一被細菌感染,需要用到抗生素的時候,可以通過肌肉注射、直接餵食抗生素藥物等方式來進行有效治療,並不是談“抗”變色、搞一刀切。

湖南碧野科技老羅


從根源上講,豬群的健康來源於“養、防、保、消、淨”五個環節。營養+科學管理=減少豬群所有疾病的發生;科學制定免疫程序,合理使用疫苗, 可以有效減少或杜絕某些傳染病的發生;使用中草藥和微生物製劑及酸化劑,會使豬群體質倍健;做好專業化的消毒,把疾病消滅在盟芽狀態。

無抗養豬具體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尋找替代品。

就是用中草藥和微生物製劑及酸化劑代替以前的抗生素,列如飼餵生命源與草藥方子來進行保健,確保豬隻健康。

第二、營造良好的養殖環境。

豬場的選址、佈局,要符合疫病防控規範。豬場應建在地勢高燥,排水良好,遠離屠宰場、化工廠等汙染源的地方。場內生產區、生活區、病畜隔離區、糞汙處理區要分開。豬舍內溫度、溼度要控制好,及時清理糞汙,保持環境衛生和空氣清新;要搞好綠化,營造適宜的場區小氣候,確保豬隻舒適,達到最佳的健康狀態。

第三、使用優質的飼料。

優質的飼料能滿足豬的營養需要,提高抗病能力。各種氨基酸、微量元素、礦物質、維生素等也要全面,不能缺乏,而且品質要好。

第四、搞好消毒工作。

豬場入口處要設置消毒池和消毒通道,入場的車輛和人員要消毒,防止把病原微生物帶入場內。場內淨道和汙道要分開,避免病原微生物散播。豬舍和場區環境定期消毒。

第五、合理使用疫苗,科學制定免疫程序。

按照科學的免疫程序,做好疫苗接種,時刻給豬隻提供合格的抗體保護。

第六、科學的管理。

管理上,要起碼做到減少粗纖維在飼料中的配方和黴變飼料的發生,知道大豬怕熱小豬怕冷,做到豬倉通風條件好,減少氨氣的產生,嚴格做好防疫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